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1656233 | 回复: 1

又见花开
发表于: 2018-7-16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知人论世,则论语中论人之文,也不妨看作论文之言。
1.关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规定性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的全部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子曰:“ 《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过分。
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曲时说:“美极了,也好极了。”谈到《武》这一乐曲时说:“美极了,但还不够好。”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家邦者。”
先生说:“我厌恶紫色夺去了朱色,厌恶郑声扰乱了雅乐,厌恶利口倾覆了国家。”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
按语:所谓思无邪,尽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绕不开“中和”二字,即《中庸》中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发而皆中节的先验式解读。
绘事后素,是强调诗歌的思想价值先于语言艺术。“尽美矣,未尽善也”是谈形式需与内容匹配,有文字而无思想,其下流就是“紫之夺朱也,郑声之乱雅乐也,利口之覆家邦者”。一归于“雅正”,以思无邪的思想来运使文字,强调诗歌的教化价值、教育意义和社会功能。语言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无伟大之思想,无真挚之感情,所谓文字,不过是一种华美的智力游戏。
2.关于诗歌的语言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说:“君子能做到朴实就可以了,用华丽的文采有什么用呢?”子贡说:“太痛惜了,先生你的学说才认知到这个水平。君子文辞的华丽程度,就好比四匹马驾的车子,也比不上君子的言语一样。文如同质,质如同文,对君子来说,文和质一样重要。虎豹与犬羊之别,正因其毛文之异。若去其文之炳蔚,则虎豹之皮将与犬羊之皮无别。”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辞达而已矣。
能明晰完整的表达出要说的意思就可以了,不以华丽优美为追求。
按语:有人说孔子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而忽视了作为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作用,这种认识存在偏颇。“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正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特征的确认,虽然是弟子之言。“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但不能为诗而诗,为文而文,而是追求质(思想)与文(语言)的高度一致,后世韩愈解读为“文以载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讲两者的辩证统一。孔子及弟子论人,也是在论文。“辞达而已”是对诗歌语言艺术的规定性要求。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谈到: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辞至于如此之“达”,则语言之美,盖至于“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便是“极绚烂而后归于平淡”。
3.诗歌的功用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 。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按语:诗歌的作用,小处可以学习自然知识,大处可以学习语言艺术,再大处可以培育个人品格,再大处能用于政治外交,再大处可以侍奉君父。从个体的人到群体的社会,从道德修养到社会技能,诗歌的文化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强调学以致用,反对死读书,读死书。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古雪
发表于: 2018-8-27 2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识论”栏目就需要这样的文字。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识论

识论

主题:14 | 回复:21

精彩直播
《七绝-月朦胧》

《七绝-月朦胧》文/孙庆 醉倚西窗风满楼,静听落叶舞寒秋。知心最是朦胧月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072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