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家 发表于 2019-11-29 20:24:33

彭林家:中学生如何突破写作难的思维探询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9-12-2 22:22 编辑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的幻想时期,大脑里的活跃机能接受着外界的信息而茫然失措,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中,由于过多的灌注了传统的集体文化的思想信息,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有一少部分学生因为天性的叛逆而钻出了这层世网,成为像韩寒、郭敬明那样的先锋派,但是,更多的学生性“情”都沉浸在一种儒教“礼”法的牵制中,失去了道法自然骋意识里,从儒教“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补充理论,揭识了艺术的美学特征,前者的主张仅仅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用和职能,却忽略了后者诗歌主体性和抒情性的特点,像楚骚的抒情诗那样,孕育着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抒情色彩。那么,这种人的潜意识的呼唤挣脱了情感的禁锢,由此带来的人的觉醒和人性的解放,是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需要共同思考的思维走向。如汉朝末期的《古诗十九首》就是以人为主题而体现了诗歌主体性和抒情性的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开劈了一代先声。      然而,思维是无形的写作,写作则是有形的思维。思维能力的核心体现出思维品质,也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的过程的主要途径和智力的突破点, 无论是从观察生活,选择题材,确立主旨,布局谋篇,表达方法的采用,都离不开积极的正面的、反面的和多维的思维活动。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这里所说的生活本身实际上是一种运动的自然之道,不仅要有情感与时代的要求,而且还要角度与视点的思考。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内容空洞,形式呆板,语言平淡,结构松驰,这种现象源于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低下,更深层的原因应是学生思维品质的缺失,心里没有培养一个艺术的后花园。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下笔不成文的状况,一般而言,应从思维的洞察力、神思力、创造性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自我的一方净土,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洞察力      敏锐的洞察力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的大小,就像老鹰的眼睛特别敏锐,在高空可以看到地面上很小的目标。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学生在写作活动 中能够敏锐地捕捉写作材料,迅速积极地进行思维,很快地组织语言材料进行表达。比如,魏巍先生从军多年,对战场上的事物可谓耳濡目染,见怪不怪了,但假如他对于战士们的冲锋陷阵、流血牺牲都麻木不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不会收集许多生动的例子,那就不可能写出优秀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作者敏锐的眼光和积极从众多平凡之中发现其不平凡之处,才能促使 作品的出色完成。 当然,这里还有一种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感问题,越是爱就越是强烈,洞察力就越敏感。   1.记忆仓库。很显然,就是经常性地把身边的人和事雕刻在记忆里,分门别类地做必要的材料积累,其目的是解决学生感到似乎没有东西可写的思维障碍,引导他们顺畅地开掘和组织写作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记忆仓库就是学生心中的“无米”。具体方法是:抄写、背诵或者剪辑好句子和片段,以随意无意的写作方式,如写日记或周记,把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和经历过的事逐步记录出来,时间一长,就能渐渐进入学生的心坎上, 让他们顺畅地倾吐胸中的积蓄。    2.学以致用。这需要我们老师深入学生中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身边可能出现的作文情境,然而后引导学生的积极性,点燃他们的“记忆仓库”。 具体方法是:定向有意的出一些命题作文,使命题方向在作文练习之间搭一座桥,牵一条线,像滚雪球似的使材料仓库的写作材料能畅通地发散出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另外,学生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偶有心得变记录下来,像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样,以表达单纯的情感,弥补阅历上的不足。
