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信仰 ——“对传统的追寻与‘天问’”暨马晓康长诗《孙子》研讨会侧记
文化是一种信仰 ——“对传统的追寻与‘天问’”暨马晓康长诗《孙子》研讨会侧记(左为:马晓康 右为:作者)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2019年12月16日下午,当20多位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评论家齐聚山东大学文学院,济南的冬天,还有如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那么温情,那么拥有诗意。今天,他们就是为诗歌而来,为90后诗人马晓康历史长诗《孙子》研讨会而来。在文学院会议室里,这些人团团而坐,盛赞马晓康文化底蕴的丰厚、其长诗的别具一格和诗意历史的份量之重……
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早发端于中原,山东是中原文化重点地区,自古以来齐鲁大地就一直繁衍着中国传统文化,生动地演示着中华的精髓。孔子、晏子等代表着山东文化,更代表着中国文化,他们对于中国历史、道德伦理、生命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直至今日,人们对于孔子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尊崇度仍然十分的炽热。这种融入骨子里的东西,已经成为一种中国标志或中国文化符号。
高山仰止。在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马晓康抓住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具有灵魂的东西,创新着诗歌写作方式和寓意表达,这是与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相吻合的。诗情诗意的入时、精锐、深刻,符合人们审美意识和思想考量,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厚重历史的挖掘与传承,离不开先人用生命用精神铸就的文化阶梯。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学军对马晓康历史长诗做了充分肯定,他说,马晓康以诗歌形式为历史人物立传,写入自己对战争、和平、历史、天道、哲理、思考。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如何把握,选择的切入点特别好,显示其理性。山东教育出版社周红心谈到马晓康创作的思想厚度,通过大量考证孙子和传说,结合《孙子兵法》给予后人的启示,以富有张力、舒缓有度的节奏及晓畅通达的诗句呈现了兵圣孙子的生平轨迹和精神历程。作为孙子故里代表、禁用词语广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国柱在致辞中,对于马晓康深入实地调查,走访专家学者,掌握许多第一手资料做了充分肯定。
时光是一挂飞速的马车,承载着历史总也走不完的明天。有的诗评家和学者把马晓康这本长诗短时间内几次阅读、字斟句酌、细细地咀嚼;有的归纳出马晓康主叙架构和分节形制;有的把他的长诗《晏子》与《孙子》做以比较,突出对马晓康诗歌主脉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华语诗歌研究中心(社会事务)执行主任夏汉正在从事对于90后诗人的研究,他从诗歌语言完整性、诗歌语言受到传统滋润、古代诗文流变等角度阐述马晓康诗歌带来的意外惊喜,以及诗学价值与意义。他说,马晓康在历史的叙述中找到了个人的成熟,马晓康在对世界的认识、文本体系上有整体感与形象感。山东大学文学院退休老教授耿建华在研讨会总结中提到,反思历史,反思战争。《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孙子的具体史料并不丰富。这是马晓康长诗创作中的难点。马晓康的《孙子》不是传记性长诗,而是一部哲思和抒情性的长诗,他以孙子和他那个时代为素材,用诗意的笔触,去反思战争,反思历史,反思人类历史命运。这就使这部长诗具有了哲思的深度。
2
历史长诗是一种有高度难度的写作。一方面要有素材的把握,长诗《孔子》不仅需要渊博的历史知识,同时也需要有现实的高度。另一方面要有相当的写作的技巧,既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通过历史的简单复制或重复,铺陈内心感受,也不是也并不是那种底层书写或者一般意义上的战争叙事。马晓康历史长诗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具有超乎年龄的史料和感受经验外,马晓康还有他极为独特的内心体验:就是他诗歌文本的“非现实性”。在长诗中,马晓康多次设定远逝的历史场景,所揭示兵法计策与影响之类的介入性书写,常常体现在哀叹美好事物丧失与消亡。
其一,诗意的叠加和文化的品质。马晓康以孙子和《孙子兵法》为写作现场,通过诗歌,意在将古今中外战争的阵痛、隐痛和悲痛,丧失、丧乱和丧礼,无知、无良与无法,尽可能地以个体的方式写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人类共同的疼痛、焦虑和梦想,是关注民生与现实的诗写,反映人类同样的精神诉求。山东作协赵月斌老师发言指出,创造新的诗歌体例,用诗歌走近诸子,具有非常大的考验。他从建构新的文本形式,要有体系统筹,文本创建的用心,作为年轻作者要有“勇猛歌唱的决心”等方面分析了马晓康长诗,指出现代诗人应该怎样面对世界面对历史。
