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专访之二:与帕男对话 |这是个优秀诗歌容易被淹没的时代
本帖最后由 蓝雪儿 于 2018-8-22 14:26 编辑中国诗歌在线云南频道:帕男老师,在中国诗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们明显看出几乎再没有流派意义的诗歌群体和个人涌现。您如何理解中国诗人这种各自为政的状况。这种状况有利于现代中国诗歌的发展吗? 帕男:您这个问题提出的出发点高度比较高。从中国将近五十万的诗歌大军来说,从逻辑上来说,各自为政在某种程度上必然能够促成中国诗歌的百花齐放与繁荣昌盛。但是,这种繁荣昌盛的局面其实是中国诗歌暂时萧条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么多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甚至是不同主义的诗歌铺天盖地的集中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这必然结果是导致诗歌对象阅读及选择上的无所适从。 所以说,现代中国不是没有优秀诗人,也并非是没有诗歌大家诞生。许多当代中国诗人的诗歌实际上都已经有举世瞩目的效果。但是为什么没有更大更轰轰烈烈的诗歌效应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即便再优秀的诗歌也只能如同浪花一般,迅即淹没在浩瀚的海洋。
中国诗歌在线云南频道:帕男老师的回答由浅入深也非常客观。但是,我们从您的回答当中明显可以得出的意思是,一些传统的优秀作品正在发生一个质的转变。也就是说,如何成为现代意义的诗歌巨人无疑比传统模式更加复杂也更加艰巨。一本书主义的时代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在这个优秀诗歌容易被淹没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甄别诗歌的优劣呢? 帕男: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的担忧在某种程度上是多余的。因为真正优秀的诗歌或者说属于大家的作品,是精雕细刻的结果,也必然经得起岁月及社会流逝的考验。因为诗歌巨著如同文学作品有同样的渊源。自从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问世以来,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上最少已经储存了近五千万首的诗歌,并且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有据可查的状态。包括诗人是谁,代表作又是什么。所以,如果加上那些已经无法考究作者姓名的诗歌在内,几乎不计其数。即便是这样,也没有影响到那些真正经典的诗歌流传到今天。
中国诗歌在线云南频道:在八十、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涌现出了象海子,舒婷,甚至像汪国真这样的优秀爱情诗人。但实际上现在看来,他们的诗歌甚至还没有经过四分之一的岁月沉淀,几乎就已经被遗忘或者说正在淡出历史的视野。 帕男:之所以会出现类似情况,并不等于说他们的诗歌不优秀或者说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实际上,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被遗忘,只不过是一种需要刻意去遗忘的结果。因为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说,可以说在文字的提炼上几乎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叙事高度,几乎垄断了其他所有诗人关于“春暖花开”的联想空间。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写土地,写太阳并不是历史赋予海子的专利,其他诗人也要写。如果其他诗人要继续创作这个农田与收获的题材,就必须清除海子所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记忆甚至等于零的时候才开始创作类似题材。
中国诗歌在线云南频道:您的意思是否就是说,海子等诗人的诗歌已经处于某种峰巅的高度无从超越才出现了您所说的记忆清零呢? 帕男:是否海子等诗人的诗歌已经处于某种峰巅的高度无从超越才出现了我所说的记忆清零,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对于现代意义的诗歌来说,充其量只存在文字方面的新颖而并不代表叙事结构的领先。很明显,他们的这些诗歌,无论是布局或者说结构方面都是仿自六十年代中期的拉美风格。所以,并不代表他们布局及结构上的优势。 因此,中国诗歌现在出现类似问题,主要还是中国诗人还没有探讨出中国的诗歌结构到底如何布局。或者说,因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渊源主要来自外国,所以,我们中国诗歌必须探讨并创建彻底脱离欧美风格的元素才是根本出路。
来过了,一问一答非常精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