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岁月铁匠铺》(于军乐)
《火红岁月铁匠铺》
又到了麦收的季节,看到家乡镇上七哥的朋友圈,沂河趟万亩旷野收麦子,都用了联合收割机,还有大型脱粒机,秸秆捆扎机,机械代替人工,效率大大增加,场景甚是壮观,想起了记忆中的麦收季节,铁匠铺里打镰刀,锄头,铲子,各种农具,火红的岁月。
记得在小时候,镇上有好几家铁匠铺,河对面,镇小学斜对面有郭家铁匠铺,中大街西头,邮局西头,有何家的铁匠铺,而离我家门口最近的,鱼市街巷子里就有一家铁匠铺,姓陈,距离我们家院子不足五十米,他家大儿子小艳民,是我小学同班同学,我们玩得很好,儿时,我经常跑去他家玩耍。
在夏秋季节,是他们家的忙碌季节,在他门口,或者是他们的铁匠铺里,可以看到古老的风箱,火红的炉膛,烧着滚烫的铁水,待温度达成一定高温,迅速取出,小艳民的父母二人,加上一个学徒,三个人配合默契,两人抡大锤,他爸爸手持小锤,另一手握住铁钳夹住红亮的待塑造的铁器,放在铁砧板上,掌握整个铁器制作的形状与力度,一番铁锤上下,一串钉铛声响,声音清脆,火花四溅,汗水淋漓,更多的时候,喜欢看他们将打制好的铁器放入水槽内,“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后来小艳民长到十来岁,就可以帮上忙了,也光着膀子,加入打铁的三人组,他们家以收购来的旧铁、煤炭为原料,靠几把小小的铁锤,一个风箱,一个炉子,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只要将打铁耙、锄头、柴刀,只要把尺寸、规格告诉铁匠就行,打出来的小农具,用起来也很顺手,农具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缺口或者卷口,或者生锈了,那时候,花点小钱,还可以拿到铁匠铺回炉维修。
那个时候,鱼市街靠手艺谋生的居民人家不少,卖猪羊肉的,捕鱼虾的,织蒲席的,钩绒帽的,摆杂货摊子的,而我觉得,打铁匠是特别的辛苦,真正是烟熏火燎汗水摔八瓣谋生存的生活,经常看到邻近中午了,小艳民的母亲放下手中的铁器活,一路小跑,买点豆角番瓜或时令蔬菜,割一点五花肉,用泥巴稻草垒砌的草锅炉子,匆匆忙忙烧饭,给他们家大人及三个孩子吃,烟雾缭绕,狼吞虎咽,这个场景,伴着收音机里刘兰芳《杨家将》《岳飞传》抑扬顿挫的说书声,我吃完饭了,背着书包,等他吃完一起上学,或猴子一样爬到他家院门口的枣树上,晃着秋千,掼着纸炮,成了我儿时记忆中常常记起的风景。
农耕文明时代,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离不开工具,市场上的农具虽然外观不错,但铁匠铺都是祖传的手艺,打出来的农具好像更顺手,更实在。
记得老话曾经说过,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铁匠们日夜在火炉旁忍受炎热,冬天还好点,大热天,如果站在火炉旁,铁花飞溅,那简直如“如坐针毡,不堪忍受”。我也去过河对岸,郭家的铁匠铺玩耍,那时候见到的具有现代化的电动大锤,用电代替人力,看到郭家老二和学徒们,正在用电锤加人工,咚咚作响,效率更高,吸引我注意的就是满屋子里堆满的农具,如犁头、耙子、锄头、镰刀,还有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也有各种杂件如门环、门插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铁这种民间技术正走向消失,有一次,当我去江西婺源旅行,在一个叫篁岭的山间乡里,一条天街,路过一家铁匠铺门口,“叮叮当当”的响声让我忍不住走了进去,以前的大锤已经不见了,只看到传统的几个手艺人,用小小的铁锤,迷你型的小风箱火炉,吹着空调,在打造用于出售的比如小铲子,小镰刀,小铁锨等工艺品,供游客做纪念品。
每次回家老镇探亲,也再也听不到巷子里街头巷娓,熟悉的叮叮当当撞击声,昔日的热火朝天,汗水流淌、日月辛劳的铁匠铺,已经成了古老的手艺,回不去的风景,纪录片里与旧书堆,流淌的记忆。
文/于家老三
020.6.16中午
