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发表于: 2019-4-24 15: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90424152156.jpg

经《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15位评委于3月22日至31日投票,在获得《诗歌周刊》2018年度批评家提名的31位作者中,著名批评家徐敬亚以13票当选《诗歌周刊》2018“年度批评家”。
徐敬亚《授奖辞》      
  从1979年创作《奇异之光——“今天”诗歌读痕》起,40年来,徐敬亚全过程地参与了中国现代诗的建设。
  徐敬亚40年做了四件事:
  • 《崛起的诗群》。这篇被称为“投向诗坛的一枚炸弹”的长文,成为朦胧诗乃至中国现代诗的“宣言”。此篇宏论,使徐敬亚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史的标志性人物。
  • 1986年,徐敬亚作为《深圳青年报》编辑,一手发起并主持了“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联手《诗歌报》先后刊出了总计7个版、64个流派、100多位诗人、13万余字的诗歌作品和宣言,以及他本人撰写的《生命:第三次体验》和《编后》,在全国掀起了“诗歌大展”热潮,蔚为壮观。徐敬亚成为朦胧诗及其弑父式“第三代诗”的双重推手,后一次更是决然的自我超越。1987年,《深圳青年报》解体是一次壮烈的陨落,而徐敬亚力推第三代诗人的论文《圭臬之死》又导致《当代文艺思潮》辉煌的沉寂;1989年,《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红皮书)出版。这两个年份也导致诗歌(包括文学)在当代发展史上黄金时代萧瑟地中断。随着经济大潮湮灭的诗歌,大面积转入“地下城”调整与打磨。此期间,被民间誉为“红皮书”的《大观》成为研究彼时中国民间诗歌史的第一位的资料。
  • 在九十年代断续的文学活动中,徐敬亚仍然关注着中国诗歌。先后著有《中国诗批判纲要》(1990)、《失语的诗人》(1992)、《隐匿者之光--中国非主流诗歌20年》(1996)等重量级作品。2004年,徐敬亚回归诗界,先后发表《父亲应当及时死去》、《重新做一个批评家》、《诗由流落到宠幸》、《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原创力量的恢复》等系列评论。2004年是徐敬亚诗歌批评的一个转型期,他由宏观批评转向“诗歌细读”。同年,开始在《特区文学》主持“读诗”栏目——“读诗•批评家联席阅读”(2004年起)、“读诗•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2006年起)、“读诗•诗人联席阅读”(2010年起)、“读诗•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2013年起)、“ 读诗•新经典导读”(2016年起)。至今,“读诗”栏目已进行整整15年。2004年受聘海南大学教授后,徐敬亚在校园内独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方式——《诗歌月读》。
  • 2011年8月,徐敬亚向韩庆成提出中国诗歌流派网构想,决定共同创办网站。从此开创了“中国诗歌流派网”的诞生与兴起。同年10月,组织中国诗歌流派网上线并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至今,流派网注册会员27万余,发帖量接近1000万,达世界现代诗网站之最。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2019年4月22日


历届年度批评家

2016年度批评家:陈仲义

4a4f4f3675a4a3ef9deaad9b244a2a9d.jpg

2017年度批评家:耿占春

4b0ed110abb2f40df8e3aad7d4fad72d.jpg

2018年度批评家:徐敬亚
4219089807d8653e36357d1b0250d3b1.jpg


21位诗人批评家撰写的徐敬亚授奖词

叶文福:看了徐敬亚一系列关于诗的评论,使我对这位交往并不多的评论家肃然起敬。他的生命因为被高贵的灵魂驾驭而真实,而执着,而犀利,而勇猛,而深刻。他理所应当被我们整个民族敬爱。在这个以说假话苟且生存的蛮荒年代,他的灵魂勇敢地冲出了自己,英勇地捍卫了文学的也是诗的更是人的生命及生存价值得以健康成长、而如今显得极其脆弱的土地。我深深地感谢他高瞻远瞩地解剖包括无情解剖自己在内的当今中国诗坛的致命性弊病。他的痛苦而犀利深刻的评论,正是中国诗坛、文坛拯救自己的良药。
黄 翔:上个世纪的新诗潮动已随时空远逝。阳光一闪,瞬间人生。然而,一些推动新诗潮者的历史功绩并没有为人遗忘。他们背景各异、姿态各别,都不失社会良知和精神担当!令我难忘的,有当年尚在北方大学就读的徐敬亚。人类诗学空间不仅驻足社会,也同时投视与移步于星际。时至今日,无论在艺文创作、研究、评论等不同领域,尚年轻一代中谁拥有最大的精神潜能?我以为,无论东西方、几代人中都不乏头角峥嵘者,当选《诗歌周刊》2018年度批评家的徐敬亚,就是其中的一员。从过去到现在一以贯之,徐敬亚始终不乏足以面对不同精神“角逐、挑战与搏击”的气场和能量。在国内时,我们曾见过一面,在贵州高原花溪“诗书画”梦巢,他来到河畔山脚却匆匆离去。愿此世今生终有青空下重逢品茗诵诗之日。

