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快讯】年少成名不负诗——被诗友誉为“头号孝子”的周伟文
年少成名不负诗——被诗友誉为“头号孝子”的周伟文
人物简介
周伟文,男,1968年5月生,湖南省新邵县人,现居长沙。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创作,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之一。1985年在《野菊花》发表处女作后,陆续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词刊》《诗人》等多种报刊发表诗歌。并先后荣获“全国短诗短小说大赛二等奖(诗歌类第一名)”“全国农民文学社团作品征文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二届文学新秀选拔赛新秀奖”等大小奖项50余次。1991年出版个人诗集《记得那是雨季》。其为新邵建县40年,本土诗人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新诗集。为此,共青团新邵县委、新邵县文联专门联合发出红头文件,向全县推介。1992年,因为诗歌创作成果突出,荣获湖南省第八届青年自学成才奖,并因此于1993年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此后,渐渐淡出诗坛。
2012年回归诗歌时,因为父亲去世,勾起作者对父亲和童年以及慢慢消失的乡土之回忆。创作了大量乡土诗和怀念父亲,抒写父爱的诗歌,出版我国第一本怀念父亲的诗歌专集《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引起了诗坛关注和较大反响,被诗友称为“头号孝子”。
近几年来,他的诗歌先后在《诗刊》《解放军文艺》《诗选刊》《芙蓉》《北京文学》等多种文学期刊发表,并收入《二十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年度优秀诗歌》《新世纪中国诗选》等多个诗歌选本。先后获《西北军事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关雎爱情诗》刊“十大精锐奖”,2013年十大优秀诗人,全国公安系统“金盾文化工程奖”。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
众说伟文(节选)
邱华栋
我和伟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园诗歌兄弟,他在青春年少时期即已初露诗歌才华。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仿佛从诗坛消失,直到近年才重返视野。归来之后,他不浮躁,不凑热闹,潜下心来,创作了大量乡土题材和怀念父亲的诗歌。印象最深的是他怀念父亲系列诗歌,语言质朴,情感饱满,催人泪下。为当代亲情诗,悼亡诗写作提供了优秀样本。
(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诗人)
梁尔源
全国唯一专写父亲的诗集,诗好人孝。德艺双馨的诗人周伟文。
(梁尔源,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湖南省诗歌学会会长,湖南省作协全委)
周瑟瑟
周伟文写生活的诗,触及发肤痛彻心灵的诗。从少年到中年,他一步步超越了自己,他的诗接近了内心的言说状态,不高蹈亦不降低意义,他的写作与他的生活保持了平行。
(周瑟瑟,诗人,《卡丘》主编,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组长)
马萧萧
周伟文打破重母轻父的抒情传统,克服拖泥带水的写作弊端,以平而不淡、清而不浅的简练之笔,以四两拨千斤的奇巧之力,瞄准亲情的疼痛点、生活的出血点,刻划出平凡而坚忍的草根父亲形象,父之尊、父之爱、父子情,感人至深!
(马萧萧,诗人,学者,《西北军事文学》主编)
周伟文与马萧萧合影
谭克修
父亲是山一样的存在。当山崩塌后,与父亲有关的线索从记忆的四面八方涌出来,堆砌成另一座山。这座山通常很残忍,成为堆砌者心头长久的痛。理性的人会采取一些办法,让山变得更加缥缈,请时间来当愚公,移走它。周伟文却请来时间当泥工,把那逝去的一事一物用语言重新呈现出来,来夯实这座山。我阅读的诗中,还从来没有这么一个因为离去,而变得如此具体而微的父亲形象。诗虽由强烈的感情推着走,但尽量写得诚实,不陷入煽情俗套。多数读者可能不忍阅读这本诗集,我推荐它,是觉得,诗里的父亲会为儿子的追忆而幸福,而儿子会为父亲带给自己喷发的诗意而幸福,而不只是悲痛。要祝福我的老乡周伟文,被一个好儿子成就的好诗人。
(谭克修,诗人,诗歌评论家。《明天》主编)
草 树
丧父之时,一个男人真正成熟的季节也就来临了,他身后的“靠山”没有了,他可倚靠的,只有一块墓碑。在这存在和虚无的分界地,正是适合诗的到场。对于诗人来说,父亲与其说是一种伦理性的存在,还不如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但凡如此,诗人总禁不住寻流溯源,大放悲声,语言正是悲伤适当的出口。纵观当下悼亡诗,诗人们在将悲声付诸语言之时,很少有人透彻地认识,哀悼,正是一种忘却自我的情感。自我的表达恰恰稀释了悲痛,对于悼亡人,是一种释放,对于诗,却是一种损失——损失了诗的饱和度。诗人周伟文《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是个例外。对他来说,父亲,是历史性的消失了,他是多么“冷静”、多么“忘我”地将父亲视域性的存在,再一次复活在语言里,唯其冷静,更见悲痛,如此忘我,方显至情。尤其重要的是,诗将父亲和与父亲关联的事物一并呈现出来,和父亲关联的时代,也就带有了活生生的气息,而不再是将来历史教科书里的语言符号。
