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快讯| 思不群诗集《分身术》出版 |《长淮诗典》总1143期
诗人思不群的诗集《分身术》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诗人的第二本诗集,精选近年创作的99首诗歌。按诗歌内在气息和语言与现实的关系,诗集共分为“江天暮雨急”“猛虎与秋风”以及“舌头保鲜术”三辑。“江天暮雨急”,落在字里行间,峻急的豆点和句号发出无声的惊呼,“颤抖的双手如雨中的麻雀,又冷又热”;渐入中年的“猛虎与秋风”,有唤醒午夜的月光,有秋风穿透衣衫,回忆和爱意周身流遍,“那些隐秘的败退支撑着我们”;窖藏的“舌头保鲜术”,语言与诗情自由周旋,个体与世界尽情戏谑,被扯碎的“棉花糖”在“寻找眼尖的小女孩”。时近中年的诗人,越来越把目光收回到自身,用写作护卫内心燃烧的炉火,语言的皮囊和骨头渐渐相合。
自序
少年时我也曾学过吹笛、作画、溜冰,但是至今都忘了;有一段时间我对插秧、割稻、车水也很在行,现在都荒废了。只有诗歌,十几年过去了,我仍然在不紧不慢地写着。忽然想起童年的一个片断:五月的早晨,我走在细细的田坎上,杂草上的水滴濡湿了我的布鞋,脚趾微凉。雾气从山野间、从阡陌里上升,身后的村庄在一点点溶解,父母交代的事都散在迷蒙中,只有远处油菜花地里偶尔飘来的一两句歌声,却牢牢记在心里。
这当然不是没有缘由的。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对文字有种斩折不断的喜欢,这大概算是我的癖好与发痴吧。而也因此,我有了一些“深情”“真气”的朋友,比如李商隐、里尔克,比如鲁迅、齐奥朗。当然在我身边,还有另一些我更为熟悉的人,他们不是朋友,他们是我诗歌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患有相同的“文字爱好症”,正在各自的道路上寻找自己的药方。
分身术算不上药方,它是致幻剂,或者迷魂阵。葡萄牙诗人佩索阿很擅长分身术,他创造了众多的人物,并将他们变成了亲戚,相互拜访、走动。他为每个分身建造了语言的避难所,那些分散各地的长廊暗通款曲,连成了一片东西莫辨的里兹本城池。另一位分身术大师杜甫,他同时是官吏与诗人,兄长与朋友,丈夫与父亲,驽马与黄鹂,千万沟渠从一山流出去,又通过那些细小的根须汇集到一身,山体因而越发葱茏,云蒸霞蔚。
分身术,在另一个意义上即从众生中抽身而出,努力成为个人。这个理想过于庞大,我只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词典。年轻时我喜欢过一些词语,它们太大了,胀破了诗歌的外壳,语词的尸体散了一地。如今,我越来越把目光收回到自身,慢慢收缩,让它们护卫内心里燃烧的炉火。就像藤上的一只葫芦,当初努力从内向外鼓起,无数只触手伸向世界,在某一天掉头往回走,皮囊和骨头渐渐相合。
弗洛伊德说写作是作家的白日梦。我没有白日梦,有的只是黑夜梦。我的诗歌大都写于夜晚,尤其是当我躺下,那些宇宙大爆炸留下的碎片飞旋而来,在诗歌的身体里重又凝结,拥抱,成型。我成为了卡波蒂所说的“平行”的写作者,那样我就可以不粘滞于大地,但又不会离得太远。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上,引力和斥力向相反的两端拉扯。当相反的力同时穿过我的身体,内在的黑洞将它们全都吸了进去,并在意识交换机的作用下,释放出崭新的夜晚和清晨。而那些庞大之物,命运、生存与苦难,我曾试着触及它们,但不用去谈论它们。谈论是一种惊扰和不敬,只要静静地卧在它们的身旁就够了。
感谢几位师友为我写下的文章,有他们在书后,如同压舱石一样,可以让我在大江大河里吃水更深一些。
2019年6月6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kUbm5MYjYUMkaLeKAJ77Qpmzdbfu9FBFD8RPxWywo0uxsCK3K3qibH9WUzxPvgQRibWO6yEFHmm7Rj9c7dQMhptQ/640?wx_fmt=png
《分身术》诗选:
1、夜读张孝祥
你驱遣星月我吹动尘埃
你手拿玻璃裁纸刀我寻找书架缝隙间的歌啸
夜色里,客厅阔大如天地万有如星光一样遥远台灯向着江边渔火靠近
一把杯盏的喉咙攥紧了春夜的双手扼守住单向通道
纸薄的小舟折叠又折叠迟迟没有驶离我手掌的水域2019.3.27
2、给1881年1月28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你取出自己的死亡,藏于纸张褶皱的唯一配方,让狂暴经年的病症遽然逃逸。躯壳委弃,在棺材一样的沙发里你陷得多么深。在帝国的泥沙和经义里你一面挣扎,一面陷入西斯廷圣母的双手从未将你拔出。
