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官方 发表于 昨天 12:44

长河诗人诗选《下一站诗旅》(英汉双语版)由美国亚马逊出版

长河诗人诗选《下一站诗旅》(英汉双语版)由美国亚马逊出版

长河诗人诗选《下一站诗旅》(英汉双语版)近日在全球正式出版发行。截至发稿,该书已在全球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线上书店上架销售,展现出广泛的国际传播力。本书由策划方与译者共同遴选八十余首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的短篇佳作进行英译,并特邀活跃于中西文化交流领域的汉学家对译文进行审校,最终汇编成册。入选诗歌形式丰富、风格多元,兼具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精湛的艺术水准。诗集译者由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张立峰教授与外交学院/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高等学院优秀毕业生马瑛涵共同担任,最终译稿由中国文化译研网高级顾问罗斯·科胡恩博士审定。《下一站诗旅》的出版,旨在构建融通中外的新型话语体系,是在国家外宣政策指引下,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次积极实践。该诗集通过打造具有中外共识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开辟了新的诗学旅程。长河文丛是中国大陆著名的图书出版品牌,诗人、诗评家、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马启代先生担任主编,十多年来,已经出版各类诗集、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各类学术著作近1800种,举办了五届长河文学奖(两年一届,第四届为疫情期间为三年),不但编辑出版过许多有影响的图书,还形成了长河诗群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2023年长河文丛成立了国际部,积极探索汉语文学的多语种转化,已经在大陆出版十卷本首套长河双语诗典,包含从中国作协副主席黄亚洲在内的十位长河诗人和十所高校翻译家进行了合作。十九所高校的翻译家与十九位学者诗人围绕马启代《蚯蚓,是地下诗人》所做的翻译和评赏文集《阅读蚯蚓的十九种方式》英文版已经在美国出版。《下一站诗旅》的出版是长河诗群诗人的第一次集中以双语形式展示,收录了23位长河诗人的80多首诗歌。法、日、西班牙、意大利、荷兰、阿拉伯等语种的诗集都在积极推进中。

马启代|双语诗集《下一站诗旅》序
文/马启代

为译著写序还是第一次,尽管我的第四本序文集年底也是结集的时候了。与张立峰教授有文字之缘源于木樨颜教授的介绍。他说张立峰教授要给大陆的诗人们翻译一本诗选,问我能不能推荐一些优秀的诗人。我当然是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下来。一则我对当下的诗歌现场还算熟悉,二则我们中诗在线和长河文丛本身就团结着一批优秀的诗人,三是我也一直有推举汉语新诗变为其他语种的想法。故我很快就向长河诗群和中诗在线的23位诗人发出了约稿函,也是很短的时间就收齐了稿子。先行推选朋友的作品,一是举贤不避亲,并非搞团团伙伙或圈子文化,二是借张立峰教授的这一善举开启的只是第一步,我早有成立国际部不断把当代新诗介绍到大陆之外的想法。这么多年来,尽管全球化早已成为经济层面的热词,文化层面涉及到新诗领域还仅仅是起步。由于一言难尽的现实状况,某些看似通达的渠道好像被某些人和势力垄断着。我们知道的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未必大部分能读到,而大陆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的境况尤其惨,更多的时候汉语新诗正被大陆不入流的作品所代表。毋庸讳言,外国诗人眼里的中国汉语新诗其实很多是输出的劣质品,属于当代最优秀的诗人和最优秀的诗歌范畴的人和诗他们几乎不知道读不到。从这一点上说,张立峰教授以一己之力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特别是他的努力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除了郑重感谢翻译家张立峰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再次谢谢翻译家木樨颜了。当然也要谢谢响应这一举措的诗人们!中诗在线的几位发起人中,潇潇已经是在海外获奖出版很多的诗人,唐诗还是中国当代诗歌奖的创办人,南鸥作为贵州诗歌学会的会长,影响力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省域,黄小强的诗有着稀有的尖锐与锋利,我倡导和践行“为良心写作”,我们几位也都有诗歌翻译成多个语种。雁西、三色堇、雪鹰、王宜涛等都是活跃在当下现场的优秀诗人,有的在海外出版过不止一部诗集。长河文丛所形成的长河诗群已经有遍及全国的千余名诗友,李不嫁、宫白云、林之云、散皮、周永、陈红为、陈士杰、焦淑斌、李林、李星、李慧(木子慧心)、许梅、蓦景以及90后诗人马晓康,我们这些人几乎都在长河文丛出版过一部或多部诗集或其他作品集,许多人在诗坛有着广泛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以上这些诗人的作品数量、质量和江湖地位各不相同,但却有着三个共同点:一是把诗歌作为非常严肃的事来对待,对汉语与写作有足够的敬畏之心,二是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和趋近的精神追求,写作的立场不飘移,三是都有着多年的写作经验和艺术探索,很多人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创作历程,是“今天派”之后承续中国汉语新诗继往开来的一代人,年轻些的诗人如蓦景以及90后诗人马晓康也发表过大量作品、出版过个人诗集、获得过一些卓有影响的奖项。我想这样的一个诗人群体和各自优秀作品的集合是能说明和代表一些东西的。当然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坐上了张立峰教授开动的高铁,进行下一站诗旅,今天,正由汉语向英语世界奔驰而去……值得庆贺的是,长河文丛国际部成立后的第一套双语诗集也即将在大陆面世,除英语外,法、日、西班牙等语种的翻译和出版也已经在路上。
伟大的梦想都在下一站实现,很庆幸,很高兴,我们都在同一趟诗意的列车上!权为序!
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明夷斋