周伟文的悼父诗以口语写成,简约,干净,是长歌当哭、痛定思痛后的哀伤讲述或对话,语调得体,风格质朴,越是收敛,越显示了诗的力量。
(草树,诗人,诗歌评论家)
向以鲜
建立在父权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父亲的形象常常与君王或神圣相关,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疏离甚至隔离了父子(女)关系。诗人周伟文却以沉静、沉潜、沉痛的诗行,为我们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父子关系:一种动人的,亲切的,持久的,死亡也无法中断的血脉之爱。父亲的火把越过了生命的界限,像火炉里的木炭,一直熊熊燃烧着,照耀着诗人心中荒芜的稻田。要为父亲写这么多的诗篇,我想,这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思念、泪水和才华,还需要向死而生,事死如事生的勇气和虔敬——周伟文既是父亲的挽歌者,也是父亲的赞颂者,还是父亲的塑造者!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这永恒的春天,也为中国人心中的父亲形像,擦亮了崭新的一面。麦子高过了父亲的身影,只有风吹动麦穗,才亮出一束束锋芒。那是麦子的锋芒,也是父亲的锋芒。
(向以鲜,诗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
吴投文
周伟文的诗以抒写真情见长,在朴素中流露出绵长的情味,像一杯醇酒,让人久久品味,又像一泓清泉,让人流连忘返。他悼怀父亲的诗是发自肺腑之作,在150首的篇幅中有一个贯通性的主题,把父亲的平凡和伟大融汇在日常的生活情景中,村野田园都布满父亲走过的足迹,诗中倾注着诗人对父亲全部的爱与怀念。在父亲的身影里有故乡故园,有乡情亲情,还有生死离别的沉痛与眷恋。诗中的全部意象都带着温暖的回忆的情愫,都是从诗人的心灵中流出来的,而这一切都是爱的源泉。
(吴投文,诗人,诗评家,湖南科技大学教授)
罗广才
这是一部从文本内核、修辞深处、词句边缘都渗透着浓郁亲情的诗集(指诗集《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质朴而稳健,深幽而丰厚。诗人周伟文在和父亲的往事中寻找自己,在和父亲的往事中找到自己才是真的自己。
(罗广才,诗人,《天津诗人》总编)
庄伟杰
一个诗人最为难得的是,能透过现实生活斑驳陆离的表层帐幔,自觉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根据地,或者说写作兴奋点,并以此放飞心灵,张开想象,展示语言爆发力。湖南诗人周伟文深谙其中三昧。其专注于以怀念父亲作为创作基点(母题),不断生发开去,写作量如此之多,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实属鲜见。诗人用真切感人、如泣如诉的笔调,回望真实而难忘的岁月,洞开记忆和内心深处的密码,来营设诗意空间,既深厚温暖,又沉静忧伤。读后令人如染其情,顿生莫名的感动。可以断言,这是一部用泪水和骨血写就的生命诗篇,更是对于自身文化血脉和生命基因的追思和指认。
(庄伟杰,旅澳诗人作家、评论家,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澳洲华文诗人笔会会长)
百定安
写故人的诗古今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如何写出一首个性独立又驱动人心的诗歌,对诗人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诗人在这里抛开了习以惯之的泛抒情,从新的角度切入,借助细节的力量,以朴素清浅的语调,写出向内心开掘的诗歌。悼亡一类的诗,本质是抒情的,但周伟文的抒情是冷抒情,徐徐说来,不动声色。叙述完成,抒情应运而生。
(百定安,诗人,诗评家)
高海平
周伟文的诗歌总体上给我的感觉都是以小见大,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生发出大道理。其实,这样的诗歌才是最高境界的,也是诗歌的至高追求。
(高海平,中国作协会员,语文报社副社长)
庞 培
我喜欢周伟文身上寂静老旧的乡土气。这其中包括父辈一代的老旧、老实巴交;假如百年新诗的今天,汉语仍可能传达这样诚挚的问候、祝福和怀念之情,她一定跟一个诗人的名字相关联——周伟文。
(庞 培,诗人,散文家)
宫白云
周伟文可以说是人诗结合的典范。他具备了高尚的人品与解析万象的能力,他把胸中那颗波涛万丈的心,归于无所不容的大海,静水流深地输出他内心滔滔不绝的深厚之情。他的诗虽然略带口语化的倾向,但又不是纯粹的口语,介于口语与抒情的边界,不动声色的陈述,特别自然的语调,赋予了他诗歌独特的个性。他诗歌中的意象朴素而形象,细微的细节处处显现出他失去父亲的悲痛和一个孝子不能尽孝的哀伤以及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与想念之情,语言平实但组合起来的肌理细密,生动具体,现场感十足,具有深度的心灵空间。
(宫白云,诗人,诗评家)
何小平
生命如春,总会如笋破土而出;生命如夏,总有花事会绽放直至绚烂;生命如秋,总有沉淀会瓜熟蒂落;生命如冬,总会萧索有如同严霜。周伟文的诗作,在呈现生命的原色时,常抵生命的最深处,这是诗作思想的厚重处。人生不仅有欢愉,其中也有痛,这是生命的本质,自然自有定数。生命中,痛无定期,常有不期而至时。而痛定思痛,才有诗人将痛中缠绕千般的柔情,炼成刚性的悲壮,这是诗人痛楚背后理性的力量。大爱中见柔情,方有潸然泪下。痛楚中彰显生命本色,才有至大至刚。这一切,来自于“父亲”的力量。大写的“父亲”二字,正是人类基因传承和文化传承的根本原因,代代相传。我等亦须承之续之,亦如诗人。诗人在生命的平凡处张扬出了生命的庄严和神圣,向诗人致敬!