而窗外,雪花正在安魂曲之上飞舞圣彼得堡的夜空如雷暴脱落,突然下降的一件缁衣,缄封住桃木写字台叫喊的伤口。大天使安娜口衔寂静,停止了歌唱,洁白的翅膀不安地收拢在疼痛的双肋下
一瓶无法自制的墨水,这像是营养,又像是毒素。为涅瓦河的波影吸引、追逐而颤栗,幽深的打着圈,晃动得情不自禁。如今他终于止息,当最后的钢笔跌落在地板上,“你且许我”,从此无人将它取回。2018.1.18
3、杀鱼事件
杀鱼的时候刀卡在了鱼头骨里怎么也取不出这条砧板上的鱼肉忽然反咬一口就像鱼头舍不得刀刃带来的清凉就像男人的尸体卡在坚固的城墙里2018.2.23
4、敦煌的月亮
歌舞正演到热闹处。月亮上霜白又加了一层
怀揣银色的锣鼓,敦煌沉入水底风沙在其中辗转迁移沉默的供养人走到门口看天色发下了第一个誓愿
月亮从未反悔,从未松开咬紧的耳边清凉马蹄声穿过天宇的洞口落入人间
那些提灯的头颅,有的无声行走,有的手捧烛火,正上到高高的树梢2018.11.28
5、钟表店之歌
那里收集枯枝上的流水,收集钢铁的羽毛,收集无字碑
人间的秘密写下又磨平
钟摆悬停,指向人世的正午一缕光在追逐避难者
清晨的露水里谁能取出那枚还在转动的齿轮2018.5.31;10.11
6、在花间
凌晨醒来,客厅里电动车仍在充电嗡嗡的马达声持续不停
这是一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它巨大的身体里安放着一枚小小的心脏2019.1.21凌晨四点
7、十一月十八日过旺山
十一月,山林渐渐被打磨单薄透明的镜子穿越独行者的身体。落叶无声,空水洗着山丘与田野面目渐渐清晰。那在谷底涧水里沐浴的人,一双大手已经将他洗得透明,在树林腹语的歌唱中升向天空。日子一天紧似一天,远山疾行无功而返,颓败与惭愧的羞红一夜侵袭山头。从那里,山河的目光从未改变,它渐渐望向虚空。只有河谷从不惧怕退让,它在不断下降时划出的刻度,仿佛是它在四季的五线谱上写下的心曲。就是这样,一直以来正是那些隐秘的败退支撑着我们。那些骤然放松射出的弓箭,如一只高翔的大雁鸣叫着飞过蓝色的澄宇。此时独行者已经来到山脚,他抬头仰望的时候从那至深处传来了灵魂的颤音和歌唱。2017.11.19
8、雪中登虎丘
雪落千山,他喋喋不休地一片片喊着寂静。
树木陷在回忆中雪盖下,少年和故人抬起头来一次次向我张望。2018.1.28
9、小儿女之二: 猴子
挂在脖子上的猴子不是为了抢树上的香蕉她要荡一个独一无二的秋千
手脚并用往上爬猴子总怪树站得不够稳在她不小心掉下的瞬间总有两根树枝将她接住
她总是嘻嘻哈哈,生气的时候,却恨不得打自己一顿
当她睡到迷迷糊糊中醒来她会问一句:爸爸,现在是明天了吗?2014
10、鹿
卡夫卡来到江南抬头吃树上的叶子
她支起枇杷叶片的耳朵两枚尖新的月亮隐在眉间
当有人读出脊背上的日记夜晚会落下苜蓿般的不安
你知道,那让我们伤脑筋的总是同一个谜语
当她抬起栗色的小蹄子如一柄棒球杆,敲醒我2018.9.19
评思不群的诗歌
经由自我抵达现实,经由日常抵达神性
文/陈进
印象中的思不群是一位学养很好的青年文学批评家,他早年师从苏州大学著名学者范培松先生,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硕士学位,求学期间便有研究诗歌的学术专著问世,毕业后虽然投身公门,但仍不弃文学志趣。对他创作的诗歌,我一直有一种期待,一位性格内敛却富有灵气、有着良好学养又经行政历练的诗人,会写出怎样的作品来。在他的组诗《人间的秘密写下又磨平》中,我能隐约感到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一种虽然游离于时代主题的宏大叙事之外,却依然保持对现实的介入与关注的气质,一种既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沉醉,又试图找到向上的动力和向下的深度的气质。所以,我想以“经由自我抵达现实,经由日常抵达神性”作为对他诗歌风格的一种概括。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在1990年代之后,成为聚讼纷纭的话题。一种说法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文学整体边缘化,诗歌失去介入现实与干预现实的能力。更多的诗人转向“个人化写作”,从关注现实转向表达自我,从宏大叙事转向孤芳自赏。事实上,“自我”与“现实”既非水火不容的二元对立,也非两条无法相交与平行的异面直线。