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每日好诗10人10首
入选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毕俊厚 王萌 江渔 林荣 七叶 胡茗茗 苏小青 窗小绿 北野 冉子
点评人:温经天
-----------------------------------
大雪是浅吟者
/毕俊厚
大雪抵达的时候,她不急于
降落。她要飞翔
她会随身旋起柔柔的风。在风中
曼舞。她还要找个恰当的落脚点。比如
大红的灯笼
这个时候,雪是无声的。但是
你若看,雪中似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和
嘶鸣
于无声处的雪,她们终于落下来了
她们仿佛一个个浅唱低吟者
在寒冷中,唱着温暖的挽歌
点评:
诗的深沉在于对雪和尘世的有效联通,不仅仅是抒情那么简单,而是在参悟了人生究竟之后的再认识,雪的浅吟隐藏不了尘世的负累,这种负累如黑色的山脉和扑腾的街市,暂时被大雪覆盖。雪的拟人化正是对游子和故地的再现,诗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慈悲和爱。温暖的挽歌在挽留和纪念什么,每个人都可以自我代入其中,体验雪带来的人生短暂的满盈之感。一首动静相宜,富有人生况味的诗。
我们再一次说到黄昏
/王萌
树下隐藏过碎石,蚯蚓,玻璃碴,和一个人
短暂的黄昏。今生看不见
黄泉的水向下流动,爱过的人有口无心
一阵风刮起尘埃
又被蚯蚓和树叶带向人间
有些人看到就好了,像梨花,收下花粉
就知道蜜蜂来过。而有些人
必须像树根一样,埋进泥土
只能用冬天烧过的草木,对话
这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说出的事情
我们再一次说到,黄昏,树下,三个人
曾经和那条河一样,流经人间
然后分开。留下春天在树下挖坑,锄草
而不是我们之间,蚂蚁之间
这些十分微小的事物,生命
和我们一样,正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
却同时到达了人间
点评:
此诗向日常的黄昏和人生的晚照寻找真实的答案,在春天的原野上找寻宏大的和微小的事物证据。诗人找到了答案与否,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和体验,促成了他的理解与认知,无论上升的灵魂还是下沉的肉身,无论去向哪里,不败的是生命的歌唱和等待爆发的复活之心。等候究竟有何意义?其实已在诗中和心里。语言朴素,情感深切,追求精神向度的写作。
松塔
文/江渔
喊声母亲,春天就来了
很多个冬天都是一棵老松树
支撑起天地
多少颗针握在手中,才能面对
满目疮痍的日子
一场雪一层棉,熬过去
午夜送出多少吻就醒来多少眼睛
平生养育了多少儿女就有多少双手臂
擎着许愿灯,祈福
莲花一瓣一瓣开
松香一口一口吐
小小心脏里装着一座庙宇
我相信庙门外还有更暖的阳光
敲一下晨钟
就有一个光头小和尚跳出来
点评:
我喜欢这样温暖明亮的诗,冬春之际的寒冷与温暖之转换,构成了生命从懵懂到成长的类比。春天是天地解冻万物萌发的季节,正如世间的母亲孕育和抚养的众多儿女,苦难贫瘠中的坚持,终究换来家门的兴旺。这是华夏民族的生活哲学:苦中作乐日月的起落,煎熬忍耐艰苦的光阴,虔敬祈福美好的明天。作者用老松树形容冬天,用雪和棉形容母亲的无私品质,用莲花指代忍耐中的向善和祝福,用松香暗喻苦难又难忘的童年。更有人间佛教对平凡人生的育化,这是由松塔松香延申而来的场景,在诗歌最后,作者用美好的想象,变静态抒情为动态描写,晨钟响起,光头小和尚跳出来——这样美好的场面令人欢愉,悲喜交加的旧日子啊,凡俗人间里最值得保留的是童心与家的情愫。这一切,由一颗颗层层叠叠开放又凝固的松塔引发,诗的所有抒发原来都有一个起源。貌不惊人的小小松塔这是美好生活的载体。如此明亮温暖。