(何小平,中国文学评论最高奖“啄木鸟杯”获得者,吉首大学副教授,博士)
孙海涛
读过伟文兄不少写父亲的佳作了。今又闻之欲结集出版,除了祝贺,也有不少的感慨。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关于爱情的集子,倒是见多不怪,而专为父亲出一本诗集,真是不多见。
作为相隔不过十公里远的同乡,读他的诗歌,尤其是这些怀念父亲的诗歌,可能比外地的朋友更多几分感触。首先是地理因素,对诗歌中家乡事物的那种熟悉和亲切。再一个就是相同的乡村文化,能够更多也更深的引起我的共鸣。当然,除了这些,真正能够引起我的共鸣甚至让众多名家得以共鸣的,还是他的诗歌本身。在我看来,伟文的诗歌有着属于他自己的鲜明特性。即在不动声色之中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探秘,或者说抵达他欲表达的情感与精神场域。我一直认为,诗歌写作是不事张扬的,是隐秘的,甚至是欲语还休的。在极度小众化而又及其喧哗的当下诗歌写作中,能够做到如伟文兄诗歌中的那种客观冷静、自然随意而又引而不发,其实并不多见。他的写父亲的诸多诗歌,在注重细节的传神表达的同时,又在精小的篇幅间将情感拿捏得隐忍、节制,余韵和张力呼之欲出。看似无技巧,看似无感情,其实是大技巧,其实就是隐藏在他体内多年的情感暗河的突然喷薄与爆发。很多时候,我们的诗歌写作就是被表面的情感和情绪所破坏的。而伟文,他以更大的可能地,巧妙也成功地将情感这把双刃剑处理到了极致。
(孙海涛,诗人,《东莞文艺》副主编)
名家评论
向内倾诉,或说真情告白
——关于周伟文《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的感性卒读
道 非
周伟文与诗人道非合影
诗歌的衡量标准包含方方面面。
可以从作者的角度说,好诗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独白或对白。
也可站在读者的层面说,好诗不仅是耐读的,更是可细品的。
有血有肉的诗歌作品,自然带着应有的热度、咸腥和痛感,这是生命不能析出剥离的部分。情感是诗歌的根基,技巧是诗歌的手段,用朴素的内心语言,抒写真实真切的人生体验,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说一件作品有终极归宿,那就是被广泛地接受、认同和推崇。能达到跨越时间和空间,具有稳定和穿透性的境界,靠的主要是艺术真实性。超越语言和技巧之上的文学魅力,或说作品的生命力,就根植于作品的基调、叙事、抒情等系列因素,是遵从于内心的真实体味和独到感受。
让别人感动,自己得先感动;让别人诚服,自己得先诚服。诗人周伟文正是秉持这样的写作心态,以真以情,以发自肺腑的吟咏,使诗歌文本从头至尾弥漫、凸显着实情、真情、柔情,这是诗歌应有的品质,也是人性自身的力量。
欣赏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周伟文,规矩、安静、虔诚得像父亲面前的听话孩子。或许他意识到了这种迫切的思念,是蓄积了巨大容量的洪水,稍有放纵就会造成决堤式的泛滥,对诗意的表达无疑可能成为败笔。正是明确了这一点,诗人内心的厚重、丰润和奔腾,把持得更加隐忍、适量和内敛,使渊深的情感,流露得像泄洪那样平稳、徐缓、顺畅,成为可感同身受的亲情风景。
天下的父子嫡传关系是相同的,父子间的情感关系是千差万别的。周伟文感恩,人生幸得这样的父亲;父亲在天之灵也瞑目,有重情重义的儿子。父慈子孝,才成就了一段父与子的佳话——往事让灵魂在诗歌中更加安详!
