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9-6-15 20:46 编辑
——从诗书画的联想反刍艺术的美学论道
(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美院教授:梅子)
“书法吟诗画,风规骋寸心。”艺术是集体潜意识的反应,无论是诗词书法,还是歌赋染画,乃是人格的性情所致,之所谓性为心之本,情为心之用,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杜甫《偶题》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性是天,自心是地;所谓人心一念之微,天地人三界皆知。从人心到道心,源自于心界的阴阳如太极的阴阳鱼,黑白邪正,互为消长。一阳撇一阴捺而为之人, 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文学中的刻画入微,就是刻或画,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就是肺的美丽外衣谓三魂,反射本性之肝谓三魂。 不断地从游魂的巡弋之,追寻陌生化的偶像。在诗书画的艺术结构中,实现阴阳平衡的美学法则。 艺术审美上,当诗歌或笔画进入画境,形容其景物的优美,即为入画。如以木为底,上加杂嵌以为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谓之"木画"。而山水画,则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比如,点画,一则.,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 二则,画家作画的一种技法,从古演变至今,成为边缘科学的微妙视点。妙者,就是形而下的器;微者,就是形而上的道,合成的玄理之处,在于一股真气,负载着四灵的神气而归一脾土,致使阴阳的运化而转换成人文的感悟。还比如,书法中捺的折波和横笔的笔画,即为波画,像雄浑粗犷厚实的黑体字,好比厚土而载物,在脾土的阴阳对接中,立刻印在性海脑膜上。追寻集体潜意识的思维原型,如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均是天象、物象与人相的内在联系,是谓阴阳产生于宇宙中的日、月运动,禽鸣鸣弋,不经意存放在任何一个艺术家的潜意识之中。
(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美院教授:梅子)
一、向度玄理 笔墨是文字或诗文的书画,艺术家行走在天地的六维空间。或万物在天地六维(上下东西南北)中,正六角形面积为6个正三角形面积之和。如雪花有多种多样的形态,但每一片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形状,涉及到水在大气中的结晶过程。大气中的水分子在冷却到冰点以下时,开始凝华而形成水的晶体,即冰晶。冰晶是神体的原型,和其他一切晶体一样,其最基本的性质具有自己的规则的几何外形。如冰晶属六方晶系,最典型形状是六棱柱体。它具有四个结晶轴,其中三个辅轴在一个平面上,互相以六十度角相交,为两颗行星与星盘圆心夹角为60度时,即为六分相,其相位为六合相位,是一张星盘的能量能够把天宫图,从毫无生气的一张纸,变成人类生命力、活力和冲突,象征着两个星球之间能量的协调、对立统一,美学中的共时性。另一主轴,如时间,与这三个辅轴组成的平面垂直空间,为美学中的历时性,即为过去—现在—将来。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纵横坐标,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 结晶过程中,主轴方向晶体发育很慢(潜意识),而辅轴方向发育较快时(显意识),晶体就呈现出六边形片状。也就是从人心到道心的觉悟。所以,雪花在空中飘浮时,本身还会环绕对称点(最初形成的冰晶,元神)进行的振动,始终保持六角形的形态,是人心中的元神始终伴随着欲神的存在。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这一思维的佛心。那么,当肺魄的情绪幻想,艺术家从自我的心性,木生火而为一家,映照天体的宇宙磁场投影人体,驱使阴阳变化的八字元神在三维时空,呈现躯干曲线的三角函数图形。 其一,天象。为稳定的正三角,三爻也,如七曜,即为“象数理”的鼎象。如河图洛书是阴阳五行术数和易经八卦的本源。上古时候,河马背负河图现于黄河,伏羲见之,创造为先天八卦。河图是四方之图,图中用十个黑白圆点来表示阴阳,五行,四象。黑点为双数2,4,6,8,10表示阴,阴数相加得30。白点为单数1,3,5,7,9表示阳,阳数相加为25。阴阳相加为55.。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指万物之数都由天地之数化生而来。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个星宿。按古人坐北朝南方位为正位: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也是风水象形之源。