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快讯】宫白云诗集《晚安,尘世》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百年诗库·批评家诗人”系列出版发行
宫白云诗集《晚安,尘世》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百年诗库·批评家诗人”系列出版发行《晚安,尘世》宫白云诗选 (2009-2019)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宫白云最新诗集《晚安,尘世》宫白云诗选(2009-2019)由周瑟瑟策划,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百年诗库·批评家诗人”系列出版发行。
风雅颂文化传媒吴晓主持装帧设计。
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李轻松与著名诗人、批评家路云分别作序。
附录著名诗人批评家周瑟瑟、百定安、方文竹、李犁、蓝喉对宫白云诗歌的评论。
收入了宫白云2009年至2019年间创作的近三百首诗歌。
十三点五个印张,四百页码。
定价68元,微信红包65元包邮签名本。
作者简介:
宫白云,女,当代诗人、评论家。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流派网副总编辑,《诗歌风赏》编辑。诗歌、评论、小说等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与选本。获首届金迪诗歌奖年度最佳诗人奖,2013《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5—2016)批评奖,第三届《山东诗人》(2017)杰出诗人奖,第二届长河文学奖学术著作奖。首届“金种子杯”《安徽诗人》年度杰出诗人奖。著有诗集《黑白纪》,评论集《宫白云诗歌评论选》、《归仓三卷》等。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了宫白云2019年至2009年间创作的近三百首诗歌,是一部主题涉及生命、社会、自然、美学等各方面经验,以及日常生活的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万物、生存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善恶的挖掘,对灵魂的凝视,对心灵的审视,对亲情、友情、爱情、故乡的情感与怀恋等等。在诗歌艺术上追求诗歌的独特性、创造性和新鲜感。所关注的视野广博,人的精神世界和命运都是思考的范围与方向。
李轻松序言节选
在女性诗人中,白云绝对是个异数,她突破了女性自身的界限,扩展了女性天生限定的视野,把所有的生命都放在平等的位置之中,用她具有手术刀般的笔触进行大胆剖析。但她做得从不那么惊悚,从不那么血腥与暴力。她的伤是隐在深处的,其实从未愈合过,但并不流血。
她一手写诗,一手写评,诗与评交相辉映。评论需要主观与客观的映照、歌者与听者的合一、声与光的互见。这个过程就像用自己的镜照自己的像,以自己的水灭自己的火。水与火是她的两个关键词,她在其中往返抵达,又永恒地被分隔。这种矛盾的修辞对于她,是终其一生都将无法跨越的樊篱。但正因为这种阻碍,她会不断地试图超越,从而使她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利器:水火共生。
路云序言节选
细阅宫白云的诗歌,带给我两个困惑:首先是她的写作明显指向“日常性”,却又无法以某个主题词来完成对这些作品的概述,难道她早已修炼成一个非本质主义的写作者,而我们还在接受本质主义逻辑的奴役?接下来就是出现在她作品中的“我”,究竟是藏身在某一视角背后的真实个体,还是一个被“日常性”这个概念淘空了的统计学对象?
