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官方 发表于 2020-12-24 16:03:30

第十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

第十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

当代文学艺术视域中的
乡土叙事、城市想象与灾难书写

第十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
中国•西安
12月20日,由西北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作纽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鲁东大学及西北大学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01


论坛开幕式
12.20 09:00-09:40


论坛开幕式由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谷鹏飞教授主持。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作纽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及文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和学术特色,他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主要发起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教授详细介绍了该论坛的举办历程及本次的主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论家吴思敬,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樊星,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分别致辞。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02


主题发言
12.20 09:50-17:30


论坛第一场
主持人: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
评议人:北京语言大学路文彬教授
图片
武汉大学 樊星教授
关注"灾害文学"
樊星认为,从“文学就是人学”的角度出发,在当前的形势下,关注“灾害文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从过去的经验看来,文学作品对于现实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樊星对中国“新时期”的“灾害文学”进行了梳理,认为“灾害文学”不仅应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还应关注“人应该如何活着”的问题,他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书写“灾害”的优秀作品问世。

上海交通大学 何言宏教授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方性问题
何言宏指出“地方性”问题自现代文学之初便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并且从未断绝。他认为地方性问题是有内部差异的,不能将其本质化,形而上学化。他以雷平阳的《亲人》和贾平凹的《暂坐》为例提出了“地方性”的两个维度:1.地方性差异的逐渐缩小;2.地方性的逐渐放大。由此,对于“地方性”的问题我们应该辩证、批判地去理解。

南京大学 傅元峰教授
当代城市的文化派生
傅元峰通过《暂坐》瞬时性的空间概念,阐明了贾平凹由乡村文化的自我认知到城市文化自我认知的变化。传统批评认为《废都》是一种城市化的描写,但他认为《废都》为乡土文学,同时揭示了整个陕军东征的城市文化本位。他指出由鲁迅引导的早期的乡土小说是城市人看乡下人的模式,早期乡土文学在本质上是城市文学。贾平凹在《土门》中谈道,人和狗在今天没有故乡,这宣告了乡村的死亡和城市的死亡。19世纪以来,西方城市以文化派生为主,在文学艺术领域最重要的就是象征主义,而在中国新文学的讨论中从语言的外围进入象征主义,不是真正的象征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空间诗学,是主体位置的变更。傅元峰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的城市文学作品是《繁花》,通过语言寻找城市,处理了欲望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西北大学 雷鸣教授
乡村生态与新世纪二十年长篇小说的
乡绅书写
雷鸣首先梳理了文学史视域下的“乡绅”形象的演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乡绅”的多种类型:道德圣者、民族大义的殉道者、乡村重建的“卡里斯玛”、启蒙失效的“乡村他者”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书写全然为正面形象。他指出乡绅形象的建构,实乃对当下乡村生态的“编码”。它体现了现代性重构与乡村传统文化的衰落;乡村“原子化”与乡村道德的式微;传统权威的解体与乡村政治的蜕变;乡村空心化与乡村精英还乡。新世纪长篇小说出现重构传统乡绅、建构“新乡贤”的写作潮流,是作家基于对当下乡村现实的回应。雷鸣认为新世纪长篇小说中对传统乡绅或现代新乡贤形象的书写,有过度“神圣化”与极度“理想化”之弊。渴望前现代社会的“乡绅”文化,重回今天的乡村现实生活,这在价值取向上是与民主与法治的现代性潮流相悖而行的。

西北大学 张阿利教授
中国西部电影的乡土叙事
张阿利首先对西北电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西部电影自诞生之初就与西部文化、地理空间联系紧密,西部乡土电影具有与时俱进的美学范式。张阿利认为在西部电影发展进程中,对于当代文学尤其是西部文学的精神营养汲取和艺术手法的借鉴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改编于文学作品的乡土题材的电影既获得了形象,又获得了思想,并且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同时他提出了西部电影乡土叙事的美学特征:对现实主义的追求;注重开掘人和自然关系的新层面;对中国传统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历史再现。张阿利最后总结道,西部电影的“乡土性”与新时期以来的基本路线是高度一致的。

