正月当选《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
正月当选《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正月当选《诗歌周刊》
2020“年度诗人”
经《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15位评委于8月18日至9月3日投票,在获得《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提名的22位诗人中,正月以11票当选《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
正月, 本名郑树林,河北宁晋人,现居北京,IT从业人员。2016年开始现代诗练习,2017年2月22日注册加入中国诗歌流派网,此后在原创诗歌和流派微诗栏目发布大量作品。曾担任论坛编辑、主持人、主编。作品曾获第二届“国际微诗奖”铂金写手奖,入选第九届“中国好诗榜”北京榜。2020年被《诗歌周刊》选发作品123首,是上刊最多的作者之一。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认为:正月是一位关注当下,心系平民的诗人。他的诗多取材于现实中的热点事件和灰色事件,着眼弱势群体的人生冷暖和安危,用直白的语言,简练、冷静地予以诗性表现,常常能以其真实可感而又出人意料的细节,打动读者。
当然,正月不是一位现实生活的简单记录者。他诗中的故事、人物、情感乃至历史想象的各个方面,往往凝聚着他的深入观察、独立思考和独到发现,这让他的作品在当下并非小众的日常叙事写作中,形成了个性化的、令人过目难忘的审美标识。
虽然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和《诗歌周刊》在线版于2019年2月下旬因不可抗力分别被停止访问域名和停刊,论坛更换域名后访问不畅导致发帖量大幅下降,但仍有很多优秀作者克服困难坚持在论坛发布作品,使临时改在微信平台出版的《诗歌周刊》(Poetry Weekly),基本保持了原创诗歌和微诗两个栏目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出了大量诗歌佳作,涌现了不少优秀新人。因此,2020年评选出5位“年度诗人”,体现了《诗歌周刊》品质和评委意愿。与成小二、正月同时当选的另3位“年度诗人”详情稍后公布。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
2021年9月8日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2020):
主任:
韩庆成(《诗歌周刊》主编)
委员:
张无为(《诗歌周刊》执行主编)
梁树春(《诗歌周刊》执行编辑)
张二棍(《诗歌周刊》2013年度诗人)
陶 杰(《诗歌周刊》2014年度诗人)
山 月(《诗歌周刊》2015年度诗人)
李不嫁(《诗歌周刊》2016年度诗人)
薄小凉(《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宗小白(《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石 棉(《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郭金牛(《诗歌周刊》2018年度诗人)
刘 郎(《诗歌周刊》2018年度诗人)
皮 旦(《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小 北(《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辽东天赖(《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授奖词
(21份)
无论是撷取现实的画面还是历史的画面,诗人正月的目光总能击穿平面,直达思想的纵深,而且这种深度都与人性的揭示相关。而当读者的心由于这种揭示而颤栗的时候,诗人却总是站在一旁不动声色,目光只对准了下一幅社会画面。正是诗人的这种冷峻与含蓄,使得一首短诗的思想张力,得到了异乎寻常的扩展,令读者久久地颤栗于其中。
——黄亚洲(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博鳌国际诗歌节主席)
正月敏感于生存中的暗黑部分,他的诗充满着巨大的人性悲悯和批判力量。他非常善于在真切的日常生活情境之中提取悖论状态,并将这种随处可见的悖论状态很好地进行诗性处理。他的悖论式表达仍然保留了丰富的感性存在,而不是悬置在抽象化的情理层面。同时,正月的诗具有历史厚度,仿佛一柄锋锐的闪电,照亮了历史的隐喻,探刺到历史文化心理的超稳定结构。他在诗中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与映照,彰显出历史惊人的相似,勾画出历史超稳定结构得以延续的极其顽固的修复机制。