曲有源:天公抖擞,重新振作起来,不拘一格时,所降者必是奇才,一个以左手开发大脑的徐敬亚,从来不循规蹈矩,他居然在文化贫瘠,又受日伪摧残过的长春,以崛起的诗群,引领一个时代,其宏图大展时,又搅动了华夏。南有孙绍振,北有徐敬亚。民族之幸,时代之幸,与其共事者,乃同仁之幸。落笔后,沉思良久,还感受着那种欣慰。

黄亚洲:
作为朦胧诗与“第三代”的重要理论推手,徐敬亚半个世纪以来一直站在中国诗歌理论的前沿阵地上,注视、评判、推动着中国新诗的发展。他的诗论观点犀利,切中要害,每逢推出,都能引起诗歌界的一阵山呼海啸。他倡导和力推的“诗歌大观”的展现形态与“诗歌月读”的剖析方式,也屡屡在中国当代诗坛引起震动。中国当代新诗的每一次整装前行,都离不开他打的绑腿。


程步涛:“敢于在杰作堆里问津的才是好批评家”,法朗士说。徐敬亚是位好批评家。徐敬亚在他的一首题为《既然》的诗中写道:“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我标出的航线”。“杰作堆”就是一片海,置身在这样一片海里,批评家笔下,无论是巨浪洪波,还是星汉灿烂,永远是一片风景连着一片风景。

耿占春:作为一个诗人批评家,徐敬亚一直保有诗的直觉和批评的激情,而这种能力绝不会随着年事渐长而减退,因此我更赞叹他生命的活力和率真的性格。他能够将这些脾性与心智上的天赋快速转换为话语的资源。他不那么喜欢抽象思辨,不那么愿意在耐心观察中拖延对事物的判断,却常常能够依赖艺术直觉和生存体验对之作出清晰地认知。他有时候让我觉得多读了不少无用的书,而少了他生活中那些仰天大笑的时刻。尽管徐敬亚曾远离诗界多年,然而他至少有两件事不会为人们遗忘,一是80年代初期《崛起的诗群》那篇饱受争议的雄文,二是功德无量的1986年《深圳青年报》的现代诗大展,它们都有力地介入并推动了当代诗的进程。我知道他是一个极其热爱丰富性和可能性的人,他的直觉与激情也仅仅有一小部分用在了批评领域,但他抓住了一些历史的机遇,而当代诗歌史也紧紧地盯住了他。

陈仲义:徐敬亚从激情燃烧的岁月走来,那篇饱受围剿的“崛起”,摧山搅海,终于载入史册。而后他汪洋于“现代诗大展”,恣肆于《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继续撬动旧秩序的门锁,为中国现代诗意识的觉醒,赴险如夷。徐敬亚当属虎踞龙跃之才,嫉恶如仇,金石振声;携雷系电,卓识远度,是中国诗评界极具奇思妙想的命名者。他泉思如汇,别具只眼,从全景俯瞰到细部摩挲,以独特的行文方式,常常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复出后的“老顽童”,初心未泯,运筹民间,高扬自由话语的大蟗,开辟文本细读领域。表面上率尔操觚,实则是运斤成风的一剑封喉。他酣畅胜场,优游自如,以直觉的穿透加诗想的华彩,充满过山越壁的惊觉、跳雨翻荷的亮丽。


