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胜:从道的高度透析中西医之争之别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5-3 20:38 编辑从道的高度透析中西医之争别 董海胜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江西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影视家协会会员,贵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江西省创作人才研修班学员。江西铜业公司职工。 主要作品:诗歌:《住进自然》《伤痕》,散文:《千年一叹》《日子》《翠湖月色》。散文赋体诗:《江铜赋》《江西赋》《中国梦》。中长篇小说:《阿T正传》《打拐英雄传》。电影剧本《等雨》《花儿》《最美的心灵》《绝对忠诚》《村主任》《春铃》 电视剧本:36集电视剧《我们是同学》30集电视剧《真情在身边》
老子曰: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又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告诫,在欲望与贪婪中在你争我夺中在利益冲突中早已忘记。人们习惯了在自见、自是、自彰、自矜中闭塞,在我知中自我澎湃。中西医本来是东西方文化的精粹为人类社会提供健康的保障,却演变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与对抗。一百多年以来中西医非此即彼的争论,尤其是民国时期废除中医的闹剧争斗最为激烈,西医以压倒性的优势占领了市场,直到疫情的发生,中医以逆袭的方式扳回一局,其实在非典时期,中医治疗效果就胜过西医,伤痛好了容易忘记。中西医本来不是冤家,而是相互融合与互补的医疗手段,共同协作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为何会水火不容呢? 1、中西医的历史渊源 中医,顾名思义,诞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医药文化体系,可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甚至更远,这个轴心时代产生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一部《道德经》影响了世界几千年,而中医恰恰是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正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主要通过人体切脉对阴阳的辨证,找到病理与病因,借助中草药的阴阳配伍,调节阴阳中和,达到治病养生的效果。中和,是道的运行方向与轨迹,离开中和,就失去了阴阳平衡,则百病而生。中医,中和之医,也是道医。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中医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神农本草经,形成了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而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盖世中医名家,至今人们耳熟能详。经络、穴位,精气神,望闻问切,针灸,火罐等等都是中医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发展到今天,反而有人对中医产生质疑,中医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与排挤,而今成为人们记忆中偶尔回想的宝藏。 西医,反客为主,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传教士与舰炮的配合下,进入中国的土地,仿佛一开始就不怀好意地针对中医而来,有挑战而来。最先那开设在广州的博济医院以免费看病吸引人们视线,从中医眼科的弱项为切入点展开外科为主的医疗,看得见见效快为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人们的认可从而名气远播,从外科到内科一步一步吞噬了中医的市场。善于经营的西医除了本身的优势外,离不开名人的膜拜与推崇,凤凰大视野节目提及中山先生患肝癌不愿意用中医治疗,而鲁迅则写信赞赏中山先生说:病危之时,对自己的生命仍有分明的理智与坚定的意志,无论做哪件事,全都是革命。可见鲁迅因庸医没能治好他父亲的病,对中医不能释怀;节目中还提到百日维新发起人之一梁启超病重时也婉谢中医的治疗,到后来汪精卫政府的废除中医事件,给中医的以致命般打击。西医快餐式的治病手法,正好适应现代人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两者投其所好一拍即合,正是西医开拓市场的绝佳时机;遍布都市要塞,大街小巷,院内人山人海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可见西医之盛况。
2、从道的高度透析中西医之别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自然界万物中的花草等动植物就是天地送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礼物,人体的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花草类的阴阳五行高度吻合,其用途是借助自然界万物的阴阳五行特点来调节人体阴阳五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中医之道是通过人体阴阳的失调,或阴虚阳亢,戒阴盛阳衰等病症与中草药的阴阳进行药性配伍,使人体阴阳平衡恢复健康。中医是实现天人合一最完美的诠释。中医之道是生命之道,人体阴阳相冲相生是二元的对立统一,在对立中相冲,在统一中相生,中医之道是自然之道,阴阳相互纠缠与分合,无极生太极,太极又归于无极伴随人的一生,构成人体生命的岁月长河。中医之道是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对话,达到服务于人类健康的目的。中医是中华文化的血脉,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是道文化的发源地,在处理大国之间的双边事务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之道。道的二元对立不是对抗,不是你死我活,是求同存异,道在对立中实现统一,才能构建世界的平衡与和谐。平衡与和谐是中医诊病的最高原则,中医的平衡就是人体阴阳的中和,和谐就是治病不危害其它的整体观,从望来判断全局,舌白则寒湿,从问寻找病因,何时何地起病,从闻知温热变化,如气味轻重,从切脉辨阴阳衰弱,知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地追寻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之间的和谐探索其内在规律,是生命科学的智慧宝藏。