后信息时代针对基于“日常性”和“我”所标示的“精神地貌”,有两个相反的表述,一个以尼葛洛庞帝为代表,认为地点不重要了,坚信“后信息时代将消除地理的限制,就像‘超文本’挣脱了印刷篇幅的限制一样”,另一个以科特金为代表,认为数字化生活必将重塑出新的地貌,地点仍然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纽约写作与在丹东写作还是不一样的。对于远离文化中心的写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安慰,也许作为写作者,还有可能存活于某一种日常生活之中,在差异中重新把握到“我”,以勉作为统计学的一个数据,消失于所谓世界性写作的假想之中。
显然,宫白云作为一个写作者,没有被“世界性”的假想所误导,她的“日常性”建立在一个恋爱中的女人、母亲、家庭主妇、公司职员等角色上,因此她的这本集子相当于一个人用诗体写下的日记,所感所触,即情即景,全都在即时之中完成,有着“在灶台、瓦罐、木盆、簸箕和铁器中浓缩自己/和人世之间那孤零零的牵连”,同时也有着“在鼠标、回车键与咬指甲中/与一只猫探讨一种真理/与一缕空气共谋一段修辞”的思考。
周瑟瑟评论节选
宫白云是近年来活跃的诗人评论家,她的评论与她的诗并驾齐驱,奔跑在当下诗歌现场,及时发言是一个诗人的美德,大方而朴素,大胆而本真,她的批评建立在文本细读之上,是她的诗歌阅读史,也是她的诗歌写作史的一部分。宫白云在国内女诗人里走的是一条“银子般的呼吸”之路,她的诗没有常见的身体写作的正面冲突,也没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批判,有的只是个体经验的绵长如呼吸的情感,“被尘世垂爱”是诗的指向,她舍弃了撕裂与疼痛,而让诗在自然的气息里形成了更有质感、更具生命力的诗歌美学风格。
百定安评论节选
宫白云是中国诗坛极其活跃的优秀诗人之一,她的诗量大质优。宫白云的诗,是典型的个人情感(绪)史。但她走的是不同于其他女性诗人的道路。她的写作,不屑于通常的红颜式身体写作,也不同于那些借了诗歌怨怨艾艾的排遣式写作,她在保持着女性诗人特有的敏感、细腻的同时,在处理女性诗人共同面临的问题上同样不落俗套。她的诗歌有厚重的历史感,激荡而不任性,不铺张,亦不自恋,亦不要那些矫情、妩媚和假清纯。我有时想,宫白云的灵魂里住着一个看得见的阿赫玛托娃。她的诗大气利落,即使是一些简单的尺笺短制用的亦是大手笔,这如同一个写意画家,方寸之间,气象出焉。宫白云的诗歌写作缘何能够逐渐成为一种诗歌现象?一方面,它首先是因为诗人对于诗歌以及诗歌界所付出的大量劳动和牺牲精神,给人留下了至深的印象。这个诗歌界的勤奋义工,密集从事着诗人推介、诗歌评论和诗歌创作,这当然需要恒久的诗歌热忱与持续的精神投放。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诗歌界对于她的诗写文本的普遍认同。她的诗歌呈现出的多种形制面貌,分别满足了不同诗歌理念和写作风格的诗人们的认知期待。写实主义者、浪漫主义者、神性写作者们,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共同的语言和情感通道。唯美派、意象派、禅意派、口语派诗人,也都能在其中发现或部分发现共同的诗歌美学倾向。具体讲,从题材选择到风格调式再到语言成色,宫白云的诗歌张力和内涵意蕴都能顺利地进入不同诗人。在她的诗歌中,性别意识被有意弱化,使中性写作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方式。她的诗歌大境求虚,细节求准。她也使用一些大词,但很快它就会用一些精微的词语锲入其中。
方文竹评论节选
集女巫、预言家、观察家、思想家、哲人、梦游者、词语魔术师等于一身,宫白云的诗歌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任何事物她都能掮得起,拿得下,管得住,尤其对时代和存在的主题红线紧抓不放。但是,她的作品又是极度开放的,不把诗的画面灌满,而是善于运用粗疏的线条和大量空白,邀约你的参与。“参与”什么?漫游。领悟。撕裂。填补。连接。……需要的是感受力。想象力。破坏力。创造力。……“别材”。“别趣”。“别体”。……总之,“参与”所要求的是你与诗人之间对话、互视、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她的“邀约”是激活你的诗性沉睡。可以说,从这20首看,宫白云的诗歌没有一首是“完成”的(但也不是将你拒之门外,而是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从而常读常新,开拓了无穷的空间。身为诗人,宫白云的诗歌批评实现了从“现成状态”向“上手状态”的转移,对批评对象精准而有温度的把握克服了当代诗学批评中虚浮而不负责仼的现象,实用而超越。