关于译者

张立峰,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民盟盟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传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全国首批“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多语种翻译人才库专家,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翻译研究会会员,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阅卷专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审稿专家,民盟哈尔滨市委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河文丛首批入库专家。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3项(主持6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等。目前已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及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4部,译著7部(200余万字),在世界3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荣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翻译类大赛获(一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40余次。撰写的《适度赋能 科学实施 促进中小学教育惩戒权合理实施》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翻译与国际传播、翻译技术、译者行为批评、西方文学批评等领域研究。目前担任《学术视界》等杂志编委。翻译实践成果丰硕,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哈医大四院、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重要部门翻译、译审各类稿件400余万字。曾赴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工作和学习,多次参加教育部翻译专业研究生学位指导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黑龙江省委党校师资培训。
马瑛涵,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就读于外交学院,2024年毕业,获得外交学专业和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上学期间曾获2021年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研究生就读于日内瓦国际关系与发展高等学院,2025年毕业,获得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曾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实习一年。
关于译审
罗斯·科胡恩博士,中文名可罗斯,是一位长期致力于文化研究与跨文化交流的学者、作家。他多年来深耕写作、编辑及高等教育领域,成果丰硕。目前,受聘担任由中国文化旅游部与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高级顾问。近年来,科尔坤博士参与编辑了12部非虚构类著作,内容广泛涵盖中国文化的多个层面,其中亦包括诗歌选集。2015年至2019年,他先后在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任教,期间围绕相关主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与专著。值得关注的是,科尔坤博士与王荣华教授合作撰写的两部作品——《中国的扶贫——现代的奇迹》与《对儒家十三经的见解和观察》已于近期正式出版。此外,他还创作了一部包含16个中国传统故事的英文戏剧剧本。在个人回忆录《在中国的亲密接触》中,他以真挚笔触记录了自己在中国留下的友谊足迹、教学经历以及对众多历史文化遗址的探访体悟。该书与上述两部合作著作均将于不久后面世。
序(一)

