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快递 发表于 2020-6-5 09:16:51

触动了诗人就有了诗,画也一样

本帖最后由 诗坛快递 于 2020-6-5 09:28 编辑


王宜涛

    又名一涛。山东滕州人,居住济南,早年曾就读鲁迅文学院。诗人、画家、美术评论家,兼习篆刻、陶艺。文学及艺术作品散见《青年文学》《诗潮》《绿风》《山花》《时代文学》《山东文学》《百家评论》《中国书画》《悦天下》等全国各大报刊。诗歌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绘画及陶艺作品多次入展国内外各种权威展览。同时绘画、篆刻及陶艺作品被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家艺术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
触动了诗人就有了诗,画也一样

    王宜涛先生说:触动了诗人就有了诗。    无论诗或画,都是诗人生命的分泌物,有着生命的温度、质地、呼吸,有着鲜明的辨识性,这是他的,而非他人的。    人和人之间,画和人之间,似乎每一处都有着完美的关联,真实的存在。它模糊了时空,超越了时间性。每个生命个体可以被挪移并昭示在场。好的艺术是超越时间性的。(王宜涛语)    当然也会超越空间。当诗人的画作被“目击”,被解读,被认同,势必会有火花闪耀。因为,他们都是诗人,尽管“异构”,然而“同质”。

我读一幅画,不由要写一首诗 作者:白仁飞“80后”诗人。

▲白仁飞诗歌

▲王宜涛绘画作品
▲白仁飞诗歌

▲王宜涛绘画作品

▲白仁飞诗歌

▲王宜涛绘画作品
▲白仁飞诗歌


▲王宜涛绘画作品


触动了诗人就有了诗,画也一样
读宜涛作品作者:宫林(宫林,教授、博士、当代艺术家。
   表达,真诚表达,是艺术的最本质特征。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不是发自自我内心最真诚的表达,我从来不认为那是艺术作品。充其量只是炫弄技艺并流行于市面的“刻奇”(Kitsch)装饰品。我的好友,诗人、文艺评论家王宜涛在疫情期间的画作,最真实地体现出他自己的率真诚璞和疫情下国人的普遍精神状态。——这种普遍的精神状态岂止是只在“疫情”之下?——实际上,这种状态人人具备,却无法用言语表达,既荒闲得无聊,又恐惧得无魂。无聊无魂的荒、慌、惶、谎,在宜涛信手涂抹的笔墨线条和沉重凝滞的色调中自然呈现和随心表达出来。画幅虽小,状态是真诚的。画面中的形象、线条和色彩,是在心中自然释放出来的。既没有“疫情”病态的极度张狂,也绝无时下流行的“央腔央调”,因而我感到极具张力。这种极具感动我的张力,来自他在自己作品中的“隐居”和涂抹。——古往今来,隐居中的涂抹无不是最真实、真诚和真切的表达。宜涛阅读量极大,生活经历丰厚,深明“六法”之道。但他画画,却喜欢大笔涂抹,痛快淋漓,从不拘泥于所谓的“章法”。在他看来,“涂抹是一种感觉——是放纵时的恰到好处;是粗糙中的神采熠熠;是表述看法时的词不达意;是不合常识的地道天伦。”这种涂抹的感觉正是他将天赋的才华与他的阅读和经历、思考和画画浑然一体的真切体现。因而,我从中感受和品味到他作品的“画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宜涛看似粗犷豪放,但是内心聪觉慧敏,对事物有极强的感悟力和判断力。他画人、画猫、画花也画风景,但都不以画某种题材来标榜自己属于某种类型的画家,而他所有的画都是画自己内心对外部世界的真情感悟。如同宜涛自语“我的喜悦与愤怒;开怀与偏执;悲悯与蔑视都在我的诗文绘画里。”因此,我在他的涂抹中,感受到宜涛画“众生”之像的灵感之源:“灵魂扭曲必然伤及相貌——当代生活启示录——血性丢失后的颓废和尊严被践踏后的破败。”在他活生生情切切的“当代生活启示录”中,我看到了一个个脆弱不堪、怯懦无助的灵魂拥挤在一起,仿佛在无聊地寻找和等待。既有从鲁迅笔下活到现在的“狂人”和在古典成语中说着今天梦话的“痴人”;也有当下社会现实中如同蝼蚁般天天为柴米油盐拼搏的人。我看到了有模有样但灵魂无处安放的人;时时处处无不在恐惧中的人。诚然,我也看到疫情之下,我和我们都在其中。疫情即将过去,但我总觉得遗留在宜涛和我们心中的“疫情”可能再也无法消失。