沪上,蓬蒿家园,黄梅雨季
《火红岁月铁匠铺》
又到了麦收的季节,看到家乡镇上七哥的朋友圈,沂河趟万亩旷野收麦子,都用了联合收割机,还有大型脱粒机,秸秆捆扎机,机械代替人工,效率大大增加,场景甚是壮观,想起了记忆中的麦收季节,铁匠铺里打镰刀,锄头,铲子,各种农具,火红的岁月。
记得在小时候,镇上有好几家铁匠铺,河对面,镇小学斜对面有郭家铁匠铺,中大街西头,邮局西头,有何家的铁匠铺,而离我家门口最近的,鱼市街巷子里就有一家铁匠铺,姓陈,距离我们家院子不足五十米,他家大儿子小艳民,是我小学同班同学,我们玩得很好,儿时,我经常跑去他家玩耍。
在夏秋季节,是他们家的忙碌季节,在他门口,或者是他们的铁匠铺里,可以看到古老的风箱,火红的炉膛,烧着滚烫的铁水,待温度达成一定高温,迅速取出,小艳民的父母二人,加上一个学徒,三个人配合默契,两人抡大锤,他爸爸手持小锤,另一手握住铁钳夹住红亮的待塑造的铁器,放在铁砧板上,掌握整个铁器制作的形状与力度,一番铁锤上下,一串钉铛声响,声音清脆,火花四溅,汗水淋漓,更多的时候,喜欢看他们将打制好的铁器放入水槽内,“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后来小艳民长到十来岁,就可以帮上忙了,也光着膀子,加入打铁的三人组,他们家以收购来的旧铁、煤炭为原料,靠几把小小的铁锤,一个风箱,一个炉子,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只要将打铁耙、锄头、柴刀,只要把尺寸、规格告诉铁匠就行,打出来的小农具,用起来也很顺手,农具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出现缺口或者卷口,或者生锈了,那时候,花点小钱,还可以拿到铁匠铺回炉维修。
那个时候,鱼市街靠手艺谋生的居民人家不少,卖猪羊肉的,捕鱼虾的,织蒲席的,钩绒帽的,摆杂货摊子的,而我觉得,打铁匠是特别的辛苦,真正是烟熏火燎汗水摔八瓣谋生存的生活,经常看到邻近中午了,小艳民的母亲放下手中的铁器活,一路小跑,买点豆角番瓜或时令蔬菜,割一点五花肉,用泥巴稻草垒砌的草锅炉子,匆匆忙忙烧饭,给他们家大人及三个孩子吃,烟雾缭绕,狼吞虎咽,这个场景,伴着收音机里刘兰芳《杨家将》《岳飞传》抑扬顿挫的说书声,我吃完饭了,背着书包,等他吃完一起上学,或猴子一样爬到他家院门口的枣树上,晃着秋千,掼着纸炮,成了我儿时记忆中常常记起的风景。
农耕文明时代,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离不开工具,市场上的农具虽然外观不错,但铁匠铺都是祖传的手艺,打出来的农具好像更顺手,更实在。
记得老话曾经说过,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铁匠们日夜在火炉旁忍受炎热,冬天还好点,大热天,如果站在火炉旁,铁花飞溅,那简直如“如坐针毡,不堪忍受”。我也去过河对岸,郭家的铁匠铺玩耍,那时候见到的具有现代化的电动大锤,用电代替人力,看到郭家老二和学徒们,正在用电锤加人工,咚咚作响,效率更高,吸引我注意的就是满屋子里堆满的农具,如犁头、耙子、锄头、镰刀,还有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也有各种杂件如门环、门插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铁这种民间技术正走向消失,有一次,当我去江西婺源旅行,在一个叫篁岭的山间乡里,一条天街,路过一家铁匠铺门口,“叮叮当当”的响声让我忍不住走了进去,以前的大锤已经不见了,只看到传统的几个手艺人,用小小的铁锤,迷你型的小风箱火炉,吹着空调,在打造用于出售的比如小铲子,小镰刀,小铁锨等工艺品,供游客做纪念品。
每次回家老镇探亲,也再也听不到巷子里街头巷娓,熟悉的叮叮当当撞击声,昔日的热火朝天,汗水流淌、日月辛劳的铁匠铺,已经成了古老的手艺,回不去的风景,纪录片里与旧书堆,流淌的记忆。
朝花夕拾,铁匠铺,雕刻时光。 勾起我回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