3.模仿练习。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思维迁移的灵动和情感的嫁接,就像苏格拉底认为艺术不仅模仿美的外形,还能模仿人的性格、精神特质和心理活动。比如,人从织网的蜘蛛那里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鸣叫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所以,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具体方法是:把一些名人精彩的片段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意识的改写、扩写甚至填空的方式,还可以造句造段或者为写某一个题材,先把有关的句子、片段摘录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串联起来。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神思力   神思就是心神和思绪的多边能力,具有思维的广阔性。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的解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写作过程中,一静一动,使思维保持异常的活跃。先是静思默想,浮想联翩,而后,思路远接千里,视觉遥观万里,发现昔人古事,世界风云变幻,并把这些景象使劲的浮现在眼前,一一描写出来。这里离不开想象,或者说,想象就是神思的一种体现和文章的翅膀。然而,我们的主体思维到哪里寻找客体的想象呢?      陶行知说:“生活就是大课堂,大自然就是活教材” 。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充满的魅力,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所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能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我们应该要经常地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去感知、探索和发现。
  比如,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树叶画的创作,到大自然中去玩耍、散步,引导他们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并描述四季的语言或者不同状态下的文字——春天:银杏、桃花和梨花树叶像一把小扇子,更像小公鸡的漂亮尾巴,到了秋天,它就从绿色变成黄色的了,枯蔫了我的一片青春的心境。夏天:碧绿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把翠盖的油脂伞,微风徐徐吹来,好比一个少女四处张望;偶尔,目光停留在不远处,稻田里的青蛙像一部蛙鼓的机器,嘎嘎的叫声增添田野的欢乐之情。秋天:是颜色最美丽的季节,绿的、红的、黄的,形态各异,你看吗到处是飘落的枫叶,远远望去,满山的红叶如一枚枚红沙巾,挂在我年龄的幽谷,悠然的飘荡;近近一瞧,像一只张开手指的小手,掰不开的情绪,充满着怅然的迷茫。冬天:一片白皑皑的视野,撒开着寒冷的月光,那月色下的姿态如一个个白雪公主,有的像屋檐的冰凌花和山涧的梅花;有的像霜林间的竹子和路边的松树,仿佛朵朵的雪花伴随着瓣瓣的心香,一起思索大自然的景观,单单说那松树的叶子吧,真是好玩极了,细细尖尖的,好像缝衣服的小针,扎手的锋利却感觉是温柔的陷阱,痒痒的,酸酸的,总有一种四季长青的留恋,不怕寒冷,不畏严霜,惹我想起了冷美人的神情,怪不得长白上的美人松在我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事实上,思路的流畅性和广阔性就是过联想和想象的智力结构来完成的神思能力。 然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半途被 “卡”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必要的联想和想象造成的心里流通的阻塞。

   1.联想与联想力。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首先,要构建联想知识体系,进一步形成联想力;然后,借助于逻辑思维的媒介,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联系推理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他事物可能引起的事物状态。  例一,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想起了敲门声。 突然,某一天,地球即将毁灭,还有一人在看电视,有一人在敲门。
    例二,放眼望去,大草原上碧海蓝天,不经意感觉到自己身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升起一种宽广胸怀的旗帜在四处飘扬。