具体是: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属木;南方两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属火;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属金;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属水。在《河图》中,四象在外代表阳,动也;土为中代表阴,静也,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属土。外四象、中土联合起来,代表阴阳动静之理。如果将河图方形转化为圆形,则木火一家为阳,金水一家为阴,阳土阴土分别是黑白鱼眼,那就是太极图了。此为太极四象:木为少阳,火为太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因而河图为阴阳之用,易象之源。所以,后来,大禹治水时,洛河有神龟浮,大禹用它创作九畴,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为指治理天下的大法。即《洛书》——是将河图四方的八个数旋转而排成八方,即为八卦,每方一个数纳地支十二气象。原理上,图中,将河图中火的2和7数与金的4和9数交换了位置,同时,土五为中显用而寄八方,所以称九星。九个数纵横交错都是15数,显示出五行之妙。五代书法家杨凝式(873-954)年,能诗、善笔札、工行草,笔致遒放,前人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评。有书迹《韭花帖》、《神仙起居法》等存世。 其二,地象。为倒三角为元神在水上走,为水中火发,表现为河图的物质显像,即为"度量衡"的物象。每一维有阴阳,即为六爻,称六位,以《易》之每卦为六画。《周易干凿度卷上》曰:文王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五行有生数、成数和老数),故三画而成干(天象),乾坤相并俱生(地象)。物有阴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物象或人相)。卦者,挂也。挂万物视而见之,故三画(三角、红尘)已上为地,四画(四灵、四象)已上为天。物感以动(人与物的通感本性),类相应(本情磁化而同源)也。 其三,人相。为六维空间——人仙界 。欲神者,为人相,元神者,为天象。三维空间是昙花一现的梦幻世界等等 。人若是修炼到纯真无瑕,脱胎换骨,一丝一毫不被俗世间的物质引诱时,突破了物质世界束缚的人生活的空间,如海底轮的三角蛇能量,是谓超凡脱俗的人。其身心修行至无边虚空,便入于“天人合一”之境,向度也。一种3×2=6.艺术的卦象。如运用到诗学中,语言的背后渗透着文字以外的歧义性,是谓六爻,维度也。其诗歌的语言名词在动词杠杆的撬动中,生发的意象,是六角的雪花、蜂窝和圣人等等,是物相和人相中最美的形象。诗歌中,如名词的取象根据结构的变化,寻找心理原型,表现为上智下慧。 哲学上,道者反之动,即为阴阳转化,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天象,是阴阳有道;道是造成事物性质和不同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根据太极图的特点,总结出极思维法,即为对立和合的整体思维,平衡协调的和谐思维,也就是说,道是物性和规律的统一。二是,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人相,是生命无常。人生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善恶美丑因果循环,表示阴阳变化循环,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知道了负宇宙才是物质的本源, 其四,原理。天地人三位,均是道的演化。天是道,地是理,人是气。气是理的显像,理是道的投影。三维人间,六维天上。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天地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人相为六角形的欲神意识,若回归于潜意识的元神,则是道无所不能化,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气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按藏传佛教密宗瑜伽术的说法,生殖轮的颜色为橙色或橘红色,或中医的五行理论,生殖轮的本性(肾)属水。生殖轮的形状为六瓣莲花,莲花中心有一个三角形符号,一条盘成一团的蛇睡眠在其中,周围是熊熊烈焰瑜伽,称为军荼利蛇,象征着性能力如休眠的毒蛇,一旦觉醒便会产生巨大不可思议的法力。有的图像则是在符号中心画一只大象,期望借观想大象的形像而获得大象的神力,就是海底轮的纯真太极一,乃艺术能量创作的本源,向度玄理矣。
(吉林画家:王瑞芳)
