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家 发表于 2020-1-11 21:42:31

彭林家:评艺术家王科《白鹿原,耸尊雕像》的本情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1-16 17:22 编辑

      
      王科,网名岁月流虹。现公职新闻媒体。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任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诗词委员会主任;省市区作协会员;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陕西宠石文化俱乐部副主任兼秘书长。1983年2月创办渭北田园诗社任社长主编,编辑社刊《禾苗》。任王老九诗社第一分社社长主编、主笔《三秦名村》;曾为习近平主席家乡执笔编撰《中和村志》《奇石研究》《中华主流精神丛书》等刊物。2014年11月3日创办网刊《汉唐诗苑》2015年5月25日世界佛诞日创办《女娲抟诗》先后在国内报纸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随笔逾百万字,其中《郭小川夜送王老九》《骊山石的诱惑》《我做编辑》《透了缨花的玉米》《鸳鸯戏水》《我送你》等30多篇获奖。特别是书画评论,奇石散文和诗词享誉石界,著有作品集《岁月流虹》《王科诗词集》等。

            白鹿原,耸尊雕像                                                            王科一部《白鹿原》引魂牵魄因了这鹿的嘶鸣久盼的回眸呀让我仰望仰望一尊雕像
陈忠实啊,陈忠实从白鹿原走出又回归白鹿原奉献一丝绿意捧起一缕缕清香我把憧憬寄托无限怜听白鹿原奏起的秦音霞光
漫步白鹿原的胸膛如春风般柔和我带着一种情素独自眷恋思想从此有了灵魂理想,道德,信仰与情操情绪,回归绽放在志存高远春光里跨越时空的视野为我绚烂芬芳
听白鹿原上的鹿鸣触动心灵的旋律厚重的人文气息呀像母亲的爱涓涓流淌我静看白云悠悠追求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怀倾听静美的华章
白鹿原,耸尊雕像的心空横卧终南不同凡响浐灞河水源远流长滚翻神奇厚重的白鹿原一任岁月斑驳历久弥香这里的绿色人文倾情沉沉难忘闪烁光芒的白鹿精神波澜着壮阔的太一红阳……