——赵思运(诗人、学者)
正月的诗歌沿袭着古老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在历史与当下中进行着持续而独立的思考。无论挖掘历史,捕捉现实事件,还是披露生活细节,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和发人深省的阵痛。他的文字朴实,情感真挚,写作态度诚恳而肃穆。
——郭金牛(《诗歌周刊》2018“年度诗人”)
正月致力于表达社会底层的愿望。他深知这是沉重的历史和沉重的现实同时作用下的底层,其愿望也是沉重的。今天的诗歌,很大程度上,正面临着被演变成浅薄的形式主义和无聊的审美工具的危险。毫无疑问,正月的写作避免了这种危险。正月彰显了汉语纯正的光芒和现实主义在这块土地上所特别具有的活力。
——皮旦(垃圾派创始人,《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诗歌是一种善,诗歌是一种文明。这是正月向我阐释他的诗观时说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正月的诗歌,践行着他的理念。从其孜孜不倦的写作中,可以说,写实的基础更好地衬托出良善是作品的底色,而文明是更高的追求。
——李不嫁(《诗歌周刊》2016“年度诗人”)
正月诗歌的独异之处,在于他对诗歌别具匠心的处理方式。首先是他的诗歌中充斥着不同的声音,有的是间接的倾诉,有的是直接的呐喊,而诗人只是不动声色的叙述者,他负责把那些声音传达给这个寒凉的世界。其次是他善于在叙说中层层推进,把悬念和包袱留到最后,赋予诗歌叙事性的因素和反讽的效果。诗人自由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对历史之悲与现实苦难不断凝视和发出叹息,以深刻而睿智的诗人之思揭开了宏大叙事和日常冷漠的遮蔽,暴露出繁华表象下的底层蝼蚁。同时,诗人也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愚昧和屈从,并企望从小野花或小象、小女儿的“小”中,发现和弘扬了这个世界的人性光芒。
——高亚斌(兰州交通大学教授)
正月的诗歌给人惊悚和痛击感,他形而下的、直逼生存实相的呈现,与形而上的、洞察历史与人性的解剖,在现实与历史、细微与宏大、真实与虚拟之间闪转腾挪,批评、嘲讽、指证、愤怒,环视万象。他源自具体感受和思想的文字超越了个体的生命经验而与当下的社会语境形成反照,于悲悯中偶发惊雷、绝望中时见闪电。他的坚持、坚韧和尖锐的诗笔,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当代性提供了一份带有强烈美学和精神个性的样本。
——马启代(《山东诗人》主编)
正月走的是从生活到诗的路子。我的意思是,先表达世界,然后再摆弄诗歌艺术,这是自然现成的诗,意在笔先,瓜熟蒂落,收获丰硕。凭这一点,正月就有别于众多诗人,比他们高明。因为,他的写作首先介入了世界,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然后以冷峻而热烈的笔触表达,客观而精神,现实而远阔,平淡而浓郁,且不失诗性,具有别致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方文竹(《宣城日报》主任编辑)
这些见证时代精微之作,让读者一遍遍接受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来自时代现场的刺激,来自草根的苦涩与泥土的芬芳。有良知的读者都会爱上这些有良知的诗章。正月的六十四首诗,形象记录了一个时段一个族群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首都有蕴藉,都有独到的发现,独立的思考。这六十四位杜甫,从六十四个角度,透视六十四次社会机体,让我看到了体内的阴影,抽搐、疼痛、呼喊……
——雪鹰(《长淮诗典》主编)
正月的诗歌是社会现实与日常生活的彼此介入与渗透,体现了诗歌的在场和干预作用。他的诗歌直入事实真相的内部,显示了“在闪电中做一个明亮的孩子”的意愿。他不抒情,也不叙述,仅仅是用事实客观的呈现。既有对世态乱象的揭示,又有对荒诞现实的批判。他善于把生活的场景不动声色地和盘托出,然后出其不意地临门一脚,直击要害,使读者在恍然中,惊出一身冷汗。在物欲的时代他勇敢地发声,但不是一味的发泄,而是提醒与责任。正是这种有良知的写作,使他的诗歌于众多虚伪的诗歌中脱颖而出。
——宫白云(中国诗歌流派网副总编辑)