    例三,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象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 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类似这样的联想,是思维的一个点辐射成另一个点或者一个面的心里流程,那么,这种发散性思维的变幻如果用理论来叙述,则是——   A.相似联想。是指由外形、性质、意义引起的联想。例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由红旗联想到烈士的鲜血、由人脑联想到电脑、由地球联想到其他星球,由原子结构联想到太阳系等等。还比如,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中,鲁迅骂梁实秋是 “丧了家的资本主义的乏走狗”,而梁实秋不服气,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立马写了一篇《鲁迅与牛》进行反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狗的奴隶性人性相通”,鲁迅抓到了性质要害;梁实秋两眼发白之际也不忘把鲁迅与牛作比方,以揭鲁迅之短。 这其中就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相似之处的联想,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B.接近联想。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的联想。比如,当你遇到中学老师时,在时间(人)上就会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内容、动作、方法等情景;当你走到学校门口,在空间(物)上就会联想到课堂、桌椅和操场等。还比如《光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曹雪芹的卒年问题》的文章,作者不同意曹雪芹死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的说法。他写 道:“……乾隆二十八年二月末一日,郭敏请过曹雪芹到北京喝酒赏春,他哪里会死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呢? 显然,来自作者运用了时间方面的接近联想,提出了新的看法。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接近联想是从已知的经验探索未知的常用方法。   C .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间存在某种差异或完全对立而引起的联想。换言之,是事物间的形状、结构、性质、作用等某个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说得通俗点,就是作比较。寻找不同的可比点,而写出不同的新文章,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背逆性、挑战性和批判性。例如..中国历史的纵向(内部)比较,有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等;。中国历史的横向(外部)比较:东方与西方文学等、中国与印度、日本等东方文学。    D.因果联想。是指由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其的特点是双向的联想,互为表里。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新的起因,像这种甲乙互动找原因的办法很多,就不再举例证了。    2.想象与想象力。想象力指人的思维在知觉(如表象、印象)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构建想象系统,才能够具有完成想象力的构建。.灵感:在创造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在灵性的瞬间,突然产生有关新的形象而闪现在我们的眼前。A.无意想象。是一种不受主体意识支配的心理活动。比如,梦幻:是指人在睡梦中产生的生动奇特甚至离奇怪诞的无意识想象。B.再造性想象。是根据外部信息的启发,对自己脑内已有记忆表象进行检索的思维活动。比如,阅读原始社会时,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头脑会产生相 应的“原始人类”表象,并根据作者的提示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再造新的“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形象。C.创造性想象。不限制于记忆表象,而是通过已有的记忆表象加工、改造、重组的思维操作活动而产生新的形象。比如,推测性想象外星人的外表和动作特征是什么样?D.幻想性想象。:是指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超越现实的未来,甚至是胆大的荒谬。可以看成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比如,卡夫卡荒诞短篇小说《变形记》等。E.象征性想象。