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Jean-FrancotsLyotard)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里曾深刻指出,“‘自我’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并不孤立,它处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多变的关系网中。”思不群的诗歌同样也以“自我”为出发点,但他始终在寻求“自我”与“外在”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分身术》是诗人在天桥上俯视时的幻想,一辆辆从身体分裂而出的汽车蕴含了各种生命体验,“轮子准确地驶向八点”的私家车象征着后工业时代的工作,在“冰冷的路面和病痛沉默”上行驶的救护车“只有它还在一路歌唱”,以及“车辙缓慢地分开生死”的老人车,头顶湖泊各草原的旅行车等,而在象征着童年的校车的“清晰的倒影”里,“我”又重新回到了自身。在一场分身的幻想里,包含了尘世中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此岸彼岸,显现出强烈的现实感。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认为,这种现实感“就是对根本无法测量、称量或充分描述的东西的那种灵敏的自我调适——那种被称为富于想象的洞察的能力”。《在花间》写于旅居成都之时,诗人在文化地理层面似乎遥想到晚唐五代时期后蜀的花间词派,这种致敬古典的命名,并没有让诗歌也染上晚唐花间遗风,诗人以一种大格局,将文明的反思和个体主体意识融为一体,他既感受到“一万平方公里的成都”的辽阔,也能幽微地将电动车的马达声比喻为这个城市“巨大身体”里的“一枚小小的心脏”,这颗心脏既驱动了城市的建设发展与交通,也是诗人与现实交流的“文心”。《钟表店之歌》中的时间意识蕴含着浓厚的哲学意味,诗人笔下的意象辩证而奇异,“枯枝上的流水”和“钢铁的羽毛”将物质的冰冷和生命的鲜活辩证融合,意味着历史的循环和物质的通灵,映衬出人类生命的有限与脆弱。悬停的钟摆虽然象征着时间的停滞,但它并非具有超越有限、以达永恒的意义,“一缕光在追逐避难者”不免让人想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里那句“时间不再是可以计算的延续过程,而是没有穷尽、无法逃避的现在”。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在《非理性的人》中指出,“真正的时间,构成我们生活中戏剧性内容的时间,是比手表、时钟和年历更为深刻、更为基本的东西。”然而,这种“真正的时间”就像“无字碑”上“人间的秘密写下又磨平”,让人类的永恒之心最终烟消云散。
在勒内·韦勒克(RenéWellek)看来,“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性概念,是一个不断调整的概念。”从思不群的诗歌里,我们无法读到那种新闻报道、调研报告里的客观现实,而是感受到一种对现代人生存状态与时代精神的微妙把握。这些诗歌将对现实的关注转向了内心,以一种“内视阈”的生命叙事视角,在聚焦内在心理的同时,折射出现代人的普遍精神状态,这可能比那种对客观世界直接“模仿”与“摹写”的“现实主义”更加具有“现实感”。《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所以,面对这种现实难以捕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应成为我们否认其“现实主义”的借口。
经由自我而抵达的现实,显然不是那种大江大海般的现实,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现实。在思不群的诗歌取材中,日常生活是重要资源。和革命、战争、政权、宗教等宏大命题相比,日常生活显然有种形而下的卑微与渺小。在肇始于199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那里,日常生活也确实被喻为“一地鸡毛”,背负着“躲避崇高”“放逐意义”的标签。然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指出“生活形式是一切知识和价值的河床”。日常生活在思不群诗歌中,产生了另一种可能——在此岸的世俗中寻求彼岸的诗意与神性的可能。这种可能的实现,是以“碎片联缀”和“意象叠加”为技术性手段。