二、维度艺术 无论是整理画稿,还是收拾杂乱的画案、书桌和画具,每一阶段留下的痕迹,思想轨迹营造的画画状态,是一种时间、空间和主客体的美学情致,道也。易说: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那么,视觉的变化,根据物质和反物质生命质能的高下,其存在的空间有36维。依次是:一维空间——无色间。能看不到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空间,如盲人,便是一种混沌世界的想象,太极一,道也。佛学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美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维空间——双色间。物体有大小、形状,却只有明暗两色的空间,如全色盲人眼里的世界只是黑白两种色,其中的灰色受不了太阳光线太强而淹没在白色中,阴阳两仪也。两仪是两爻:两阳爻是太阳,至阳;两阴爻是太阴,至柔,偏美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平面上的对立统一规律。在立体的空间里,便是三维空间——人间。物体有形状、大小、且五颜六色、时刻在变化的空间,道生三也。若是色盲或色弱. 是红绿色盲,就是分不清红与绿两色。反之,时空和物体的合一,便构成了道,为立体上的道者,反之动。便进入四维空间——因果间。 能通晓因果关系的思维空间,晓量变质变原理,从一种“度量衡”的内象折射中,能掌握平衡,如质量互变规律,、隔行不隔山。从普通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能发现真理,如鸟的飞翔是打结的空间。比如,四象里,少阳(左东青龙)少阴(右西白虎)、太阳(上南朱雀)与太阴(下北玄武),上为外部,下为内部,即为内阴外阳。觉知真理的存在只是一种四灵的的变通,而四灵合一为脾土,即为五行攒簇,便走进五维空间——阴阳两界间。物质和反物质、逻辑与反逻辑、空间和负空间交叉处的边缘空间。 如某一领域的专家达到顶峰时,盲目修炼的和爱钻牛角尖的人,容易进入这个超物质存在的空间,一正一反,明能量与暗能量,螺旋上升,如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是,思维走不出来就为心魔,是艺术家的情敌;相反,要是克服了自我的敌人,就进入了人仙两界的六维空间了。 因此,平凡的花草灵性里,通过“枯”与“荣”的辩证证关系,突现出的生命张力,翘起绘画范式中的挣扎,不断尝试的种种突围。比如,在结构上,取法自然的大胆运用和笔墨上的拙朴,便形成了作品中朴实清新、寓意深远和生命力昂扬的风格。叹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在师法自然的美学理念之,敬畏自然之法,歌颂生命永恒,让最朴实的花草绘画范式与内容主题,成为以一个个艺术家梦里沉迷的精神枕头。心理原型上,伏羲观察而画出先天的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后天的八卦,以《河图》的“根”本。源于天文历法。心画投影,波心荡漾。因此,对自然范式的独特概括与简约表达,感悟出的独特用笔与大胆用墨——简约而不简单,乃大道至简。 视点上,表现是中国花鸟画一个永恒的技法形式与内容主题。譬如,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线条有直、斜、曲三种。直线:大方、坚毅和正直,如端庄的宋体。斜(折)线:代表运动、速度、有张力。如活跃的行草。曲线:灵活、流动而柔和。如流动自然的楷体。那么,传神流畅简练的线条进入颜色的含义,与蓝色(光的三原色之一)混合成品红,与黄色混合成橙色,补色为青色。人文上,如红色是热烈喜庆激动,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等,均是一种有形的显意识的对立统一,而要介入无意识的道者反之动,就需要艺术家不拘泥于所谓过多的技法,不沉湎于过多细节,简简单单的几棵花草,便将主题诉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棋画,像棋盘一样横竖成行,界画分明。横向气流有魂魄之势,肝肺之能为性情合一。纵向气流有心神之意,肾精之力为心肾之交。而其中的脾土之气,便是一个人的厚德而承载的玄妙,如后土(社神)之阴,谷神(稷神)之阳,合成的社稷,此乃天地之根,艺术的玄门,即为诗书画的维度艺术。 比如,线条,不是物象所原有的纹理,第一思维的意也;而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境界的符号指代,第二思维的情也。像中国画中盛用线条,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或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人脸孔、鼻头的周围并无此线,而是脸、鼻与背景的界线,名为“衣褶”的画法——衣服的褶皱是遵循 人的结构,由身体运动产生人体的重心,要想把头部画得生动、出彩,就要通过简洁而不同的用笔,表达出模特的体积、质感和特点等。同理,山水、花卉等线条,名为“皴cūn法——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通过线和调子的虚实变化表达对象的空间感。调子应概括透明,黑白富有节奏等。其实,实物上都没有线,不注重透视法,情也,是谓显意识的美学。相对而言,西洋画线条不显著,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极注重透视法,意也,是谓潜意识的美学。的是,笔由心使,墨由心化,笔墨间的恣意生长的无名花草,远譬者,磁化着诗言志的山水;近喻者,灵动着画遣兴的花鸟。以近譬远,思想将在罕譬而喻的挣扎中,寻求意境、表达与精神内涵上的突破。宛如一个散淡里花草的写真,透着一丝执拗的自信,当面对面坐下来,静静地,面对花花草草的生灵之时,那餐风宿露的精神感应,就会身临其境,眼前渐渐清晰一片无维的空寂……