谭五昌:徐敬亚以其代表性的诗评《崛起的诗群》以及由他策划的“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展”,彰显其20世纪八十年代重要诗评家的地位与形象。徐敬亚为第三代诗人的摇旗呐喊,尤其是对朦胧诗群体的美学定位,凸显了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独特贡献。在20世纪九十年代迄今为止的历史时段里,徐敬亚一度身居边缘但始终保持着对于当代诗歌发展态势的持续关注与敏锐观察,他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诗学见解,他的话语风格与评论风格真诚,坦率,尖锐,不盲从,不媚俗,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从他充满江湖豪侠气息的言论举止中,我们不但感受到其批评风格一以贯之的鲜明与统一性,而且可以生动感知一位充满20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色彩的诗评家形象,殊为难得与可贵。

赵思运: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是现代诗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他的《圭臬之死》是投枪,是匕首,是决绝的转身!他的检讨书是诈降书,是反向的路标,是纯毒疫苗,是百毒不侵!他策划的“1986中国现代诗群大展”,是丰收,也是收割之后的荒凉。如今,这位历史的酋长,在“特区文学”的试验田里,做着现代诗经典化的努力,呈现出现时代苟延残喘的精神境遇、疲惫不堪的诗歌图景,以及持久大战风车的韧性品质,勾勒出一幅西西弗斯躬身前倾的剪影!

叶匡政:在我的青年时代,徐敬亚的所为所论,就带有某种先知意味。他宣告了诗在未来,他是在黑暗中寻找、确认神迹的人,他为一群孤立无序的言语留下了在时间中的刻度。他最早让文学批评呈现出诗的特质:展示未知与不可能,表达各学科要从人类精神中试图清除的东西。如果说其他文学批评像条条大路的话,他的文学批评更像数条大路汇拢的米字形路口,即融汇了观念、学术、现实、情感、想象和爱,又是从这些已知部分的越狱与逃离。他近年直面现实的批评让我意识到,在越不自由的国度,我们越要让诗歌成为语言中最自由的公民。只要自由地写诗、自由地言说,我们就活在自由中,诗是我们自由的祖国。


世 宾:徐敬亚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作为当代诗歌运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敏感地捕抓到了诗歌发展的脉络,在每一个转折关键点上,为刚出现的新的艺术表现和新的思想鼓与呼。他1983年和1986年发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和《圭臬之死》为新时期以来的当代诗歌的革旧鼎新点燃了理想的薪火、注入了批评理论的活力,也因此形成了他个人富有生命激情和理论激情特色的批评话语。1986年夏,由他发动和组织的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展强烈地推动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现代转型,使当代诗歌由集体主义话语向个人主义话语转变,并为90年代和新世纪的诗歌写作开辟了巨大的创造空间。徐敬亚的批评建立在对具有人类价值的思想的认领和对时代精神的勇敢召唤之上,他以自身的生命激情和艺术良知,在理论批评方面为中国当代诗歌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意识和世界意义的标高。近年来,徐敬亚投身于纷繁变化的诗歌现场,纵横捭阖,激扬文字,扶掖后进,为当下诗坛展现了一个富有活力、可兹期待的诗歌图景。基于徐敬亚的前瞻性视野和富有人道情怀的批评激情,他获得《诗歌周刊》2018年度批评家称号当之无愧。

杨四平:一时先锋比较容易,而持续先锋就很难;姿态先锋容易,而实存先锋、品质先锋就难;非诗先锋容易,而诗先锋就难;诗先锋相对容易,而诗评先锋就难上加难。历史与事实在在明示:新时期以来诗坛“常青树”徐敬亚先生是位难得一见的、持续先锋的、品质先锋与实存先锋兼具的跨世纪诗评家。他不只是剖析先锋诗,为先锋诗鼓劲,还常常立于先锋诗潮头,为先锋诗领潮,同时不忘架设起沟通雅俗之桥梁。他是一位永不褪色的、始终在前沿现场高声发言的新诗英雄。

向卫国:四十年,蠹虫足以腐蚀掉一个国家的根基;四十年,大风足以荡平一座高山的峰顶。但是,四十年却不能动摇一个批评家成熟的心智,他尖利的牙齿依然不时地向着美学的邪恶与平庸咆哮和示威。作为一个批评家,在文化与美举目荒瘐的时代,能够先知先觉,感受到冻土之下新生命的萌动,也许并不是最难的;更为困难的是,在漫长的平庸岁月里,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和精准的美学捕猎能力,活成一个阿甘本式的“同时代人”。是的,这个永远不肯退役的诗歌艺术的猎手,名字叫徐敬亚。


