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快讯】一场诗情的盛宴 一次思想的碰撞 ——“当代诗歌中的现实问题:著名学者罗振亚对话寒地黑土文学”对话会侧记
一场诗情的盛宴 一次思想的碰撞——“当代诗歌中的现实问题:著名学者罗振亚对话寒地黑土文学”对话会侧记
罗振亚,1963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至2009年在日本爱知大学作访问学者。出版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与先锋对话》、《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近三百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罗振亚,1963年7月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至2009年在日本爱知大学作访问学者。出版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与先锋对话》、《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近三百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陈爱中
林超然
崔修建
梁久明
赵亚东
每个人在年轻时代都怀揣梦想,而很多梦想又都曾与诗歌相连。有人说,没爱过诗、没写过诗就不算真正年轻过。9月8日,绥化学院一群追逐诗意与远方的大学生、罗振亚先生的粉丝以及绥化本土的文学爱好者一起,在当代著名学者罗振亚的“当代诗歌中的现实问题:著名学者罗振亚对话寒地黑土文学”对话会上,享受了一场诗情的盛宴。而在另一个层面,这样的一次高端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也必将促进寒地黑土文学创作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罗振亚出生于我省讷河县,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穆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9月8日上午,罗振亚先生在绥化学院,就当代诗歌中的现实问题,与活跃于全国诗坛的绥化籍作家、学者们展开对话。
对话会由著名青年诗人赵亚东主持。
作为著名文化学者,罗振亚在中国现代诗歌、先锋诗歌研究、新世纪诗歌等方面颇有建树。罗振亚的诗歌鉴赏美学独出机杼,着重于诗歌文本的情感体验,而非诗歌理论的直白阐释。
对话会伊始,罗振亚首先对绥化学院表达了敬意,肯定了绥化学院文学创作者们的付出与努力。针对诗坛现状,罗振亚表示,近些年来,有些人说诗歌已然处于接近死亡的状态,还有人说现在是朦胧诗以后最好的写作时期。罗振亚认为,无论是“死亡论”,还是“复兴论”,都让人们看到了部分现实,但同时也遮蔽了一些重要现实。整个诗坛目前处于杂乱喧嚣的状态,但也孕育着种种或好或坏的可能。
罗振亚说:“诗歌若想继续发展,还固执坚守自己的一些原有模式,那么诗歌发展可能就要走入‘死胡同’。”罗振亚表示,现在的诗人为了生存,会在创作中有意向地向其他文体扩张,用这种方式来缓解自身文体的压力。诗人将叙述作为维系诗歌与世界关系的一种基本手段,以前的老艺术手段,例如意象与象征,都在翻新,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希望每一个诗人都有一个独立追求的个性太阳。”罗振亚说,90年代以后整个诗坛的创作者们多数做到了个人化风格的极大张扬,换句话说,诗歌写作是每一个精神个体的独立活动,没有必要非让它去承载什么。诗歌没有独立行动的必要,诗歌去反映现实必须通过艺术化的方式。个体品性凸显到极致时,就彻底使个人化写作落到了实处,这是诗坛令人欣慰的景观。同时,诗歌的复活状态,也是创作者及物性的选择,在80年代,甚至是80年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诗歌与现实是完全对立的,不能将现实直接搬到诗歌里来。新世纪以后,诗人们意识到如果诗歌不和现实与人生之间生成关涉,诗坛恐怕就不会有优秀的诗歌与诗人出现,所以这些年有些诗人有意识地用自己的笔和现实之间建成关联,例如诗人郑小琼在很多诗歌中将断指与钢铁联合起来,使诗歌富有张力。
“最困扰诗坛的问题是:诗人太多,经典诗人太少。群星闪烁而没有太阳,多元并举但却缺少规范。”罗振亚认为,21世纪以来新诗的形象逐渐好转,但当前诗坛面临的诗学问题依然很多。一个时代的诗歌是否繁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有没有一段相对稳定的偶像时期,而我们这个时代恰恰缺乏这样的偶像时期。现在的诗歌状态只能说是“繁而不荣”,喧嚣背后是空前的沉寂。“如何将生活融入诗歌”、“现实进入诗歌后该怎样将其诗化”,这都是许多诗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当前大量诗歌只是对现实的翻版,文本松弛,经不住推敲。当前诗歌产量飞升,可精品诗歌却少之又少。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需要读者去甄别,但读者又欠缺甄别能力。尽管网络净化工作力度很大,但是伦理道德的下移还是有所表现,这是诗坛甚至国人都需要警惕的问题。当下大家都懒于思考,包括写作,所以诗坛离真正繁荣还有一段距离。
