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名,坛头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春天 ——第二届“我为坛头写首诗”全国新田园诗大赛启动仪式暨第八届长淮元宵诗会盛大举行
2025年2月14日至16日(农历正月十七至十九),由武义县文联指导,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武义明招文化传承政协委员会客厅、田庐文创园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我为坛头写首诗”全国新田园诗大赛启动仪式暨第八届长淮元宵诗会,在浙江武义坛头村隆重举行。活动以“新田园诗”与AI写作的研讨、第二届《安徽诗人》年度诗歌奖的颁奖典礼、第八届长淮元宵诗会诗歌音乐会三大部分为核心,辅以武义采风、创作和诗人交流等议程,通过诗歌艺术反映乡村现状,鼓励并推动现代诗写作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的“田园诗”的命名、理念、当下处境与未来前景等诸方面的深度思考和不同观点的碰撞。
活动亮点:诗与艺术乡建的深度交融 本届活动由诗人雪鹰策划统筹,汇聚了潘维、方文竹、俞敏华、孙启放等50余位全国知名诗人、评论家及金华本地文化界人士。活动包含坛头古村采风、学术研讨、诗歌朗诵、颁奖典礼四大板块,亮点纷呈: 1. 第二届“我为坛头写首诗”全国新田园诗大赛启动 大赛聚焦“新田园”主题,要求参赛作品紧扣武义坛头、履坦的自然山川与历史人文,通过诗写提升武川大地的文化影响力。征稿启事已通过“长淮诗典”公众号发布,引发广泛关注。 2. 学术交流:AI写作与现代田园诗理念的碰撞 15日下午,“乙巳之春田庐雅集”学术交流会围绕“AI写作与现代田园诗的审美定位”展开深度探讨。诗人雪鹰主持议题,与会学者就技术革新与诗歌传统的融合、新田园诗的时代使命等话题发表见解,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理论支持。研讨会历时近四个小时,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诗人、评论家近三十人各抒己见、发表观点(本号将陆续推出研讨论文展示)。 3. 第八届长淮元宵诗会:诗乐辉映 当晚的朗诵音乐会以“诗乐武川”“诗歌颁奖”和“诗人读诗”为主题,既有《坛头的春天,从一首诗开始》《你是人间四月天》等经典诗篇的深情演绎,也有京剧、手风琴等器乐合奏的文艺表演。活动同期颁发第二届《安徽诗人》年度诗歌奖,孙启放、吴艺、潘志远、汪抒、许洁、思不群、汪艺、玉邪等诗人分获“年度优秀诗人奖”“优秀诗集奖”“诗歌评论”和“后浪诗人”奖等奖项,彰显诗歌创作的多元活力。 4. 乡村采风:诗意浸润古村湿地 活动期间,嘉宾们漫步坛头古村、武义江畔绿色廊道,以及浙中文化名山明招山。诗人们感受了坛头湿地生态与武义人文底蕴的交织,为创作汲取灵感。截止发稿时止,已收到各地诗人采风作品三十余首。
各界寄语:诗歌赋能乡村未来 武义县政协主席李杨勇在致辞中表示:“新田园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武义县文联主席朱跃军强调,活动以诗为纽带,将进一步提升武义的文化辨识度与吸引力。田庐文创园创办人徐小冰则展望:“希望诗歌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艾青研究会会长俞敏华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在坛头田庐文创园举办此次新田园诗活动意义非凡,田庐的建设是诗意般的存在,它为城市化日常表达提供了文字与日常性的契合窗口。她认为田园诗是对乡土文化的书写和重新定义。现代田园诗是未来文学发展的好方向,它不仅可以表达个人理想,也能承载生命与哲学思考,引领人们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寻找新的生命形态与状态。 作为现代诗歌的重要分支,新田园诗无论作为新语境下的“田园牧歌”,还是作为“无人坚守”的空心村“挽歌”,它都将以其独特的命名及审美视角,记录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变迁,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届活动通过创作、研讨与传播,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交流平台,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实现“诗意的栖居”。
坛头乡村诗歌学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