广西民族大学 黄晓娟教授
新世纪以来广西女作家笔下的
女性形象与乡土叙事
黄晓娟指出当下的社会当中,少数民族文化气息逐渐剥离,执着于土地书写的女作家也没有明确的藏族文化属性,对于出走女性塑造透露出对于故乡的疏离、排斥和逃离,还有生养之地无可抗拒的吸引。她认为当下的女性问题没有因为女性地位提高、获得平等而得以解决,于是只能通过漂泊寻找精神的安放之地,这种漂泊既有被动适应也有主动选择。当下的广西女性写作面临着故土的钝感,是一种女性人物集体的无根写作。
论坛第二场
主持人:广西民族大学黄晓娟教授
评议人:鲁东大学车红梅教授

北京大学 陈旭光教授
“想象力消费”崛起与“灾难片”前景的思考
陈旭光认为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都是需要和现实相联系的,面对疫情,如何书写灾难,创作灾难电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从中国文艺界现状出发,根据经验和和超验的理论分析,认为中国文化向来是注重经验的。同时陈旭光认为现在的灾难电影本来就是超验型的电影,经验电影虽然也应该拍,但是容易变为歌功颂德的创作。所以中国灾难电影应该是在经验和超验的之间进行思考与探索,进而得以升华。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教授
城市想象的性别困境
路文彬指出城市的崛起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征服,越是都市的地方,女性的特征会愈加的显著。中国都市的建设依靠政治权力而兴起,注定是男性化的城市,是摆脱不掉男性和乡土化的。十七年到文革期间,中国基本上没有城市的书写。真正意义的都市书写是在90年代,而标志性的作品则是《废都》,但它也不是都市化的,而是是城镇化的。路文彬认为男性作家大多将城市和女性写成欲望式的存在,而不是现代化的显示,而熟悉女性的作家才能写好都市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 荒林教授
两位女艺术家的乡土叙事与艺术想象
荒林详细讲述了郝俪和杨佩莲两位女艺术家的经历,并且对两位画家画作的色彩、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位女艺术家不同的乡土叙事路向,即“走出乡土”和“回归乡土”。

西北大学 王鹏程教授
新世纪城乡书写的问题及思考
王鹏程认为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问题,由过去的乡土中国到现在的城镇中国,不是断裂的,而是有延续性的。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一直存在,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文明。他指出目前的城乡书写有以下三个问题:1.作品中存在着二元对立的问题,即将乡村当成美好的生活方式,而城市则是罪恶之源。2.作品将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衰落联系在一起,从思想意识形态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却忽略了文学创作的艺术性。3.作家的艺术经验和时代经验发生巨大断裂,产生了“隔”的情况。王鹏程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没有真正的完成之前,城乡问题会成为文学一直关注的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 胡少卿教授
为什么中国当代城市文学不发达?
胡少卿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很快,但是城市文学并没有繁荣地发展,相对比较欠缺。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因:1.文学是一种经验的表达。中国的作家对城市是相对不熟悉的。2.文学是经过发酵的经验。这种经验是要经过沉淀的。3.文学是受到正向鼓励的经验。中国的城市化是被动的,城市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而且与负面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这是受舆论环境的影响。4.作家对城市没有真正的认同感。5.文学表达城市的功能被其他媒介分解。大众传媒对城市的播报,替代了许多文学的功能,于是读者群对作家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6.乡村经验的陌生化使得读者产生了审美的距离,更符合目前的阅读需求。
论坛第三场   
主持人:浙江大学蔡天新教授
评议人:南京大学傅元峰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 吴思敬教授
“抗疫诗歌”:良知的呼唤与人性的思考
吴思敬指出“抗疫诗歌”与疫情相伴而生,同时在文学界内也出现了不同的评价。他认为从诗歌伦理的角度来看,优秀的诗歌不仅着眼于痛苦情绪的抒发,而应该是一种大悲悯情怀的表现。“抗疫诗歌”是一种自发的创作行为,这是特大灾难后,人们感情宣泄的渠道,也是最便捷的选择。诗人们对疫情作出了最真实的人性的反应,诉诸人们的感情和理性。对于这样的创作我们不要过于在意好坏,而是应当把它当成一种心灵治愈的方式。

