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1630635 | 回复: 2

潜山安澜
发表于: 2019-5-5 1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潜山安澜 于 2019-5-5 10:41 编辑

安澜读诗笔记(1)
文/安澜

1、所谓春天
◎ 叶秀彬

无非是,用季节性的萌发
掩盖冬的荒凉
无非是,用脆鸟的鸣叫
与带着露珠的梦
一起从早上醒来
无非是,小河解冻了
跳跃着经过鹅卵石
发出喧哗的声响
无非是,乌鸦展开翅膀
投下的阴影极像一片绿色
而它聒噪着
在黄昏不断模仿人的叫声

但是,石头还是没有醒来
雾霾遮住的悬崖
还是没有醒来
小路还是在拐角处转弯
星星还在夜空眨眼
即使用语言修饰了这个春天
阳光打在盲人的脸上
即使唐宋的月光照进现实
吹竽的依旧吹竽
半懂不懂的目光
只能停留在不着边际的部分

2019.3.21.

作者简介:叶秀彬,曾用笔名蓝雨、蓝色雨季、江郎才尽等。曾做编辑、记者12年。现居广州,供职于国内某评级机构。诗作散见于《诗选刊》、《延河》诗歌特刊、《芒种》、《飞天》、《品位•浙江诗人》、《四川诗歌》、《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报刊及出版社丛书。


安澜读诗:当春天到来,“季节性的萌发”正在发生。脆鸟鸣叫,小河解冻,仿佛一切都有春天的模样。春天里的诗人透过“萌发”的表象,看见了“冬的荒凉”仍然存在,只是被掩盖,听见河水在喧哗,望见展开翅膀的乌鸦,用“极像”和“模仿”形容投影和叫声。此时,诗人看见了这个“春天”另一种真实的存在,回答了“无非是”的根源所在。诗人并未停止观察,鸟儿醒了,露珠醒了,“石头还是没有醒来/雾霾遮住的悬崖/还是没有醒来”,“ 阳光打在盲人的脸上”,等等,这些冷峻的意象,极富张力的语言,让读者进入另一种体验:“半懂不懂的目光/只能停留在不着边际的部分”。在这个“用语言修饰”的春天,一条小路“在拐角处转弯”。一个“所谓春天”的隐喻让读者恍然大悟。对当下的关切和思考,诗人完成了自己的担当。遇见有嚼味的诗,是幸运的。


2、今夜的醒
◎ 澎 河

今夜,我是一只醒着的猫
吻合着,钟摆嘀哒的节奏
在午夜独步

醒着就醒着吧,醒着多好
醒着,我就可以思想
甚至怀念

书桌上这盆滴水观音
在夜晚又滴下了几滴水
散发在我的诗稿上,晶莹剔透
像月光下的酒,让我陶醉
那条红鲤,也在鱼缸里
独自醒着,很是欢跃
这让我确信,鱼缸里
也有大海

我又想起了清晨离我而去的
那只狗
尽管它在外流浪
但我不担心它的粮食
也不担心它是否口渴
我甚至想到,夕阳下
它与另一只交欢的情景

我在今夜醒着,构成
夜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澎 河,原名倪节来,安徽潜山市人,野寨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已在《农村青年》《文艺百家报》《安徽日报》《企业家日报》《长江诗歌》《绿色视野》等报刊及《今日头条》《华人头条》《中国诗歌报》《一线周刊》《安徽诗人》等微刊发表诗歌作品百余首。


安澜读诗:醒着,是人活着的一种状态。我思故我在,诗人从来就是思想者。醒着,是诗人常有的状态。在这首诗里,诗人醒着的背景是夜晚,是“今夜”,是活着的当下。夜色的黑笼罩在四周,且不止是夜间才有的黑,这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诗人在“醒着”的状态,“可以思想/甚至怀念”。 滴水观音“滴下了几滴水”“像月光下的酒”,“晶莹剔透”不只是形态上的相似,更因为其“散发在我的诗稿上”,这种“晶莹剔透”就有了质的提升,有了比水比酒更丰富的内涵。鱼缸里的红鲤、在外流浪的那只狗,这些生活的处境,让我们深思。有着独立思想的诗人总能找到思想的出口,“甚至想到,夕阳下它与另一只交欢的情景”。醒着,才是生命应该有的状态。好诗,百读不厌。



3、我是母亲的一幅画
◎ 肖才颇/湖北

母亲画我,乳汁和汗珠是常用的水粉颜料
画笔除了针线、镰刀与锄头
还有锅碗瓢盆、捣衣的棒槌和后山的藤条

小时候,她喜欢俯身捧起我的脸蛋
泼墨温婉细腻,用春光作背景
把我画作地头的一朵小花,田间的一株嫩苗
画作夜空,最亮的一颗星星

后来渐渐地,喜欢站在我身后
浓墨重彩我走路的姿势和背影
每次勾勒之前,目光
都要在亮面投影一棵苍松、一根翠竹或者一轮朝阳

现在戴着老花镜,常常佝偻在老屋门前
时而翻看一本旧照,时而凝望远方
心中的宣纸徐徐展开,牵念的线条蜿蜒交织
缓慢将我构图成一团高空浮游的白云,一抹秋天
掠过头上的雁影