▲王宜涛绘画作品

▲王宜涛绘画作品

▲王宜涛绘画作品

画里藏着一首诗作者:幽兰小诗(田爱平)(诗人)
   我要说到读字,读画, 读王宜涛先生的画,简单的走马观花的看,是不能领会其思想内涵的,它需要思考,再思考。读宜涛先生人物画作,首先是震撼,似乎看见一个行走在广阔天地之人,目光犀利如炬,一手托心,一手举剑,世间万物都在他目之所及之处。先生的人物画风很另类,辨识度很高,有自己特定的绘画语言,令人一眼望去很难忘却。先生的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会在众多的画作中一眼就能认出,就像人的声音一样,王菲的、那英的一听便知,先生的画特点很强,就属如此。宜涛先生的画,色彩大胆、随意、泼辣,看似下笔大胆,线条随意,其实是胸有成竹,没有一点的迟疑,该是一气呵成。根植传统,且有西方画浓郁的色彩,结合现实,有很强烈的批判性和辛辣的讽刺意味,让人想起文坛上的鲁迅。先生的人物画,可读性很强,疫情期间读了先生多幅画,多幅画画了背影,而且整张画人物都是背影,而每个背影却都不尽相同,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把众生相展现的一览无余,迷茫、犹豫、孤独、迟疑,悲伤、愤怒,激动或无动于衷.......所以说,一幅画就像一首诗一样,隐喻性很多,这应该是和先生多年写诗有关。先生不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很好的诗人。先生画人物,是很用了心思的,夸张的绘画语言,且不拘一格,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冲击、造型冲击),比如眼睛,大多不是平视,而是眼睛留白,或是向上翻看,想必先生对世界也是有所疑惑的,不由让我想起了八大山人。当然先生并不是每每都做批判的现实主义,相比先生的人物画,我更喜欢先生画的猫,灵动、纯真、洁净,如果说先生疫情期间的人物画具有强烈的深度现实主义的批判性,狠、准、稳、辣、硬汉风格,那么,先生的猫更体现了人性的最纯真的光芒,扑拙,美好,更像一个回归自然的孩童。好的诗耐读,好的画也耐读,它们都会插上翅膀,让人浮想联翩,一首诗,一幅画都是一个灵魂有趣的人的思想在放飞,一个灵魂更深层次的表达。先生的画就是有这种魅力,每一个线条,每一种色彩,每一种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渲染着特殊灵魂意念,让人深陷其中。所有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都是可以相通的,一首诗是一幅画,一幅画也是一首诗,我更愿意从诗的角度去衡量一幅画,而宜涛先生的画,更好的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如果说宜涛先生的人物画是对现实深度的鞭挞、追问、醒世,是一个侠肝义胆之人在江湖间狂饮,而先生的另一些猫和其他意境的画作,我想应该归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惬意与美好,是一个看尽世间百态之人闲坐庭院饮茶赏花了。 画里藏着一首诗,我觉得是对先生的画最好的诠释。

