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川 发表于 2019-4-19 15:51:56

当人们的精神需要寻求寄托:爱诗是最好的选擇

本帖最后由 静川 于 2019-4-19 15:53 编辑

当人们的精神需要寻求寄托:爱诗是最好的选擇

——评赵文明诗集《这世界依然爱你》

                           静 川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旧体诗,传递文学艺术的正能量,我觉得是每一个诗人的社会担当。诗歌之美:不仅仅是意涵丰富,语境鲜活,名词和动词组合的技术,意象经营和修辞的运用。还有更重要的,是诗人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和责任感!诗,也需要离生活的地面近一些,要有一种带根的质地。

      诗,虽是感于物,触于景,但都是内在心灵的映现。但其最终所传递的文学艺术信息,不能散失有正能量的东西。诗歌的创作或阅读,也许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的,但诗歌,永不过时。诗是通往一切美好的林中小径。这条优雅的羊肠小道,是我们诗人走出来的。这种美好,是免费的,也是无价的;是众生平等的,却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这也许就是诗的高贵。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在文学艺术这里,总是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正能量。因为,当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当人们的精神需要寻求寄托或者需要找到寄托之处时,文学艺术也许就是最好的承载。

       有时候我感觉,作为作者和读者都不难,作为评论家很难。有句话说的好:欲解其诗,必知其人。赵文明,是吉林市《江城晚报》的副总编辑。他作为吉林报业人和新闻人,每天的工作很忙,但在业余时间还能抽出空闲,写出一本诗集,着实令人兴奋。这几天晚上,我一直在他诗集的稿件里转悠,我在他的诗行里,触碰到了“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一种文人品质。

       诗,虽然是一小部分人的,但诗意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特别是年轻人,不能让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我们的爱情和想象力。每天我们除了琢磨柴米油盐之外,不管是物质的、世故的,人生一定要体验生活的浪漫,和面向心灵的一种生活方式。不会创作诗的,我们可以一起吟诵诗歌、结伴旅行摄影、开读书会。我们可以和诗者有约,我们不是孤独的单一,诗人和你,是群体的,因为有文明的诗集:《这世界依然爱你》。

      我是这样想的,我一边这样想,一边读文明的诗集。文明的诗像一团火,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你,能让微凉的人心感到热乎。文明的诗语言朴素,也很注重韵脚,读的时候很有节奏感,非常适合朗诵。他的诗情绪向上,高昂有力,无论是浅唱低吟,还是明朗欢快的抒情,他内心的豁达高于诗歌的语言。当然也有悲悯的心绪,但很深沉。文明的诗歌之美,在于他的内心阳光和他那无法赝制的真情流露。读文明的诗,确实让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了温暖和爱意。

   《这世界依然爱你》这部诗集,也是文明的思想聚会。 他是用诗歌的温暖,传递社会的正能量。他的诗并不朦胧,直白的表述对读者而言,不用太多的思考就能直接介入对诗的理解,这种不需要增加解读的诗,应该有很大一部分读者群体。但我还是希望文明的诗,能从诗歌的凝练和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我对诗歌的解析和创作,还是坚持用名词加名词,用动词修饰诗歌的语言结构,诗的语言构架会更形象、鲜活、意境、质地。其实,用诗歌抒发各种艺术表现的手段有很多方式,当然,文明的诗,也是一种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

       中国的汉语言是很微妙的,语言材料在诗歌里怎么运用,其实是很讲究的,包括诗形象塑造、意境营造,以及情感传达,都要借助名词和动词组合的诗歌语言,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并且还要凝练、含蓄、鲜活,还要有跳跃性。一定要抓住饱含深情的词语,营造多层含义的内容。

       文明是位多面手的作家,《这世界依然爱你》这部诗集,共分四辑:新诗、格律诗、散文诗和与诗有关。四辑我偏爱第二辑的格律诗,三十四首格律诗,让我流连忘返。特别是《题灵岩风景》的十首诗,禅意十足,意象迷人。

      诗与人生,有时候是自己悟出来的,就像文明写的《你不会喜欢凄婉的怀念》《渡口》《故乡的痛》《想念一位亲人》《我是风中的哪片叶子》《青弋江的思念》《雨中圆明园》《伤心的地球》《清明》《土城之恋》《受伤的翅膀》《善待自己》《打渔船暮归》《题灵岩风景》(十首)《青春的选择》《树与小鸟》《小巷情深》等等……都有一种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美。文明是右手写现代新诗,左手也不抛弃格律诗,心里还放不下散文诗,有时候还写评论。文明的精力很充沛,他的格律诗优于新诗。也许他是故意进入散文化的新诗创作,想在散漫的新诗散文化的创作中,试图找到自己成为新诗自持的属性。

      诗是多元化的。无论自己怎么写,只要是自己独立的诗风,那就走好自己的江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人们的精神需要寻求寄托:爱诗是最好的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