读波兰画家贝克辛斯基画作
/林荣
矛尖。盾牌
厮杀——箭簇上的暴力
黑色的海面上,船只摇晃搁浅
倾斜的桅杆,巨大的问号
集体发烧——谵语的人群
从失火的城堡里
爬出来
渗血的绷带,赤裸的瘦骨,致命的孤独与恐惧
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我见我,以戴罪之身
我见我从我中
跌跌撞撞地——逃命而来
身后,是崩塌的地平线
点评:
这首诗对画作信息的刻画与自我介入画境两方面做的都很好。前两节的刻画很动感,抓人眼球,后两节的自我代入画境,很有自省合批判力度,整首的气息很强烈,画面感很逼真,静中有动,平面里藏着纵深,诗中人行动的夸张来自于心理的沉浸,而心理的沉浸又来自于画面信息和画作艺术效果构成的魅力吸引。一句:身后,是崩塌的地平线——则用精简的语句说明了画作主题,震颤心灵。
纹身师之死
/七叶
我甚至已经忘了他的名字。
他刚走了三个月。
我依然经常路过他的小店,有时门开着
更多的时候,关得密不透风
那是个铁皮房子,黯淡,布满锈迹
像那个哑巴鞋匠一样孤单、沉默
后来,旁边一间小屋的外墙上
架起了金属框架,他们往铁丝网里
堆满了石头。再后来
亮起了灯
有人问起那个年轻的纹身师
我说他已经不在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不是在镜子里,看到胸口的刺青
我甚至以为,什么都没发生过。仿佛他
从来也没有存在过
点评: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刺青的女生路过纹身师的小店,知道他已经离去,一个人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像从不存在过一样。然而真实是刺青本身,它是存在的证据,它是曾经的生命印记,它也是私有情感的寄托之物。每个人的刺青都只有自己最了解其形状、线条、纹理,外人不得而知。正如孤独的个体之于嘈杂的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隔膜、无望、幽隐。商品社会里,刺青是青年人个性的张扬,是半艺术半商业的一种服务;而到了信息时代,刺青更像一个自闭的象征之物,不为人知,却烙印在心,诗帮助刺青证明了最后一次存在感。
天黑请闭眼
/胡茗茗
明媚啊,一缕光漏进来
从音符边,从我的裂缝边
戴耳机的额头在暗处发光
黑夜不再土腥,一排钢琴的嫩翅膀
小陶笛钻进来跟上夜莺的队形
自由啊,我摆弄文字,琴师摆弄琴键
盗墓者摆弄土铲,我们挖
我们被挖
女巫坐在颤音上,白鹿游荡在
3/4拍的流水里,我挑剔的耳朵
替我看到了想看到的
也悲伤我说不出来的潮汐,如果
此刻嘴角上扬,请把自己化掉
回到最初的样貌,那时候
流水尚没有人间之苦
歌子还高挂星辰
天黑请闭眼,听——
我怕着人类的孤独
更怕不孤独
2019.5.2
点评:
音乐迷人之处之一在于音乐帮助人类生成内心的投影。抓不住,挥不去,绕不开。诗人能够捕捉的部分,显然不是单纯的旋律本身,更重要的是从音乐中获取意念的窄门,灵觉的启迪。这首《天黑请闭眼》努力从音乐的感性角度上升到自我的认知和扬弃高度,对宝贵的精神生活的“盗墓”和充斥人间之苦的经验“流水”,诗中我试图摆脱超越,音乐的教化帮助诗中我重新认识并不完美的世界,之于完美的音乐而言,内心激荡的孤独和不甘平庸的高洁态度始终无法突围现实的困境,因此这首诗与其说是对音乐的至上赞美,不如说是对个体困境的普遍性见证。音乐作为精神情操的引领者,映照出现实世界里人性本质的种种缺憾。
晴日共剪窗
/苏小青
亲爱的外婆:
那匹白马从木窗上复活,驮着旧时篱笆旧时谣。我陷入重逢的欣喜。温暖的鼻息,挂着紫色的藤花,如你香草味的语言
白马带我来到夜的海岸,天边颤动奇幻旧影,星光让海面闪亮,让你的紫藤花铺满水面,重复的世界生生不息