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抽象的意义。比如,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的顽强精神。    3.联想与想象的比较。(一).两者的共同点: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在借帮助于形象展开思维,都可以呈现非逻辑形式,并且两者可以互为起点,即想象的思维可以在联想的事物中展开,同时,想象的思维又可以引起新的联想。(二).两者的区别:   A.联想只能在人脑记忆系统已有的表象进行,不能产生新的记忆表象;想象可以超出表象的范围,并可以产生新的记忆表象。   B.联想思维的活动空间是封闭的、有限的,思维的结果是不能超越现实;相反,想象是开放的、无限的,可以超越现实。   C.联想思维的过程是一维、线性和单向的,想象则是多维、立体和全方位的。   D.联想好比是物理的表面,想象好比是化学的深刻。比如无意想象是无意识的,无法控制,但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性想象、象征性想象则是有意识的,并且层层递进,由表及里、不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分析上,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深刻认识,为深度的文章提供思路上的保障。所以,写作时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功能,必须透过表层的现象,步步深入以挖掘其内在联系与矛盾。 写作中,这种深入思维首先表现在对主旨的立意上。如 茅盾的《风景谈》,作者没有停留在对延安军民生存环境与条件的叙述和描写上的联想,而是努力挖掘出生活在这块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勤劳勇敢、坚强乐观、酷爱自由、追求真理、敢于战斗、 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隐射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缩影,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才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反抗侵略者的故事。 否则,如果没有对蕴涵着对于“风景”中的社会含义和时代特征揭示的想象,以认识由此及彼的抽象理性思维,更好地让我们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的本质联系,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文章就不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比如,描写“雨”的景色。   A.夜雨:“沙沙沙,沙沙沙……”午夜时分,细雨声划破了夜的寂静,我急忙起床,在阳台看雨.。那雨细得如针,如毛,如线,像落叶般轻轻掉下来,于是,地上便溅起千朵万朵晶莹透亮的小银花,还没等我看够,它便像流星那样一闪而过.远处,雨轻飘飘落在黑漆漆的楼房上,树木上,柏油马路上,我从窗子伸出头来,靠近雨,一股清新的寒气扑面而来.用指尖轻轻触摸雨,好凉好凉.雨依然下着,弹奏着动听的小夜曲,迎接着灿烂黎明的到来!   B.夏雨:天边有一块黑压压的乌云,缓缓地向这边飘来,我知道要下一场大雨了,便站在阳台上看雨。.果然,不一会儿,天空顿时热闹起来,雷公公高兴得直剁脚,闪电婆婆不时这儿闪闪,那儿闪闪,以一种制造“灯光”的效果;风姐姐也不甘落后,把大树也吹弯了腰,那云也压得特别低,呈得特别黑.这时,雨也随着“哗”的一声,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下子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大约过了二十分钟,风停了,雷电也息了,黑云也渐渐散去,一下子晴空万里,太阳也露出了笑脸.如果不是地面湿,谁会想到刚才下了一场倾盘大雨呢?   c.秋雨:秋天是干旱的季节,所以,下一场秋雨是显得那么珍贵.。秋天的雨一般不会太也不会太大,是一种让人喜欢的中雨.那是下午五点左右,天空阴阴的但看起来也不会下雨,我便独自走回家,可是刚走出学校几步,雨便下了起来,我无法再前进了,只好在商店门口一边躲雨,一边看雨."哗哗哗哗,哗哗,哗哗......"雨点唱着清脆悦耳的歌打在芭焦叶上,打在地上,泛起亿个小小的酒窝,树叶也给淋成了落汤鸡,滴哒滴哒地往下滴着水,我索性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雨水滋润万物的声音……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的写作,必须要具有多方位的灵活性,而在写作思维中所谓的思维变通性就是要突破思维障碍。一者,是人们相信自己以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不由自主地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来解决新问题的情况叫思维惯性。二者,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非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思维定势。