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雪儿 发表于 4 天前

人生若比诗意长 帕男诗歌“三部曲”分享会在大姚隆重举行‌

本帖最后由 蓝雪儿 于 2025-4-15 22:07 编辑

       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瑶族文学创作中心、楚雄文学院等七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人生若比诗意长·帕男诗歌'三部曲'分享会"在云南大姚县新华书店隆重举行。这场文学盛会吸引了来自楚雄、南华、禄丰等地的近百名文学爱好者、作家诗人参与,共同探讨帕男最新出版的诗集《下西洋》《时间之父》《云南的多重意义》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上午10时,分享会在悠扬的彝族月琴声中拉开帷幕。中国作协会员、大姚县文联原主席起云金担任主持,县文联副主席王晓丽致词。王晓丽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帕男四十年的创作历程:"作为一位从湖南永州走来的瑶族诗人,帕男在云南楚雄这片热土上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著作等身、获奖无数,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成就斐然,其散文、报告文学同样精彩纷呈。



      王晓丽特别强调,帕男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他善于将古典与现代的象征意义相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诗意的桥梁。那些看似粗糙的命题下,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种创作方式不断挑战着读者对诗歌的传统认知。"‌



       在主题分享环节,帕男以"数字化时代诗歌的三种可能"为题,从三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考。
       关于诗歌的数字化传播,帕男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在短视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采用'情景建构+音乐渲染'的模式,将诗歌转化为视听综合艺术。"他特别提到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的互动潜力:"开设'为你读诗'这样的栏目,通过'诗歌+话题'的模式激发用户参与,可以形成'创作-分享-再创作'的传播闭环。"
       在探讨诗歌的疗愈功能时,帕男结合自身经历说道:"诗歌是对抗现代精神困境的一剂良药。在我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底层民众精神世界的关注,这种关注本身就具有疗愈的力量。"
       针对地方性写作与全球化的关系,帕男用生动的比喻阐述道:"地方性写作如同大树的根系,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全球化则为其插上翅膀,让诗意飞越疆界。当代文学的诗意正诞生于这种'在地飞翔'的张力之中。"他引用诗人沃尔科特的名言"要么拥抱世界,要么一无所有"来强调这种创作理念的重要性。‌



      在专题研讨环节,诗人蓝雪儿以《最底层的写作姿态向诗歌顶层努力攀登》为题,系统分析了帕男诗歌创作的四个显著特征。
       "首先是底层写作的真诚姿态。"蓝雪儿指出,帕男出生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偏远山村,初中辍学务农的经历使他对底层生活有着深刻理解。"在他的诗作中,我们能感受到庄户人家劳作的艰辛,看到人与土地、与万物的真实关系。"
       其次是生活本真的坚守。蓝雪儿认为,帕男的创作始终保持着"返乡式"的写作姿态:"这种返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精神层面的溯源。他通过诗歌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让最平凡的事物焕发光彩。"
       第三是社会现实的直面。研讨中提到,帕男的诗歌敢于揭露社会不公,同时又充满对光明的向往。"他打破了传统诗歌风花雪月的局限,从生活的黑暗处挖掘出原始的力量,探索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救赎。"
       最后是哲学高度的提升。蓝雪儿特别强调,帕男40余部跨文体作品展现了惊人的创作力:"从诗歌到散文,从报告文学到影视剧本,这种'去中心化'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文学体裁的界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



      在作品朗诵环节,诗人曹丽云、瑶池深情演绎了"三部曲"中的精选篇章。《下西洋》的恢弘气势、《时间之父》的哲思深度、《云南的多重意义》的地域特色,通过朗诵者的声音艺术得到完美呈现。
      特别设置的"诗意大姚"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与会者纷纷分享自己对帕男诗作的理解,以及诗中云南意象引发的家乡情怀。一位当地读者动情地说:"帕男老师笔下的山川河流,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身边习以为常的风景中蕴含的诗意。"‌




      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帕男创作进行深入解读。
      大姚县委党校副校长薛成从文学传统角度分析:"帕男的创作继承了'文以明道'的精神,同时又融合了现代叙事手法。他对神话历史的现代性解构,体现了唐传奇'有意为小说'的创作智慧。"
       楚雄州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存荣则关注帕男的创作格局:"他成功实现了全球视野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既保持瑶族文化特质,又将楚雄经验升华为人类共通的诗意表达。"
       大姚县作协主席毛家成分享了教学实践:"在语文课堂上,我常以帕男诗作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学的魅力。通过对比瑶族山歌韵律与湘西抒情气质,学生们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理解。"
       90后诗人刘润东代表年轻一代发声:"在这个追星文化盛行的时代,帕男老师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坐标。他的创作证明,真正的文学永远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分享会上发言的还有夏先龙、周汉德、李明华、陈应清等。‌
分享会尾声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捐书仪式。帕男将"三部曲"诗集捐赠给大姚县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大姚图书城,受赠单位向帕男颁发了荣誉证书。
       活动在全场集体朗诵《落叶与鸟》的经典片段中圆满落幕。正如主持人起云金总结的那样:"今天的盛会不仅是对帕男创作的致敬,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诗歌依然拥有连接心灵、启迪思想的力量。"



       下午,"人生若比诗意长·帕男诗歌'三部曲'分享会"的部分与会作家、诗人前往**先烈赵祚传的故乡——大姚县七街开展文学采风活动。此次采风通过实地走访,使作家们深入理解了赵祚传从书香门第子弟成长为**主义战士的生命历程‌,其"三次被捕仍坚持**"的事迹‌,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历史素材。活动结束后,采风团成员表示将把七街的红色记忆转化为新的文学作品。





这场持续两个时的文学盛宴,通过主题演讲、作品朗诵、专家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帕男诗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与会者普遍认为,帕男的创作实践为当代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和底层写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正如王晓丽在闭幕时所说:"人生若比诗意长,帕男用他的诗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精神家园的窗口。"
   (文/刘存荣 图/龙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若比诗意长 帕男诗歌“三部曲”分享会在大姚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