李犁评论节选
宫白云写诗更像铁匠打制锥子,先是烧红拷打,最后把铁捻成尖,扎在读者的心上。所以,宫白云的诗歌是走心的,是心灵上撕下的血和肉,所以它的颤流才那么剜心,才那么丰盈。她的诗歌看似伤感,但不悲哀。看似弃生,其实是醉生。这是她明白在时间和生死面前,人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抻长时间延长生命的方式就是写诗,写诗是她对抗时间和世俗的一种方式。她努力地从庸常的生活中超拔出来,她把天与地、生与死、爱与永恒、诗歌与生命作为主题,让人世间的烦恼譬如柴米油盐等消融在重大的思考之中,甚至她是在高于生活之上的地方俯视着芸芸众生苦乐烦忧,她拎着诗歌向高处走,诗歌被淋得干净而空灵,庞大而虚远。她沉醉在诗歌里面,她的生命也随着诗境升华并瞬间生成境界和意义。
蓝喉评论节选
白云有普世之美。白云的本质是善,最平易、最宽阔的善,它给人世最大的抚慰。读宫白云,可以停云之善、流云之谏来观照她的诗歌情怀和诗歌技艺。白云的艺术是善的艺术。她对大地充满深情,笔下始终是无瑕的关切,始终是透亮的尘世,晴朗的祖国,无羁无执的万物。本质上,她只是在临摹那一朵沁入魂魄深处的白云,以思想的棱镜呈现白云在尘世无数温暖的面目、化身,细辨白云在尘世结成的欢喜、悲悯、疼痛,解离白云在尘世叠现的种种气象和态度。这是她隐蔽的接受史:以欢喜之心藏之,以入世之心悟之,以修辞之心摹之,进而一一验证、确认、命名,终究和白云合而为一,给这灰色和雾霾遮蔽的时代以洁白的安慰。
封底 五个授奖辞
宫白云的诗歌精致,每一个词语都像一粒带刺的玻璃,一不小心,就会把心扎伤,把感觉刺痛。作为新诗创作上的一位先锋实验者,以短诗居多的她尽量使诗歌里的每一个词语都闪烁光芒,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些短诗当做宫白云在堆积材料营建诗歌宫殿的过程,相信经过更多的历练之后,把这些材料重新进行发酵组合,宫白云的写作将是更为精彩的。
——《诗选刊》2013•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获得者:宫白云获奖理由
宫白云是当下诗界具有强大内在力量的诗人,有强烈个我生命的认识自觉,凭借近年来诗歌创作与评论的综合素质,获得评委会的一致认可。她的诗歌创作寓意丰富多元,既有对现实介入与生存境遇的深切洞察,又有对心灵体悟反映与情感表现的深度挖掘。她像握着天堂的地图一样拥有卓而不凡的想象力、语言张力与创造力。她在意象经营、客观真相揭示中,冒险、孤绝而富有弹性的诗性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文本在生命体验与灵魂冲撞之间,获得独特审美感受。同时她在诗歌评论上,自由、独立、自成一体的评论风格让她迈入先锋评论家的行列,她近乎细腻、深刻、独特的诗歌评论方式,让她在诗歌理论探索中,越走越远。基于此,“金迪诗歌奖”年度最佳诗人奖授予本年度拥有巨大潜力与个性特征的诗人、评论家宫白云。
——首届金迪诗歌奖年度最佳诗人奖宫白云授奖辞
宫白云的诗歌批评注重从文本出发,她善于知人论世,以印象式的批评方式介入作品。她倚重女性敏锐的直觉,和自己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力,使阅读变成了时有惊喜的发现与奇遇,使批评变成了令人愉悦的交流与对话。她在肯定与褒扬、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为当下的诗歌现场做出了见证。她的批评不是振聋发聩的当头棒喝,而是一场润物无声的细雨。