(吉林画家:王瑞芳)
三、美学视点 写生是一个心情感觉的过程,从习惯套路的审美里,多了一些新鲜的生涩感。致使作品的状态,经过各种物象映射到眼睛的观察,瞬间,下意识的运笔写形赋色,好比把本来成竹在胸的风格、语言、格调统统抛置脑后,彻底的放松身心,任凭感觉在笔尖随意流畅,生发出无言的自性。 “一泻青溪风有岸,三叠丹海梦无边。”书法或者绘画在气的运动上,一则,传统的国画,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金碧、水墨、浅绛、小青绿、没骨山水等。唯物主义说,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决定意识,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则,西洋画,是指西洋的各种绘画。因工具﹑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水彩画﹑水粉画﹑油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蜡笔画等。唯心主义说,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决定物质,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但是,不管是唯物、唯心的精神倾向,客体上,纠结的心灵来自于外界审美的格局,人+谷=俗,人+山=仙。俗与仙之间隔着七情六欲的变化,源自于伊甸园的神话,人的前身是神。如道教语中的九(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阴,心、肝、脾、肺、肾;藏于五脏中的五种邪魅叫[url=]五尸[/url]。形脏四阳:胃、大肠、小肠、膀胱)虫,就是人身中作祟的种种尸虫。比如,三尸者,为人体内作祟的三尸神,圴有大害﹐上尸彭倨好宝物﹐中尸彭质好五味﹐下尸彭矫好色欲﹐合称为彭尸,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由此,酸咪咪、鸡屎藤的个性阅历造成了人性的衰变。所以,艺术家的眼里,像野草闲花,本来就是野生野长的植物,自在随意地生长在人们不打眼的地方,恣意乱长,随意地相依,组合的方阵,有方﹑圆﹑雁行﹑钩行等多种古代阵法,其仿真的逼近,衬托高贵,也可以相伴低贱。那么,欣赏的自我个性,也有的就成了名花名草了。 当平凡的野花在笔下绽放的一刹那,野草们以一种具有创意的挣扎,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立意…… 视野审美上,艺术家看野花草与赏名花草是没有标准的定位,也没有审美经验的束缚,得来的感受与表达的方式,是无限自由的随性。如果说,人类的思维是二外、八内的思维格局。其诗文绘画创作中,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笔杆流露风含蓄之美,往往都有“眼”的安置。像诗歌创作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一景一物,便能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手法与目的。 譬如,伏羲就看着天上的一片云说: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散开吧,然后天上的云就连在一起了。结婚那天,女娲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就用一块芭蕉叶吧,把自己的脸挡住了,即为艺术的含蓄之美。而这种祖先的右脑潜意识——祖脑,内视觉的眼球转动模式在上面(往上望)。当眼睛往向右上望,则是创作新的景象经验,就像绘制一幅新的图画,渗透在右脑潜意识的四维世界,为祖先、想象、创新的形象思维——共时性,称为“视创”。向左上方望,回忆过去的景象经验,你在脑里看见景象,就像在档案里找回一幅旧照片,反射到左脑显意识的三维世界,为现实、模仿、论证的逻辑思维——历时性,称为“视回”。两者的桥梁为前意识,双眼定定地往前望,其眉宇间的第三只眼,为第六感官,称为凝视,也属内视觉,即为小脑的平衡思维之点。由此的通感之理,画家取材时,对尊花贵草视为座上客。试想,花鸟飞虫,假如长久的凝视,细小的变化都会让心灵感动,产生一种相通的语言。像野花草生长的泥淖,便感受到了生命对土地的依赖,俨如土地给予生命的滋养,在另一块土地上,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风雨……当挂一滴陈酿的泪,撕开苍穹一朵朵肥厚的乌云,垂钓秋日里哭湿的大地,那擦拭地的眼角。