正月的诗大多短而精,清澈、通透、易读易懂,常常以极简的字词包蕴极大的思想容量。并且最善于在他人极易忽略和熟视无睹的人、事、物中发现和提炼出充满张力的诗意文本。读正月的诗你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神经和灵魂被刺痛的感觉,你会身不由己的去思索和透视他在诗歌文本中向你袒露的种种不忍目睹的现实,从而惊醒抑或奋起。诗歌的终极使命在于启蒙,诗人正月的诗歌正应和了这一重要的诗学理念。
——王法(中国诗歌流派网副总编辑)
正月的诗有着很强的震撼力,他总是能在简短的叙述或讽喻中,以潜在的意志触碰灵魂或历史的深处,从而发掘出某些内在的东西,让人感受到一股令人不安的力量。他的诗亦有很强的辨识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赵目珍(文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正月的诗充满戏谑和讽刺,他在写苦难,但他把苦难敞亮的一面示意给你看,你将看到一面镜子,里面的人形扭曲,忽而现实,忽而虚幻,进而产生强大的诗歌张力。我们或许看过太多一本正经写底层人困境的诗歌,它们提供的是一扇冰冷的铁窗,而正月的诗歌里存在一线微弱的光,他让我们注意到铁窗的影子,它们被光线拉扯着发生形变,但独具力量。
——山月(《诗歌周刊》2015“年度诗人”)
正月的诗,常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像探井般往更深的方向有力掘进,并在其中不断构建并拆除诸如诗歌困境与生活困境、历史与当下、旁观与介入等等对立和认同的心理机制。正月的诗,常因不满足于语言的滥觞,让人更能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诗歌是一种能将骨、血、呼吸、命运、历史纠结在一起,为现实生活提供微光的“燃料”。在当下诗坛,由正月等一批成熟诗写者所提供的这种“精神燃料”,常让人在细小的场景中看到时代依稀的背影,并因灼烧的痛感,而抵御着文字深处的寒潮。
——宗小白(《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正月始终关注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在作品中予以对比和引申。他几乎放弃修辞性表达,在直叙中扬起讽谏的鞭子,让懂得的人领受尖锐的痛感,由此激发对周遭及自我境遇乃至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而面对如此庞杂的现实,正月以白描手法和抽丝剥茧手段,还原他眼中纷乱的世界。看似以第三者的姿态来保持客观,却在近乎无奈的情绪中,通过无声的控诉和反抗,进行有力的干预。这沉默之中的惊雷,愈加彰显了诗歌所应承负的精神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辽东天赖(《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常常为正月的诗所震撼。他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大小事件中,挖掘出陡峭与冷峻的诗意,直抵人心。他的诗歌语言朴实又机智,大多是客观的呈现,从社会性和人性中,把某种“缺陷”展示出来,让人不得不去深思。读他的诗,常常感觉到如针如锤,有刺痛,有警醒。更可贵的是,他通过揭示,在诗歌中“埋伏”着一种“善”,一种对“善”的追寻和渴望。有时,他也直接把生活中的“善”展示出来,让人读来内心暖暖的。在诗歌流派网的几年中,正月一直是“干预诗歌”积极和忠实的践行者。
——沙漠(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主编)
正月是一位介入性很强的诗人。他视野开阔,对历史人文与当下现实的表达一样的热切关注;他题材广泛,对细微日常与显著事件的呈现一般的分量不轻。正月也是一位悲悯心很大的诗人。他笔触深邃,如同每一行刻画的正是自身命运多舛的经历;他情感丰沛,如同每一首揭示的都是我们汹涌澎湃的内心。正月以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不敷衍、不缺席的作品,肩负起了一个诗人沉重的担当。
——白鹤林(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副主编)
正月的诗涉及面比较宽,往往直击现实。一面是不留情面的揭露、鞭笞丑恶;一面是菩萨心肠般的关爱,体贴弱者。他擅长口语诗写,少修辞,不炫技,是那种高山流水般的纯朴和澄明。他的诗比较注重细节描绘,有的是真实的细节,有的是诗意化的细节,有的是想象的细节。他的诗不是不注重技巧,是那种看不出技巧的技巧。他的诗有些是火辣辣地摔在你面前,由不得你不震撼、不感动;有的诗看似平淡,品之却有挥之不去的回甘;有的诗融情感与独特的发现以及适当的修辞于一体,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比如《母亲》《生日》《致刀鞘》等。