——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5—2016)批评奖宫白云授奖辞
宫白云是近年极度活跃的一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她携带着长篇小说的厚度、诗学理论的锐度、诗性的纯度,以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话语方式游刃于世俗生活的场景和细节,这令她的诗歌文本在对日常生活的处理中显得得心应手,使得她对纷乱事物的感知与解读更具诗性的洞悉与穿越。她的诗学路径纯正而清晰,认知奇异而幽深,美学的视野开阔而苍茫,语言质地朴素而富有迷人的光泽,在当下纷乱的汉语诗歌现场,宫白云的诗歌文本越来越释放出绝妙的情愫与魅力四射的诗性的幽光……
—第三届《山东诗人》(2017)年度诗人奖 杰出诗人奖 宫白云授奖词
熟读宫白云的诗歌觉得都是夜深时写作的产物,这让人想起新诗潮时女诗人翟永明的“黑夜意识”。但是,宫白云的现场写作并非全是黑夜时间的完成,同样也超越了当年的“夜”符码。通过语言的本体论招数,不仅对汉语诗歌有着进一步拓展和亮化的非凡能力,更有着对于生存本质和永恒之境的不懈抵达,可谓技道并进。
——首届金种子杯《安徽诗人》“杰出诗人奖”宫白云授奖辞
宫白云诗集诗选10首
(2019-2009每年1首)
天赋
停电了。城市在黑暗中沉默,
“语言才是我的双眼”
我在其中找到佩索阿的那把镊子
“用镊子把我从自我中夹出来。”
漆黑的一团中
一朵栀子花静静地开了
黑夜披着她闪光的
斗篷
2019-5-24
经过
除了疾行,总有一些细枝微节
消磨沉默的时候。雨后异乡的街道,过街天桥,
落叶上的水珠,正午猛烈的阳光,
骨头里弹琴的声音,都是经过的部分,
黑夜为它们活着。
或者,余生也这样吧。
现在,你是我跋涉后棉花般的睡眠,
我不为人知的侧面,我的肝胆,我的佛教。
又到了颂经时间。你说:不要拒绝我,
我说:来——
我们一起念。你的声音又添了几分苍茫。
我唇上的花纹又暗去了几朵。
桃花开了又谢,也许一直存在一个辜负的时刻。
坐在墙壁幻想的是灯光不是我,
我在和白纸交谈:
在昨天还谈笑风生的人是谁。
前天的雪真大是谁离开了。
今天谁家的孩子又在降生。
不幸的人与幸福的人都在同一个世界,
而日子看起来和往常一样,
也许明天就是另一个日子,
作为最荒废和真实的部分,回到开始的地方,
没有离别,没有哭过。
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都坐在老地方,
我们在无辜的时间中呼吸,
我们晒着太阳,
直到黄昏再一次来临,
直到落日成为这个尘世最后的装饰。
我们像父亲与母亲躺倒在安宁里。
我们不能悲伤地醒着好像昨天前天今天都是对的,
好像明天从来不值得经过
2018-11-17
苍茫
茅草在山前摇晃
四面都是方向,山谷里没有开垦的人
处女地上的雪又白了一层
这苍凉的纯洁
不需要任何努力
有谁想过一张白纸的渴望
当有了一点墨的经历
所有的大脑都醒了过来
2017-10-20
写作者
吞下暗黑夜晚的一杯苦酒
关掉在菜市场里与小贩讨价还价的余音
清洗苦水中泡糙的双手
选择一条永不生锈的小路
在语言的游戏中与养尊处优者紧握
并说祝你一切如意
语调像无限中有限的狂妄者
或怀揣远大前程的讲演人
灯光下
喧嚣的思绪搭配一个人形的孤独
在鼠标、回车键与咬指甲中
与一只猫探讨一种真理
与一缕空气共谋一段修辞
吊诡的想象力掏出殉美的悲壮
滂沱的泪水还有傲慢与偏见
最终陷入一个泥潭
那残酷的深知
养肥一条又一条鳄鱼
所有汉字的排列组合并不能搭建
一座安居的屋舍
但从未想过要把它们放弃
就像百无一用的爱
天真而美丽
而现在它们又从死水里复活
从腥热的心
2016-10-16
尘埃
像一些醒着的亡灵,搭配着世间的孤独,
在灶台、瓦罐、木盆、簸箕和铁器中浓缩自己
和人世之间那孤零零的牵连。
我能向它们询问什么,谁还记得那时的人,
那时的光鲜,那时的热气。
秋风运送着荒凉,赶路的人没再回来。
太阳疲倦地等待血管的衰老,
少年如何领略人世的薄凉,又如何变得隐忍。
时间浸透尘埃中的锈迹,却压不住一道
阳光漫过世人的额头。
2015-10-30
第七日
第七日,终于陈旧,一秒也没有停留。
云朵和飞鸟,一千声奢华的秘语,变形为一千幅