泪,似乎逐渐越擦越多。这就好比肺部的金(商)为 心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其五音六律的变化,声音从四象中,获得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为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如是我闻,只有名花、名草才能“入眼”的艺术家,表现五脏对应五(七)情,其波动影响人的阴阳平衡的气血运行,而产生吗啡的兴奋物质。反之,五蕴皆空就是气的流动,回归于内丹田的下玄关,为天地之根,为艺术叫的美学视点。 你看,那自我的视线、心境停留在那些花丛之中,乐此不疲的画着那些杂草野卉;一任畅快的心境,画出的是满纸的生气和野色,唤起四季繁花画画激情。这样的游魂,通过写生的方式去感知土地,呼吸观看自然精巧细微的造物美感,生命常态就会在平常的野花草间的流连中,情不自禁道倾听大自然的籁音……
(吉林画家:王瑞芳)
四. 情欲的数理 画家的作品是一种思维的随性,松散的墨迹间,灵犀袭来,顿时涌现出南宋陈淳、明代徐渭、清朝虚谷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深入分析绘画大家的创作过程,广阔艺术视野的获得艺术定位,尔后,将杜撰的思绪从经验影响里抽离出来,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长短的有趣记忆,为绘画创作、探索独特的绘画语言,带来了情与性的契机。 生理上,七情,为肺的七魄。情为五种:喜(口)、怒(眼)、哀(鼻)、乐(耳)、怨(身)情感,反射天地人三魂之性,为永恒的本情。佛教谓眼﹑耳﹑口﹑鼻﹑身五根产生的情,在同义或表里中,哀为:“忧、悲”,乐为:“恐、惊”,将五情合起来为七情。星相家称五情为天干, 为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如表情是心的镜子、情绪的晴雨表:眉飞色舞、怒目而视和左顾右盼,为言语之外的反应。五行中,心火喜气缓——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喜”的精神情志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触及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在四维世界里,创造出新的思维。然而,过喜就会心气消耗过度而窒息,如范进中举。同理,肝木怒气上——窝囊冤枉就肝气亢奋而阴气不足。脾土思气结——高度集中,气血郁结。肺金忧(悲,气消)气伤——情绪抑郁而肺气闭塞,如林妹妹。肾水恐(惊,气乱)气下——肾藏精、主水、纳气,和阴阳之根本,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排泄大小便的前﹑后两阴)。其体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五行属水。如观看恐怖片出现四肢冰凉。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恐的情志为肾所主,恐则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而气下,耗及肾气之故,就难以创造出自我的笔画。 二则,六欲,为大肠。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为短暂的的情绪,星相家称是地支六欲。《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乃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耳听、眼观、鼻闻。后来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在道德审美上,便是一种思维的审美。 三则,关联。七情六欲的一个理性纲领,二是地支六欲。七情为天干,来自于太虚、太极、阴阳的理论。太极本无极,理也,是最初的那个真理,叫太虚,气也,推动阴与阳消涨的力量,是一种促进数、理,演变的一种看不见的存在能量。太极是物质、数,为七情六欲变化的那个象,合为数象。 理据根基,数化阴阳两象,气行使之流动。无极是平面的、三维立体的球形转动。若是划成了一个圆,便包括了诸多时空模型的一个空态结构,如过去,现在,未来,是圆,又非圆,概括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这个空态结构支撑起来的魔方。其一,平面上,在这个框架里,类似于一汪水。人置身于这个水中。动一念而生阴阳。身,四肢跟随而动,则水亦跟着来动。 当然,这个浅层的比喻只是没有时空的物理层面,而无极则包含了时间,空间。其二,立体上,太阳系是无极的架构,有了动能后,行星转动,一切的东西都转动起来,就有物质的能量消涨平衡。然后,太极就出现了。阴与阳为数,阴阳的消涨就是数理,而阴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纯阴纯阳。