诗人的笔触,写遍了角角落落,写出了朝朝夕夕,写全了零零散散,写透了情情切切。在周伟文的细微和周致里,父亲的一切隐约可见。隐约是一种技巧,是隔着时空的心灵关照,是最为真实动人的意绪表达。已经远去的人,留在视觉记忆里的影像,多数应该是飘忽的,而非恒定的。诗人采用的写作方式是短章节的、简笔画式的,由无数小事件的点,堆积而成为线和面,进而现出立体的父亲形象,有吻合事物客观认知规律的稳健和良苦用心。
在人类的情感系,血肉亲情最有辨识度和认可度,是超越社会学范畴之上的人理人情人性人伦,具有原初的天性或说本能性。表达这种情感最充分恒久的有效方法就是文字。词语的内涵与外延空间可以无限拓展,向内探微和向外辐射,创造的想象是不受边际限制的。它比有形有色的画作、有声有拍的音乐,更易于理解、传播、共鸣。
我们不妨先欣赏小诗《蘑菇》。这首诗近似于国画的写意,词语约略,侧重意趣,起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追求自然随意的诗风。作者熟稔“避重就轻”的写作技法,深知血脉传承这种亲情的通性,要做的不是浓墨重彩的泼洒,而是粗线条的缘起、点指和勾引,故运笔极轻极简,只把父亲与树、蘑菇与我等有时间断层的意象拎出来,诗意与情怀自在其中了。诗人对父亲的怀念,因“跪在枯树前/久久不肯起来”的蘑菇形象,刻画得灵动、真切、可感。
《捉泥鳅》构思机智,是掩藏起泪光的娓娓叙旧。深陷思念深情的人,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眼晕如潮,而可能是眼神中的光亮,那是亲人相关生活场景的复活,是诗人情感在回忆里的暂留、亮化,带着那时的情趣和愉悦。
诗的画面感很强,这得益于精妙的比喻,在红黑、亮暗、动静、小大的对比反差里,“父亲的火把”把乡村夜燃开“一个小小的窟窿”。在月光的“溜走”与“鲜活”的时间穿越中,父亲的影像显现的是相反的趋势:活灵活现至消失,留存的只剩下“荒芜的稻田里”那“落寞的田水”。叙事中采集的都是常景小事,越微小琐碎的细枝末节,越说明对父亲忆之深、念之切。文本的字里行间没有忧伤、悲痛、思念等表现主旨的词语,却能从诉说里体会到。其中的绵邈、深远和弥漫,是融入了骨血的淡泊和安静,波澜埋入了内心深处。
亲情是实在、平和、朴素的。亲人的朝夕相处,是由平凡甚至庸常的田间地头、鸡毛蒜皮小事构成的,是在事物(比如《麦子渐渐高过了父亲》)发展过程体现的,麦子的长势、父亲的劳作,那情那景,刻进“儿子”的脑海了。作者十分注意物象选择,不脱俗不拔高,还原真实的父亲,是最大的尊重最好的怀念。
周伟文与诗人晓雪合影
《天,是被父亲惊醒的》有自身的特色,你读每一句,都不像诗语,第一节三个层次,句式几乎是复沓式的,叙述了父亲三种情态;第二节三句话也很直白,交代了鸡、父亲及天三者之间的主被动关系。第二节转折词的提点,以及收束的出奇,激活了全诗。当你把两节对照读时,诗意就在了。诗歌口语化的优势之一,是随意和出其制胜,好的口语诗不是口水。诗人对亲情抒发,抱着警惕和敬畏之心,似乎规避着大词的使用,这是质朴务实的写作基调必须的。
借物抒怀,是寄托思念、诊治疗伤的良药。《给父亲敬酒》两小节诗,把祭奠父亲的酒,由坟头的草代喝而摇摇晃晃了,移花接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把悼念的视角,由化身无形的父亲,转焦于有形的草,情感找到了合理安放处。说该说的话,抒要抒的情,已足够稳妥。
《一个梦》,是梦,也是自我救赎。知恩图报的“我”,自觉是亏欠父亲的。父亲给了我整个世界,因而舍得把整个世界给予父亲,怎奈个体卑微,力量绵薄,这种“子欲养而力难为”,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只能寄寓于梦。梦里所想的,可能现实已做到了,或者没来得及,反思或唤醒,我们都会被感化或触动。