高亚斌:徐敬亚是三个崛起的勇猛旗手,在草色遥看却余寒犹厉的后“文革”时代,他用自己年轻和灵性的如椽之笔,为新的诗歌美学的兴起鼓噪呐喊。从朦胧诗歌的崛起,到新生代诗歌的演进推移,直到时下目迷五色的纷纭诗坛,他都是一个拒绝言说而不可抹杀的存在。多年来,在退出诗歌现场之后,他一如既往地注目这一曾经诞生了他的光荣与梦想之地,并以边缘化的立场和旁观者的视角予以审视。而且,正是借助这一立场,使他可以洞察诗歌内部某些习焉不察的获取和弊害,也利于他不被裹挟其中,客观冷静地提出揄扬激励和矫正批评。丹青不知老将至,持续燃烧的生命热情,恩赐他青春的活力和时代的敏锐感。无论是投身于商业活动,还是寄情于自然风物,都构成了他与这个时代的肉身关联和精神扭结,他仍然是这个时代诗歌醒目的符号和标识。

南  鸥: 自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在中国汉语诗歌现场,徐敬亚先生无疑是一位“纵火者”。他以其独立的人格力量与超凡的诗学勇气,首倡“中国第三代诗歌运动”,对新诗以来的诗歌生态与创作进行了历史性审视与深层爆破,直接推动汉语诗歌从宏大的题旨与叙事回到生命本身,回到诗歌本身,回到世俗生活的场景与细节。这个重要的诗学命题的流变,对汉语诗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建设性意义,是一场以诗歌的名义演绎的中国思想文化嬗变的序幕。近年来,他敏锐地洞悉了微信语境下汉语诗歌创作与传播的碎片化、浅表性特征以及像毛细血管一样生长的诗歌形态,其放荡不羁而蕴藏生命内力的诗学灵魂,对汉语诗歌现场又构成了一次蒸腾着热浪的诗学审视。

方文竹: 在诗歌批评界,徐敬亚可谓“自由的战士”“真的猛将”,敢于对先在的、精致的、禁锢的、伪装的、后进的、油头粉面的、学术正统的、不痛不痒的一切说“不”,亮剑。他领风气之先的“圭臬之死”无异于尼采的“上帝之死”,甚至比“上帝之死”的四种含义更为复杂、丰富,且一剑封喉!他的批评具有散漫而有序、现场而高远、思想而艺术、扫除学究气而根植学理的内在统一。类似于本雅明的“惊异”,其独特、奔放、痛快淋漓、富于精神向度和人性味且无法之法(“非批评的批评”)、辨识度极高的文风大大激活、刷新了当代诗歌批评气象。


钟  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徐敬亚的诗歌批评是不合时宜的,《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不原谅历史》等,是对平庸时代抱有的深刻警觉和敌意,且以一个掘墓人的姿态反抗着一个时代的平庸之恶。徐敬亚的诗歌批评精神独立,或以《重新做一个批评家》自嘲,清除掉诗歌批评的专业套语,或以一个先知的气度,进入一个时代的历史语境致力于诗歌精神的宏阔追问,一语道出“诗的受虐之地”,表面是词语的痛迹,实际是大于徐敬亚的人生半径。徐敬亚的诗歌批评蓄力,是一种潜伏在黑色幽默之下的再生之力,既有前瞻之力又有后撤之力,恰若一条可以标示华夏民族精神的曲线,掌握在徐敬亚的手中,不可以被置换,也不可以被仿制。

