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沉思录》~时光漫度的随笔
人的一生至少有一半时间,处于暗夜之中。黑暗中的我们,除了自己,不见有他。入夜,孤独的我们一抬眼,便看到了月,浑身覆满了琉璃般的清澈月光。月是天外的一只眼,她与我们在亿万年间的相互凝望,总让人情动于中。在那样的凝望中,我们暂时忘掉了孤独,忘掉了烦恼。因月亮的浩然存在,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李白于是在《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中吟咏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生命是短暂的,永恒的只有时间。而漫长的时间里,月光永驻,只是有时,我们视而不见罢了。要紧的在于生命是否曾被月色照亮过,或者说人生是否见过那样的月色。无需循着月色去寻求光亮。月意味着的,并非光亮,而是清澈。月光不同于阳光。我们从来只会说阳光是明亮的、灿烂的,不会说它是清澈的。阳光强烈,却极易造成阴影。阳光下的万物,其“像”被明晃晃地照亮时,“影”却因阴而浑浊。月光不同。月光如水,能浸润并穿透物体,使之呈现出澄明之态,在幽暗中打开人与物的另一个方向,另一种可能,另一条路,另一道门。
是的,柔软的月光,有着那么强的穿透力,可将人与物原本并不通透的内心、内里,照成一片雪白透彻。于是我们的目光越过万千时日,看见了过往 ,看见了灵魂穿越时空的本我……
《月夜沉思录》 偶然,与自己与古人同在一个月光下对话,古月照我,我照过往内心深处,也照见未来,照五蕴皆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