《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告诉我们的是,久远的怀想不应该总是悲情的。既然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结局,就得接受这种规律的宿命,尤其在虚设了另一个世界后,死亡不再仅仅是死亡,而是一次新生,我们自可站在此世遥望彼世。因而,祭祀便成了穿越时空的亲人相聚,或与另一个世界的面对面。这首诗写得亮堂、温暖,有除却阴霾见晴日的喜感,是境界与情怀的超脱与升华。
作者把这个诗题作为诗集的母题或总题,是将怀念之作,提升到了理解和认知的高度。诗人站上思想的临界点,登高及远,视野和顿悟更显豁,架构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他用悲剧的原材料,点化抒情的灯盏,照亮了自己和周边的世界,而不再像“父亲的火把”,只把黑夜燃开“一个小小的窟窿”。能在深陷中自拔,从灰暗里找到光亮,从宿命发现生机,说明诗人思绪思维思想,始终处于自律自省自勉状态,这是内心缠斗更生的新格局。
《端午节,我只怀念父亲》里,诗人自称“狭隘、偏执”,其实,这时的诗人是纯粹、干净、自律的。他看到了世界,想到了历史,是要留下胸腔静谧的一隅,安置思念父亲的内心喧嚣。这是对生命的感恩,是不需质疑的率直、任性。在诗人眼里,伟大与平凡、外界与自我,可互为接纳包容,而非对立的。他把世界观和人性认识,融入到诗写中,不玄虚,不涨姿势,语言接近民风,情感直抵民意,是无距离无隔阂的直抒胸臆,读者自可感受、认领、扬弃。
周伟文与诗人耿占春、作家刘恪合影
《永别辞》灵泉涌动,似有飞来之笔,是最具泪点的创作。选取了特殊的场景、特别的人物、特出的信物,在特定的仪式中,完成泪人与“闭嘴之人”最后的心痛和承诺。当读到“自此,不再过问/人世的爱恨情仇”时,心地尚未麻木的人都会泪奔。一首十行小诗的穿透力震撼力,来自于诗语的弹性和张力,来自于决绝的撒手和牵挂,来自于最后时刻的“海誓山盟”。在盖棺那一刻尘埃落定,这阴阳相隔的悱恻,足以感天动地。
《父亲的遗产》很容易联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二者同工异曲:前者思父,后者思乡。我们能看到的不是名词对应物的罗列,而是借鉴了古文词语的使动意动技法,发挥了名词内涵强大的叙事功能。每一个物件背后,都诉说着与父亲牵连不断的往事。
《父亲像个干部》是集本鲜见的幽默写作,突出了凡人父亲极可爱的一面,给诗集增添了许多新鲜的空气。人入世之初,大都是理想主义者,被现实打磨得平实圆润了,随之也妥协放开了,曾经的宏大志向搁置起来了,但这份曾经的心动,是不会消失的。这里的“像个干部”不指功利方面,而是唤醒了父亲年轻的心,也可理解为凡众的上进心自尊心虚荣心梦想心,是可以感受并应该被尊重的。这种诙谐的诗句,透出平淡人生的内心丰盈,以及作者对父亲农民身份客观的理解与认同。
纵看这本诗集,只有《和父亲聊聊这五年》的66行诗,算是篇幅最长的“巨制”,隔开时空的真情告白,带着五周年的陌生与庄重,带着话家常的细微与熨贴,在有距离感的打量、对视中,把父亲想知道的,我想告诉父亲的,一一倾诉。对父亲的叮咛,是情感的预设和置留,给了读者更大的回旋和眺望的空间。
在诗集里,似乎能看到作者内心的辩论、博弈、自救。放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反复心痛挣扎,才能从心理上完成生死两相望的情感过渡。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向内倾诉,父亲是空寂的,几乎没有发声;也看到了真情告白,父亲是活跃的,在诗人的喋喋不休里。他稻草人的模样,他村里村外的脚印,他斗笠蓑衣的雨滴,他酒杯汗渍的气味,都萦绕在诗人的视、触、嗅觉间,把一位父亲的特质特征,留在了儿孙的血肉骨头里。
诗人在父亲的世界徜徉,亦在自我的内心独步。抒发一种情怀,或完成一种心路历程。他是坦荡无忌的,愿意打开心扉,露出深藏的挚爱、疼痛和纠结,拆分成一页一页儿的苦涩,把疗伤自愈和真情思念的过程,以方块字的母语方式,指给我们看,这是难得的信任和友善。