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一种无限的分形细分结构。阴与阳,在彼此的消涨过程中。根据阴阳组合的方式和规律,衍生出了五种基本的形态气与质——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一种气与质,一种阴阳的五种结构。 比如,金,即是又不是物理中的金属,它包括了金属,但不局限于金属。 这样,太阳系的架势,再衍生了太极阴阳的数理,最后产生了阴阳的五种属性表现。即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十天干(炉子),是太阳系直接作用给地球(顽石)这个行星的力量。干,主干的力量,地球在接受到这样的力量作用后,会生出一道反作用力,也就是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二十二种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交错。就衍生出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物种。天地有情,天干地支全都是有情之力量。二十二个字,阴阳五行力量,皆是有情化生。情,在力与力之间,才会衍生出种种不同的生克制化的变化。在天干与五行中: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比如,八字里面,日主乙木的女子,她就会对日主辛金的男子,特别的在意,一见钟情。乙木见辛金变富贵:辛金日元的人,外柔内刚,坚毅果敢,善于变通,追求完美,有始有终,沉稳认真,潜意识之中却有很强的本位观念,有水滴石穿之恒心。具有金银珠玉的性质的人,喜欢壬水,己土癸水一相见浊水污盖珠玉无光,难取用神、见甲木逐财奔波、见丁火(需甲木来生旺)有伤痕。乙木日元的人,为花草之木,个性纤柔,巧忍和执拗,能有极强的容忍力和变通力,需要有一块可以盘根的泥土,太阳的丙火及雨露的癸水枭神,谓之真神得用,是乙木最喜爱的五行天干。乙即轧、屈,阳尚未得正,虽已出壳,但仍弯曲而未茁壮。乙木不像甲木,要用刚锐的斧头来雕刻才成器,反之,弯曲柔和的乙木最喜欢甲木的倔强冲劲,可以攀着甲木的身体,扶摇直上,见到甲木的男性,都会有期望。红拂女看见李靖曾说:“妾本丝萝,愿托乔木。”但怕世间之火的丁火,乙木被焚尽而伤。但在四柱中一见辛金,贵而王侯,特别是月令是酉金,必是大人物。而乙木就符合辛金或甲木的喜好。简言之,就是情人天生的欲望。如此的情欲数理,仿佛平常花草堂的画室,偏于城市一隅,在画室后庭,种植一颗普通意识的小爱情绪,不动声色地撒个野,形成集体潜意识的大爱,那不刻意的平常花草的喜爱,构成了道法自然的结构范式,悄悄地,抵达入室登堂的壁上观。
(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美院教授:梅子)
五.情欲艺术 任何艺术就是表现人的七情六欲的所缘境,为修禅定首先一定要找个目标、对象。源头上,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在生存的世界里,则把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大类。矿物没有生命的物质,植物有生命但没有欲觉,只有接受而没有感受;动物有生命有欲望,而且知道接从授受信息里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即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人是动物,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人是“万物之灵”,比起禽兽的欲望的是一个“识”蕴的区别。 识者,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彼识知之,佛教把所有能识知、能了知的所有现象,都归于心,但它没有主动倾向于目标的功能,如果没有目标,心就不会生起。推度思惟称量观察,集为一聚;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心王,即八名识蕴。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前五识为心理学的左脑显意识;转为意界。第六小脑前意识,如是六转识乃眉心间的第三只眼。进入右脑潜意识为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第七识。生活中,了别为性,亦名心意。最胜心者:谓第八阿赖耶识——能摄藏前七识一切的种子,意所摄故。故,为识中的诸行种子,皆采集故而行缘,数数间断,还复生起,相续随转,其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为涅盘,即为真如的艺术实相,空也,为宇宙至高本源。 譬如,四大者,域内有: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空也——天(时间)、地(空间)、人(主客体),三者合为道,即为神,也就是真相、本相和本能元神。佛家指:地(空间)、水(物质)、火(能量,气)、风(时间),是天地组成的最基本元素,周遍于一切物质(色法)。