其二,对历史、对人性、对公义、真理与良知的探究与追问。这是与会者谈到马晓康诗歌写作创新同时,所具有的另外一个特征,也是大家达成的又一个共识。大家谈到用长诗写历史和现实,过去曾有过艰难的探索,但基本上是无疾而终,这条长诗写作道路走得有些艰难。其实,任何写作首要问题是写作者创作的方向。这个方向,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极为密切,与时代的发展极为密切。马晓康诗歌并没有政治色彩,也没有历史的炫耀、迎合与自我吹捧。这样的写作,甚至超出了马晓康的年龄和诗歌的本身,升华了主题,具有实用主义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刘阶耳教授谈到,1980年代“新诗潮”多元化探索,迄今未得到扎实的相应。而长诗《孙子》基于“时间轴”灵活、生动的神会聚拢,由“声”到“音”,再到正文意兴慨怀的持续深化,俨然不是重复1980年代。写长诗也如同与巨大野兽搏斗一样,让你知道哪方面的缺失,然而,我们必须要有对自己民族文化尊重与传承,要怀着对优秀华夏儿女的敬仰与尊重,继续写下去。
其三,传达出历史的启示,昭示着诗人独特的生命存在。在马晓康诗歌中铺排各种有关战争的情景,有的看似写的是日常景象,但却是虚化的,是警醒的,是超越的。在这种虚化、警醒与超越式的诗写里,马晓康完成着对战争的本质的诗意呈现与表达,也完成着诗人对于一种生命意义与境界的认领与皈依。这**诗特征在马晓康的另一本长诗《晏子》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山东政法学院赵林云教授认为这样的诗意表达,是难能可贵的,尽管马晓康有的诗句还表现为拘谨,这里不妨做以短诗到长诗的思考。聊城大学文学院刘广涛教授谈到了智慧写作,现代诗歌写作,特别历史长诗谁来写谁来评都构成难度,我们要以审视的目光打量这部作品,就会感到他的文气和灵气,历史的韵味更加浓厚。
3
诗歌写作也在于总结。毫无疑问,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对马晓康的一次鞭策,更是对中国历史长诗写作的一次小结。在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鱼目混珠、大量文学(诗歌)垃圾层出不穷,写诗与读诗之人确有“十字路口”徘徊和诗歌创作欣赏水平徘徊不定的状况。中国诗歌并不是纯自娱自乐的“个人行为”,因为诗歌拿给别人就是大众的东西,这种东西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可低估,需要“抱团式取暖”或“灯塔式的相互照亮”。如此的诗写对语言的要求是极高的,因为这不像口语诗写或日常叙事那样,可以向文本外寻求阐释的背景因素,或者跟随着叙事线索,依凭事件或事象来完成诗写。
事实上,马晓康这**诗诗歌,是近乎一种纯诗的实验性写作,从而完成了将一种语言感性与想象转化成言语纯净同时又意蕴丰厚、自成天地的诗歌写作,是以个性化言语完成诗人个性人格塑造的写作。辽宁省盘锦市评论家协会主席刘亚明认为马晓康具有超乎年龄的写作,有度地对历史人物的把握,把文化作为一种信仰,这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马晓康。他的长诗每个章节都独立成章,所有章节聚合在一起,构成了诗歌主体,形成历史穿透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诗歌范本。
对于长诗,一般作者如果没有很好的诗歌语言基础是无法完成的。马晓康无疑是耽于语言炼金术的诗人。如同完成《晏子》写作一样,他痴迷于语言自身的力量,他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语言里的那些存在的微妙,进而向孙子时期每个历史痕迹注目,抚摸着那些历史细腻的存在与存在的细腻。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智中教授从翻译学角度对马晓康诗歌语言艺术进行分析。提到马晓康鲜活词语、匠心独造,干净语言、脱俗意境,比兴鲜活、营造意象,历史叙事、诗性抒情。山东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张丽军教授说,中国历史需要激活的文本,历史长诗要像舞台一样走向我们的心灵。他对马晓康无不期望,要长诗写在大地的舞台上,复活一段历史,让话语从经典出发,文化内核与情感内核叠加在一起。
研讨会上,大家清晰地感到马晓康对语言的真切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既是历史与诗歌的交融体验,也是体验的历史诗写。马晓康实现着一种言语自身能指的本然的增殖,并在这种本然的增值过程中,实现着诗人自我的审美建构。中国诗歌在线山东频道负责人王宜涛以《由马晓康诗集<孙子>引发的思考》为题做了发言,他认为在90后的年轻人中,马晓康是极具代表性的。马晓康从通过他的文学观照人生,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和体察,在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相互对应中寻找自己诗意的栖息之地。与会专家学者也对马晓康诗歌提出意见、建议和希望,指出个别细节诗意不足、语言推敲和审美渗透等问题,要马晓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握创作中生命感喟的心灵归属、追求一种生命情感状态的纯粹性、积累创作中生命意识的日常经验,不断走出自己,不断超越。
文化是一种信仰。在齐鲁大地对于传统的追问与“天问”,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马晓康长诗写作顺应了这个时代和时代潮流,潜心为文,以诗歌传递着生存的信念与歌声。这是与时代的共振,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简介:刘亚明,男,辽宁省盘锦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盘锦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曾获第四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红色散文征文大奖赛二等奖等奖项若干。出版诗集《仰望的思绪》,文集《淡去的岁月》《明心雅鉴》《芦花诗语》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