简介:肖才颇,笔名清江渔哥,湖北利川人。一介流浪的草根,喜欢分行体中,那些接地气的文字,那些有温度的句子。


安澜读诗:母爱是诗人的永恒主题。诗人选择“我是母亲的一幅画”为切入点,别具匠心,另辟蹊径,采取写意和素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述成长的历程,从春到秋,清晰呈现了我们心中永远的母亲。“针线、镰刀与锄头/还有锅碗瓢盆、捣衣的棒槌和后山的藤条”,“ 地头的一朵小花,田间的一株嫩苗”等等,这些熟悉的物象,让我们感到亲切。“她喜欢俯身捧起我的脸蛋”,“ 喜欢站在我身后”,母亲一直在我们身边。即使我们为了梦想去远行,母亲仍在“凝望远方”,“ 牵念的线条”在情感世界里“蜿蜒交织”。坚持让诗歌回到现场,让诗歌文本更有画面感,让我们再次享受到诗意的滋养,就像“母亲”一直在爱着我们。



4、萌于心灵的琴声难以把持
◎ 鐡包金

在琴声里爱上琴声
更惊心绕梁三日的余音。
丝弦上打出的蝴蝶结
发出和蝴蝶完全不同的声音
这声音从岳山*上缓慢飞出
落入龙池和凤沼*--
--草尖上渗出露珠的滴落声
跌入乐谱的泥土间、杂草丛
和湿濡的鸟鸣里
打湿的琴声
像要淹没我无限遐想的心思
抑或一颗萌动的心。
一座山在我胸口
一条河起伏在眉宇间
轻吟的琴歌
积郁在冰冷的指缝里
手不在弦上,弦不在心中
萌于心灵的琴声难以把持

(*琴的某些部位的名称)

作者简介:鐡包金,本名程首憑,音乐人。居北京,喜诗鼓琴。


安澜读诗:在喧嚣的尘世,“在琴声里爱上琴声”无疑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难得的心境。真正的诗人总是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琴声萌于心灵,“从岳山上缓慢飞出”,“ 落入龙池和凤沼”,唯美的意境让我们心驰神往。“草尖上渗出露珠的滴落声/跌入乐谱的泥土间、杂草丛/和湿濡的鸟鸣里”,随着琴声,进入宁静的世界,我们可以忽略胸口上的一座山,将生活的压力搁置一旁,随一条河起伏,我们获得了“眉宇间”的澄澈,一直到内心。明快的诗歌节奏,读来自然愉悦。苏轼说“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其实,诗人信手拈来的“手不在弦上,弦不在心中”,也是妙不可言。


5、在阿炳故居
◎ 夏华侨

破壁残瓦遮不住飘摇的风雨
瘦骨孤影蹒跚黄昏的陋巷
两根弦在悠悠泉水中起伏
一根低吟心怀的落魄
一根拉响现实的悲怆
山河融进一抹弯月
命运划过清冷的指尖
望不断山穷水尽
琴残与谁听
一袭青衫化作往事的背影
轮回的曲幕,秋风一吹
尘世的悲伤便纷纷落落
遍地逆流成河

作者简介:夏华侨,居浙江钱塘江畔。有诗歌见于《参花》《唐山文学》《湛江文学》巜企业家日报》巜辽源日报》巜齐鲁文学》《东山文艺》巜长江诗歌》巜西南当代作家》等刊物。


安澜读诗:阿炳,精通江南丝竹,在演奏技巧和乐曲创作方面都有根深的造诣。诗人对这一艺术人物的呈现,突出“两根弦”的意象运用和扩展,营造出悲怆的意境,很好地实现了与读者产生共鸣。“破壁残瓦”,“黄昏的陋巷”,阿炳仿佛就在这里,“一根低吟心怀的落魄/一根拉响现实的悲怆”,人世的艰辛,“轮回的曲幕”,当“命运划过清冷的指尖”,“悲伤便纷纷落落/遍地逆流成河”,强烈的视觉冲击,显示出诗人固有的情怀,彰显出诗歌的内在力量。“一抹弯月”是诗人抱持的诗心,有“山河融进”。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onghao0506
发表于: 2019-5-5 1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酸碱度
发表于: 2019-5-5 1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安澜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为你读诗

为你读诗

主题:5 | 回复:20

每日好诗
|
每日诗讯
精彩直播
​京沪学者诗人联袂题赠新疆阿勒泰

京沪学者诗人联袂题赠新疆阿勒泰 本网讯 京沪学者诗人高有鹏用甲骨文为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084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