新鲜的烟消云散。云尽处
马群涌了过来——
侠客回到天上。银色的马鬃,银色的雪,
更美的痛楚望着我,一条河流望着我……
从绝到望的尽头
我看见了你——
和我一起回到第六日。
秋深,也凉。
午后浓荫,挺拔的语感,必要的荷尔蒙
瞬息的无穷,值得反复引用。
第五日的花朵
是白色的,白得耀眼,试图提醒其它颜色,
它是水做的,是雷电的幽灵,
可以含苞,可以盛放。而夜风正把那时的花瓣吹过地板
枯萎的暗香,让午夜有点微醺。
第四日的雨,来自江南,
一个少年从梦中醒来,他臂上的青龙
成为可见,成为雨意充满房间。
第三日的巫师,他的读心术使日子变短,
短得没有黑夜,只剩下起伏的剧情与长长的人生。
第二日加快的心跳,携裹一生的眩晕
拴在石头上的心——
阅读上面所有的青苔。
第一日的危崖吞噬庞大的深渊
时间死了,它活着。
一棵成熟的银杏给我金黄的微笑。
它体内的白果,
通过去壳、去心、蒸煮
回到胃。
2014-10-6
接受史
接受生。接受缺失。接受亡灵。从白色到白色。
我活过来
站在雨后的栗子树下呼吸
手腕交给陌生人,连同肉里的刺
当处女的血太阳般遥远
我的孩子找到我——
那上帝的赐予。血是我的,肉是我的。
为一个理由活着
接受奶水,尿布,肺炎,挣扎
高高吊起的吊瓶碎了……
我用血缝补。我需要被“妈妈”的叫声迷住的睡眠
——我不愿醒来
接受单车后座儿子蓦然的高大。
接受耳鸣,失聪。年老,色衰。
接受灵魂的慌不择路。
接受无缘无故的泪流满面。无话可说。
接受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去
——黑夜消散它的痛。
肉体是我的,可我在哪儿
那绿色的光在哪儿——
上帝闭着眼不说话。晓色埋葬水边的长影
公子踏雪而去……“无所谓对与错
我熟知黑夜茫茫”
当白昼越来越难以为继
当真相开始麻木
我渐渐习惯了接受
就像习惯了酗酒,赌博,欺骗,谎言
习惯了悲凉,冷漠,别离,自欺欺人
习惯了崩盘,套牢,房贷,物价,回扣,转基因
习惯了拥挤,堵塞,车祸,邮件丢失
习惯了地震,海啸,洪涝,台风(那么多好听的名字)
习惯了雾霾,爆炸
哦,你看——
我能接受所有的生与死,荒谬与罪恶
我是有罪的——
我向上帝承认
2013-11-27
挽歌
白云落入水里,事物往返人间。
纯粹的白,水怎么也压不住。
黑暗可以粉碎。
象牙的碎片,释放金属的哭声。
危机深处潜伏。一只山羊偎着我,
仍被杀戮。
刀锋正好插入制造的伤口,
孤独中眺望——
白太阳滴尽最后一滴血。
2012-2-20
万物生
流水改了道,奔回丛林
叶子在回漩处有了重量,湿漉漉
怎样被激起?莹白的光,从何而来
在万物的消逝处,你已辨认
当水声嘎然,无边就是迷
淋漓正从半空凑近你。当黑已至深
剩下的是触及。触及深以度那长
冬天被搅拌,而每一丝冷都知道来自哪里
根,呆在不出声的地方。追问成了问题
追问高,追问企及。追问远,追问距离
全部都是回声,且不断回响
要求绝对的接引。把从未体验过的接过来
当你的、我的都决定你—我
所谓水,不过是氢和氧经过天空又回到大海
所谓春天,不过是腐叶经过土地又回到枝头
2011-2-17
清明
清明,童年就熟悉的词,
一片芳草无穷碧。更像是故事的开始,
四周安静,你留下的梦,
我接着做。你翻过的书,我接着翻,
你走过的路,我正踏上——
相同又不尽相同。
许多年前的脚步衬着我儿时三、两声哭喊,
母亲,你又一次说:老闺女,别哭。
好像你刚走不远,
好像你明天还会回来。
2010-4-5
暴雪的荒原
你的声音洗涤了一个夜晚
大地被慢慢漂白。我们都不曾如此地纯洁
最黑的黑,也铺上了最白的白
沉默似乎已毫无用处,那么,就更加沉默吧
而钟声在午夜敲响。狠狠挥手的人
在等眼睛滴出最后一滴血
时间就像一本书,那被虫子无意咬啮过的“爱”字
寸草不生,甚至充满凄凉。垂下眼睑的人
心中的隐秘,不能说出
我活着,你知道,知道我爱着……
而你不知道,我的灵魂为什么痉挛般震颤
雪冷冷地趴在视线里,打开门
大地白色的墓床,形而上的影子里
隐居着用冷说话的沉默
幽蓝的月光,在脚下吱呀作响
当脚走了一个发丝的长度
你用油腻的手擦我的脸,擦去一两行泪
从雪到雪,暴雪的荒原
所有的沉默,都是一场不完整的火焰
2009-12-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