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关于诗歌的诠释(十一—十六)——鲁迅文学院培训班笔记心得
本帖最后由 苏伦 于 2021-2-4 11:18 编辑十一
鲁迅说:诗“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
诗歌的大美在于血性的真性情。它在血雨腥风的路途跋涉中走得太久,以至于某些时候它忘记了自身的疼痛。它身体里的血液是醒着的,就像它们的功用,无时无刻不在提示一种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诗人用诗歌作为作战的武器,它蒸发血液,用笔蘸着血气写诗。它在寻找生命的真声音同时,并未忘记唤醒一个时代。
诗舞蹈着、战斗着、飞翔着,犹如生命的羽化,它扶摇而上,忘却一切包括自我。亦如水的诗行,它滋润心田、浇灌荒芜、栽种梦想,把血性的人生书写成春天的河流,写成夏夜的星梦,写成秋日的雨点,写成冬天的雪舞。它在火的燃烧里涅槃,在水的奔流里电逝,在金子的辉煌里筑起坟墓,在树林的依偎里黯然魂殇。在土地的昏睡里发出灵魂濒死的呼唤。
一如与生俱来的苦难,他将自己与死亡的手绑缚在一起,无论结果是什么,它都准备好了走下去,直到它的血液成为透明和纯净。
它醒睁着的眼睛,永远会在世界的各个爱和美的心灵里叮咛。
十二
诗是生命本身的脉动。当生命——语言——诗结成一体时,才有真诗。
诗歌的脉搏是从自己的内心为出发点而确立的一根经络的线条。它无形无状地实实在在的存在,又赋予有形有状的诗歌形体以生命和活力。它是我们的精神家珍和财富。
它出发,从源头开始。像一条河流的发源,沿着自然划定的方向流淌进历史。它自身的精神、美感意识、梦的表述、行走方式、与历史的交点等等都从它的内在开始出发,就像生命的碰撞和交织,突然生发出一种超自然力的变异,随之在这个被世界称之为爱的精神鼓舞下,诗歌的所有部分都被精神的激情点燃创造,于是,一串串充满音乐韵律的、美妙的、和谐的、真实的、情感的、具有珍珠般光泽的诗语从它之上流露在诗的纸页。
它的出现,无疑地给了诗人的生命以新的脉动。诗歌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在一根与时间交汇的G弦上,诗歌弹奏的乐音,像生命的至真处发出的美的呼唤,对世界精神的闯入。
它把美用生命的每种形式进行构造:用属于五官的、脏腑的、情感的、肢体的、语言的等等加以神化、美化、自然化。
它们种种加在一起,组织成诗歌的方程式:心灵+语言+脉动=诗。
一旦诗歌真正由心灵(内在精神)引导,它将不再平庸和相貌普通。
十三
诗的底蕴:真实再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对人生和社会的体验与感悟。(体现生活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寻。)
诗歌的底蕴源于艺术的崇仰,由它而生发你心底美的乐音,又像一种慷慨赴死般凛然。你对它交付你的真实之心,就像你真的在用心灵歌唱,发自信仰和宗教般的灵魂。你交付于它的生命是你最接近神性的部分,因而才受到赞美。但毕竟完全真实地活着对很多人是痛苦的,他无法在这样一个充满火药气的世界里完全袒露心灵的真实部分,因为那样一来某种程度等同于婴儿的智力。这样的后果使他感到痛苦和不幸,因为即便他付出再多,人们对于他的认可和赞美都很吝啬。而如果要求他双倍的真实,他便可能因无法忍受而去酗酒了。
诗歌的真实性不只是为了艺术修养的底蕴,更是为了表露一种视觉的橱窗意义。就像你遇到强风便会感到冷,你遇到真实就会产生了解的冲动。这就是诗歌发现的产生,由于它的存在和意义而做探索和对于发现的阐述。它们直截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并统统将它们放在“今天人们的心灵需要什么”这个出发点上进行诗性的表露和阐明,以期使诗歌的本质突出体现“展现生活的意义”和与社会整体的进程同步。就像波粒的情态:辐射和广谱(泛)化。
诗歌真实的意义正在于此。它除了体现心灵的思维价值,还把它对真理的追求交付给了同样以心灵努力的人们。它不断要求自己真实再真实,恰好说明诗歌是灵魂的宗教这个命题的正确;同时它也以追求的意志力接近和到达每一个真理的中间站。而实际的,真理并没有给任何事物定义过它们的终点。那个终点的说法只能是到达者的会心一笑。
十四
诗,应当是通过现象体现本质的个性化感受,体现诗人的心灵和气质。
诗歌是对生存现象和个体心灵感受的诗化和提升,它将诗歌置放在人们心灵最为关切的事物上,通过诗人自我的思考和语言综合,将一种事物本质的东西交到你的面前,触动你的头脑和灵魂并认清楚这样一种事物的真实面貌,它的美和自身的意义等。一旦你通过阅读了解和接受了这样的形式观念,你便与诗人共同走在了事物发展的脉络上,并获得认知的提升。
