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普陀二首
观音慧锷禅心笃,观音不肯东。
迷离仙界事,也在性情中。
梵音洞
壁峭崖途险,鸣潮憾愿心,
龛前无静念,无处觅观音。
注:1: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2:梵音洞山色清黔,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前可望海,后可观洞,相传为观音大士显圣处。凡欲观览梵音洞者,先要从崖顶迂回顺着石阶而下,然后来到观佛阁。此处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故又称"惊鼓擂"。洞深幽,在阳光海潮作用下,洞内岩石各显奇形变幻莫测。据传在这里观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随看随变,极其奇异。
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