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彭林家
发表于: 2019-10-6 0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9-10-13 22:13 编辑

    论文:彭林家       书法:李铁龙
微信图片_20191006231423.jpg
   池观皓月禅心映墨撒灵空绉纸飞
图片1.png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禅心灵象,清空安宁,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态﹐古人常据以占吉凶。由是,清静寂定的心所塑造的精神之美,则借助于语言、造型与表演艺术的媒介桥梁——书法,如写字临贴就是用古代经典碑帖来规范点划线条。除象形文字外,蕴涵着情感和节奏的组合法,塑造的意与境之型,间接的将文字造型表现为内性外情,无意成为各类造型或表现艺术的魂灵。散记是语言艺术的物质成象,如感官觉知的形象或现象,表现具体内容视所指不同而异。那么,艺术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美感的用笔艺术,形成不同思维亮点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以,无论是诗歌、散记的阴阳文字,还是美感用笔的线条或点画书法,其力度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若是以比较突兀的论证,书风合于文风相得益彰,先看书法与语言艺术。谈起书法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字,翻空作文构思的奇想联翩。由此,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反过来,渗透在诗歌里,或者散记的结构里,牵线拽点,卷起思维的风波,互相支撑,互做延伸,也均是艺术的凤雏麟子。
图片4.png

    向度审美上,诗词以求善为道,书法以求美为佛,散记以求真为儒,三者互为表里,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互能唱和,相得益彰,体现诗歌、书法和散记为一体的民族特点。因此,一个文人的思维焦点,驮着书法的行李,收聚语言的人马,笔歌墨舞;将文笔奇妙的精采,迎接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是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的根性。气力之本曰根,善恶之习(欲神)曰性。人的本性就是在善与恶的气力之间,游弋自我(欲神),平衡超我(识神),回归本我(元神)。艺术也便是从挖去心湖中的淤泥,在“三我三神”中,将撩湖的是是非非,寻找旖旎影子的本质;然后,在象与不像之间,情绪的手臂从情感纤细的腰肢穿过。像“清六家”之一的吴历,工诗善鼓琴,其笔下纸本立轴的中国画——《湖天春色图》,以浅设色。画面为湖滨一角,远景青山朦胧,近景绿树夭矫,水鸟或栖息岸边,或飞翔波上;构图注意透视,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皴cūn法笔染而精细工丽,意境恬澹清雅而沉郁苍秀。显然,这种用诗意的造型提炼表达画之三味,也可以用书法的结构升华诗歌,为诗律与书法的音韵,合成满目的民族潜意识的妖娆,是谓琴棋书画、诗文散记合为一体,乃道性的本体诉说。道者,艺术家的根心之谓也。故而,用书法书写出当代诗歌,旨在探索出一条弘扬书法艺术与传播现当代诗歌空间,而散记掺入其中,更贴切现实世界的需求。比如,散记是现实生活之中零散﹑片断的记录,为左脑显意识的真意。1936年出版的沈从文《湘行散记》,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图片3.png

  维度审美上,一曰诗歌,是一种菩萨的圆觉思维,类似于原始思维的太极一,即为诗性思维,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天一生水,乃生命之初。顾城的《远和近》:“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就是混沌状态的整体一,分辨不出远近的阴阳二。那么,这种从二元论返回一元论的心法,需要诗人在寂静真空的理想状态下,断除烦恼,抛弃所有的杂念,采取一种修知足常寂的精神,将七情六欲克制在显意识(左脑)归零,没有欲神五官的分别,让第六根(印堂)了别有我的识神,进入疯子般的无我古典意识,即为潜意识(右脑)祖气,倾向种种人的本性元神。而安于现状的人们,不敢让人质疑自我越俎代庖,却还在思维的湖泊中,风生水起。所以说,诗人是以观察事物独特思维,从职业的外表生活方式,极力修饰词藻,刻翠裁红,化成内在的思维视角。二曰书法,是反映喜怒哀乐的生命艺术,需要恬淡自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然后,采着诗歌平仄的音符高低、强弱和长短,使点画线条节奏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交替。①局部的胫骨之气,谓其静觉眼根无俗物:集点成字而连字成行,集行成章而参差错落,变化多姿,欹正相生,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上下承接,其无限的表现力蕴含着美之形。②整片的墨色之势,谓动感翛然心室自生香:字与字计白当黑,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空间结构,平整均衡,构成整行的行气对时间的连缀,呼应连贯,其行云流水的留白,领略采之神。③心法的审美,象也无所指,质要容其中。物象之色,必然要将其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心手双畅,物我两忘,融合抽象之空,才能写出真情至性,形成藏头护尾,力在字中。  三曰散记,一种两栖作品独立的文体,以选择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选材,将片言只语的真实感受,在形散神不散的自由中,获得意境的表现,即为诗歌的散步,如现代诗一样,以象显境。因此,上乘的散记:一是讲究事实。凡事要沉到一线,深入采访,细心观察,获取足够的第一手资料。其内容是耳闻目睹的事实,感性认识是细节材料。二是文字底气。采用形象生动、自由活泼的文学语言,既要像散文那样讲究立意,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其结构要像散文那样富有变化等。三是创新意识。散文式的新闻,需要摆脱固定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特色。如对事实如实的描摹中,自己独有的语言体系。尔后,将散文和新闻有机地融为一体,预防散文与新闻的割裂或两者牵强附会的现象。四是视野审美。宏观上,需要全方位对散文进行借用,微观上,将报道领域应随之放宽,不该囿于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可扩展为对新近发现感兴趣的非动态事物的报道。分类上,一是记事性散记。属于发生性事实,事物本身相对是"活"的,作者只是被动地对此事物观察采访,①事态性散记,是就事件的动态采写成的报道,常用的手法是"白描"等等。②事件式散记,是人们感兴趣的有关事实采写成的报道。在题目的副题上加上"散记"两字,区别于容易混淆的相同题材的其它文体的新闻。二是纪行性散记,属于发现性事实,行踪来报道变动着的事实,不像记事性散记,受事实的约束。所以,其主动者的笔下才为真正意义上的散记,有巡礼式、随访式、观览式三种。