诗歌是文学殿堂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生花的妙笔写下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打磨,这些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阅读现代诗歌、体味现代诗歌,对于提升人生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无疑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诗歌翻译是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桥梁,是对原作精神内核的再创造。《下一站诗旅》共收录了20 余位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80首抒情诗,这个选本在作品立意、角度掌握、物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无不体现出诗人们的匠心独具,具有长久且深远的艺术价值。我院张立峰教授翻译的《下一站诗旅》既忠实于原作的意象与韵律,又巧妙融入英语诗歌的审美特质,实现了文化的深度对话与诗意的跨语际传播。欣闻《下一站诗旅》英译新著即将付梓,很为立峰教授高兴!立峰教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余笔耕不辍,执着于中国文化作品译介,《下一站诗旅》英译本是立峰教授继《学生教育评价》《余下的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报告书翻译与整理》等译作陆续出版后的又一力作,其翻译理念与实践,不仅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范例,更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作出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立峰教授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翻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希望《下一站诗旅》英译本海外发行为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进一步助燃世界文明互鉴的热情,共同铸塑人类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也祝愿立峰在学术探索的路上不断向前,取得更多成就!
顾世民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序(二)

中国是诗的王国。自古至今,诗歌生生而不息,代代咏流传。是什么魔力令其经久不衰?是其博大精深,丰富深厚。诗,是文字的,是美学的,是艺术的,是作为一个综合体量而存在的。在诗的海洋里畅游,我们可以领略天街小酌醉意后的无拘无束、城郊春花玫瑰的芬芳烂漫、深谷幽兰的孤傲高洁……。让我们一起叩开诗歌的大门,享受阅读的快乐,领略诗歌的魅力。为了让中外读者快速了解中英文诗歌的创作成就,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张立峰教授选译了八十余首现代诗歌,辑录成《下一站诗旅》一书。所选诗歌,侧重现代,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歌创作的较高成就。这八十首诗,在茫茫人海中静静地等待与你相逢。它们是火热激情的释放,是空灵龙蛇的飞舞,也是心泉真情的轻涌。它们也许不会流传千秋,但会伴随你的心灵自由飞翔!译者张立峰教授为人谦虚,潜心钻研,对诗歌有敏锐的感知,英语表达也很到位,他的作品值得我们期待。希望本书能够引领读者进入诗歌的殿堂,领略中外诗歌的艺术魅力,进而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准、人生品位,为自己的生活营造一方圣土。

张智中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译后记

《下一站诗旅》中80首现代诗的翻译终于“竣工”了。首先要感谢著名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颜海峰博士的“引路”和帮助。这本书能顺利译完,和颜老师的策划和鼓励有很大关系。我想世界上最具挑战的翻译活动之一应该就是文学翻译,而诗歌翻译更甚,尤其是翻译一位真实的诗人,其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达到浑然一体,这两者总是显得新颖和独特。众所周知,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诗人用语言呈现世界,在史蒂文斯的时代,诗人用语言呈现语言,语言就是世界。再简化一下:如果将诗人等同于他的语言,那就是莎士比亚时代的诗人呈现世界,史蒂文斯的时代诗人呈现语言,即诗人自己。凡是读过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读者都会对当代诗歌有一个大体印象——太自我、主题多。究其原因可能就是主体碎片化时代的个性喧嚣,每个诗者都在叙述自己的主观语境,没有把体验提纯至人类情感的精华。总体上,诗歌是个人的事业,有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在里面,所以翻译的时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其实,诗的风格不一定要全译,而是抓取特点,加以表现,使人能感觉出来,分辨出来。每一首诗都必须有灵感,才能翻译。有时,我会发给颜老师发一些我自己难以理解的汉语诗歌和他讨论。诚然,翻译诗歌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有顿悟和创造。阅读现代诗歌,翻译现代诗歌是颇具挑战的事情。我想将我的译文献给颜海峰博士,感谢他一路以来的关心、帮助和不吝赐教,感谢他时不时的“推动”,同时,也要感谢我国著名学者、诗人、诗评家、为良心写作的倡导者、中诗在线总编、长河文丛主编马启代先生在出版前后所做的沟通与协调,更要感谢昇图文化传媒张秀芳女士所做的贡献和大力支持,由衷感谢南开大学翻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智中教授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顾世民教授拨冗为这本小书撰写序言。您们的支持让这本诗集翻译得以顺利出版,在此,我谨致感佩与谢忱!是为记。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张立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河诗人诗选《下一站诗旅》(英汉双语版)由美国亚马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