然而,中医的衰退除了外界原因的影响外,有着自身发展的严重不足,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医人才后继乏力,人们对中医的追求更多倾向于经济利益,人们私欲与贪婪的加重,丧失了中医的天赋,没有悬壶济世的高贵品德,就没有探索疾病奥秘的智慧,对疾病认识与判断的模糊不清,阴阳不能辨证,寒热不能分别,尤其人体脉象的浮、中、沉,数与缓等不明不清,不能对症下药疾病就无法医治;庸医的产生,使人们产生对中医医治疾病缓慢或没有效果的错误认识;由于中医药方在医治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开不出正确的药方,导致不能医治人们的疾病,是中医发展滞后甚至倒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医是西方文化向外输出与扩张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西药是西方工业革命后的重大成果之一,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研究,以生物化学原理的分子分解与合成产生的化学药品。这些药品与自然界的万物没有任何关联,从实验室的研究到临床试用到成果应用,生产方式都是人工合成,是人类社会刻意而为的药品,虽然能够对人体生理疾病现象产生扼制或有治疗的效果,但药品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不容轻视,尤其抗生素与激素的使用,对五脏六腑的损伤痛苦会伴随人的一生。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药之道,人工合成与自然无关,所以不在道上。 西药产生的土壤是百年以来一直向外侵略霸权的西方列强,其零和博弈的价值理念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与伤害,至今西方的战车还在炫耀与张扬,阿富汉、叙利亚、利比亚等国人民深受其害。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对抗的价值观其本质就是有我无他,唯我独大的森林法则,强者霸权容不下对方,所以一定要打击对方,两强相遇相争不相和,如果不从就舰炮开路。西药的理念也是有我无他,你死我活的治病手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整体观与和谐观,往往是甲病治好却出现了乙病,治表不治本尤其外科手术表现最为明显。这完全不符合二元对立统一道的运行规律。老子曰: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则是二生一,二不能生三,所以西方文化的西药,在说明书写明: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西医百年的发展已经散布在中国每一个角落,乡村卫生所的一排排吊瓶,人们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维护生命的健康,西医人才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乡村诊所,药水如何配比,如何消炎是他们的特长与技术。西医人才从研究生、博士到院士,可谓是人才济济,这个师那个师,还有教授专家院士等职称。西医的分科也让你眼花缭乱,眼科、牙科、神经科、脑外科等,仿佛深入人体的每一个神经细胞,还什么微生物,估计以后还会有头发科、手科、脚科问世。西医的高科技仪器就不用提了,看你有没有钱花。西医不仅是西医,而且现在的中医院也是西医化,大学或学院为西医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与专家,西医的产业迎来了空前发展的黄金机遇。 3、从道的高度透析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本来不是一对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水火不相容,中西医本应优势互补,共容共存,相互促进与发展,才是道的内涵与使命,那么中西医百年之争的根源,是人类社会的本身矛盾不可调和刻意地嫁祸的载体,中西医成为争斗的焦点。 这个美丽的地球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争斗,战争一直在持续,世界列强以强凌弱,狠吃羊的故事经常发生,除了武力侵略外,文化侵略也是并行不悖,所谓的“和平演变”就是文化渗透与侵略的手段,苏联解体、乌克兰颜色革命等事件证明了文化侵略的成功案例。西医的盛行与中医的没落,无情的现实足以说明西方文化不容忽视的侵略性。近代以来,除了传教士将西医带到中国外,当时国内一些所谓的文化学者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膜拜,盲目地崇洋媚外,打着“反思”的旗帜,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尤其是对中医的诋毁与打压,充当宣传西方文化的旗手。西方列强的大炮不仅打开了当时中国的大门,而且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医冠于不科学的替罪羊。文化的不同,可以坐下来商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携手合作,共同为人类生命提供健康的保障,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博弈,中国文化是道家文化,一贯坚持对立不对抗,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本策略,而西方文化秉持对立就是对抗,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习惯了武力威慑,给世界和平带来不安。两种不同文化体系是价值观的不相容,直接导致了中西医文化之争。 中西医之别的理论基础不同,其药理不同,优劣势不同,在不同的疾病治疗中所产生的效果就当然不同。中医的中草药来自于大自然的赋予,与人体阴阳五行的相克相生进行配伍,实现治病养生的目的,采取预防为主与治疗为辅相结合的原则,主张修行养生上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中医治病的手段很多,如排、泄、补、养、扶等,正气于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而西医正是下医治已病的代表,有病才医,其西药大部分是人工化学合成,建立在对抗相克的治病理念,面对疾病要么用抗生素杀死,要么手术去除。如果一种疾病找不到有效的抗生素,那么西医就无计可施。中西医谁好谁坏,疗效如何可以针对同一种病症进行治疗,对照才能决定胜负,不能以优势比人家的短处。中医治内,西医主外,互补才是最好的选择,从道的角度中医相生为和符合道的自然法则,西医相克为亡是极端的手段,通常的情况下则不可取。 面对此次疫情,全球性的爆发趋势已经形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人们可能还在梦中没有觉醒,这与中西医文化的百年对抗有着直接的联系。