参加对话会的部分绥化本土作家、学者们,也就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艺评论》杂志主编、黑龙江大学教授林超然在谈到诗歌及本土作家的创作时表示,如果说当下文坛还能有两种文体代表文学的尊严,一个是儿童文学,另一个便是诗歌。21世纪的文学应该有自己的高度。如果大家想接近文学,可以从诗歌开始。一个时代的文坛发展如何,诗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林超然同时表示,黑龙江的文学可以为中原文学及北上广文学提供一种活力,甚至野性。在黑龙江省,有些诗人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他们对文学的贡献却不可忽视,本土作家对文学的忠诚不亚于全国各地的创作者,诗歌质量也令人钦佩。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崔修建在对话会上表示,诗歌是神圣与高雅的事物,诗歌应该属于年轻人,只要有爱,诗歌是不分年龄的,年轻人应挑战诗歌,热爱诗歌。
来自肇源县的著名诗人梁久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最近收获了自己第一个全国性诗歌大奖:“诗探索 春泥奖”。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鼓励大学生们坚持、坚守梦想:“只要坚持,终会有所得。”
作为特邀嘉宾,《绥化日报》《绥化晚报》的部分记者、编辑也参加了对话会。对话会一致认为,作为媒体单位,《绥化日报》《绥化晚报》在绥化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为本土创作者们提供版面,刊登作品,积极支持本土文化事业发展,为创作者们提供更多展示空间,激发其创作动力,这对绥化本土文学的成长与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对于绥化本土创作者的创作现状,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爱中给予中肯的评价。他说,这几年他都在关注黑龙江的创作情况,他发现绥化本土诗歌创作呈现一个特点,没有一个人用诗歌谋生,创作者坚持创作的原因单纯是因为爱好。寒地黑土的创作者们对诗歌充满了空前的热爱,为寒地黑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绥化日报社等主流媒体所展现出的文学创作的阵地作用,充分反映出绥化地区对文化的热爱,这个地方始终在如火如荼地创造具有轰动效应的文化事件。
在对话会的最后,罗振亚先生还为学生解答了关于“文学对人情感的引导作用”,以及“作为读者,阅读作品时情感与技巧孰轻孰重”等有关提问。罗振亚说,文学在一个人人生中的作用是关系到文学最核心的问题。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是否与文学有着内在关联无法判断,但文学对人的灵魂与心智结构有着一定的塑造作用。人若是对自己的心灵有所追求,那么还是要走近文学。针对第二个问题,他表示,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是意味与形式共存的审美体验,作品对人产生的影响是综合影响,不能拆开谈论。文学作品或情感表达比较突出,或艺术表现比较突出,当两个维度都表现优异时,才能构成好的作品。
主持人赵亚东在总结中说,当代诗歌中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青年困惑的问题。诗歌的现实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诗歌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第二个是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介入现实,与现实有效地沟通。如何能够准确地反映当下,反映中国人生活状态。这两个问题既是青年诗人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也是各位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罗振亚先生的讲座,对创作者们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答,也给绥化本土的创作者们以启发。
正如赵亚东所言,罗振亚先生的讲座,的确触及到了绥化本土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青年评论家、绥化学院图书馆馆长姜超等在会后表示,寒地黑土文学的成长需要这样的对话,这场对话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罗振亚先生的讲座,有助于寒地黑土文学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新的突破,有助于寒地黑土文学整体创作水平的提高,从而诞生更加优秀甚至经典的作品。
诗人、《绥化日报》文学编辑刘福申,绥棱籍诗人王宏军等绥化本土作家、学者也参加了对话会。
对话会现场
对话会现场
欢迎朋友们注册中国诗歌在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