两者合成就成了思维障碍。解决的办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切入突破人的习惯思维。   1.审视传统。传统的知识是博大的,但不可 盲目相信传统,只有审视传统,才能得出新观点。 如《厚黑学大全》作者李宗吾在《我对圣人之怀疑》 一篇文章中,对孔孟提出的“性善说”和苟子提倡的“性恶说”均采用审视的态度,得出一部《二十四史》,盖以厚黑贯通的观点,又从此观点出发, 发明了新的学说《厚黑学》       2.换个角度。问题转换是 一种移植法则,取他山之石以攻己之玉,从而推陈出新。众所周知,蒙太奇是电影艺术中独特的结构组合技巧,敏感的作者将蒙太奇手法移植 到报告文学中,同样获得成功。《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就是个典型例子。又如现代诗的发展,许多也得力于移植而活生生起来,因而产生一系列新颖别致的诗,录像诗、广告诗、摇滚诗、电脑诗、多 媒体诗、报导诗,等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们用简易的话语,道出了现存人事制度存在的缺陷,用一种指桑骂槐的借代比喻,不直说现在人事制度真荒唐,有些领导居然是文盲",而是通过“现象”折射出“本 质”。   3,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其灵魂在于独特奇异思维,也就是指思维艺术的又 一种表现:化腐朽为神奇的思维技巧。就是在普通、一般的各种可能中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视而不见处的苹果落地现象,可以说大 部分人都目睹过,而牛顿却从中发现“万有引力”。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他能从平凡现象中揭示出不平凡的规律来。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基础。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 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才有可能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即自我表现意识。 这种自我表现意识的调整、校正,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来自学生对问 题本质的认识。一言以蔽之,如何消除千篇一律和立题单一,的思维通病,必须从思维的源头思考对策。勿庸赘言,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是由他们思维的单一性特点决定的现象,,而最根本原因又在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只是停留在常规思维的层面上,不知道纵横迈进,更不知道用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合理性的运用而产生的效果。如果单纯地从概念的层面上大谈理论,似乎又恢复到原来的起点,因为概念是静止的经验,反映的事物总要求一一对应的静止关系,现实的轨道却需要新的知识点来维持我们所见所闻的眼前运动,那么,该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对症下药,成语里启用了庄子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补充,探询一种“意在言外”、“象外之象”的表达方法,借助于比喻、暗示和象征等修辞方法来完成人们内心世界的用意,是一种以文字为载体而作用于感情所引起的想象和联想。而这里的美学感受包含着一种以“有” 知“无”的接受和品位。就是一种克服概念的僵硬性和事物的流变性的矛盾,以及概念的有限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其特点就是使想象力突破概念的僵硬性思考和固定化,把人们引向一个变幻莫测的深远世界。这,大概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深刻内涵。事实上,创新思维就是从猜测、想象出发、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虽然也需要知识经验作为基础,但不完全依赖知识经验。   然而,综上所述,都是一种看得见的能力,也就是有形的意识形态,写出来的文章都是没有超越前人所指定的条条框框;而无形的潜意识能量,却需要那些目标远大,立志高远的看不见的能力,尤其是那些把自己有限的情感投入对人类爱的无限情感之中,那样的那样,不仅可以挖掘人的潜能,而且还可以鲜活的捧出生命的春天。
(高考与中考作文题写作方面得分技巧)

举例说明——全国散文二等奖