               太白,心空的天象 —评王科《白鹿原,耸尊雕像》的本情与美学原型
                                                       彭林家    白笔记事,朱鹿饰观。《白鹿原》的精神史诗,是一次透析国人心灵与欲望裂变的相别,相衬着天象的情与性,金克木的易学原理,启迪着人心与道心的分界岭,道德是诗魂的“耸尊雕像”。史诗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影片,于2012年9月15日在中国上映。内容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耐人寻味的原生态情感,穿梭在物欲、爱欲与寡欲的三欲之中,美学等量于欲神、识神和元神。由此,在诗家王科笔下的《白鹿原,耸尊雕像》,以叙述的形式,将情收获,蔓延一行行堆垛的庄稼,像稳温矗立的小山,缓缓辞出,重新呈现一幅静美伦理的性情图画。
       “一部《白鹿原》引魂牵魄/因了这鹿的嘶鸣/久盼的回眸呀/让我仰望/仰望一尊雕像”,诗里的“引魂”与“牵魄”的当句对,起笔的比兴“鹿”头,揉起寸意,寻常千仞之象,升起了“嘶鸣”的悲伤。鹿,中国文化的图腾,代表财富(禄)、长寿(道家寿星坐骑)、美丽(俪皮是成对的鹿皮)、权利(逐鹿)、自由、六六大顺等等引申义。西方的鹿代表活力和机敏,如圣诞老人坐骑是拉雪橇的驯鹿。由此,那“久盼”的和谐、幸福和忠诚,一程程,染起“回眸”、“仰望”雕像”的意象风景之画,意味蕴涵地,将鹿角尖部含有灵芝的精华,游弋在笔下生花的廉空,不时翻空我思我想,滋生情感的一对白鹤,凸现阴阳和鸣的吉祥语境。如藏族,鹿雌雄成双成对出现,悠然反视着俪皮的物质表象,倾述着精神的问话。       “陈忠实啊,陈忠实/从白鹿原走出又回归白鹿原/奉献一丝绿意/捧起一缕缕清香/我把憧憬寄托无限/怜听白鹿原奏起的秦音霞光”。著名作家“陈忠实”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因而,在意象映照上,“走出”与“回归”的双向语境空间,一正一反,洋溢着回归的自然而抛开枷锁的烦恼;好比听一听路边的虫鸣,看一看小溪里的纯洁;从物象到词象,从有相无相,比量着心中的那一抹太一的禅意。显然,言词象数的“绿意”,是生命活力与安定和平的象征,如含差草一样,默默收拢叶片而不过分张场;“寄托”这一股清泉在心中悄悄流淌,宛如“怜听”柔和植物净化空气,让天籁“秦音”在横空出世的鸟语中,咀嚼着秦字、秦人、秦腔的声音,依然还记得中华儿女的乡愁;然后,从喧嚣的都市里,回眸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的勤劳,静静地,营造出清新“霞光”的太初森林。   桃色寻魂梦,李白唱凤歌。诗歌是集体潜意识的挖掘,靠近于祖炁之德的载体。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出北方和南方,白白朱朱,红黄蓝绿,致使地理环境、自然生态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在音乐的两大派系中,《汉书·地理志》中道:“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南方人偏爱明快悠扬的典雅之声,人性偏于柔美;北方声乐的高亢嘹亮,表现出北方人的粗犷与豪放。就秦腔的强音而言,如秦人的“饼饼面”,即为biangbiang面,用盐水和面,将面团置于石头,直到面团光滑、均匀之后,再用擀面杖擀成大面片;然后,切成像裤带一样宽,下到沸腾的滚水锅中。扯面时,摔打案板或擀面杖在案板上的捶捣击打,那发出的声音是“biang”, 与“ba”“bia”“pa”等拟声字比较,在表达声响的字中,万籁俱寂,响亮而浑厚;源于妇女洗衣服时,乒乒乓,用棒槌用力地捶打湿衣时发出的声音,将衣服顺着流水漂洗干净,熟悉的声音,仿佛是四处街坊理喻的常形,内音外形,乃是依据音而不是形的传达。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哲理上,音是肺部是遵循大自然节奏发出的声,如音律、音色和音量;弦外之音的信息,对接着音乐模仿夜莺的娇喉,为诗歌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借助桃木棒槌柳木刀的辟邪,反刍诗歌三性的善、恶、无的艺术追踪。
    “漫步白鹿原的胸膛/如春风般柔和/我带着一种情素独自眷恋/思想从此有了灵魂/理想,道德,信仰与情操/让我的情绪回归绽放在志存高远春光里/跨越时空的视野/为我绚烂芬芳”,诗文平铺直叙额,在字与词之间的缝隙,盛开语言的花朵。如“漫步”与“胸膛”的虚实对接,“眷恋”与“灵魂”的时间蔓延,“视野”与“芬芳”的空间伸展,一动一静,陪衬着语句的觥筹交错,问长问短,驱赶语境的红花绚烂,加深了寓意的扩张。若是驻足而望,反目视之,那“情操”的触觉视点,回响白鹿村族长白嘉轩困顿磨难中,秉承一生的仁义守己,继承人白孝文被教化压抑后的放浪形骸;那“春光”的鹿兆鹏把握命运的自觉革命,而让天下所有男人乱性的田小娥,既勇敢地追求天下所有女人最基本的幸福。从心里原型上,展望梅花鹿象征灵气活力腾飞和儒雅权贵;恍恍惚惚,闪现内蒙古的商代岩画以鹿最多的图像,觉知与狼图腾一起象征不朽的精神。     “听白鹿原上的鹿鸣/触动心灵的旋律/厚重的人文气息呀/像母亲的爱涓涓流淌/我静看白云悠悠/追求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怀/倾听静美的华章。”无声无为的诗性,有音有色的诗情,如佛座上的卧鹿浮雕,风对人耳语:“听”着轻盈的岁月,“鸣”着“旋律”的酣畅,淋漓着诗意的尽致。