姚大侠:诗歌界都知道徐敬亚是中国诗歌流派网创始人,但有许多人仍不知道他已宣布退出,正是在他离去之后,《诗歌周刊》的评委们决定把2018年度批评家的奖项授予徐敬亚,既是举贤避亲,又是众望所归。与学者型文学批评家循规蹈矩的理据论证略有不同,徐敬亚是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文学批评家,血液里都鼓动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和创新冲动,加之审美学养的深度浸润和哲学信仰的有力支撑,使其完全具备了大批评家的格局和视野,因而他的许多批评都属于划时代的开先之作。他不是先知先觉的预言家,更像是筚路蓝缕的思想者——旗帜总是逆风飘荡!他对“朦胧诗”的权威阐释,一度成了徐氏的独家话语。他的大学论文经“一只奇怪大手”的再度放大,产生了浓缩铀般的轰动效应,其冲击力甚至超越了文化领域,兼具思想革命的意义——成为中国现代诗的宣言!他的某篇文论,本是靶向定位的战术核武,经过“傲慢权力”加持,瞬间变成了战略级氢弹,摧枯拉朽般直捣伪新诗祖坟,重建了现代主义美丽新秩序。《奇异的光》、《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就立在那儿——高山可以仰止,但谁都无法逾越!

辛泊平:徐敬亚的诗歌批评,始终站在历史与文化的维度上打量生命的走向与语言的可能。他警惕时代对生命与语言的强行干预,标举生命与语言对时代的自觉对抗。所以,他的诗歌批评针对的,不仅仅是诗歌的内部构造,更是生命的尊严与修辞的诚意。他的批评有情怀,有担当,有生命的温度和文化的视野。他以战士的姿态,以金属的声音,叙说着生命的自由意志,捍卫着诗歌的独立精神!


宫白云:徐敬亚是当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诗评家,以《崛起的诗群》扬名于海内外。他的批评去伪存真,尖锐深刻,大刀阔斧,酣畅淋漓,批评风格极具特色,既有理性的缜密又有诗性的激情,鲜见、锐利,在批评界影响深远,显示出其傲视群雄的抱负和能力。
王 法:敬亚先生的评论文字鲜活、精致,充盈着饱满的生命般的激情和睿智,犹如一股清澈的溪流激荡你的感官。读他的文字你绝不会犯困,从头至尾都有一种品尝鲜果的美妙之感,在给你味蕾极大享受的同时,总会给你的头脑和思想注入高品质的营养。

徐敬亚获奖感言
   我早就侥幸拿过了大奖。那是36年前,我获得的奖,是变形之奖,是对手一手制造之奖,是作贱诗之者和鞭子一起颁发之奖,是那辆文革牌宣传车传播之奖。感谢《诗歌周刊》敏锐地发现了我的最新动态,感谢众兄弟们的抬举之意。民间之奖,才是诗之真奖。哪怕只有一个你心中的敬重者为你颁告天下,那奖也带着敬重者一个人的全部尊严与价值。   
   这几年,我的确在不知不觉中写了几十万字。但写得仍然不伦不类,烟消云散。我这个批评家做得歪歪扭扭、自生自灭。原属另类,今更不群。一个人总以为自己抓到了想抓的那条鱼,但结果所有的鱼都游走了,只留下鱼的形状与抓鱼的姿势。我就是那个徒手抓鱼者,我的手中早已一鱼皆无,但我知道,我触摸过鱼的鳞片,我与它们对视过彼此的、灰白的眼神。一个人,对自己永远不会满意。如果得相反的奖、失败的奖,我倒可以给自己颁发很多。可叹木已成舟,原本并非直木,舟亦必造得弯曲。好在天下的笔直全都由弯曲修改而成,我们正行进在弯曲之路。   
   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弥漫,这样细碎,这样盛大。几十年前的人们无法想象今天我们如此地被雾化的诗所包围、所浸润。诗永不会坠落,它只是化成了最微小的因子,假冒般地混入了生活。诗的高贵、稀有,也不会改变,它只是被焦急的世俗挤压到了我们灵魂最偏僻的角落。这注定是一个令批评家们难堪的诗歌年代,它看得清我们的错误,我们看不到它的智慧。我们,终将短暂,而诗长存。   
   诗,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没有形状,没有章法,甚至没有优劣。只要有生存相伴,它便没有停止。它做过巫师与圣贤,它今天只想做凡夫俗子。它永远产生欲望,却时时消解圭臬。它惟有被限定在每个人的灵魂之内,但它却能伸出无边的手,没有边界。               2019-4-21 深圳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jiahui
发表于: 2019-4-24 15: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敬亚老师众望所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诗讯

诗讯

主题:1281 | 回复:3173

精彩直播
阿勒泰,你是我心中的歌

阿勒泰,你是我心中的歌 爱唱歌是人的天性。到了新疆阿勒泰,几乎每个人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072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