狗在山脊上是条狼                        作者: 刘三明    这是一只非同一般温顺的狗。(先概括内容的条件,为主题埋下反向结论的伏笔)此前,我也养过一些狗,有的,因为吓着人家的孩子或白日里看到人就乱吠而把它们灭杀了,有的,因为夜不归宿被人偷吃了或者偷卖了。反正都是些让主人不满意的狗。这只狗,和我的小镇里的所有的狗一样有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规律:白天间或出去找些野食,晚间会必然归家。然而,这只狗一进我家门就给了我亲密无间的不可分割的情感。其时,它还很幼小,就跟着我不离左右。弄得我每每远出家门的时候总要躲着它,怕它跟了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反正对比联想总论)有一次,是正月要走亲戚,我偷偷地骑出摩托车,等到骑了约三四里路,发现它在我摩托车后面紧追不舍。看到它气喘吁吁且全身泥尘,我心疼又感动。我只好停下摩托车,要赶它回去,结果是等你一回头,它也跟着一回头。无奈,我只有取消了那次走亲戚的安排(正例一)   在养它几年的时间我发现,它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壮实欺侮过任何一只比它弱小的狗,也从没有吓着过任何一个小孩,更没有伤咬过任何一个人。它一般是在晚间听见家里或周边人家有什么动静的时候就会狂吠不已。记得有一回,我家进小偷了,人都在熟睡之中。是它突然狂吠起来,把我们家人全给惊醒了。待我们起来,小偷也早已没有了影踪。起来一查看,没任何损失,只是门被打开了。至今,我,还有我的家人仍然想不明白,那个小偷是怎么弄开了我家里的门,我的妻子说,也许是没有关门,我回答说,不可能,我清醒地记得是自己关的。它见我们起来了,在我们的脚肚子处缠走着,并发出胜利的嗷嗷的低沉的叫声,仿佛在表明它为主人做了一件值得庆功的大事。(无意想象)此事发生后,我的家人也跟着我一样对它是特别的友好,都把它看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它惨遭过一次不幸。   我永远记得那是清凉而平静的早晨,对于它来说可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惨痛的遭遇。我一打开门,就见它站在门右前角约三四米处水泥台阶上--它被屠夫砍了,靠近前腿的背部被砍出了一道我们人的口形样的口子,分明可见被一层白膜膜着的内脏在口子里极力地均匀地起伏着。它像是做错了事怕遭大人训斥的孩子,犹豫地保持着与我这约三四米左右的距离,回首,又一次次地回首,用孩子般害怕又充满求助的目光瞟我。终究,是不会离我而走开。(反例一)    我投以同情的目光,更注视着它的那道张裂着的伤口。我很容易想像出它在偷食肉案下的猪骨时屠夫举起手中的卖肉刀那一刻的情形。那个我永远不知道名姓的屠夫一定为自己的一次胜利的偷袭在向周边的人群炫耀高喊着并高举起了屠刀。它在被屠夫偷袭成功后那一凄厉而尖锐的惨叫,仿佛就从我的耳管逼入心尖。(由再造性想象渗入创造性想象)    我伸出右手,示意它不要走开。我近它身前去,它便温顺地靠着我的脚肚子。我脚肚子上厚实的肌肉一定让它感到了依傍的温度与生命的希望。在靠近我脚肚子的一刹那,它被屠刀砍伤后的那种无处伸诉的委屈仿佛一时倾泻出来了--我看见它的眼里一片潮润。(幻想性想象)    实际上,我从没有看见过任何一只狗因任何彻骨的伤痛,那怕是死亡而流过一滴眼泪!(因果联想)    我想,一旦有水通过这个口子灌进去了,一定会致它于死。于是,我在找来一些消炎药的同时,并找来一件干净的不用的旧衣服,撕成一个长条,在伤口上消炎后,绕捆在它的身上,   把那道伤口给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做好这些处理后,我示意它睡在家里不要出去。居然,它那天在家里睡了一整天。(由空间接近联想到写实)傍晚时分,我端来一碗饭食送到它的嘴边,它便像大病初愈的人一样直起身来,先是慢慢地舔了几下,然后就放心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写实)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大约过了二十来天,这道伤口终于愈合。它也便在我家里成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情感的正能量)    从此,它便有了终生记忆的教训:它再没有偷食过!    它被砍伤后像人一样长了记性,更是让我的家人为它的灵性而赞不绝口。(抒情---外界)   它依然与我家人快乐地生活着。(转折——内界)    后来,工作调动,我要到县城去工作,不能把它带到县城去。它自然就呆在我岳父家里。每次回到岳父家,总见它飞快地跑出来,摇头摆尾地在我的身前用前脚快乐地连抓着地面,尔后再用身子或头不无亲情地在我的脚肚子上蹭来蹭去好几遍,直到我爱昵地拍拍它的头,它才离去。那种相见的快乐一定不亚于我家里的任何一个亲人。偶而有一两回,没见到它飞出来接我,我总便会向岳父问起。(故事的起伏,引起心里的波动)    我也永远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岳父打电话说,说家里来客人了,叫我作陪。岳父之命,我当即答应。那天下午我请假提前下了班,一路上我便又想到了我那经常飞跑着出来迎接我的狗。于傍晚时分从县城赶到了岳父家,一到岳父家里,见来了八九个客人,我便忙着招呼客人去了。此次我没有见到飞跑着出来迎接我的狗。(时间接近联想)席间,几道菜后,上了两大盘狗肉,引得客人们一声声地高喊,那狂野的吃性通过这声声高喊已渲泄无余。我也便说了句,今天还买了狗肉。桌席上,听我这么一问,岳父也没有作正面回答,也不正视我,示意大家吃。我察觉岳父的目光有些躲闪,言辞的语调里含有理亏不直爽的意味。我想,岳父以前一下子是不可能买这么多的狗肉的。我觉得有些不妙,我望了望岳父,没有说什么,悄悄下了桌,走到屋外,希望从岳父家门外看见它的身影。来到厨房,问起女儿。女儿回答说,外公说狗老了,就把狗给杀了。顿时,我心尖仿佛被一根绳子紧拴着,      突地拽了一下。(情感的悲哀)    我眼前浮掠出它与我亲昵的狗的模样,我不敢把它叠加到装进盘里的狗肉上去!    一只情牵难舍的可爱的狗正被狂野的食客嚼成碎末和着酒下咽到肚子里去了呀!(情感的极点)    我对女儿一定是有些凶狠地说,你怎不阻止你的外公呢?