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发表于: 2019-1-24 0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到丁力皖北深入生活的写生集,吃了一惊。皖北是我的精神故土,自觉对那块土地已经非常熟悉。然丁力的写生给我带来审美的惊喜,原来我所亲近的皖北大地,在画家的笔下是那样深广朴厚、风情独具、人气喧腾;而我曾经熟悉的一切,也早已日新月异。
  2016年到2018年,丁力在太和县倪邱镇,旧县镇的大张、耿楼、刘寨、刘新庄、西丁、栾竹园、金庄、丁长营等村落深入生活,两年多的时间里积攒下了200多幅写生画稿。春天,小麦开始起身了,大叶杨也开始抽芽;夏季,庄稼是那样蓬勃,树木是那样繁茂,蝉鸣和蛙鸣响彻在村庄上空;秋天,大地呈现出成熟的丰韵,久违了的北方作物以及那些浑圆的草垛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冬天,平原是那样静谧、辽阔,落尽了叶子的老树一如既往地站立,白雪覆盖大地。淮河是中国大陆东部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线南为**带,线北为暖温带。反映到农业形态上,淮河以南是稻作文明,淮河以北是旱作文明。而农作物类型和由此产生的文明形态,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命方式,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和理念,影响到区域人格和区域情感的形成。在丁力的笔下,皖北的风物是那样粗粝,皖北的风土是那样旷远,皖北的大地是那样一望无际。他的《沙颍河畔》 ,村庄远远隐在了平原深处,站在高高的颍河大堤上,能感到风劲天高,静水深流;而河对岸画面之外的地方,喧腾着皖北村落所特有的气息。2017年5月,我在颍河南岸拍摄“十三窑”彩陶艺人的生活,走在高高的颍河大堤上,杨树的叶子“哗哗”作响,麦子快要成熟了,河堤之下大地一片金黄。翻看丁力的皖北写生,让我再次沉浸于那段流连于颍河南岸的日子。沙颍河俗称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上古政治家管仲、当代著名女作家戴厚英,都是颍水的骄傲。这一带是冲积平原或湖积平原,淮河流域历史上常常水旱交替,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改革开放以来两淮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丁力才有了《老舍新绿》的描绘,才有了一片葱茏之后,大红灯笼渲染出的农家丰登和喜庆。老屋顶上隐约伸出的电视天线,透露出古老乡村的现代化。村道上的小轿车、小洋楼一起,展现了农民的富裕生活。因为是直面生活、直面土地,丁力的线条和笔触都很有感情。
  绘画需要细节,需要细节的真实与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滋养和撞击。丁力的“沙颍河系列” ,为我们展现了颍水两岸的田园风光:打鱼的小船,垂钓人的背影,树在风中摇曳,鸟在树上婉转,而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上世纪90年代,颍河两岸曾是淮河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地里的麦穗都“锈”了头,颍河水流浑浊,恶臭扑鼻,鱼虾绝迹。而今天丁力画面上的颍水,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两岸风光蓬勃、安详、静谧。去年麦季,开镰的头一天,我在皖北涡阳的义门镇拍摄纪录片,几十台大型收割机首尾相接,“轰隆隆隆”从我们身边驶了过去。和丁力的“麦收系列”一样,在这繁忙的午收季节,地里几乎看不见挥汗如雨的男人、送饭送水的女人和拾麦穗的孩子。大片大片的麦田里,庞然出现于画面中的是大型收割机。丁力的笔下,收割后的麦田里,麦茬都很高,这是农业机械化后高茬深埋的结果。而这些,如果不深入到实地写生,坐在家里是画不出来的。
  春种秋收,夏长冬藏,丁力在皖北大地上经历了两个轮回,两度从春天到冬天,从绿野到雪原,从蝉唱如雨的夏季到万物蛰伏的冬季。我曾带着一个摄制组,在淮北航拍雪后的大平原,那情景真可谓百年一遇。在皑皑白雪中,有一群红裤子绿袄的乡村妇女。她们都不年轻了,手上脸上都刻上了深深的岁月痕迹。她们并排坐在高高的淮北大堤上,放声高唱当地的民歌小调,静寂的雪原一下子变得喧闹无比。皖北的女人,敢说敢笑,敢爱敢恨,她们的言谈笑貌特别具有感染力。而在丁力的这本写生集中,我们已经很难看见这样的情景了,快速推进的现代化和城镇化,使乡村人口大面积向城市迁移,乡村正日渐凋敝。也因此在丁力的200多幅写生作品中,关于人物的描绘不多,而由此带来的忧伤,则不可避免地笼罩于画面之上,那是一种我们称之为“乡愁”的情绪。
  丁力于1985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是恢复高考后该校的首届毕业生。丁力在安徽省艺术学校学习的四年期间,接受了完整的艺术专业的大学教育。当时教授花鸟画的孔小瑜先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蜚声画坛的海派名家,与张大千、唐云等齐名。他与书画大家郭公达、朱松发、徐欣民、张翰,都是丁力的老师。因此,从源头上说,丁力的画应该属于“文人画”的范畴。“文人画”的前语境,是由士人文化脉络生成的山水画系统,一大特点是远离世俗生活,标榜文人趣味,所谓“避尘嚣,任逍遥” 。“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渔樵,重在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用来表现今天的时代、火热的生活有其局限性。丁力自言:“对一名文艺工作者而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文艺家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才能接得住地气,增加底气,为作品注入生气。 ”他的皖北写生集有温情、有温度,有朝气、接地气,他的情感与人民、与生活贴得那样紧密。走进皖北平原,丁力丰富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潘小平)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重磅推介

重磅推介

主题:139 | 回复:205

精彩直播
AI时代:诗歌写作与人类未来座谈会 在济南

AI时代:诗歌写作与人类未来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中诗在线山东频道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155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