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快讯】学术工作坊谈诗与诗学的越界或交叉
学术工作坊谈诗与诗学的越界或交叉6月15日,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学术工作坊2019年第六期——蓝岸·诗与诗学工坊系列之一“诗与诗学的越界或交叉——从艺术的维度看”在青岛校区举行。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祝帅,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诗学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员崔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包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马春光作为主讲嘉宾分别作主题报告。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著名诗人、青岛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高伟,著名诗人、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韩嘉川主持评议。著名影视制片人、名扬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炜,著名诗人、山东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李林芳,著名诗人张毅、荷东等嘉宾以及山东大学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活动。
孙基林教授致辞并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缘起和意义。他认为诗歌与音乐、绘画、电影等其它艺术门类表面上看是一种越界,而本质上却是交叉融通的,有着统一的艺术元素和因子。由此得出从跨界比较和融通互鉴的角度,可以搭建起一个交叉诗学研究的平台,在具体的作品文本中,造就不同的文学艺术风景,拓展大众的视野。四位主讲嘉宾各自从不同角度对诗与音乐、绘画、电影等交叉互融现象及艺术作了精彩的阐释。祝帅以“诗学与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中国流行音乐”为题,借助丰富的影像、声乐资料,从诗学和文化研究视野出发,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作品和现象进行展示。他强调音乐和诗歌天然相关,通过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史,特别是其中涌现出的一批经典曲目、词曲作者、歌手和唱片公司,分析了流行音乐与歌、词(诗)的双重关照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崔春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游吟-摇滚诗人鲍勃·迪伦的六十年代”为题,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抵达纽约格林尼治村后的鲍勃·迪伦为美国民谣复兴运动注入强有力的新鲜内涵的过程。崔春详细讲述了迪伦从大量知名诗人作品中汲取营养,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强大的创造力。包宇以“‘神与物游’——谈‘如诗的画,如画的诗’”为题,认为中国的诗与画是文化的两种艺术载体,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她通过意象思维的结构、类型和基本元素的研究,结合具体的诗画文本,认为可以把握视觉思维构成的时空特征、形成意象符号的视觉元素以及“诗画同源”的独特风韵,由此探知诗歌和绘画走向融合的可能性、实践性和交融性,最终发现“诗思画意”最本质的契合点。马春光以“‘诗’可以‘观’——诗与电影的互动”为题,介绍了在大众媒介传播语境下,电影为更多的使用可视化媒介进行诗歌传播这一举措提供了可能。他认为电影能够有效地激活诗歌,使之获得“立体传播”的效果,电影中的诗歌与影片形成“互文”,用自身的诗性特质照亮影片,因此由爱森斯坦和柴可夫斯基所建构的“诗意电影”值得人们格外重视。同时他展望,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第三代诗人和第六代导演之间的相互融合,将带来崭新的艺术图景。韩嘉川、祝帅分别对各位主讲人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讲座人在提出新的阐述范式、研究方法、理论创建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对诗学进一步的深入发展进行了讨论。
下午活动由崔春教授主持,参会嘉宾们围绕议题,在作品展示观赏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地问询应答、交叉对话和自由讨论,诗人张毅即兴朗诵了自己的散文《大雨将至》和诗歌《暴雨》,荷东也在深情畅谈了自己与会的感触之后朗诵了自己悼念一位已逝音乐人的诗作,郭海玉、苗菲等山东大学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是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特别举办的“鳌山”、“纳川”、“三人行”等系列学术工作坊中的2019年第六期——“鳌山学术工作坊”,学术工作坊系列活动旨在活跃青岛校区的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推动学者、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
祝贺山东大学诗学中心开展工作! 期待学术工作坊把诗学论题拓展至殿堂之外,为山东诗歌的繁荣推波助澜。期待学术工作坊更多地关注草根,让理论更贴近实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