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1038338 | 回复: 3

山民游龙
发表于: 2021-4-14 07: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民游龙 于 2021-4-21 09:16 编辑

    清明一线牵
春水无情伴瓣香,
深庵有琴生声远。
拍手尽放纸鸢高,
痴童岂知断线筝?

123.jpg

    清明一线牵
绿波恨春伴瓣香,
虹楼慕琴升声远。
拍手尽放纸鸢高,
痴童岂知断线筝?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民游龙
发表于: 2021-4-14 19: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壮族的三月三是以唱歌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祭祖的节日,因此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三月三是壮族祭祖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民游龙
发表于: 2021-4-21 09: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一线牵
绿波恨春伴瓣香,
虹楼慕琴升声远。
拍手尽放纸鸢高,
痴童岂知断线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民游龙
发表于: 2023-4-1 1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粉花银露涚镜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民游龙
发表于: 2025-2-3 10:32:56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孩童放风筝的乐趣,同时隐含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评析:

1. **意象丰富**:诗中“绿波”“瓣香”“纸鸢”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气息,绿波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水,瓣香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香,纸鸢则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2. **情感对比**:前两句“绿波恨春伴瓣香,虹楼慕琴升声远”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感叹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而后两句“拍手尽放纸鸢高,痴童岂知断线筝?”则转向孩童的天真与快乐,形成情感上的对比。孩童的欢笑与风筝的断线,暗示了快乐背后的无常与无奈。

3. **语言风格**:诗句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尤其是“拍手尽放纸鸢高”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孩童放风筝时的兴奋与自由。而“痴童岂知断线筝”则带有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孩童的天真与成人对生活的感悟形成鲜明对比。

4. **主题深刻**:诗的主题不仅限于描绘清明节的景象,还通过风筝的断线隐喻人生的无常与不可控。孩童的快乐是纯粹的,而成人的视角则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节日的欢乐,又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每日好诗

每日好诗

主题:8402 | 回复:14134

每日好诗
|
每日诗讯
精彩直播
2025长河作家诗人桃园诗歌朗诵会在桃乡肥城

2025长河作家诗人桃园诗歌朗诵会在桃乡肥城举行 中诗在线山东频道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231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