鸟的辽阔和倦,白马长出你的慈爱。我的眼睛,越来越高的田野,铺满玉米秆清透的小院,野鸽子抱紧的沉默
“我要从所有的大地、所有的天空夺回你。”从遥远的海平面吹来温暖的风,风有你的陪伴,温暖有你的陪伴。你在海的另一边,遥远不过是独自的开与败
我把背影留给自己。它是孤单的魔法,是小鱼的紫色头发,白马紫浆果甜美的嘴角,宣纸一样韧润纯净眼神,盛开月光的信仰
允许我只爱紫色,你走时身上的紫色锦缎,像你胸膛里开出的花。你要常唤起我的乳名,别让海水淹没。并在某天路过人间相认
亲爱的外婆,你站的那么高,是不是想给我一个旧时的花园。这是我听到最好的曲子,多么适合这个紫色的春天,晴日,孤独有光芒
要常祈祷,来世共剪窗
点评:
晴日共剪窗,这是程璧的一首民谣,本身生动清爽,诗意清香。而作者将这样的音乐风格加入了诗歌中,变成了一首小确幸和慢生活共存的亲情诗歌。富有童真思维和童话色彩。尤其诗有散文诗一样的流动性,自由的体,奇异的镜像。窗上的白马,牵引出一幕幕心象剧情,对外婆的想念从身边到远方,从地上到天上,窗外是旧花园,窗下是迷恋紫色的孤独小女孩,忧郁内向,向往温暖陪伴,又懂得了孤独的光芒之意义。心伤不哀,美好情愫留驻,令人净化所有杂质杂念,跟着作者一起回归每个人最暖的时光。书信体的倾诉和梦呓,产生一种清逸之美。
七日谈
/窗小绿
早晨四点钟,北红尾鸲就在窗外按响琴键
像一簇簇马莲花在房檐上吹,在梨花尖上吹
洞房花烛只争朝夕啊,我忍不住
挑开窗帘,因窥到鸟儿的幸福而指头颤栗
第二日黎明我支起耳朵,却只闻墙头草
吹着口哨。一节节谱好的马莲花香气悦耳
但要成为大音乐,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第三天去寺庙求个签,九十九格的机会
偏就指向100格,那条最困顿的小兽
我听见低音提琴睡眠似的哀鸣
观音菩萨右手心的眼睛眨了一下
那么多虚妄的果实,终有一颗是真的
第四天,我驱动音符,让它走向封闭
走向阴郁,坠入深渊之底。而后仰起脸
如一朵花咬住蜜蜂。音符会手拉手打捞起落日
爬上峰顶,将新的一天拧出水来
第五天,进入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给初恋打开门,扭摆,撕扯,对抗
竭力抻开翅膀。像暴雨扎进大地,逼迫根
像树一样站起来,枝头顶着枝头,浪头滚着浪头
第六天我开始歌唱,把身体里的牛马驴骡都赶到荒野
一出口就暴露声音,一抬脚就扰了方寸
四个乐章交叠,你不知道线头在哪里
但揪住它,月亮就会定时潮汐
这时,鸟鸣再一次响起,接引我入梦
华兹华斯坐上我的餐桌,同吃一碗云吞面
而后他打开水仙花的梳子,梳理我乱糟糟的发
我水一样淌下来,静静地哭了
点评:
这首诗歌以七日谈为题和结构,梳理出一个女子从婚嫁之后的七日生活和情感波动。每一日都有对应的自然音乐或音乐家作品烘托,代表了甜蜜的前奏、装饰性的音符悦动、自恋的抒情引子、渐进的奏鸣、热烈的协奏、旋律和赋格的**、以及静美舒缓的尾声。人物心情的描绘从甜蜜的幸福到身心愉悦的兴奋最后来到返视新的自我的感伤。少女时代抑或单身时代结束了,二人世界抑或尘世生活正式开始了。婚后女子的情感微妙变化被作者这七日谈弹奏得淋漓尽致,好看。
武烈河
/北野
捞苔藓的汽艇,在夜幕里
突突突地响
它代替了龙旗隐晦的官船
对一条河的发言权
夜钓的渔夫,顺着河岸溜鱼
他尖着嗓门大喊大叫
像一个兴奋的太监
我在河边的阴影里,看着对岸
芦苇招摇,半明半昧
白鹳在它的深处见了一个新巢
取代旧吵得
是水幕里一盏雪亮的探灯
虹光流入河水,是星空无语的漩涡
宫门今夜早早关闭
演皇帝的人,是一个阴阳脸青年
他在凉亭里吃烤鱼,喝啤酒
脸上的油彩,浮起前朝的乌云
高崖上的魁星楼
需要为鹅冠道士反复表白
才能猜透举子们隐秘的未来
而送急报的驿马,是从京城赶来的
一串清亮的马蹄
哒哒哒敲着黑暗的石板路
时间的肚腹里,像有一双手伸出