安徽师范大学 杨四平教授
贾平凹小说的主题建构
及其地域写作价值
杨四平认为贾平凹的创作中体现出了英雄主体、文化主体、不确定主体等,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贾平凹的主体建构在他创作的后期出现了一种整体性的危机。同时他认为贾平凹的创作是具有地域写作的价值:1.地理学和空间诗学的价值,比如商州系列,进行了反讽的处置,把地域当成一种背景,建构一种多样的另类的现实。2.文化挖掘和历史重构的价值。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以西方话语来批判中国地域文化的劣根性;以中西主体间性,赋予中国文化新的形象。3.挖掘地域方言,力图回到白话语言的根性。总体看来,贾平凹的创作具有主体性、地域性、现代性。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庄伟杰教授
关于“现实”如何“诗歌”的当代性思考
庄伟杰主要讲了诗歌“怎么写”的问题。他认为文学是离不开现实性的,这是诗歌创作的资源和写作高地,并且每个时代都是不相同的。日常现实解码是需要经过诗人的想象,建构起超验的世界,以表达诗人的思想。为解决诗歌创作与现实的问题,庄伟杰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五种“力”:1.笔力。写作功力要好,语言能力要强。2.脑力。写作一定要有构思,一定要会选角度。3.眼力。4.声力。要有个人的声音。5.神力。要有一定的精神境界。

湖南工业大学 郑坚教授
近年网络工业文学研究
郑坚认为过去的文学创作在城市的呈现方面还不够充分,尤其对工业的呈现还比较单薄。但是自21世纪1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党”的活跃,网络文学中的工业文学开始有所发展,比如刘慈欣等等。他列举分析了三部网络工业小说,认为现在的工业网络小说是存在内在困境的,即小说内容中的所有愿景来源于对西方的模仿,而这种类型化的叙事则体现了想象力的枯竭。

复旦大学博士 王舒漫
我看“抗疫诗歌”
王舒漫分析了贾浅浅的诗歌《屈服》,认为贾浅浅的文字是温柔的,是有故事的。王舒漫认为文字是有能量的,主要是看我们如何运用,即如何将文字的暴力变为最精致的话语。而贾浅浅的诗歌创作则是文字运用的最好示范,她的语言非常凝练,没有火气,入情入境入理。
论坛第四场   
主持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庄伟杰教授
评议人:安徽师范大学杨四平教授

浙江大学 蔡天新教授
从《小回忆》到《我的大学》
蔡天新的《小回忆》从身边亲人的经历出发,介绍了其家族迁徙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他自己童年的情景与过去中国社会迁徙的现象。之后蔡天新在介绍他的创作《我的大学》时说道,由于受到了八十年代开放气氛的启发,他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现在还不是太适应城市生活:中国的农业社会太长,城市的历史太短暂,城市生活还有待于时间去检验。

暨南大学 张丽军教授
穿梭于乡村与城市的“新现实主义文学”
张丽军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传统现实主义的写作和研究遇到了新的挑战,也给了我们的新的现实,改变了社会的经济、也改变了人们的情感与心灵结构,同时给创作者与研究者们发出了新的召唤,即进入“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他首先从贾平凹与周大光等作家作品出发,分析了新世纪的农民形象的变化。其次,他分析了新现实主义书写中从乡村来到城市的“无根人”形象。第三,他还谈到了新世纪从城市到乡村的“返乡农民”书写与乡村振兴的扶贫文学。张丽军认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乡土文学应该是城乡相互交融的一种新文学,并且有其存在的价值。

鲁东大学 车红梅教授
“人”的再发现
论新世纪以来的抗战小说
车红梅指出对于人的再发现从抗战小说开始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作家借助抗战小说反应社会现实,表现人。首先,抗战小说还原了普通人的抗战。将英雄将领等还原成普通人,展现了历史中活生生的个体,观照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关注到了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选择及其后人的命运的波折。其次,表现了人的神性的一面。抗战小说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对于人的神性的一面进行挖掘。她认为如今的抗战小说对于民族的劣根性以及国共两党的斗争都有所揭示,同时指出了战争对人类的威胁,这样的创作是值得肯定的。

西安诗人 冯景亭
新诗写作三论
冯景亭认为新诗写作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语言舞蹈。关于新诗写作,他有以下三个观点:首先,中国新诗和国外诗歌在文本的思想性上有很大区别,目前的诗歌创作应当继续向外国诗歌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文本的思想性。其次,中国新诗要从传统意境审美中解放出来,当下的汉语诗歌写作应该要贴合工业化、信息化的生活场景,和发展变革的时代相适配。最后,冯景亭提出诗歌创作要有戏剧性,要注意诗歌的肌理,同时说明了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家之间微妙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 谭五昌教授
当代文学艺术视域中的
乡土叙事、城市想象与灾难书写
谭五昌从本次论坛主题出发,提出了当代文学艺术视域中有关乡土叙事、城市想象与灾难书写的两大问题:1.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缺乏,乡土经验过剩。他认为乡土经验过剩使得城市文学创作相对缺乏。2.中国当代灾难文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灾难文学创作怎么写?对于这个问题,谭五昌非常赞同陈旭光教授提出的“超验”理论,认为灾难书写应该具有想象力。同时,他提出了理想的灾难文学的几个层面:第一,要深刻记录民族历史的记忆;第二,对人性的深度揭示;第三,要冷冷静静的呈现;第四,要有哲学的思考。
论坛第五场   
主持人:西北大学周燕芬教授
评议人: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

