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书法印象
大好河山(篆体书法)
敬孝当竭(篆体书法)
龙飞凤舞(五行篆书)
明月清风(篆体书法)
望而生畏(甲骨文)
山水画 (草书)
致远(楷书)
唐诗书法印象
文/周永
唐诗曾获得“中国艺术百花奖”和“中国文化百花奖”,还获得“中国文艺领军人物”和“国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我发自内心为唐诗高兴,可以说这是众望所归。说实话,唐诗在国内文学界,无论是诗文本作品的创作与理解,还是诗歌理论的学术见解与评论,以及为诗歌所做的贡献等方面,都是颇有建树的。他还是令无数学子们追捧的专家,有着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和学术观点。
与唐诗交识于齐鲁泗水之滨已有六年之久,因诗书有缘和秉性相投结下兄弟情谊。唐诗温文尔雅的文人性格、犀利而有温度的文笔文风以及与山东人同样的豪爽耿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由他和几位博士朋友共同创办的“中国当代诗歌奖”在国内享有名气,已经连续组织评出了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所推出的获奖者大都是目前在国内冲锋于一线的著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翻译家和贡献者,是诗坛评选奖项中颇为齐全的诗歌奖项。这不必多说,我想要表达的是,他给获奖诗人们的奖励是名人书画作品,这确是让人叹服的地方。我想这也应该是唐诗的诗意发明,是他对诗书画文化艺术的理解,甚至可以看出他本人植入内心深处的对中国传统诗书画艺术的推崇和强大的文人情怀。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物化形态是用毛笔来书写线条、结字构成,而书法艺术的情感也正是通过这种物化的手段和运用,来打造个人意境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正如南朝文人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到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唐诗的书法作品,整体看包含了甲骨文、篆、隶、楷、行、草书法诸体,另外在书写上还渗入了篆意用笔、行意隶变和水墨构成的艺术风格,章法布局既源于古而不泥于古,行于意而不逾于矩,达到了以形写意、用意传神、形意兼备、形神合一的气势。特别是,唐诗作为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学者,在书法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温而不柔、筋骨力道、淳和浑圆和诗意的点画行走、水墨的自然铺成,处处彰显着当代文人书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走向,流动着古代文人与现代诗人静怡而含蓄于笔、墨、纸、砚的运动过程,使人浮想联翩,赞叹不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从中国五行学说中悟出的“五行书法”,其书法布局让人耳目一新,观之大有让人醍醐灌顶之感。他在书法中融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契合仁义礼智信文化精髓,灌注精气神,挥洒情志意,整个书法布局阴阳平衡,虚实相生,动静和谐,超然脱俗,气韵流动,相互呼应,浑然一体。书法作品就是人精气神的集中呈现,也是书者整个综合素质的翰墨表达。他的五行书法在颐养性情的同时,在五行相生的运动中达到内心和悦、福寿康宁,更可以在五行的相克运动中打破自身低平衡向高平衡发展,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助推人生向着更加美好幸福的方向发展。
唐诗的书法作品就有不少多姿多彩的水墨创意书法作品,像四尺斗方的“大象无形”“花好月圆”“继往开来”“中流激水”,三尺竖幅的“车同轨”“禅修之人”“墨韵”等,线条上下承接、形象自然、连贯呼应,于平静中见险境,于险境中求趣味,达到书画合一、诗书合体的妙境。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整体结构所渗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这正所谓应了书法线条“到位与味道”的合理解释。
大凡精于书法之道之人,往往需要两个方面。一是肯下苦功,对传统书法艺术有所追求、有所钻研、有所临摹,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这是我们常说的对书法笔法、墨法和技法有较深的研究和实践,这也是能写一手好字的基础。二是读书多、思维广,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是某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蕴含着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审美情趣。博学多识,博采众长,有深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文化根基是提高书艺的重中之重。唐诗扎实的文学功底、丰厚的学者底蕴、精湛的艺术修养、勤奋的创作意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都是最好的证明和体现。
对书法的审美判断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固定的界限。一般总是因人而异,因书体而异,因创作意境而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介绍:周永,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人书法家,文化学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