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高原之歌》
http://s10.sinaimg.cn/mw690/00645LlLzy6Vblbn27n69&690
左岸:《高原之歌》
2018-10-13诗、画、评
《高原之歌》左岸
因饥饿而灭亡。
一只狮子终于垂下高贵的头颅
有区别于枯瘦的岩石
它依然保持一种辉煌的动感
大风不想离开稀疏的毛发
继续制造吼声,力图靠近今夜的月光
一只找水喝的山羊
误入这里,立即被吓死。
我因头一次看见死后的狮子
眼角淌下了两滴眼泪
而拽掉了自己一撮不再年轻的胡须
水墨画《雄狮》作者:徐悲鸿
附诗评:
左岸的诗歌《高原之歌》评析
文/清柳抚风
欲以隐晦的手法写感受和事情,先以直白的笔法做一提一顿一顺接。第一句“因饥饿而灭亡”,便是直叙,做一悬疑,统领全诗的中心,定下基调。第二句“一只狮子终于垂下高贵的头颅”顺接而下,急转为隐喻的意象,通过对这个意象的多方位描述,狮子的意象便是这首诗的明线,而隐线便是“饥饿而死亡”的原因,隐线是需要寻找出来的,这是打开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钥匙。
第三句“有区别于枯瘦的岩石”,通过意象对比,拉开想象的张力。以一个“动感”的触觉和视觉,推动语言的张力。以“大风”跨出想象的跨力,以“毛发”照应上句的“动感”的触觉和视觉,约束主旨和隐线,不脱离明线。第六句“继续”一词,把狮子和大风给糅合一起,“月光”是对大风这个意象的进一步跨出,也是对隐线的情感的一次推绎和转折。
第七句的“山羊”意象的推出,对比狮子,一大一小的对照,促使感触的撞击,使得明线的矛盾突出,使得隐线的指代更近一步明朗——庞大的是理想、梦想与追求,弱小的是现实的无奈、逼迫与恐惧。所以“误入这里,立即被吓死”。
“我因头一次看见死后的狮子”,把本来是诗中主体的狮子,推开,把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我,拉入。构成又一次的转折和情感推绎,实现想象的收缩力。“眼角淌下了两滴眼泪”,比喻的意象描述过后,直抒感情,把生硬的意象柔情化。为结束句的意味、张力做一次铺垫,否则,堆垒过多的意象是一种失败,如果以情绪化的句子做结束,又会导致直白,容易导致收缩无力。
“而拽掉了自己一撮不再年轻的胡须”,此句的“胡须”把“狮子”与“我”融合一起,也分不清究竟是狮子的胡须还是我的胡须,使得狮子意象明线不断,“我”的情感的隐线推到前端。“不再年轻”,作为寻找隐线的另一个“线头”,反推全诗的情感,原来作者要说少年志向与世事沧桑,理想的美妙与现实的残酷,希望与破灭的情感矛盾与聚焦。
比喻意象的陈述是白,是空,感情的陈述是黑,是实,需要有比例,最好是10:6。此诗,白多黑少,所以更添得四分晦涩,如果再适当加入一两句的直叙或情绪化句子,就更好。但是,因为使用提领收尾式的布局,即使中间要穿插直白的词句,也不能太直白,需要隐,因为太直白,会破坏这种布局的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