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书画官方 发表于 2019-2-18 14:32:52

触类旁通 ——霍国强的书法艺术

http://epaper.ccdy.cn/res/1/1/2019-02/17/5/res07_attpic_brief.jpg

   都说学画画三年已经像模像样,学书法十年也未必呈现气候。    书法和毛笔字的最大区别在于艺术自觉之后的理法系统规范书写,既讲究笔笔有出处,又强调卓然成一家,首先要“泯规矩于方圆”,然后才“穷变化于笔端”,不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却也要率性走笔师古不泥,用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话说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相对而言,绘画尚可以通过技法、色彩、内容来增强表现,书法唯有靠心性来提高修养、**笔墨。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霍国强不是天才少年,当然也不例外,他的书法从师古人开始。因为自幼性喜书法,当他立志以一生的代价跋涉于书道的那一天起,就潜心于师法传统的临习。在碑上他是倾注了一定的心血的,酷暑严寒,经年累牍,遍临各家法帖。不受门户羁绊,也不受偏见影响,于碑于帖无不取一种较为开放的立场和姿态。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其实是两个概念,“碑”主要指汉、魏、唐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历史悠久,所用书体在隋以前都是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丰碑巨碣,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适合观赏;“帖”则指名家书札或诗稿,刻印而成,以行、草书及小楷居多,形制较小,易于把玩。两者相辅相成,既有共通契合之处,也自行其是。学碑以壮骨,临帖以养气,这是霍国强的学习心得,也是他从传统中源源不断汲取营养的途径。以碑帖相融,取雄秀相合,是他一贯的主张和追求。    他是比较推崇董其昌的。在书法理论上,董其昌讲究书法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要有古意,认为书法必须熟后能生,所以往往宁可面貌带有生拙之态,也不愿以玩弄娴熟的技法呈现,以表现书法的“士气”。其实董其昌和赵孟頫的字都好看,但是董其昌相对平淡天真,有率意性情流露,甚至还带着点儿生拙的意味。而且董其昌极其重视书法家的文化艺术修养,主张多阅、多临古人真迹,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提高艺术的悟性。    所以霍国强除了通常书家耳熟能详的大家,还潜心研究了两个一般别人不太注意的两个人:清代杨沂孙和明代释德清。    虽然霍国强的书法真、行、草、隶、篆五体各具神采,但尤以隶最为得意。当然,他从汉隶入手,到清代及当代隶书各路名家广泛涉猎寻求借鉴,但是不刻板、不泥古,有分析、有鉴别,既扬长避短也为我所用。关键一点就是触类旁通:在汉隶的根基上,把篆书的笔法融入进去,把行草的笔意掺入进去,极尽演变之能事,讲究疏密、长短、粗细、浓淡、枯湿、松紧、欹正、虚实、呼应的关系,强调书写内容的文化信息,经过锤炼后清新的书法语言自然地展现了各种特有的意趣,典雅清刚、潇洒峻拔。(倪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触类旁通 ——霍国强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