在《给父亲擦洗身子》中,诗人将“给父亲擦洗身子”的过程当作“我就重新活一次”的过程,叠加进的意象“凸起的蓝色河流”隐藏着生命的信息,“汇入我年轻的血液里”,在这里,一次极其平常的“擦洗”,获得了生命交流的意义。《阳光下的河流》是诗人面对“母亲默默地坐在墙角”时的想象,他不断地为这个场景进行联缀,“斜光”“地图”“河流”这些辽阔、绵延的意象隐喻着生命的传承。生命的衰老不可避免,然而在代际传承中自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神性。思不群有时也会在琐屑、平庸的细节中对人类生存境遇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提出,如果想要消除人的异化,必须要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必须要关注日常生活的异化。《杀鱼》在叙述平常至极的庖厨行为时,通过一种奇妙的联想,将“砧板”“鱼肉”“刀刃”这些庸常的碎片,联缀到“卡在坚固的城墙里”的“男人的尸体”的意象上,顿时使得诗歌产生了一种崇高而壮烈的色彩。在《钉子》中,诗人以“钉子”象征那些热衷钻营的人们,“将脑袋磨尖/在水火里淬炼/增加它的锋利”,然而钉子最后“被墙壁一口咬住”,诗人此时觉得意味还不够惊心,又叠加进一个触目的意象,“像刚探头的鱼/被一把捕获”。作为意象的“钉子”,已经上升到对权谋、心术的批判层面,正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无论是杀鱼还是钉子,都是日常生活中简单到近乎没有意义的行为与物品,在诗人笔下,就像保尔•利科(Paul Ricoeur)所言,“艺术的魅力把无意义的生活升华为有意义的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抵达神性,有时需要一颗孤独的虔诚之心。思不群似乎深谙此理,他的诗歌中经常弥漫着一种孤独的情绪与色调。箱崎总一在《孤独与人生》中将孤独分成“设法逃避的孤独”和“自己所需要的孤独”,而后者则具有积极意义。思不群诗歌中的孤独感并非源于存在主义哲学里的现代性危机与精神荒原感,而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反省意识的觉醒。这种孤独首先体现在意境的营造上。柄谷行人(からたにこうじん)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认为,“风景不仅仅存在于外部。为了风景的出现,必须改变所谓的知觉的形态,为此,需要某种反转。”在《敦煌的月亮》中,无论是历史风尘侵袭千年的敦煌,还是深邃夜空中的月亮,都是足以酿出强烈孤独氛围的意象,尤其在首句“歌舞正演到热闹处”的映衬下,孤独又像月亮上的“霜白又加了一层”。在《赴青海湖,途经日月山》中,诗人伫立“茫茫的高原”,思绪和意象在历史、宗教、奇景中闪回穿梭,像是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这种孤独还体现在心灵对话之中。思不群在《祈祷书——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给1881年1月28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虚拟》中真正诠释了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在《西方正典》中所言“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孤独的活动”,大师的孤独和诗人的孤独仿佛在隔着时空对话。尤其在《鲁迅虚拟》中,诗人以高密度的行间排比,对鲁迅生平与作品中的意象进行了密集的铺排。这种长句式的抒情产生出重急的节奏,显出一种沉郁的情调,和繁复的意象共同酝酿出孤独之感。无论是敦煌的月亮,还是日月山的奇景,抑或大师笔下的意象,都有一种孤美、凄美和寂美的意境,给心灵以刻骨铭心的震撼与超越,从而也造成“主体与对象”的疏离,最终使得世俗生活闪耀出诗意与神性之光。
(作者系青年评论家、作家,就职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一种担当的诗学
杨隐
思不群的诗展现了诗歌之翼沉重的一面。曼德斯塔姆说: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思不群的诗便是飞鸟脚踝上所系的黄金。他的诗之思,始终朝向那些引力巨大的事物,其诗是升向天空的,但是你却能时时感知到存在之手那掣肘它向下的力。所以他的诗,鲜明地保留了某种挣扎和反抗的痕迹。在他这里,诗歌显现出一种对人类总体命运的介入和承担。