西医文化在全世界的过度强势,在医疗体系中扮演了难以胜任的角色,由于没有发明特效药或疫苗,就只能靠抗生素与激素来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不能迅速有效地扼制病毒的扩散与传播。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才想到中药的作用。中医果然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迅速地取得了重大疗效。信息显示中药的应用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轻症患者无一例转向重症;江西935例中只有一例死亡,这就是中药的神奇。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对中医文化的抵触与认识不足,在疫情到来之际显得力不从心,办法不多,无法用中医来扼制疫情的发生。历史上发生了三百多次疫情,那时还没有西医都是中医的智慧,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次次灾难,尤其是2003年非典的发生已经有了答案。中医治疗非典零死亡零感染零后遗症,为何还有“中医黑”言论频繁发生。在治疗内科性疾病面前,中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只有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方能为人类社会送去健康的福音。 中西医文化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人类社会的争斗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西医的西药与医疗器械都是西方大公司制造与生产,这里面的利益不言而喻;如何没有医院的推销与病患的消费,利益从何而来?看不起病,生不起病,一生的储蓄都交给医院,昂贵的医药费让人们难以承受,说得就是西医。人们生病选择西药说明西医文化已经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扎根于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其重要因素之一是西医的快捷方便适合人们快捷的生活方式,而中药的煎熬,消耗人们宝贵的时间,再加上诋毁中医的思潮传播,很多人在西医治不好的情况下才会无奈地选择中医,所以中医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中医以中草药为主,一副中草药最贵的上百元,会有谁看不起病呢?白岩松说:中医为什么不受待见,就是赚不到钱。医院赚不到钱,庞大的医疗人员与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转,这就是现实,多开药开贵药多检查等赚钱途径或许是无奈之举。中医处境除有西医竞争外,也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后遗症。 中西医面对这次疫情的爆发,西医又一次经受现实无情的打击,抗生素与激素不是灵丹妙药,所期待的特效药并不特效,而且给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从信息资料上看,冲在前线的医生抢救病患,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但医生也因此感染牺牲在抗疫一线写下了英雄般的史诗。这里有一个疑问是不应该问,只作为问题提出,不针对可敬的医生。这个疑问是:医生去救病患,医生感染后却没能救住自己。这个问题不值得反思吗?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疫情的发生,是病毒感染导致干咳、发烧、发热,肺部大面积感染产生呼吸不畅,肺炎一号汤在电视上介绍有很好的医疗效果,说明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人民日报》刊文:凡是中医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都相对较低。金银花、黄芪、连翘、水牛角等中草药对肺炎病毒有很好的疗效。金银花清热解毒,性甘芳香,清热而不伤胃,芳香可祛邪;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可用气虚乏力;连翘入肺经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水牛角功能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用于伤寒温疫,惊狂烦躁,谵妄斑疹等。这些药材是祖先留给后人宝贵的经验财富,是几千年来从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毋庸置疑。放弃利益,遵从自然,只要对抗击疫情有利的就不要有中西医之争,有利于治病的方案就是最好的。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从中汲取智慧,那就是生命比财富或利益更加重要。 4、中西医的未来前景 中医是东方大国中华民族最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是探究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相互之间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融合。西医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与西方的价值观密不可分,森林法则衍生着零合博弈的霸道文化是西医相克文化的理论基础,其特点是人工化学的分解与合成。西方面对病毒的传播,没有找到相克的特效药,欧洲各国的应对之策,意大利的新增人数让人担心,说明西药存在严重的缺陷。如果在疫区采取中药预防,完全可以抑制感染人数的增长。西方对中医文化的陌生,不了解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这与西医过度强势挤压了中医的生存空间有关。西医是二元相克,由一方杀死另一方,病毒的发生只能借助更凶猛的抗生素来消灭它,如果抗生素不能扼制病毒,则只有等待与无奈。所以说,中医与西医不能对抗,要相生相容,要中西医相结合才能共度时艰,战胜病毒,两种医疗手段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中西医文化的起源不同,但都是同一个地球,生活在共同的家园,俗话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类的历史要从争斗与冲突中解放出来,和平和谐才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但价值观不同文化相容又谈何容易,但无论有多么困难与挫折,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梦想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靠近与接近梦想。