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书画官方 发表于 2020-10-12 09:12:30

李彬: 洒向毫端都是爱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6/202009/W020200917687898618542.jpg       李彬是我的朋友。我问他的书法成就之路,他就说了一个字:“爱” 。  李彬出生在长江下游无为县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中医,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在那个人人都羡慕吃公家饭的年代,父亲的从医之路却是一直走在基层,先从芜湖到了无为,最后干脆到了老家的农村,这里的乡亲们最需要他。他在当地创建了一些卫生室,培训了很多的赤脚医生。父亲有行医的祖传秘笈,还有自己的一套手抄本医书,包括《汤头歌》 《药性赋》 《濒湖脉学》 《伤寒论》等。这些用毛笔小楷、行书写就的医书,既是父亲行医的宝典,也是影响李彬最早学写毛笔字的范本。  李彬六七岁的时候,经常看着父亲给来诊病的乡亲开中医处方,耳濡目染,他开始对父亲写字的用笔布局产生了兴趣。在当地,人们称医生为先生。在他们看来,李彬的父亲不仅医术好,还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文化人。写春联、喜帖,这些用书动笔的事,乡亲们都请他帮忙。父亲也乐此不疲,凡是对乡亲们有益、有用的事,他从不推脱,极其认真。这些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李彬幼小的心灵里。后来,父亲写春联忙不过来时,他也踏着凳子刷上几副,先是写药方对联“拨云晴晒药,明月夜烧丹”“一片仁心昭万古,千方妙药救群生” ……写得好的贴大门上,差一点的贴在药橱上。还有一些更好的,则送给乡亲们带去新春的欢乐。他还学着父亲的样子用手裁纸,练就比刀子裁得还要整齐的功夫。有时桌子不够用,两个人一牵纸,李彬就直接在上面悬纸写。父亲常和他说,写好字就像人穿上好的大褂子一样,走到哪里都给人干净整齐的感觉,让人神清气爽。父亲的这些话让李彬记在心里,埋下了热爱书法的种子。  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给他弄来了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李彬就在这碑帖中练点画、学结体,并把这些技艺运用到钢笔字中。因为字写得好,在学校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到了司法系统工作,也是各部门争要的对象。  李彬的家乡无为县是米芾曾经做过“知军”的地方,至今还留有米公祠、墨池、投砚亭等人文景观。祠内有米芾的书斋“宝晋斋” ,内藏米芾的《题李公麟阳关图》《御制文宣王碑》 。其他如宋徽宗赵佶的《唐十八学士》 、苏轼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黄庭坚的《梅花诗》 、董其昌的《小楼刻烛》 、宋克的《识吴镇画》 、唐寅的《次张体仁联句韵》等皆是珍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是李彬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他的书法之路也深受米芾诸先贤遗风影响。  20世纪90年代,安徽书法家张学群组织策划了一次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书法展,李彬获得了书法一等奖。张学群鼓励李彬,还和他讲了临帖师古的体会。此后,李彬进一步涉猎各类碑帖,还到北京参加了专题书法学习,聆听沈鹏、刘炳森、李铎、林岫等书法大家的讲课,还特意拜访了启功先生。这些现当代书法大家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法,让他对书法本质有了新的认知。  李彬开始研读历史,追寻各类书体的宗源,如饥似渴地从雄浑的秦汉篆隶、散淡的魏晋行草中汲取营养,读书写字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他的生命中。当各类好评纷至沓来,但他却深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 2004年,他因为热爱书法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报考了北大金开诚和王岳川两位创办的北大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班。  一份录取通知书,开启了李彬奔向书法艺术高峰的北漂独行者生活。短短两年的学习生涯,他有幸受教于李学勤、文怀沙、任继愈、汤一介、金开诚、欧阳中石、沈鹏、王岳川、曹宝麟等书法大家。他对篆、隶、楷、行、草追根溯源,学帖重碑、技道并行。以线条的质感为基础,尚韵、尚雅,唯真、唯美,小字求精到,大字求气势。单字笔笔到位,整体上下呼应,张合有度,布局大气。对书法用墨的浓淡干湿枯润也极为讲究,每幅作品都浸透着他对章法的悟道和创新。  我问过李彬,字写得好是你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吗?他说不然。他认为书法是汉字文化最显性标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在于让书法有益,有用。从书法的发展史来看,每一种书法的出现都是和当时社会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水平有一定关系。我们学书法、教书法,就是让书法对社会文明有益、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用,他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丑书、怪书。他现在是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又担纲书法教学任务,但从不认为书法是站在象牙塔尖上。凡是具有社会正能量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学校企业邀请他参加,下乡送春联他也参加。艺术牌匾他写,校名厂名他也写,甚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商标他也写。近20年来,他的足迹、墨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些都是爱的印痕。李彬还在一次义务教学中获悉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并不富裕的他捐资14万元给学校添置了教学设备。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在全国巡回办展讲学,义务培训书法艺术,对青年一代言传身教,使书法艺术得以薪火相传。现在书法进课堂由呼吁变成了现实,坚信传统的书法文化一定会进入到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血脉和视野,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说过,艺术的道路总是经过一个灼热的梯子而通到天上的。李彬走向书法高峰的梯子,就是对书法艺术的挚爱、对生活的挚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爱,是李彬书法艺术的活水源头与不竭动力。

chaooren 发表于 2020-10-12 09:12:31

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彬: 洒向毫端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