一、经验的结晶
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中说自己写诗“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在我看来,这无疑是诗歌的正途。诗歌是一面筛子,它去除芜杂,只保留那些最精粹的部分。与散文和小说相比,诗歌在字数上是吃亏的,但如何在方寸之内显山露水,却最为考验一个诗歌写作者的修为和造诣。在语词与语词的战役中,诗歌写作者唯一要做的,就是以少胜多。思不群的诗不以繁复的意象取胜,而是同样醉心于对经验的淘洗和提炼,直到在某个神启的瞬间,获得那枚最为凝练和传神的结晶体。
母亲默默地坐在墙角,道道斜光仿似她的白发积满了风霜的重量,压在眯起的双眼。她一米五的身体,在漫长的时光刻度上越缩越小。她孩童般的微笑源自一丁点暗自的喜悦,让我想起蹦蹦跳跳的女儿她已在同一片阳光下越长越高。
斜光穿过衣缝和裤脚,我仿佛被轻轻托举而长长的影子如一张生死地图,稳稳地铺在地上。两条河流从不同的方向将我的一生贯穿,又在更远处交汇,然后沿着阳光的路线独自生长
我是如此有幸。在这两条河流上走过我丰富而灼热的一生。我想起自己刚好有两只手它们刚好同样有力,可以在一瞬间将她俩抱紧。 ——《阳光下的河流》
这首诗饱含感情,写得张弛有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意象是如何美妙地滑动而摇曳成一首诗。母亲、女儿,阳光,影子,地图,河流,我。意象之间层层承接、递进,有机融合,最终如众星拱月,让“河流”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意象重获新生:“我”站在她们中间,一个坚定的中年人,用一个拥抱的镜头彰显了他的果敢、有力和感恩。他也是一条河流,与它们交汇在一起。宋人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述:“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一个语词的擦亮,一个意象的凝结,正是需要写作者时时有夺胎换骨之想。诗意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无相生。
用十年的时间切开自己又用八年的时间慢慢缝合
缝进石膏的左手与执翰的右手缝进昨日死与今日生
那些长进骨头里的尖刺与荆棘是固执而沉默寡言的异己者
几十年来,预言的猫头鹰蛰伏在黑暗中看护我,又指责我
这无法驱除的跟随者一再涂改我未写完的自我鉴定
大雪般降临的温暖,当他从午夜起飞日渐发胖的身体又一次胀破了线缝——《异己者:给自己的生日》 这是一幅精神的自画像,呈现了个体与现实的紧张关系,那种抵抗、叛逆、撕裂、和解。在命运的手术台上,诗写者既是病人,又是医生,他解剖自己又缝合自己。这是诗写者最为内里的经验沉淀。作为一种个体性的经验,却折射出所有现代人的精神症候。从最初的分裂到复原,再到最后的再度分裂,“异己者”的尖锐性和不可调和性不言自明。
在思不群的个人诗学笔记《诗歌二十一条》中,其中一条写到:“诗歌,从词中诞生,同时是词的对立物——所以诗人自己反对自己。”诗人是先天的异己者。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肉体中,都住着一个异己者,它代表着灵魂中最“自由”的那个部分,它永远学不会妥协,它永远追求真实和坦荡。这样的一个异己者的存在,带来的不是与这个世界的和解,而是冲突和矛盾,它不可避免地会让个体产生一种深重的“失败感”。
二、先行到失败中去
《先行到失败中去》是诗评家唐晓渡一本评论集的题目,用他的话说乃是:“试图使写作成为勾连心灵和诗的想象通道,以便把被先行领悟到的宿命(失败的宿命)转化为一个自由自足的空间,以容纳语言灵禽那神鬼莫测的双翅及其携带的内在风暴或涡流。”以此观照,思不群这组题为《那些隐秘的败退支撑着我们》的诗作正同样伴有这样一种企图。
远山疾行无功而返,颓败与惭愧的羞红一夜侵袭山头。从那里,山河的目光从未改变,它渐渐望向虚空。只有河谷从不惧怕退让,它在不断下降时划出的刻度,仿佛是它在四季的五线谱上写下的心曲。就是这样,一直以来正是那些隐秘的败退支撑着我们。——《十一月十八日过旺山》
十一月的旺山红叶飘零,水位下降,这是自然常景,再自然不过。但在思不群这里,却成为一种极富象征意味的心象。称之为败退,实则是一种历史性整体境遇的裹挟。称之为隐秘,乃是不经意间的流变。就像红叶仍会返青,河水湛然盛大,皆在一瞬,但都有一个秘而不宣的缓慢过程。在这种常与变的辩证法中,诗人通过“先行到失败中去”的绝境体验,向死而生,于悲凉中蕴藏一颗抗争之心。所以,“支撑”一词的意味便凸显出来。思不群的诗是有骨头的。像一条鱼,被它的骨架所支撑:
湖水吐出你作为一场败退那是它吞咽不下的部分——《给阳羡湖岸上的鱼》
这首诗中,我们再次触摸到“败退”这个词。这次是湖水的败退。作为一场败退的纪念物,一条鱼被永远地留在了堤岸上,成为“堤岸的一部分”。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命题切入,这似乎可以解读成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寓言,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最终在城市的荒原中干渴而死:“血液中的故乡一点点清除”。当然,这首诗绝不仅止于这样一种解读。我想说的是,不论以何种角度进入这首诗,我们都会遭遇一面墙,那是以深广的悲悯所建筑的墙,无比得坚硬,屹立不倒。
里尔克说:“没有什么胜利可言 挺住就意味着一切。”王小妮说:“站着,就是资格。”思不群说:“那些隐秘的败退支撑着我们。”我想他们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而这正显现出一个诗歌写作者应有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他以一种隐秘的败退为代价,以身犯险,切入这个时代的权力机制中。由此,需要有一种卓越的历史想象力与之相匹配。
三、历史的想象力
扎加耶夫斯基在题为《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的访谈录中说:“我想我尽力所做的,是利用历史,以及通过某种方式将历史涵盖到抒情的时刻里。我想我的诗多是截取历史的事件或历史的疼痛,然后试着从中找到某种人性的东西。”在思不群的诗中,正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种可贵的历史想象力的品质。
你写下寂寞北平秋夜的槐蚕正滴落冰凉的头顶你写下孤独香烟划开夜的伤口鲜红的嘴巴惊声尖叫你写下回忆仿佛幼时夜晚提灯还家洇湿的石板路幽暗的反光你写下愤怒墨汁与血的河流相互生长蒙羞的手指已集体将你瞄准你写下彷徨六朝古都的庄子骑驴而去任蝶蛹坠落尘埃你写下无奈秋肃与春梦打磨的这把剪刀理不清乱草的胡须你写下陷落那是每一次无常的挣扎慷慨的赠与你写下爱恨十字街头的布道者永远看不清十字暗器的来向你写下欢欣与悲哀天上深渊已经向着地狱之门微微开启最后,你写下希望与绝望再锋利的匕首也无法把锈蚀的铁锁打开 ——《鲁迅虚拟》
这首诗真是相当精彩!在这里,高明的历史想象力,不仅体现在意象精确而密集的呈现上,将鲁迅一生的爱憎分明用一个个蒙太奇镜头锁定拼接;更在于一种奇异诗歌听觉的建构上,它让历史深处的回声经由诗行的管道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我们耳边。其奥妙在于诗行的特殊化处理上。通过将短句合并成长句,读来急促有力,让你没有丝毫喘气的机会,不由自主生发出一种悲壮、激越的抗争情绪,营造起类似于摇滚乐般的声音效果。这一句句诗,与鲁迅倔强而直立的头发相得益彰。
正如扎加耶夫斯基所说,高明的历史想象力应当落脚于对人性内涵的揭示上,它依赖于一种灵魂附体的体验,需要创作者将主体和客体一同置于彼时彼刻那个独一无二的历史性情境中去体悟。
在《给1881年1月28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思不群写到:
你取出自己的死亡,藏于纸张褶皱的唯一配方,让狂暴经年的病症遽然逃逸。躯壳委弃,在棺材一样的沙发里你陷得多么深。在帝国的泥沙和经义里你一面挣扎,一面陷入西斯廷圣母的双手从未将你拔出。
而窗外,雪花正在安魂曲之上飞舞圣彼得堡的夜空如雷暴脱落,突然下降的一件缁衣,缄封住桃木写字台叫喊的伤口。大天使安娜口衔寂静,停止了歌唱,洁白的翅膀不安地收拢在疼痛的双肋下
这首诗就像在一块大理石上雕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头像,每一次斧凿都准确无误,每一道刻痕都深重有力。“在棺材一样的沙发里”“圣彼得堡的夜空如雷暴脱落”……这些诗句像黄金一样闪亮而灼热,几可以与特朗斯特罗姆的那首《果戈里》相媲美;又像一根火柴,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从俄罗斯深重苦难的黑暗景深中照亮。它烛照过去,但又何尝不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写作的一次拷问?
