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与珍藏
本帖最后由 叶映星舞 于 2023-4-28 00:42 编辑叶映星舞2009年6月21日写过一首诗《孤独拐杖》,可算得上是珍藏版吧。我不是瘸子,没用过拐杖,是爷爷的拐杖给我的灵感。我那首诗开头这样:
[我把孤独制成拐杖,
其间珍藏理想和希望。]
这里的【制成】,表现出有力度,有过程,并蕴含坚韧的思想;
而且【珍藏】生动形象,表示“深入内心”。
2019年有人却建议我改成这样:
[我把孤独看成拐杖
它可以
承载我的理想和希望]
我征求一下意见,是改好还是不改好呢?
【制成】,是诗的表达方式,是诗的语言,也就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之意,表达了诗人作者坚强的意志;
而“看成”,则淡化的诗人作者原来表现出来的那种可贵的精神意志。
“承载”是在拐杖外部,且不与我的身心贴近。而【珍藏】,是在本来就“看不见的拐杖”的形体内(伸缩管),是一种精神与拐杖的合体。
“承载”是书面语,表像话,打官腔。【珍藏】,有着人的思想行动内涵,有着青年人的鲜活稚气。
如果有人与我讨论,我就会同时深入思考。我决定下来不改。有读者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的,白居易读给老太太,我也不会盲从权威。
我上面的论述的观点,对于懂诗的人,是显而易见的。可那个人为什么要改我的诗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讨厌那些有后台的人打着官腔说“承载”,她们习惯拉个条幅、整个背景墙,搞所谓的“仪式感”。
我喜欢自然的,真挚的词语:珍藏。
我把无形中的孤独感,拿捏塑造成可利用的有形的拐杖,支撑着我,化悲痛为力量,扼住命运的喉咙,直面惨淡人生,愤然前行。这支拐杖是带伸缩管的那种,大丈夫能屈能伸,其间充添着理想和希望。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请和我相伴,去那梦中憧憬的远方……我不是退休的闲人,还在为生活奔波,文学就是支撑着我前行的拐杖。
附录:
《孤独拐杖》
文/叶映星舞(阚理馨)
2009.6.21.
我把孤独制成拐杖,
其间珍藏理想和希望。
白天,我拄着孤独拐杖,
仿佛是扶着她温柔的肩膀。
夜里,我枕着孤独拐杖,
好像是善良的她
在梦中向我倾诉衷肠。
孤独拐杖,孤独拐杖,
快变成美丽姑娘
陪伴我身旁,
我好直起腰杆,
把欢乐歌儿唱!
啊,我的孤独拐杖,
啊,美丽善良的姑娘,
人生的路,还很漫长,
请和我相伴,去那梦中
憧憬的远方……
我把孤独制成拐杖,
操控在手;
我把坎坷纳成鞋垫,
踩在脚下。
还有什么可怕?
什么都不再怕!
我最帅气,我最潇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