一路洒着冰凉的铁钉
这些尖锐的芒刺,一直扎进我心中
点评:
游艇与官船,捞苔藓与龙旗,夜钓的渔夫如兴奋的太监,演皇帝的人是阴阳脸的青年。——北野的燕山以及塞北家乡的题材创作中,一向重视对具有历史感的场景或遗迹(这里简称为"旧物")进行多种新的建构。捕捉旧物的特征,并在特征之外结合现实生活的突入,画面因此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审美冲突」。而这样的冲突不是平白无故的再现,而是为诗人更深的认知所服务的。物体在场景里的新旧混杂,会给视觉和听觉带来崭新的感应,诗人借势引出自我的认知,场景里的物体们变成了历史维度与生存空间糅合的喻体,诗人由此可以抒怀,命名,重新指认,最终目的是挖掘心灵本体的知觉和逾越。知觉是面对事物内部的高阶体验,逾越是面向现实之上的意识提纯。因此他所有的建构其实都是一种积极意义之上的重构。
小满
/冉子
如果不是那些白色的蝴蝶
如果不是蚂蚁在不动声色的搬动着风暴
如果不是田园牧歌在悄悄的离去
如果不是那些红色的液体
如果不是颤抖的笑声在一遍遍刺激着耳膜
如果不是你们手牵手放逐在路上
如果不是轻轻按动的音符
如果不是在喧嚣里的掩藏住的那片空寂
如果不是渐渐模糊的城市
如果不是听到了蚂蚁爬向身体的声音
如果不是那尖利的骨头
砸向我的墓地
我会这样一直睡在那里
会一直承接着尘埃里的钟声
这时是小满
随着万物一起
用最快的节奏踩着不倦的欢飞
耘禾饱满的飘荡
如果这一天不是小满
如果这一天不是
谁会穿越到谁的骨头里?
解读/评论:
在没有用力破解这首诗想要表达的主题之前,我就已经感受到了许多,比如:业已退场的春野的场景渲染(有可能是故事悲剧前的美好铺垫);疑似偷情情节的相见欢产生了画面的波动感(此刻叙述者的狰狞心理深不可测);以及将回忆拉回现实的痛苦反差感(无疑这里充斥着剧烈的心理体验),这些动荡的画面闪现与闪回,令人感受强烈。
而这些也只是作者在不断地运用简单几个事物的铺垫、排比、反问和逆反式的反复推断,就轻而易举地旋转式地讲述了一个幽深的情感故事。
这个故事的导向性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同时显示了所谓的悲剧转捩点和悲剧终结点,并在故事两端的情绪外延化翻卷,就像一个因心死而寂灭的灵魂在警醒并重获复生的能力,这个疲惫的灵魂在讲述所有发生的悲欢,在诗歌里并不会像小说里那样铺展爱恨情仇很多矛盾冲突。
诗人要做的则是提取必要的情节和细节,借此为支点,选动起无法抑制的心理巨浪,猛烈扑来又猛烈转换的镜头里营造出一个被辜负者或被伤害者充满痛苦和幻觉的心理世界。而小满预示着什么,一个时刻,一个微妙的时刻,还是,难道是反转?
小满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的时刻,这个时刻显然可以引申为诗里的叙述者即将复活的前奏。那么,不用再去破解或还原故事的具体种种了,那是小说家或自我代入诗中的好奇读者应该主动填充的部分了。也就是说,这个标题小满应该可以推断为:复活的时刻,也就是觉醒的时刻,可以彻底了结前尘往事的关键时刻。
诗歌后部分强烈的正反问诘敲响了灵魂唤醒的新时刻。因此,从某种层面看,这是一首带有自述色彩的叙事,故事里有描写、刻画、抒情和纠结的思考,情绪浓烈激荡,情感张力强劲,画面里明亮与暗黑交织,寂灭与躁动此起彼伏,是一首令人震颤、引人悬疑、使人郁结的电影诗。
如此短的篇幅,制造如此幽深又动荡的叙事效果,作者自导自演自拍自我剪辑得全能功夫颇为了得。
中诗在线河北频道
2019.5.31
不错! 必须赞 感谢温老师精彩点评,学习了 感谢温老师点评:) 点评提什了诗的内涵,谢谢温老师! 感谢温老师点评 好诗好评好平台 向用心读诗的人致敬,感谢经天 好诗好评相得益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