西北大学 贾浅浅副教授
没有“灾难书写”,
只有人性与智思的呈现
贾浅浅从孤独的细节开始,对诗歌的价值、功能进行辩护。她认为真正的诗歌,它的内核是不愿意也不可能被主题所限制,诗人们一旦发觉自己与流行价值观渐行渐远,就会形成表达焦虑,努力在智思中弥合某种分裂,回避社会现实与政治体制可能造成的精神伤害,把自己风格化的表达融入现代性的诗歌表达。关于诗歌的叙事抒情的价值与意义方面,她认为诗歌的叙事是以表达立意为目的的,它是非线性的,是具有共时和共生性的,可以同时构建不同的事件,事件状态最终以表达意义为目标。同时她指出诗歌有自己的道途,不需刻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真正的诗歌追求完美道德与人性理想,它拥有本质上的诗意,否则它只有矫情造作和虚情假意。

《国际汉语诗歌》 执行主编大枪
新诗写作的地域视野三题
大枪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出发指出传统文学当中道教归于无的观念,同时认为在诗歌当中,最终的指向也和哲学相关。哲学的三大分类之一是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大枪指出诗歌写作应当体现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有根之水,是河内之水,是关乎地理的,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地理界定。就诗歌的地理写作而言,他在有限的时间内讨论了两点,第一是新诗个性的体现。他认为新诗的个性主要就是地域性,以此来催生文化个性的觉醒。第二点则是新诗的地域写作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不应当依据中心城市和边缘城市给新诗写作带来不平等性。

西北大学 安斌老师
青年的位置与想象中国的方法
重读《人生》兼及“新时期文学”的“发生”问题
安斌首先梳理了目前对于路遥研究的几个重要面向,诸如城乡叙事、农村改革与“八十年代”现代化进程、知识生产与个人主义问题以及“励志型”书-写形态等等。他从高加林形象入手开启重读,重识路遥对高加林这一1980年代征候的回应方式。将包裹在知识青年问题、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户口和身份问题等历史和现实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加以解析,具体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国家道路的讨论和制度性设计、共和国建立以来在“青年问题”方面的几次大讨论及其困境。以此对《人生》和文学符号“高加林”在“八十年代”中独特性加以进一步的认识。

西北大学 李斌老师
1960年代前期“灾害文学”的历史考察
李斌指出1960年代前期,即在当代文学的“十七年”中,许多创作涉及到了“灾害”,这些作品大都与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三年困难时期”有关,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文学及历史价值。他首先介绍了书写灾害的作品、主题及修辞。其次,他列举了彼时一些历史小说中的灾害书写,并认为这些作品除客观描摹外,还常常以寓言形式来指涉现实,如冯至的《白发生黑丝》等。最后,李斌以文艺生态学的维度切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反思现代性方面作了分析与阐释。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 曹谁
灾难片中的电影工业美学
曹谁指出在电影界中存在着类型片和文艺片的争端,而类型片则是一种“工业美学”的体现。灾难片就属于类型片,如其必备的毁灭性的大场面,英雄般的男女主角等等。在现阶段,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否定类型片。从当前类型片对市场的占有情况来说,可以说它是当前的流行。他认为经过时间的洗刷,只有成为流行可能才能被经典化。
03


论坛闭幕式
12.20 17:30-18:00



论坛现场
论坛闭幕式上,谭五昌老师在肯定本次大会成功举办的同时,对本次大会进行了以下三点总结:1.内容丰富,角度不一。2.观点新锐,见解深刻,视野宽泛,富有启发性及探索性。3.对在场各位的认真精神进行了肯定。最后谭老师对协助举办此次论坛的西北大学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了感谢,同时对高端论坛的未来给予期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