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福 发表于 2018-8-31 14:16:09

汪贵沿:读瑞福先生的《地铁短诗》

本帖最后由 杨瑞福 于 2018-8-31 14:19 编辑

看见上海诗人杨瑞福老先生发我的《地铁短诗》组诗时,我倍感亲切,这是一组非常漂亮的短诗,它来自大众的生活环境,关注我们身边的细碎琐事,绝不是那些无病呻吟的自我欺骗,或者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
我非常认同诗歌写到一定的境界,应该是去伪存真,是抛弃技巧和色彩用真情去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非虚构情怀。瑞福老先生做到了,他用诗体式的日记记录了很多真实的现象,这种创作结构让人读起来轻松愉快,但又让人沉思它的厚重,虽然有些句子看似直白幽默,但寓意很深,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他在诗中感叹:……就这么一直挖下去/是否会挖到地狱所在的地方/阎王爷会恐惧,他的宫殿/禁不住地铁车厢的轮子碾过/再也无心管阳间的生死/……
地铁诗歌从2017年1月上海地铁发起的一个新概念,让人们在乘地铁短短几分钟内,享受地下穿越黑暗到地上的过程,从中感受一种诗歌特有的光芒。瑞福先生抓住了这种光芒,他把地铁看成是:……我突发奇想,地铁/就是城市为自己定制的/一根长笛,分为五节、六节/或是更长的九节,这根笛/唯有上帝有力气举在唇边……
好的诗句,总让人眼睛明亮,有故事内容的诗歌,总让人无法放下,例如:百姓只能够拼着命/打听哪里会通地铁,然后/把自己以及父母一生的积蓄/从银行搬家,去填购房的大窟窿/这个窟窿比天大……这是当前最热门的事情,是当前一二线城市百姓最关系的话题,瑞福先生退休后生活在上海,这个城市的地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他用这个符号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担心:它经常逃避世俗目光的追踪/潜入地下,仿佛是一条/在海底自由游弋的鱼/它也有权来到地面/与上班的人一起感受阳光的温馨/当然,它登上城市的高架/仅仅是祈求风的拥抱/只有从光明的地面,一下子/坠落到地底的深渊时/才有资格和你谈论/在底层穿行的百倍艰难……
说实在,在繁荣的大都市,百姓的生活很不易,除了精神和经济压力外,每天上下班还要承受交通的拥堵,地铁几乎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如果记忆不好,在地下换车都会绕晕。我去上海办事,坐地铁会不断查百度,否则也会迷路,正如他的诗中写的:……一号线换十二号线/再换八号线,最后三号线坐七站/往南往东然后往北/在地下换得头晕//一个多小时后到了目的地/下来后一看指示牌,有一趟公交/可以直达我所在的小区/半个小时足够……。这些生活的记录很现实,就如诗人金山先生说的硬诗歌一样,看似柔软其实有坚硬的骨刺,有时会刺伤我们某一根神经。
瑞福老先生的诗有很多都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对周边的人和事的感悟。他的名字在很多年前,我就有印象了,那是我在老家德阳文联工作,知道他是德阳市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地震后退休回到了上海,也算是我老乡了。以前在德阳未曾谋面,现在通过诗歌我们成了见诗如面的朋友,我们距离不算遥远,坐地铁转高铁估计1小时内便可以到达,但由于我工作很忙,怕在地铁里懵圈,所以至今未面。他是70年代末期就开始诗歌创作了,在《星星诗刊》、《上海诗人》、《扬子江》、等发表不少作品,获过不少文学大奖。目前他回上海主编了一家地方刊物,日子过得很诗意,收到诗稿有一些时日了,星期天终于挤出一点时间涂鸦几句,无论涂鸦对否只是自己对此组诗的一种感觉罢了。

牧野 发表于 2018-8-31 18:03:44

欣赏点赞!

缘圆阁主 发表于 2018-9-3 09:02:10

欣赏点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贵沿:读瑞福先生的《地铁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