当风地水合成时,地尽变为水,水是万事万物的生命的起源,水性周遍,水冲火,火则不生;水火二性俱遍虚空,火是其中的催化剂,风、地、水三者便构成为佛。时间之风停滞了也就空空,即为自性,神也, 道与佛,殊途同归,说明一个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都是空。所以说,宇宙的本性圆融无碍,即为种空(体性空),加上“空”即为五种物质,表现为人体小宇宙,如同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本然清净都是如来自性。均是时间、空间、质体(水、人)合成的道,也就是艺术的本质之所在。在道心与人心的关联中,属于神与人的变换里, 互相转化,蕴含着人的前身是神。当人掌握了道并且能够运用道的时候,人成了神。画也入神。恍惚有一种琴的声音,从肺魄引领天魂通向天界,即为艺术的本质。唐赵惟暕《琴书》:"昔者至人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削桐为琴。"比如,一听见马头琴的声音,宛如倘佯在大草原上一样,浑厚有力、苍凉豪迈和温柔婉转的灵魂,被磁化出整个世界成为一片的苍茫,乃元气联通之故也。英国文艺批评家丕德说过:“一切艺术达到精微境界都求逼近音乐,因为艺术必须能泯灭实质与形式的分别,而达到这种天衣无缝的境界只有音乐。” 音乐没有人文思想的界限,源自于肺魄之金的阴气,因此,《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气由脏发,色由气华”,五脏外华,即心面、肺毛、脾唇四白(四周的白肉)、肝爪、肾发。俗话说:花有五颜六色,人有七情六欲。上唇代表情义(肺),下唇代表欲念(大肠)。任督二脉相交,下交于会阴之间,上则交于唇。唇为脾余,脾主运化,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在五行里, 脾肺与大肠相表里同属金。肺相傅之官、主气,属阴在内;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水谷,传导糟粕,属阳在外。情阴欲外,情欲需要脾土的转化情志和欲望。嘴唇是心的形状,止于唇,藏于心是一个人的修养。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小肠上端相通脾胃、与心互为表里,下端与大肠相连。肠子的反射区乃心者,君主之官而神明出焉,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的不同的领域。内情外欲,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道家中医的《普济方》曰:““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若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佛教为:“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儒家的《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佛家说万事皆空。喜怒哀乐,痴情旧怨,一切的功名利禄为尘世一梦之现,便是情欲艺术的心空。 然而,情与欲互动互补,情的愉悦有赖于欲的满足而生欲,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生情,相辅相成。所以,调整情绪,将抱怨的机会形成情商,即为吃苦的阴性生命,联接智商之阳,一阴一阳,随意着自然、简单和朴素的甜美,表现为画画的小理大道,享受着一个美妙无比、自得其乐的生命过程,在不经意间茁壮成长而绚丽之极。那样,眼里的名花名草的精致,心里却多了一份天然的野逸,似乎每一棵花草,在平凡的乱石泥巴中伸伸懒腰,开口一笑,逗着沾花的画面意态,舒展落落大方的优美,生下来必须就好好活下去,便一一诠释生活的本意。一如宗教的创生,来源于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属于精神世界里意识形态的掌控。每个派别都是为了引领和笼络人心,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而纵观其本质,都有情欲艺术的共同的根系,滋生着润无细声的生命流淌。 2019年5月23-26日万年
(江西书法家:周晓敏)
作者简介:彭林家, 聋龙天生,党员。静居雾凇的一方灵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赣东北仙人洞,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净土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文化总监。做过教师、警察和工程师等职业,从曲折的经历上升为理论作家、《诗歌周刊》提名批评家,易学、神学、美学天士。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中华诗词》《人民日报》《中国诗词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