诗人的面貌是不尽相同的,就跟他们各自的在思考方式和阐述方法不尽相同一样。他们各自的风格体现出自我的内心情态和气质,就像他们与生俱来的灵魂苦难的样式各不相同。诗歌在自己的伤口和笑口里忘我地歌唱着,并不顾及嗓音可能嘶哑。它歌唱的内容是你所关注的、有过心灵付出的东西,它们或多或少地留存于空间和事物中,故而它原本的素质里包含了你的爱情和生存的质量等等东西。一旦你接受诗人的作品,你便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对他心灵的感知,同时也把握了事物本身的存在和意义两者。
诗人付出心灵,交付真实,给于思考力和事物激烈层面上的幽默。这对诗人不完全是公平的,他没有得到什么东西,即便他再努力,也一样是所获些微的。正因为如此,他才从失去中提升了心灵气质,并获得一种对世界的真知。
十五
诗歌是将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与时代的痛苦与欢乐相糅合。
诗首先是时代的,其次是内心精神的。它的专利权就是它个人对整个时代的具有很高价值意义的思考。它除了还原本质精神的原貌(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返璞归真)外,它还肩负了重新发现事物意义和进行定义的责任义务。
诗歌出场前,诗人必要经过一番灵魂的拷问过程:你的作品是否真的具有真知灼见?你要交给世界什么?你交给的东西的价值是多少?你所描述的、表达的、歌唱的、传递的真的是由你灵魂的真实体验而产生的吗?你所展示的世界真的是真善美的世界吗等等。
你要绘写一个内心的世界的样子,你将怎样结构和建造你心灵的世界呢?你必定要对这个世界的欢乐与痛苦有着很深或过剩的体会,你才会让另一个人在你的作品里阅读到一个世界的存在。如果你只是单纯地粗略地从祖先的生活里、从上一代人的经历里、从你周边的生活环境里泛泛而论,你的诗是不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心灵感受的。你只有把自己置放在一个忘我的状态里,忘却你个人的痛苦和欢乐,忘却你生存的艰难境遇,忘却你的名声、荣耀、自由、头脑、得失等等,或许你在某种特别的时刻受到冥冥之中伸来的手的指引,在痛苦和欢乐的切实的冲动中,你的灵性打开诗的一扇门,你用语言做钥匙走进去。
有时候,你沉浸在你诗的意境里而不能自拔,甚至你为它的欢乐而忘我欢笑,为它的痛苦而伤痛流泪。此刻,你的人就是一个真诗人,你的诗就是真性情状态下的诗。因为你用诗交付了你生命的欢乐与痛苦,你的心与这个时代的浪潮融于了一体。
十六
诗的感觉缘自生活。(从审美的角度去面对)既在其中,又在其外(出乎其外)。强调思想深邃、开阔。
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的艺术学养和理解构成他自我的艺术感觉。它是经过积淀的、过滤了的、有选择的、充满个性化的美感的组织。它们在你诗歌的过程中冥冥与你一起走向诗的发现。它的行走其实是超前的,非常带有教学色彩的,并且是一直努力在自我的一条主线上争取完成的。它对事物和事件的实质发现通过诗人诗的感觉而交付,它们是蕴含在节奏和音律中的,是需要未来的人们解读的。而所有这些它的形成都是源于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
一开始我们就说诗歌是生活的艺术结晶体。诗歌的美感发现原本来自于生活,由于诗歌对语言的要求而使它的出场形式必须高于生活。即所谓高蹈的艺术!诗歌属于生活,并且超乎其上,并且又在生活之外。这是由于诗歌的出发点是心灵,它是灵魂的情感和心灵的历史,这使得它的面目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神秘性,故而它超脱于生活之外——由于它属于新的发现和未知!
由于诗歌属于心灵,它是心灵情感的产物,又是心灵的视觉发现和艺术感知,故而整体上它是属于神性的。这一点我们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诗人跟我们一样吃穿住行生活着,却在实质上比我们更多了神性?这是原因是由于诗歌最初的出发是心灵。它的形体或多或少带上了心灵的原貌,故而它应该比我们正在生存着的人多一份深邃和开阔,因为这是上天本来给心灵特定的定义:心灵的美和智慧是超越于我们平常的形体的。但请记住这是针对那些没有被金钱和物质以及罪恶污染了的心灵而言的,我们在实际中产生的过多变异,完全是由于我们自身的过错所造成。
诗歌的思想深邃表现在它语言的哲学性和“超”艺术。诗歌通过韵律和节奏使所表达的事物清晰可见,并一针见血的指出它的实质价值。就像“我是他而不自觉,他曾见过/另一个梦——我的醒”,这文字其中的意味最好由读者自己去咀嚼,它不仅包含了思想深邃,并且到达了诗歌的哲学意义,就像一种梦寐以求的教科书,你一读,便为它其中的发现所折服。并且它所蕴含的开阔,当你到另一个空间去思考,便可一目了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