——老家梦泉(中国诗歌流派网编辑委员)
正月具有旺盛的创作热情、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的诗里至少有几个基本元素值得肯定:口语化的语言、个体感受、现实观照和恰到好处的冲突化视角。他诗中的描述对象和心理感受从不预设主题,是从事物和现实本身出发而不是从结构和抒情出发,心之所至,随手拈来,没有雕琢痕迹,自然、贴切、悲悯而又发人深省。也可以说,正月在诗歌创作中巧妙地也许是不自觉地把握好了“现实”与“诗意”之间的平衡:在观察和用灵魂体会现象和事物过程中,用个体感受书写生命经验,令现实事物升华于反思和警醒,赋予了现实主义诗歌在新语境场景下新的哲理意义。
——朱建业(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正月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一位具有正义感的诗人。他的诗从现实生活出发,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起来,艺术地表现生活和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的诗通俗易懂,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与隐喻的张力,“是子弹,也是蝴蝶”。他在诗歌的创作上凸显了自个儿的机智与日益成熟。
——梁树春(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副主编)
作为一个具社会良知与知识分子人格担当的诗人,正月的诗作题材涉及伦理、民生、社会弊病等各方面,有对历史民族命运的反思,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审视,有对民生多艰的反映,诗思通明而峭拔,冷静与尖锐并具。可贵的是,他一直关注底层民生,秉正义而写,以质疑、讽刺、批判、悲悯的言说,针砭时弊,为民喉舌,为处于社会嬗变期精神失所的群体作了独到的艺术解构,彰显了诗人对生命的大关怀与大悲悯。
——野兰(中国好诗榜流派网分榜推选评委)
获奖作品
(123首选20首)
正月
给孩子磕头的女人
她让孩子坐好
她让孩子不哭
她让孩子不要抬头看天
她让孩子紧盯眼前她这个母亲
然后,她颤抖着跪下来
颤抖着向孩子请求
请求孩子原谅她
原谅她无法拿出足够的钱,为他治病
乳娘
她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名字,叫王焦氏
但拥有一个异常显赫的身份——
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乳娘
她与他的关系如此融洽
以致在过往日常里
他对她亲切有加
以至于他连续9年
都舍不得她离开紫禁城半步
以至于她的亲生女儿
被活活饿死了,她都不知道
圆明园
多亏了这把火
老百姓才知道
京城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
里面有那么多好东西
也幸亏是烧了
他们才能靠近这个地方
甚至走进去
反反复复,看上几遍
煮饺子
再次看了一眼翻滚的水
我把盖帘担在了锅沿
我先是用漏勺轻轻地
推右边的饺子
完事后转一下盖帘
再慢慢地推另一边
两边的饺子都下去后
空当便彻底出来了
此时,我已无需
再那么小心翼翼了
我随意拿漏勺推撞它们
目睹它们一个个跳向水中
哦!多么熟悉的画面
当年在海兰泡
**人也是这么干的
数千名中国人
像饺子一样被他们
用枪驱赶着跳入翻滚的黑龙江
而无一人得以脱逃
老女人
不可否认,她是相当健壮的
能把一个大大的煤气罐一拎而起
不可否认,她也是相当年轻的
相对于她83岁的年龄而言
不可否认,起初我是为她高兴的
直到得知她一次次
扛起煤气罐,只是
为了赚取2元钱
而那2元钱的背后
有个长期病卧在床的60岁的儿子
手势
这位身患绝症的老农,在得知
女儿落榜原因系被人冒名顶替后
已无法说话的他
把手高高抬起,用食指
直指头顶上的天……
网友们纷纷对这个手势进行解读——
一说,这是在表达一种无奈
一说,这是在表达一种自信
一说,这是在表达一种愤怒
坦白而言,我更倾向于后两种解释
是的,他没有看错自己的女儿
是的,他高估了头顶上的那个天
锄头
木把掉了,只剩锄头
或者干脆说
只剩一块黑铁
我忽然心生困惑
是该为它安一个木柄
将其还原为一把锄
还是索性把它
丢进炼炉
锻造成一把剑
短一些没关系
就像荆轲拿的那种
能摄人心魄,就已然足够
有感于某受害人的道歉
鸡蛋必然完败于石头
头颅必然完败于绳索
犹豫再三,你最终决定妥协
接受自己的退避三舍
接受他们的得寸进尺
