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长诗人”王峰出版《天际线》:当代写作不能过分抽离
本帖最后由 偏教黛眉长 于 2020-1-18 21:20 编辑飞行员诗人王峰诗集《天际线》研讨暨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
“翱翔天际,诗意人生”。1月4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和作家出版社主办的飞行员诗人王峰诗集《天际线》研讨暨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虎,著名军事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贾永,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著名批评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江河,《诗刊》主编李少君,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著名批评家、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著名诗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天际线》责任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兴安,诗人、《人民文学》编辑刘汀等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欧阳江河主持。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江河主持研讨会
邱华栋先生首先致辞。他表示,飞行成为现代人越来越流行的出行方式,王峰作为飞行员,他在其中提取诗意,驾驶诗歌在天空中飞行,使得他可以以诗歌的形式带来新声音、新希望、新空间,让人眼前一亮。
张清华说,诗歌是语言的飞行,诗歌与飞行有很多共通性,高和远的主体,使王峰的诗有一种人世间难以获得的疏朗,有一种永在飞行之路上的旷远。王峰以诸神的视角俯瞰众生,宽广、宽容、明亮、悲悯、超越,以他特有的情怀,为大家带来颇具丰富性的作品《天际线》。“目之所及,永不可及”,这是天际线,也是王峰的诗歌,把生命的无数种复杂性融入作品中。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致辞
路英勇先生作为王峰诗集的出版方,对王峰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认可,王峰作为一位很有特色的诗人,他的作品向社会、读者输出很多正能量,期待他可以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输出。
诗集《天际线》揭幕
三位嘉宾致辞后,吉狄马加先生、邱华栋先生、路英勇先生、欧阳江河先生、张清华教授、山航集团纪委书记林海波先生、著名批评家唐晓渡先生以及王峰先生一起进行了新书揭幕,共同祝贺诗集《天际线》的发布。
随后,嘉宾们从各自角度纷纷就新书发表感想。
施战军说,王峰身处高处,注视天空,心中却装着低处微小的存在,他诗中的“力”,可以延伸至宇宙。李少君强调,那些云与月于王峰而言不是仰望,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唐晓渡用“把铁门槛修到天上去”和“把高梦越做越结实”来形容王峰的诗歌构建。王家新谈到,飞行和诗歌本身在渊源上有一种古老的隐喻关系,其实在每个诗人身上都携带一个飞行员,王峰把它很专业化的实现了,他很自觉、很投入地来写飞行领域,他的确是形成了很独到角度、眼光、感受力。刘汀表示,王峰的诗拓展了新的审美空间和阅读体验,他把大地的经验给天空化了,并且把天空的经验给大地化了,他的作品经常有一种失重的感觉。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总结发言
吉狄马加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作为飞行员诗人的王峰对“飞行”与“诗歌”均有独到的理解,他在不同的维度上实践着对人对“自由”的追寻和卫护。他从飞行的领域、心灵的共震以及转型期的探索三个方面对王峰的整本诗集、诗歌创作道路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并对王峰下一步发展提出期望:保持诗歌的灵气,增加超越领域的可能性。
诗人王峰
王峰对在场嘉宾表达了感谢,他说自己会继续坚持“胆大、心细、脸皮厚”,带着冒险精神和细腻观察,接受大家的批评,一如既往秉承赤子之心,继续翱翔天际,书写对蓝天大地的厚爱,敬畏天地,敬畏生命。
会后,凤凰网文化还对王峰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凤凰网文化:虽然刚刚吉狄马加主席说,他不喜欢以职业来称呼诗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您这样一位机长诗人,确实又是与所谓“职业诗人”有所不同的。今天有很多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都还无法仅靠写作生活,只能一面从事其它职业,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有些坚持下来,有些可能就中途放弃了。作为过来人,不知您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可以和他们分享?
王峰:所谓诗,从文字上讲,一个言一个寺,言代表说,寺代表精神上的图腾。诗之所以是抽离的,是因为神鬼说的话就是超越意象的。对于现代人而言,诗是语言之外又不超脱心灵。吉狄马加主席说得对,超脱心灵就超越了根。所以当代诗歌写作都不能脱离自身——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写作的叙事性要完整,不能过分抽离。我希望我们年轻的写作者,更多地把这种精神纯洁化,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复杂的意象和抽离。
凤凰网文化:除了写作,您平时的诗歌阅读中,最喜欢或者对您影响最深的诗人是哪些?
王峰:国外的居多,比如美国诗人勃莱,阿巴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
注:本文转自凤凰网文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