那“气息”引发族内轩然大波……风云变幻的时局下,素有仁义之名的白鹿村内纷争不断,古老的土地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仁是儒教的情感核心,土是“母亲”的慈爱厚德。人间的“涓涓”细水慢流,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的坚韧。如成熟的麦穗低垂头颅,启示做人要谦虚,枝头的绿意却翻起勃勃的生命“情怀”。瞭望的“白云”则是天上的水,天一生水而始成生命的“静美”。诉说着长工鹿三的铮铮铁骨和卑微认命,而其子黑娃对低贱人生的愤怒不甘,反噬着乡绅鹿子霖追逐权益的放纵奉迎。语境的修辞上,诗人从“白鹿原”的脉络,以明喻的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致使中间没有比喻词的暗喻,让“华章”的文采花纹,明媚着直接叙述的喻体,在语境的渲染里,一一吐出审美的真性本真。
    “白鹿原,耸尊雕像的心空/横卧终南不同凡响/浐灞河水源远流长/滚翻神奇厚重的白鹿原/一任岁月斑驳历久弥香/这里的绿色人文倾情难忘/闪烁光芒的白鹿精神/波澜着壮阔的太一红阳……”借喻是甲代乙相似点而不出现本体内涵,从本心实情的现实里渗透而出,是谓诗歌的外延。如“心空”是心性广大,含容万象,有如虚空之无际。表现为太白,即为金星,太白星是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也是各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早晨出现在东方时叫启明﹐晩上出现在西方时叫长庚。在陕西叫山名,李白的《蜀道难》曰:“西当太白有鸟道”。其中,盛产美玉的“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道 、佛、孝、寿 、钟馗和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地理上,“浐chǎn”河、“灞”水均是陕西境内的河流,借指关中地区的八功德水。《初学记》卷六引晋戴祚《西征记》:“关内八水(八川),一泾,二渭,三灞,四浐,五涝,六潏,七沣,八滈。”唐骆宾王《帝京篇》诗:“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由此,诗文里的一个“滚翻”向前、向后或向侧翻转的圆融,浮现本心澄澈的空寂无相。修辞上,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如瞎子摸鱼、闭塞眼睛捉麻雀的思维挪移。心理美学迁移上,就是“弥香”的圆融思维,借代着“人文”的诗情显意识,其“精神”则是集体潜意识的代言,如天穹上不动的“太一”,对接着上文的终南山,谓天上中心,又称天一、太乙、北辰,为北极星,乃群星拱卫的天文现象,表现为“红阳”的天象红日;表现为地面的投影,觉知一群蚂蚁抬走大骨头的团结;象里象外,心中了了,诗意的月色就是象外之象;在《白鹿原》的视角里,一缕缕清纯洁白的月光,溶溶着,一望无际的原野; 惹你的心象,凝望最初的天象表白。2020年1月11-12日吉林

                   沁园春·赠王科诗家
                                             文/吴海晶(河南)

      岁月流虹,山川养性,要眇宜修。有《禾苗》耕耨,枝头繁茂;《名村》纪胜,兴盛来由。佛诞抟诗,骊山觅石,独步文场骋紫骝。频追梦,屡跻身皇榜,占据鳌头。
      善于未雨绸缪,肩重任,协调事务稠。揽新闻媒体,鲜明声色;体坛文化,跬步登楼。团队精神,大唐气概,高屋倾瓴多智谋。机缘合,喜长安倾盖,正值高秋。

作者简介: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党员。静居雾凇的一方灵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赣东北仙人洞,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净土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文化总监。《诗歌周刊》提名批评家,易学、神学、美学天士。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2018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说家写序、写评论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人民日报》《印尼日报》《中华诗词》《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词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webraider 发表于 2020-1-11 21:42:33

不错!

女娲抟诗 发表于 2020-1-12 17:18:44

感谢有你支持是我最大的幸福,诗的初衷只是对我的师长和老师有着深一层的感念和敬仰。多年以来谆谆教诲铭记永远……有幸得之彭兄厚爱高评,汗颜至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彭林家:评艺术家王科《白鹿原,耸尊雕像》的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