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诗集《疼痛》精彩回顾
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8-5-31 20:43 编辑http://www.zgshige.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8/05/31/241024_500x500.jpg
近日,由青浦区图书馆、青浦区语文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毓秀)两方共同主办,青浦区作家协会等参与其中的“清阅朴读”如是沙龙——赵丽宏诗集《疼痛》分享会在青浦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是如是沙龙一次重要的诗歌活动。应此番文化盛事,青浦区文联主席曹伟明、青浦区复旦附中五浦汇学校校长黄玉峰、青浦区作家协会主席张林根、区语文学科教研员王继红、青浦区图书馆馆长薛芸等皆出席了本次如是沙龙活动。赵丽宏先生更是亲自前来,与热心读者们亲切交流与指导。赵丽宏先生能亲临青浦与读者们进行如此亲切而富于诗意哲思的读书交流朗诵会,对于青浦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无异是一件文化盛事。两个小时的活动,所有在场的读者们都受益匪浅,如是沙龙的成员、青浦区的语文老师们、青浦区作协的成员们,也得到了文学的滋养,感受了一场诗歌的审美盛宴。
http://www.zgshige.com/upload/resources/image/2018/05/31/241025_500x500.jpg
读者感言
我今天想交流一下,由这本诗集引发的一件事。那是一节自主阅读课,一个男孩儿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跑过来跟我说他忘带书了。我带他来到我的书架前,排除那些专业理论的书籍,就《疼痛》这本诗集最适合他了。我双手郑重地捧给他,对他说:这本诗集可不得了,你要用心去读。男孩一节课读完了,交还给我的时候,眼睛里闪烁异常兴奋的光,他能有些许感触已经超乎我的想象,更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一个决定,他说:“我要让妈妈给我买一本。”我疑惑地问你不是读完了吗?他说我收藏。后来,他每天都把这本诗集背到学校里来,课间的时候真是爱不释手!有一天,他大胆地问我:老师,诗怎么写?我要写诗!我就指着他手上的《疼痛》说,你特别喜爱这本诗集是吗?那咱们从仿写赵老师的诗开始吧!他几乎每节课下课都黏着我,来跟我分享他的作品!别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起步还蛮高的,我为了鼓励他的热情,送他一个笔记本,给他作自己的诗集。写得有模有样了,前几天我们有个《蓓蕾》的杂志来征稿,我一口气给他投了4首,取名《杂诗四首》!他已经因为写诗,从班级里的籍籍无名,变成了风云人物,只要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同学们都嚷嚷着说:来,夏雨涵即兴赋诗一首!他也不负众望,到现在,也差不多连仿写带创作,有20多首了。我感叹,他在赵老师的诗集《疼痛》里,找到了自己的光!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一些关键事件!而这本诗集,就是那么偶然地走进他的世界,却让他平凡的中学生绽放了不一样的花火!我看到他越来越喜笑颜开,越来越自信的目光和笔触,真的很欣慰!谁能想到,赵老师的诗集《疼痛》,能让一个12岁的少年找到共鸣?《疼痛》像一把心灵的钥匙,开启诗之王国的大门,拥抱一个活泼泼的阳光少年!我们每个人,在苍茫人世找寻的,不也是这样一把钥匙?能让我们的心自由地栖居,愿我们都可以找到一把通往幸福的钥匙。我用这样的方式,向敬爱的赵老师,致敬!谢谢!
——读者:孙加影
一拿到赵老师的这本诗集便被它富有质感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仿佛布满了生命的印记,然后便是《疼痛》这样一个触及肉体与灵魂的名字一下子揪住了阅读者的目光,轻轻翻开,那一页页留下赵老师思考印记的手稿和插画让我的心中充满温暖与感动,细细品读,没有赵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阅历,也没有他那样深邃的生命叩问,所以我便在这一行行的诗句中寻找,聆听,揣度,思考。《疤痕》中我读到了岁月的烙印,有过往的隐痛,也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手机和网》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赵老师的忽发奇想却让我觉得特别真实,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离不开手机的时代,却也失去了世界本该有的样子,我们开始变得忘记该如何思考,真的很希望有那么一刻世界归于安静,人能回到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能有一个内心沉静的片刻;《痛苦是基石》让不时被生活大大小小痛苦包围的我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它是夯入心底的基石,是建筑快乐的基石。也许生命的本质就是在痛苦中寻求快乐吧!这三首诗中的“疼痛”就有肉体的,有精神的,也有社会层面的,但又都不是只有痛,更多的是沉思,是积极昂扬,是苦痛之后的欢乐。赵老师的这些诗值得我们反复地去诵读,去感悟!——读者:苏春娟
读诗时,我无意中关注了诗后的日期,从1982年秋到2015年,三十多年的笔耕思考,融入文字,让我看到了是真正的“在痛苦之上的欢乐阁楼”。《痛苦是基石》:欢乐是外壳,痛苦才是本质。要学打夯人,将苦痛夯入心底,在之上建欢乐阁楼。也许是我没有读懂,总感觉,读来心里沉沉的,这份沉重里有对社会、对生活、对人性的观照。后来读《活着》,我依然能看到在幻境与现实中游走,在真切的善恶美丑中拥抱希望的赤诚。再后来读《我的影子》一诗:影子是人最忠实的朋友,不论贫富悲喜,不论繁华荒凉,不离不弃,紧紧相随,沉默着照出人与鬼的区分,提醒着,你是人,就要活出人的样子!这还是一以贯之的执着坚守。我觉得诗人的本质是痛苦的,真的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诗心,才可以让您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坚持了这么多年!诗歌或许和声音一样,“相同的声音,有人闻之微笑,有人却涕泪交加,其中奥秘,”我说不清楚。我忽然想起邹静之先生曾说,要成为一名诗人,需要有“一道春天的伤口”,在隐隐的疼痛中感受温暖的力量。读了《疼痛》后,我仿佛就是读到了这样一颗真诚、执着地观照社会、思索人道的诗心,一个在疼痛中挣脱、自由赤诚的灵魂。您曾在谈及“诗意”时说,即便是在风沙弥漫的荒漠,他的诗也会长成一排翠绿的白杨。所以,是否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的诗心、诗意,每一个平凡或者不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充满诗意地栖居?有趣的不苟且呢!——读者:陶芳琴(清阅朴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