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记录着一种疼痛——读马启代诗集《风中的眼》
诗歌,记录着一种疼痛 ——读马启代诗集《风中的眼》刘亚明
马启代诗歌以直抒胸臆、针砭时弊、揭露丑恶见长。 近日,马启代新诗集《风中的眼》出版,系“2020言语”诗丛的一本,他说“你看总序就了解这套书的价值了”。这套书有京、鲁、渝、蜀四地诗人的作品,据我的了解,这是目前唯一一套用诗的形式记录庚子之年国人心灵困境的作品,四位作者马启代、潇潇、唐诗、曾哲都是当下处于创作旺盛期的诗人,其图书构想、设计与文本互证,体现了作者和编者的深度思考和精神寄寓。江西高校出版社有此雄心和壮举,实乃情怀高远,堪为业界楷模。更令人惊讶的是总序2020字,每一部书都有“瞻前”(代序)和“顾后”(后记),且各1010字,每个作者的“瞻前”与“顾后”加在一起也都是2020字,每人101首,每首20行,加在一起同样是2020行。写诗有写诗的自由,我深知马启代写作风格,他的诗歌从来不受任何框架和格式的影响,而他的“瞻前”与“顾后”加在一起都是2020字,寓意记录2020年,也确是尊崇了编者的意愿。我想,如此恰恰反映出马启代对编者的尊重和对2020年的刻骨铭心。马启代就是这样,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尊重有加,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建议,这与他诗歌对丑恶的鞭挞、横眉冷对截然相反。过去评论过马启代诗歌,《风中的眼》中诗歌的风格较过去并未有什么改变,仍是那么严肃尖锐。用诗歌说出世间不平事、表现出作者的好恶,是马启代与生俱来的、永远也不能改变的性格。事实上,马启代诗歌并没有“瞻前顾后”、犹犹豫豫,而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2020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让人不寒而栗,死亡与痛苦四处制造着恐惧。在《风中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新冠病毒的爆发,马启代用诗歌记录疼痛的时光,发出感叹:“那是时间的尸体,我们用泪水去擦拭”(《风是不能随便吹的》)。在潜心细读的过程中,透过如此悲愤的诗歌,我们可以再次感到,2020年那最黑暗的时刻,人们是多么的悲哀无助!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但在与大自然与生命的抗争中,也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马启代诗集给我们传递的讯息,促使我们的眼界和内心,都开始发生改变。就诗集整体而言,显然在记录着一种疼痛,但在诗歌技艺与深度方面,有其独到的一面。其一,既有常人的视角,又有诗人独有的捕捉。诗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艺术。海德格尔说:“思想家的使命是言说神圣,而诗人的伟大使命是为神圣命名。” 我们在马启代诗集中能够发现,他没有刻意地去营造诗意、诗境,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现场,力求在创作中发掘出真知灼见,于生活的细节中展现诗情,给人以启示或震撼。大道至简,许多诗歌的题目都足以说明诗人独有的捕捉,《风是不能随便吹的》《我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三月,武汉的百花已酝酿成一场**》等等,诗歌题目就已表达出对疫情的抗拒。“今天一定会有人来/巡视这万城和空巷//今夜的月亮/就是他的大口罩//阴霾弥漫着/他一定没穿生化防护服……”(庚子元宵记)毫无疑问,因为马启代对生活细节、日常情境的敏感,这不仅使得他获得了充沛的创作资源,也让他创作姿态显得很自由。其二,既展示诗歌技巧,又充分展现人性。作为一名诗人,马启代具有成熟的掌控诗歌和诗歌写作经验。他由始至终在用不加雕饰的分行文字来描绘生活和人生。“属马姓地的我/常常被一匹马的雕塑感动/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其他材质的造型/看到马,我就莫名地流泪/在我的书房和内心,藏有一队马的武装/与秦始皇的兵马俑不同/我把每一匹马都看成独立的战士/每次看书累了,我与他们他们说说话/遇到委屈,就替它们吼叫几声”(《一匹马站在我的面前》),读完这些,如果说如此文字在写一匹马,莫不如说在写马启代自己。秉直刚性的马启代,将自己和诗歌完全地融入到了生活之中,把持自己的价值风向标,从诗歌的独立审美功能出发,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游刃有余地掌控语言世界,指向过往时光和生命体验。其三,既涉猎人物景致,又借以抨击**。马启代不断地提高着诗歌艺术的抵达能力,将风霜雪月等自然现象也赋予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其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全景俯视,敏锐尖刻。于是有了《我醒来,世界就醒来》:“我醒来,世界就醒来/我大喊一声/为了那些还在梦中的人/还在装睡的人”。在《一滴泪的诗学分析》中,马启代更直言不讳:“泪水是血的另一种方程式/是血说出的话/是血写下的文字”。如此,你会感到马启代诗歌的主旨明确,哲理通透,有时就是刀剑,反映的生活常常是被压抑在最底层的、琐碎、庸常意义上的人和事,说出世间的不平与**,并加以无情的鞭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时代呼唤诗人创作上品诗歌,积极探索新诗创作的新思路。我们期待马启代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
致敬为良心写作的诗人,祝贺出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