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病毒无国界,只有团结才是人类社会唯一的选择,中国智慧所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必将赢得世界人民的拥护与支持。中西医文化百年恩怨从此了结,优势互补,相容相生,不再纷争,不再为利益而争,只为健康而存。老子曰: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西医若不是利益的驱动早就会盛极而衰,西医要从对人体没有副作用与损伤的角度,对原有的成果进行筛选与放弃,明确其人性化的发展方向才是道的选择。而中医近百年的停滞,很多祖先们的宝贵财富都在流失,或许民间祖传的药方与师传的手艺,还能看到原来中医的影子,而坐堂把脉探知生命密码的中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种盖世的功夫一定要拯救回来;把脉是中医的灵魂,辨知阴阳,才能开出药方,是中医人才要掌握的必径之门,也是复兴中医的关键所在。 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已经走向世界,但老子的思想是否真正地被人们所了解。凡是有利人民的而不损害人民的行为、方针、政策,就是天之道,你是否懂得?凡是一心为民不争名不争利的人,就是圣人之道,你是否明白?做事要遵循天之道,做人要有圣人之道,老子的教导就像一面镜子,组织机构或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查自己,摸着自己的良心无愧于人生无愧于人民。 面对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争论中西医之别,谁好谁坏没有任何意义,中西医文化应该打破国界共享其研究成果,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命健康。刚得到信息是意大利一天增加4207例患者,惊人的爆发后果不敢想,说明原有的科技在疫情面前如此苍白无力,应该果断地采取中医药预防。人类社会努力的方向及科技发展应该转向生命健康,那就是发展中医的生命科学。强调中医药在抗击病毒的重要作用,因为中药来自于自然,但不否定西医在其它领域的特长,西药为人工合成,该如何选择一清二楚。老子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人微言轻,或许是杞人忧天,如果能够激起一点浪花也算是努力没有白费,共同期待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未来。
编者按:中医是一种圆形思维的哲学,人体是宇宙的对应、磁化和结构一致的等量关系。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向度的形而上,与维度的形而下,一大一小,宏观指导微观,微观反过来纠正宏观,则是举证的实践,构成了潜意识与显意识的时空逻辑关系。如董海胜在《从道的高度透析中西医之争之别》一文中,从“道”的高度认识中西医的矛盾与统一,提出了“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经络、穴位,精气神,望闻问切,针灸,火罐等等都是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盖世中医名家”。显然,是从宏观“道”的无相规律,表现为微观之“器”或“术”的法道势。比如,患儿产生孤独症,表现五脏不安,则魂、魄、神、意、志无所归藏,导致五行失衡。根据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志,脾藏意,经络穴位可以进行推拿刺激,安五脏,定魂魄,反射五脏之志,如大地法道一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五个气象,即工具、方法、规则、规律、趋势,来解读物体或人体的变易,道生三也;而不变的原理则是《河图》,反过来,三回归于一,即为五太之一的太极。 人人均有太极,是谓圆形运动。譬如,河图中间是五黄是核心,地气左旋,天气右旋。气血经络,一气周流,轴轮谐调,运转圆融,即正常生理。如脾土之轴,不配四象之轮,轮不配轴,均会得病,即病理。视轴轮不谐而调之,即医理与药理。因而,作者提出“中医之道是通过人体阴阳的失调,或阴虚阳亢,戒阴盛阳衰等病症与中草药的阴阳进行药性配伍,使人体阴阳平衡恢复健康,乃是实现天人合一最完美的诠释。”这种上阳下阴的天圆地方,西方的拜金主义,则体现出“方”的直线运动。所以,作者的转折理论,则说:“中西医文化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西医是西方文化向外输出与扩张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西药是西方工业革命后的重大成果之一”、“西药产生的土壤,是百年以来一直向外侵略霸权的西方列强,其零和博弈的价值理念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与伤害,至今西方的战车还在炫耀与张扬”,表现为:“乡村卫生所的一排排吊瓶,人们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维护生命的健康”等等。 《人民日报》刊文:凡是中医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都相对较低。从武汉金坛医院、重症监护室治愈者数量来看,158名=中医100位+中西48位+西医10位。无疑,“中医果然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迅速地取得了重大疗效”。可是,西医是一门现实的科学,通过实验来证明的方法而再现结论。如外国只相信呼吸机,死亡率那么高, 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所谓西医是二元相克,由一方杀死另一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显然,正气、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医生,也就是自性体的佛身,即为金刚不坏身。也如作者所言:“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博弈,中国文化是道家文化,一贯坚持对立不对抗,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本策略”、“中西医本应优势互补,共容共存,相互促进与发展,才是道的内涵与使命”。
作者简介: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微型诗顾问,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2018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说家写序、写评论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人民日报》《印尼日报》《中华诗词》《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词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