换一种方式,看石头慢慢滚落
看绳索一点一点勒紧
宋俊毅
2012年,伊拉克小女孩
在孤儿院的水泥地上
画了一个女人像
然后甩掉鞋子
蜷缩在女人怀抱中,睡着了
2014年,叙利亚内战中
父母双亡的小男孩
忽然想起了父母
跑到父母坟墓之间,睡着了
2014年,在山东聊城
留守儿童宋俊毅
在墙上画了一男一女的图像
然后挤在两个图像之间
完成一张“全家福”……
哦!多么不幸的宋俊毅
他只能像孤儿那样
用幻想来感受爱
哦!多么幸运的宋俊毅
他尚有望在未来,真正地被爱拥抱
四杯酒
今天是端午节
依惯例,向您敬酒三杯
第一杯,敬您——
率先垂范,向世人证明
做个诗人有多难
第二杯,敬您——
左奔右走,向世人证明
做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有多难
第三杯,敬您——
上下求索,向世人证明
做真正知行合一的诗人有多难
最后,有志诗学多年
却不能弘扬您的诗道精神,我自罚一杯
听网友谈收容制度
说起收容制度
曾在广州打过工的A君回忆
当年,只要听到有人说“检查”
出租屋的人都会立马
藏起衣服,关好门窗
然后跑到菜地里
或躲进灌木丛
有时,几十人
必须爬过一条摇摇晃晃
的独木桥
是的,逃到河对岸
才是最安全的
他说:有一次他
甚至跑到了珠江边
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江
看船
任雪
这位号称中国最美的杀人犯
行刑前,提出了两个请求
1、给自己拍一张照片
2、请行刑人不要射她的脸
据说,第一个请求
源于贫穷:为了给哥哥凑彩礼钱
她一生都没去过照相馆
据说,第二个请求
源于她的美:她想让那张好看的脸庞
尽可能完整,不被血迹污染
这两个请求其实是有联系的
因为贫穷,她才**
到那家工厂做工
因为美丽,她才长期遭受厂长玩弄
日子
寒冷的公园里。一番环视之后
他开始向她靠近
他把30块钱递到她手里
她麻利地敞开劳保大衣
又麻利地坐到了他身上……
太阳要下山了。老公
准时骑车来接她
路上,他们买菜、买肉、买米
回家后与孩子说说笑笑
一天,就这样很快又过去了
jinv
——有感于某地扫黄活动
你看,她们之中
没有一个是达官贵人的女儿
你看,她们之中
也没有一个是富商巨贾的女儿
你看,她们之中
居然还夹杂一名辍学学生
你看,她做完事后
总是找最干净的水
不停地冲洗自己
而她拿到钱后
又总是第一时间
寄向一个偏僻的山村
致刀鞘
只有你不惧怕我的尖锐
只有你不嫌弃我的冰冷
只有你大胆地迎向我
只有你宽容地把我拥在你的怀里
也只有在你的怀里
我才能彻底安静
也只有在你的怀里
我才乖巧成,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苍天
泰勒斯望过,伽利略望过,康德望过,梵高望过,霍金望过……
他们都只是望望,只是望望
屈原也望过。不止望过,还大胆质问过
窦娥也望过。不止望过,还满脸泪水怒声痛斥过
愧疚
照例是不停地挥手
车也照例慢慢停了下来
照例是没有立即上车
而是转身从树的背后
吃力地去扯
一个大大的行李袋
没错,她准备把它弄到车上
连同自己和背上的孩子
一起让这辆公交车
托运上一程
行李袋马上就触到车门了
然而,车门突然关上
车也迅速启动驶离——
两次了啊!她忽然感觉到一阵愧疚
愧疚自己只想到了自己
没有顾及公交司机,以及乘客们的感受
小象
它在地上无来由地嬉戏着
不停地做着,各种滑稽搞笑的动作
全然不顾旁边我的存在
就这样,我全程体验了
它的满心欢喜
只是不知道
它如此兴奋的具体原因
直到我突然发现
它前面不远处
那个大大的母象石雕
母亲
他才7岁啊!想到这里
她在炼炉里就多翻腾了几下
他的身体多么孱弱啊!
想到这里,她又在炼炉里
多翻腾了几下……
她认为,这样才会被烧得更彻底一些
她认为,这样他才能抱得省力一些
她认为,这是她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小野花
“大有大的难处”。她像是听到了
荣国府那个女人的叹息
于是,索性停止了生长
她本来就不急于长大,不急于发大人们常发的愁
(发表于2020年《诗歌周刊》)
附:《诗歌周刊》历届“致敬诗人”“年度诗人”“年度批评家”
首届“致敬诗人”:**
第二届“致敬诗人”:叶文福
第三届“致敬诗人”:曲有源
第四届“致敬诗人”:白桦
2013“年度诗人”:张二棍
2014“年度诗人”:陶杰
2015“年度诗人”:山月
2016“年度诗人”:李不嫁
2017“年度诗人”:薄小凉
2017“年度诗人”:宗小白
2017“年度诗人”:山东石棉
2018“年度诗人”:郭金牛
2018“年度诗人”:刘郎
2019“年度诗人”:皮旦
2019“年度诗人”:小北
2019“年度诗人”:辽东天赖
2020“年度诗人”:成小二
2016“年度批评家”:陈仲义
2017“年度批评家”:耿占春
2018“年度批评家”:徐敬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