周伟文与诗人杨健合影
且不论好诗的标准,毕竟是争论不休却莫衷一是的事。我们可以谈写作态度。周伟文用长达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缅怀力作,这也是我阅历范围内,第一部这样的现代诗集。我曾拜读过唐力的《大地之殇》、红线女的“荷花诗系列”、梦天岚的《神秘园》,以及周伟文即将问世的《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有春天》,都是有长远性或规划性的自觉写作,这样的作品集结,读起来是酣畅透彻的。
这样的构造经营,是在与自己角逐,需花费心血功力工夫,得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还要承担重复撞车的风险。避免雷同也是很棘手的事,因为雷同感有时来自于读者的理解力。
出新,也是同题材巨量写作的难点。作者会格外用心,然效果是仁智各见的。比如《堂屋》末段神龛飞来的蝴蝶,我就在琢磨,它是不是飞来得有些刻意?影不影响自然平实的整体风格?好在这样的白玉微疵几乎没有,此处也可能是我走眼误读。
品读周伟文的诗,等于走近了周伟文本人。就诗而论,接近诗的品质,才接近了诗人的本真,这也是诗歌应有的品质品位。思想和情感,是写作的有限资源,有厚重的积蓄,薄发出来的才有筋性味道。庄重说出的幽默,诙谐侃出的严肃,都是诗人心智的外化。这些,诗人拿捏得非常到位。“酒要微醉,花要半开”,这是事物妙在的神。这本诗集里,我们看到了节制、妥协、中和及释然,不仅针对别人,也针对自我,针对过去与现在。
悲剧的意义在于它的过程有巨大的喜剧成分。甚至可以说,悲剧是事物发展的宿命,除了结局外,自始至终都是喜剧的主场,亦如父子的相遇相携,直至父辈的生命终点。从这个角度而言,生命实质上是喜剧的,值得生活和幸福下去。
文字是骨肉,情感是血脉,诗人用骨肉血脉构筑了诗歌的灵魂。
感谢周伟文的向内倾诉,或说真情告白,让我领悟生命的意义。
(道非,本名任家范,现居哈尔滨。诗人,诗评家。作品散见《诗刊》《诗潮》等文学期刊及各种诗歌选本)
周伟文作品赏读
老 人
坐在虚弱的阳光里
数着树缝里筛下的记忆
沽一壶老酒品味黄昏
烟斗里冒出的都是往事
望着远方的残雪
忽然想起过世的老伴
儿子的儿子
在用雪精心雕塑着童贞
鲜红的小手
是绚丽的彩笔
身边的古槐飘落着最后一片枝叶
冰封的枝头正孕育又一个花期
这时
老人忽然有了一种预感
母 亲
你的皱纹老了
目光仍然葱郁郁的
我们还是一些闪闪的露珠
你的头发白了
思维仍然清澈澈的
我们还是一些小小的鱼儿
你的步履蹒跚了
脚印却金黄了
我们拾稻穗一样
捡拾着你的往昔
喂养一只只梦的鸭子
你仍然像往常一样
用手遮着太阳
让我们沿着视线走进你的思念
可以此刻
我们在你的视线之外
鸟们在树上唱着
从前那首歌
阳光仍然很年轻地照着
村庄和你
这时
我们便会从鸟的歌声中
走来
姐 姐
很多时候我都想
姐姐是小村唯一一顶漂亮的帽子
随意戴上或随意挂起
都会使小村顿时风采起来
姐姐的目光很清澈
只是村前的那座山太高
她无法看到远方
姐姐干脆不看
总是习惯戴上一顶斗蓬
立在田野里
成为一朵食用的蘑菇
姐姐常常哼一些山歌
其实姐姐的嗓子很好
只是歌声太微弱
不能让村外的人听到
听不到也没关系
只要村里的小伙听到就行了
姐姐是村里最优秀的土产
小村要留着做种的
姐姐一定能嫁给村里最好的小伙
我想这是当之无愧的
后来却嫁给了一个痴呆人
(她俩的八字还是蛮合的)
姐姐虽然哭过
却怎么也哭不倒对门那座高山
后来我才在一本书上看到
姐姐是小村一枚精致的耳环
戴着很别扭
还不如买了换几斤油盐
昙花,从午夜走过
时间一个趔趄
倒在午夜的怀里
风像个夜哭的孩子
刚刚安静下来
眼角残留的泪水
打湿了不少花朵
一树昙花从黑暗走过
你看不到她的身影
却分明听到她笑了
哭了 而且
在时间的脸蛋上
轻轻吻过
老 屋
我在城里
吃香喝辣
老屋在半山腰上
喝西北风
相濡以抹的父亲走了
老屋惺惺相惜
一病不起
那几缕虚弱的炊烟
如输液管