扶着它,像扶着生死相与的战友兄弟扶着它,像守着孤独又寂静的浩瀚国土 ——《笔墨帖》
写作,是需要使命感的。当你握住一支笔,你就“斫断了所有的退路”。正如奥登在《耐心的回报》一文中所说:“要想走下去,诗人必须有能够控制自己写作方向并保持持之以恒的耐力的能力。”作为一种有担当的诗学的践行者,思不群的诗歌之路走得扎实而稳健,他并非是独行者。(作者系青年诗人)
长淮诗典新增名家点诗栏目
《名家点诗》可评一人多首,也可评多人各一首(3人为基数)该栏目将结集出书,欢迎诗人、诗评家把好诗好评砸过来!投稿邮箱:chsd998@126.com;330513284@qq.com投稿须知:好诗/好评+简介+照片
《长淮诗典》顾问
梁小斌、陈先发、余怒、李云、杨四平
主编雪鹰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排序)
阿翔、方文竹、宫白云、慧子、卢辉林荣、刘斌、李不嫁、裴郁平、盛祥兰少爷、汪剑钊、向以鲜、雪克、雪鹰西棣、育邦、杨启运、张洁
编辑部主任少爷
《长淮诗典》公众号栏目简介
一、名家点诗:著名诗人或评论家为著名诗人、实力诗人、新锐诗人点评诗歌三首以上,可多人点评一人,亦可一人点评多人。
二、实力诗人三人行:由编委会成员荐稿,每次三位实力诗人,每位诗人诗作5-10首。实力诗人亦可直接与编辑联系。
三、专辑:已成风格的诗人诗歌5-15首,诗论或者他人评论若干,附照片、简介一并发邮箱 chsd998@126.com;330513284@qq.com
四、诗群大展:以地域或诗歌社团、诗歌群落为单位,每期10-20人,每人3-5首诗作,带个人简介,以及200字左右的诗群简介,说明诗群代表诗人、诗群流派风格、诗群刊物、创作成就等。作品资料发邮箱 chsd998@126.com;330513284@qq.com
五、投稿须知:同意本公众号原创保护,特殊情况需事先声明;Word文档,小四号宋体,左对齐,标题加粗。
《长淮诗典》编委会2019.5.29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常年)征稿启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是国内文艺类图书出版一流大社、名社。是一家具有广泛文化影响力的文艺出版社,被誉为当代文学出版重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坚持原创、精品、格调与传承的出版理念,“荟萃八方精英,力推百家佳作,重视文化内涵,追求高雅品位”。在长篇小说、大家散文、纪实文学、传记、作家文集、名家诗歌、言情小说、学术精品等诸多领域具有专业优势,逐渐形成文学、文化、教育三大核心板块。近年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的优秀图书,在国际国内各类评奖中荣获一系列大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秉承品质与服务并举,专业和情怀并重的理念,向您提供设计制作、出版印刷一条龙服务。欢迎有意出书的单位和个人(单书或丛书均可)联系我们。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联系电话
雪 鹰 18915871239刘蕴慧 13913967609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
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