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军乐 发表于 2018-9-7 07:15:47

《秋水长天故乡人》-诗人于军乐返乡随笔

《秋水长天故乡人》

文/于军乐

昨天在小镇老家里,清晨起床,带着前夜酒意阑珊的飘逸,怀旧怀念了一下古老的河流-长流河,写了点随笔,涂抹些感怀,袅袅千余字,发表在诗群,校友群及中国诗歌网,结果激起一片共鸣与情怀共融,家乡乡贤,镇文化名人.诗人袁永年叔叔在校友群看到文章,评价说小品散文,感觉不错,遂在午后,微醺,应袁叔雅聚邀请,与家兄海宁哥一道,到镇上袁叔家品茗散谈,嬉笑怒骂,旁点江山,席间电话约镇上另一文化名人,镇志风土人情撰写者周春军老师,四个中年男人相见,共同向往秋水畔,家乡母亲河-潮河(也称灌河)与另一条大河-沂河,于是驱车登古道,直奔大河湾。

一路上,聆听家乡历史地理谙熟人.风土人情文化传承者,镇志撰写专家春军老师,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述母亲河的发源地,历史变迁与奇闻异事,讲到潮河九曲十八弯,发源伊芦山,蜿蜒穿越大半个灌云县,蔓延105华里,一路向东流,汇聚到大海,历史上是水运枢纽,盐商聚集,连接淮河与运河的支流,家乡镇毗邻潮河中兴地带,因此各路商贾纷纷汇集,加上清代末期,海州府颁布开垦荒滩,跑马圈地政策,一时苏北江南人口各路迁徙,终于形成淮灌重镇-三星镇,而我镇上家门口的主河-长流河,便是潮河的支流,我唏嘘不已却已经消失的河流,儿时的天堂。

哈哈,正陷入沉思,车上春军兄旁证博引,讲古说今,娓娓道来,一路上秋意正浓,艳阳高照,不知不觉,穿过国道下小道,绿树村边合,叶静风语止,眼前浮现一大片闪烁波光粼粼的大河与巨大的河床,沂河趟便到了,在秋色苍穹之下,一眼望不到边际,夕阳下,钓鱼者撒网人,游客们乡亲们,穿梭其中,渔歌互答,孩童玩耍,乡音缭绕,小船穿梭,浮云游子意,偷得浮生半日闲,此刻感觉,家乡有此风景,好美。

下车后,我们四人便沿着河提,走向河床中间水闸空地,许多人在观看打鱼撒网,春军兄本是镇上小岛渔民家子弟,从小生活在打渔船家,看到有人撒网,按捺不住,便上去打招呼,跃跃欲试,家乡渔家人热情淳朴,那爷叔二话没说,就把网拖(我们家乡称"旋网)给了他,结果在我们满心期待下,或许春军老师久疏渔家生活,连续两次抛网,动作还可,效果不佳,没有抛出优美的弧线,也没有抛远,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我们会意,开心就好,哈哈大笑,看到一旁有一渔家爱好者,已经是收获满满,类似江刀的"鸡毛靠"鱼,足足有了半桶,看来晚上回去,又是一顿鲜美的小菜。大家品头论足,攀谈起来,毫不生份,阳光,像鹅绒贴面一样洒在我们脸上,红红的脸面,爽朗的笑声,便定格在袁叔手机的画面中,灿烂而童心未泯。

翻过河趟另一侧,在树林里河道交汇处,便看到竖流的一湾清水,合闸上标明"小潮河",这便是潮河九曲中的一段河流了,两岸青葱绿野,河水保护很好,水鸟不时掠过,一个渔民,坐在大轮胎搭建的小船上,悠然自得地撒网,居然,大喇叭的音乐传来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这种境界,此番风度,绝对自由中有真意,只是看似渔舟唱晚的背后,是否有谋生的心酸,生活的重担,不得而知,也不愿多想,犹如岸上的我,凝望着河流的远方,一时灵魂摆渡,精神放空,恍然如梦,如一条倦意的鱼儿,吐着风尘仆仆的气泡,彻底融入在这片古老而安静的河流深处,无处安放的诗意,终于在刹那间,有了可靠的寄托。

春军老师也讲起采珠人的残酷故事,以及战争年代,兵荒马乱,人间互搏,沧桑惨烈的往事,生死离别的种种,听了,黯然神伤,不愿意再多去联想,一个小镇一个县乡的历史史实及人间风情往事,正是这个大时代,大历史,昌盛风光或惨烈不堪,凋零消逝与繁荣背影后的集中缩影,而每个生命的个体,如同这大江大河的一片浪花,被携裹着被动着,偶然泛起波光,又永远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

晚上,袁叔做东,又邀请了家乡一位诗人作家《潮河畔》作者张先生,母校张老师及镇上乡党张卫国七哥小聚,一时间,古老的歌与河流的故事,诗意的回向在桌间酒中涌动,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吟诵起袁叔的诗歌《黄三姑》,我们都是古老河流的一段时光,饮罢吟罢,晚风吹来,小镇夜色阑珊,眼眶,不知不觉,就湿了许多……

2018年9月7日晨曦,苏北,小镇。家园。

于军乐 发表于 2018-9-7 07:17:03

秋水长天故乡人。最忆是清欢

海上波澜 发表于 2018-9-7 08:12:12

秋思远,秋水长,人生几度好时光

缘圆阁主 发表于 2018-9-7 09:40:05

赏学问好:handshake

许梅~冬日暖阳 发表于 2018-9-7 14:38:09

学习于老师好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水长天故乡人》-诗人于军乐返乡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