保持老屋的生命体征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老屋感同身受
就连最贴心的老狗
年前也离它而去了
一只乌鸦飞过来
如一个老中医
给老屋把了把脉
一字一顿地
宣读
病危通知
三上庐山
每次上庐山
总会想到许多人
第一次上庐山
我想到了
遥望瀑布的李白
不识庐山真面的苏轼
浔阳江头送客的白居易
第二次上庐山
我想到了
风姿卓绝的宋美龄
风头正足的江青
风烛残年的贺子珍
第三次上庐山
我想到了几个大人物
如蒋介石毛泽东林彪
不识时务的彭大将军
这样想着
庐山眉头紧锁
山上的雾
又浓了一层
炎 夏
疯狂的太阳
四处点火
每一丝风
都在熊熊燃烧
全然不顾一号又一号台风
歇斯底里的呼喊
那条很抒情的小河
早没了往日的矜持
一路喊渴
模样秀丽的池塘
露出空洞而又无助的眼
夏蝉和树抱头痛哭
吓坏了那几朵
奄奄一息的夏花
荷叶沉默不语
采莲人的脚步
冒出滚滚浓烟
一只只莲蓬
纷纷举起求救警报
而远处的几座旧坟
早已汗流夹背
童年记事之十三
家里来了个阉鸡师傅
母亲忙把那只打鸣的大公鸡捉出来
师傅搬一把板凳坐定
将鸡头包在鸡翼之下
一脚踩住鸡翅膀
一脚踩住鸡爪子
非常娴熟地用勺子掏出
两颗血淋淋的小葡萄
那只雄壮的公鸡
一拐一腐地走了
阉鸡师傅的刀
在阳光下
闪着耀眼的光
阉鸡师傅刚走
隔壁生产队的奔公子
来向父亲借钱
因为超生
他被工作队捉去结了扎
从此成了药罐子
三天两头到处借钱
母亲背地里轻声叹息
作了孽啊
奔公子借到十元钱
一拐一腐地走了
背影
很像那只被阉割的公鸡
父亲的鼾声
父亲静静地
躺在那里 表情很平和
像入仓的稻谷
那样安祥
又像劳累之后的歇息
那么满足
只是闻不到
那些熟悉的鼾声
父亲是个逆来顺受的人
一生谨小慎微
唯一强势的是他的鼾声
每次回家 我睡外屋
鼾声总会从里屋传来
如雷贯耳
这个掉一片叶子
怕砸了头的乡里男人
只会在无意识中
在一个无人的角落
向艰难的生活
发出阵阵怒吼
被花救活的人
一个人死了
静静地躺在那儿
无数的花涌向他
纸的,塑料的,鲜艳的
一个人死了
静静地躺在花丛中
远远看去
脸色红润
仿佛
已被那些花救活
乡愁的斤两
穿村而过的电线
落满了无所事事的麻雀
像一杆秤
刻满秤星 秤量
越来越消瘦的村庄
越来越沉重的孤独
迎面飞来一只乌鸦
像铁面无私的秤砣
心事重重的稻草人
沉默不语
却默默读出了
乡愁的斤两
在寺庙
女子很时髦
低领衫透着性感
珠光宝气
让这个古朴的寺庙
顿时显得高贵起来
据说女子是来求菩萨
保佑婚姻的
她虔诚地跪下来
头落得很低
手心向上
一对丰满的乳房
脱颖而出
像是双手捧出的供果
寺庙异常寂静
面前的弥勒佛
坦胸露乳
笑而不答
坐在还乡的汽车上
司机技术不错
汽车速度很快
沿着不太宽阔的河
逆流而上
一路划过季风,斜阳
秋后的山峦
我们聊着家常
不时唱起一些老歌
在餐馆洗碗的周婶
平常一上车就吐
此刻竟很安然
才从脚手架下来的老张
怀揣着好不容易讨到的工钱
露出十分满足的神情
为家里挣回一栋洋楼的胡家满女
浓妆艳抹,透着浓浓的沿海味
只有在城里卖小菜的刘佗子
沉默不语,不时用手捂住额头上的伤疤
汽车飞速行驶
车上的人突然前仰后翻
原来,汽车迎面撞上了故乡
一颗子弹遗留在他体内七十多年
和他吃一样的粗茶淡饭
过一样的寻常日子
平常相安无事
只有变天的时候
子弹才会咳嗽几声
也只有这时
他才会想起
这个相依为命的老伙计
这么多年
他一直带着这颗子弹
像一杆上镗的枪
怕黑的狗
狗的吼叫
很大程度上是虚张声势
就像父亲去世后
与母亲形影相随的这条狗
总是对着黑夜吼叫
因为它,也和母亲一样
怕黑
独自下棋的老头
自从老黄头走了
他成了村子硕果仅存的老头儿
再无对手
没有了对手的老头
依然在阳光灿烂的下午
自己和自己摆开阵势
一条楚河汉界
把左手和右手分开
天空蓝得有点忧伤
朵朵白云,观棋不语
只有偶尔路过的风
指指点点
黄昏像一个残局
独自下棋的老头
总是自己
把自己将死
大地上,奔走着受伤的雨滴
这些天空的孩子
刚从云的怀里断奶呢
怀揣成江成河的理想
义无反顾走进人间
摔了个头破血流
受伤的雨滴