▲王宜涛绘画作品


▲王宜涛绘画作品
▲王宜涛绘画作品

顿感有风摇荡身心 作者:马启代(马启代,诗人。)
   我喜欢喷薄而出的艺术,喜欢那些饱含生命热度、汪洋恣肆的书写,这样的书写往往携带本原的精神密码和天性的粗粝感觉,具有超越文化侵染的全息基因。在这个意义上,有的人一出手就站在了高处,他的出现就是为了惊世骇俗。诗人王宜涛,涂鸦半生,书文俱佳,还做艺评,但直到遭遇五颜六色,方才自由生猛、天光大开。王宜涛的画,特别是他的人物系列或曰人脸系列,仿佛缔造天地万物的神灵在创世之初挥洒遗落的日月星辰以及随意丢弃的颜料。所有的色彩都呼啸着、奔跑着,扭打、拥挤在他的笔下。我甚至不敢把这叫做“画”,不仅这些镜像不符合俗常的技艺标准,也无法用实像、幻象诸如此类的概念去简单定义。是的,镜像,正如西川实在找不到一个固有的词汇干脆把自己的诗歌作品称之为“文本”,王宜涛的镜像系列也无法用写实、写意或魔幻、象征以及国画、油画甚至摄影等来界定。第一次读他的这些作品,就如第一次看到拉奥孔,第一次看到高平铁佛寺的雕塑。存在或毁灭,一切任人臧否,这样的画,只能与时间对话。   说他的作品画的是人,是人物,是人脸,这都没有错,放到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艺术序列里来观察这些“面相”,无论特写还是群摹,或许都能找到相近的审美趣味和精神气息,但他一两年时间数千张脸谱的呈现所构成的表情长廊足以看呆一批人,颠覆一批人的观念。这些作品,洋溢着现代美学理念和后现代思想精髓的内在对峙,是人、鬼、兽的化合与共生,晃动着的却是神的影子。有人说王宜涛关注的多是底层人物,这同样没有错,但在他的笔下,人物的身份并不是第一位的,甚至人物的性别、年龄、族群种类也不是第一位的。那些愤懑、愁苦、高傲、猥琐、卑下甚至狰狞恐怖的神态,那些鬼魅般的灵魂和肉体都飘忽不定的精神影像,是现实的、历史的景象反射,也是悬挂在我们眼前的警世箴言。   王宜涛坦言自己的书写是“硬笔直入”,是“涂抹”,是自说自话,这是真正的创作颖悟。“直入”不是“植入”,“直入”是作者秉承灵魂感应的迎面而上,是始于艺术直觉和天然冲动的顺势而为,“涂抹”是忠实于本真感动的行为自觉,是一腔孤独和忧思的倾盆而泻,“直入”和“涂抹”契合了艺术的本质属性,那笔下堆砌的颜色在不断的皴擦浸染中,成为作者喷洒到画面上的血肉精魂。这样的镜像,都是含道映物的心像,是精神的外化形式。这样的艺术,或许可以称之为影子的艺术,但这样的影子显然不是虚化的、外在的描绘,也不仅仅是剥掉衣服的揭示批判,而是剥去皮肉伪装、入骨入魂的反向寻找,如木匠从大树里唤出雄鹰,石匠从大山里捧出菩萨,如我们自己走进了自己的作品。    有人说王宜涛的这些画与“疫情”相关,这话说对了一半,倘若把整个时代都视为病毒所致,那这病毒显然不仅仅是“新冠”,也就顺理成章能洞见他笔墨背后的隐痛和悲悯。王宜涛的笔墨言语在诗性、思性上具有宏大与细微、狂放与内敛的较好统一,那些表情和眼神,多年前被鲁迅先生用文字描摹过,如今又在王宜涛的色彩中复活,注意我用的是“色彩”不是“线条”,王宜涛的作品克服了线条的痼疾,唤醒了颜色本身的表现力。这些病象的展示,正是对病因的继续追问。因此,这样的书写中,有着坚韧的、尖锐的、不妥协的精神坚守和艺术伦理,其价值与意义不能单单用绘画本身来指认。至于有些人冠以开宗立派的赞誉,我到觉得这类作者和作品仅就笔墨而言绝无重复的可能,连他自己也是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创新中,若就精神源流和美学谱系而论,也不可多得,但一定有同道和后来者。   无论如何,走过他的作品,顿感有风摇荡身心,便应当为他加油。

▲王宜涛绘画作品
▲王宜涛绘画作品
▲王宜涛绘画作品
文图由王宜涛先生提供,特别致谢!编辑:鲁月

YKJNzVqH 发表于 2020-6-5 09:16:52

不错!

成龙教育1526329 发表于 2020-6-5 09:50:51

真棒,滕州人的骄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触动了诗人就有了诗,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