女儿说,我说了不要杀狗。我狠狠地望了女儿一眼,女儿害怕地没有说什么。这时妻子过来了,冲我凶着,说,难道你要怎样?这是我爸杀的!(故事的回旋)    我和妻子四目对望着,时间好像凝固,最终还是我收关了无可奈何的无力回天的目光。是的,难道我能怎样?女儿更能怎样?女儿与岳父相比,那不就是一个是弱小无权的子民,一个是掌控乾坤的皇帝么?!(心理描写)    这是我一直必须要尊重的岳父杀了我情感牵系的狗(矛盾心理)   自此,我再也没有养狗。    自此,我也总会想起那只狗。(因果联想)    有几回双休日,在傍晚时分,我去岳父所住的小镇外的乡野散步的时候,仿佛看见它就在坂野不远处的山脊上,像条狼,用一对蓝幽幽地眼光注视着这个它悲愤难以理解的世界。也许,它在想,它能用倔强的生命力抵抗住屠夫的屠刀,却不能防范自以为有无限亲情的日夜相处的人的杀机!(换个角度思考,由幻想性想象到象征性想象)我想,它不该是一只非同一般温顺的狗,它早就应该是一条狂放不羁野性的狼!(由象征性想象到哲学性升华,呼应主题的结论))注:此文《散文世界》刊登,中国三峡出版社将结集出版,书名《存在的见证》。

解读和评论——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方式,带着真挚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撰写着熟悉身边的人和事物,文章以“狗”为背景或载体,渗入人性思想的透视和情感折射,内容波浪起伏,故事平淡悬情。   本来习以为常处,使作者心平如镜,却是创造性思维的大敌。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存在好的现象也存在不好的现象,这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了。但好的与不好 的、先进与落后、歌颂与批判是辩证统一的。具体而言,“狗” 本来是温顺的狗,一直伴随着主人友好地生活着,虽然有一次惨痛的遭遇,引起主人的联想的恐惧和担心;作者采取了防护措施,同时也使“狗”更加温顺,不再偷食。按理这些外界造成的因素应该是平安无事情;可是却抵抗不了内部的攻击,所谓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恰好应征了“文明引来的灾难”的哲理。或者说,越是野性的         越是安全的,所谓的弱肉强食的生物法则,假如“狗”是一条狼,那么,这同一系列的生命却是两个绝然不同的命运。      从创作理念而言,也许以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环 境,以一些事为自然习惯了。居鲍鱼之室久而不 闻其臭,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引起心里的审美疲劳,让幻想占居了主线,尤其是当前整天泡在文 学吧的学者、学生很大一部分对一般文学嗤之以鼻,以为写小文章为“小儿科”,他们需要寻觅好的材料和引起轰动的事情,成为惊人之作,而不是从小处着手,久而久之,终于眼高 手低,到写大作时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狗在山脊上是条狼》的作者却能在司空习惯处,珍惜身边的素材,先扬后抑,步步莲花,以平常人的 眼光写作,在“乡土故事”里大刀阔斧,创作了这样引人思索和“意在言外”的散文。,让我们想起了鲁迅笔下的《一件小事》的情景。也许的也许,这,便是一个人的独创性的诠释。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是采取了“先扬后抑”的方法,给读者以惋惜、同情和反思的回味;相反,“先抑后扬”的方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叹息,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藤野严九郎的形象开头给人以生活作风散漫,以 致差点被误认为小偷的印象,到后来才点出他 其实是一个关心中华民族的日本人。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高大了。   其实,散文是最朴实、实用、常见又常用的文体。散文的特点一是短小优美,精炼隽永,生动有趣,取材广泛,表达自由;二是散而不乱、形式灵活;三是长于抒情,形式优美。最突出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形散神聚。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而这篇散文的语言都是白话方式的句子,但文章中偶尔一些动词的运用,如“瞟”、“ 拴”、“拽”和一些形容词、名词与动宾词组的联营,如“狂野的食客嚼成碎末”、“ 蓝幽幽地眼光注视着”,使模糊性的语言一下子进入精确性的思想。或许在百花齐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文学界不单单要 明媚的春天,同样需要严寒的冬天,来揭示事物的本相和人性劣根的反思,告戒人们真、善、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许,这就是一篇优秀作品的意义之所在。
2015年4月27-28日万年



zhangxi24 发表于 2019-11-29 20:24:35

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彭林家:中学生如何突破写作难的思维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