没有一滴想回到它的故乡
相拥成团,在大地奔走
有的走成了溪流
有的走成了小湖
有的走进了大江大河
有的,走着走着
不知所踪
蛙鸣
月亮之下
我看不清它们的袈裟
只有声音此起彼伏
整齐的梵音
从开春到夏末
它们一直在为我的村庄
超度
虫鸣
那些有名或无名的虫子
最喜欢在晚上鸣叫
它们白天要忙于觅食
好像劳累一天的父亲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才会将伤痛喊出来
红苹果
经历漫长的青涩
一树苹果,终于红了
那么耀眼,万众瞩目
红苹果一般会有两种命运
被采摘,流落四方
(很可能有那么几个
会摆上祭台)
或者就地腐烂
成为苹果树的肥料
红苹果似乎并不考虑这些
只管自顾自地红
像写着谜面的红灯笼
没有人知道谜底
炊烟
从低矮的灶房升起
树根,枯枝,黄叶
这些卑微的柴禾
掏出内心的火
扶起它,渐渐上升
上升。高过屋顶
高过村庄,高过大山
高过村里人仰望的目光
直到融入蓝天
再也没有回头
一只青蛙的寿命
一只青蛙的寿命有多长
我百度了一下,说法不一
有的说五年,有的说十年
也有说可以活十三年,十六年
每一种说法都令我极度失望
沮丧,照此推断
当年被我捕捉
而又被我放走的那只青蛙
早已从这个世界消失
城里的草
不像在乡间,漫山遍野,蓬勃,茂盛
稀疏地散落在夹缝里,墙角边
由于缺少足够的阳光
大都面黄肌瘦
也有运气好的
种植于高档小区,广场,公园
按照园艺师的意思生长
一旦出头
就可能被锄草机斩首
而足球场上的那些草
阳光下,春风里
扬起柔嫩的手
挥舞着小幸福
它们还不知道
它们生下来
就是让人践踏的
午夜,经过开福寺
这座闹市中的寺庙
此刻,安静了下来
长沙的第一场雪
飘落在香樟树上
一片花白
老少尼姑们
一定早已进入梦乡
当然,她们有没有梦
我不能肯定
我能肯定的是
寺庙中的众神
尚未入睡
这样想着
雪下得更大了
那个擦玻璃的人
被一根绳子牢牢拴着
悬在半空,像一块抹布
左擦,右擦,上擦,下擦
将自己的影子
擦得越来越明亮
麦子渐渐高过了父亲
起先,麦苗只有一两寸高
父亲施肥的时候
得低头,俯下身子
给麦子除草时
有了他的腰身高
几乎是在父亲转身之间
麦子已与父亲一样高
而麦子成熟的时候
已经高过了瘦小的父亲
当父亲走进麦地
完全看不到他的身影
只有风吹动麦穗
亮出一束束锋芒
永别辞
马上就要封棺
母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父亲的嘴微微张开,似
欲言又止。
母亲一把扯下自己的金耳环
放进他嘴里,轻轻
抚摸他的脸和嘴唇
父亲的嘴才完全闭上
从此,不再过问
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蚂蚁的声音
一直固执地认为
蚂蚁也有声音
成群结队,相伴觅食
会有说有笑
发现一颗饭粒,一块面包
会惊喜,尖叫
抬着沉于自己数十倍的重物
有吆喝,号子,喘息
奔忙一天,回到蚁穴
也会呻吟,喊痛
千里之堤压迫
有阵阵怒吼
不幸被踩死
也会发出惨叫
不过,蚂蚁的声音太微弱
只有神可以听得到
活着的农具
父亲死了
他用过的农具
会替他再活一些时间
水车,扮桶,箩筐
和父亲一样命薄
很快腐朽了
铁打的锄头,犁铧
斧头,刀子,锈迹斑斑
(像父亲晚年的脸)
还在顽强地活着
那把砍柴的刀
每年清明节
磨一磨,又会亮出锋利
父亲坟头
丛生的灌木和杂草
砍得一根不留
隔墙有耳
紧靠父母卧房,是一棵古树
长了很多木耳,像隔墙之耳
偷听父母的悄悄话
父亲响亮的鼾声
偶尔也听到
父亲因为劳累,伤痛
而发出一两声“哎哟”
慢慢地,只听到
父亲一阵又一阵咳嗽
越来越痛苦的呻吟
那个寒冷的冬天
母亲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
仿佛是休止符
此后,树上所有的耳朵
无论怎么凝神静听
再也听不到任何声响
问候老弟!周伟文的诗集马上在“长河文丛”出版发行,敬请诗友们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