微信5.jpg


   表现手法上,一则,诗经赋比兴。赋者,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者,: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使此物更加生动具体;兴者,是借他物来引出此物,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也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情感。二则,书法笔力。就是点画线条的审美条件,即为以圆和涩为标准。①圆者,是一个立体。圆的线条为中锋饱满,多力丰筋,令笔心在点画中运行,映日视之,其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的美观——立体感;其中锋用笔,笔画则画之中心,映现一缕浓墨正当其中。换言之,就是折处也不偏侧,其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如小篆,浑厚圆润。如果用笔偏侧,侧锋只能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如行草;不然,一偏到底,线条(点画)则扁、薄、浮、弱,抛筋露骨,就无美感可言。其次,具有浮雕感结实,能表现出充实圆劲的力度;致使点画线条之美,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力量感。如汉代蔡邕《九势》曰:“藏头护尾,力在字中。”②涩者,不浮滑,不流畅,具有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让笔锋线条冲破纸面的阻力和抵抗而笔迟涩进。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种阻碍与反阻碍表现的越充分,线条就越显示出本身的力感。③合一。圆和"涩的内在联系是:圆是中锋用笔,涩是笔锋直立,人为地制造逆势涩行。写横,要像逆向刮鱼鳞一样,产生一定的阻力;写竖,要像骑马奋力前行,而又要用缰绳勒马控制,是一种蓄势的前进,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歌。是乃"横鳞竖勒"之说也。 好比“屋漏痕”一样,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圆涩兼容,如同屋漏的水沿着沙粒土灰的土墙下流,毛糙墙面的阻力,使水线产生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还流的水痕,其形凝重自然,正契合了书法线条涩的表现:不轻滑,不飘弱而沉着苍劲老辣。刘熙载说:"笔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涩矣。"三则,散记白描,在中国绘画技法中,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以淡墨钩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谓之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即为用最简练的笔墨,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图片5.png
简介:李铁龙,诗人书法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吉林省新诗学会常务会长,长春大学客座教授,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顾问,长春净月谭瓦萨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女书协顾问,吉林省企业书协顾问,吉林省硬笔书协名誉主席。被长春大学,长春希望高中,长春实验艺术中学等十几所高校和中小学特聘为诗词及书法艺术导师或顾问。出版《心翼集》《思絮集》(格律诗)《秋叶集》(新诗)三部诗集,一册《李铁龙书法作品辑录》。其论文曾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二等奖。近年来,经常参加省内大型诗歌及书画笔会、公益捐赠活动,先后到长春市教育系統,吉林财经大学(省内各高校部分师生参加,高校诗歌联盟主办),松原市,恒大地产、修正药业等单位开展古典格律诗词讲座和书法展示,普及诗歌及书法知识。深受大家认可和欢迎。

图片2.png
    思维交替上:诗歌是暗线思维,散记是明线思维,书法是两者之间。诗歌是句子的长短构成的意境,优美形象生动,韵律节奏鲜明界;其汉字的意象,宛如笔画的长短、大小不等的张力,便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交替变化。像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的节奏感较弱。如古诗的从内阴到外阳,主体为性,动也,副体为情,静也;以静制动,如中医的一元论, 整体思维的模糊性构成无穷的想象力。动态的书体,如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丰富,如新诗从外阳到内阴,主体为情,副体为性,以动带静,如西医的二元论,局部思维的清楚性形成有色的鲜活世界。那么,书法为背景,辐射诗歌与散记的衔接。比如,书法运笔之法,可分解为起笔法(赋)、行笔法(比)、收笔法(兴)等的对应。所谓能用笔,就是能“用锋”,体力转化为笔力,即实体转化为用锋虚体之力,一实一虚,从物质的实相,如散记,到精神的虚相,如诗歌。①中锋用笔。也就是笔锋始终在线条中间运行的立体感,如散记的白描,描写眼里的人与物,文字的线条既圆润又厚实,即如屋漏痕、锥画沙的逆向思维,如诗歌的收尾。中锋用笔执笔要稳,行笔要静、神情专注和凝神静气,好比诗歌的心法,四象合一。出现偏锋及时调整,不然即使是中锋,写出的线条也容易扁薄,宛如诗歌里的非精炼的语言,等到中锋用笔熟练了,也可用侧锋、逆锋等书写,以求线条有所变化,就是多种修辞方法。②提按用笔。表现出书写者对毛笔的控制能力技巧。提,用笔能提到笔锋,不可如强驽之末;包含着压笔、往上提的力量,就是诗歌里的节奏韵律之气。按,用笔的力度,但控制不好,一味下按,往往使线条粗钝,形成墨猪,即为笔画丰肥而无骨力。若是下笔用笔肚,按笔有余,提笔不足,出现僵、结、板的效果,俨如散记新闻中的思维固定模式。③调锋用笔。笔锋在书写过程中会再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取象;不及时调锋,便会出现偏锋、绞锋、散锋等现象,意象就会偏离中心主题。所以在行笔的过程中,要时刻进行笔锋的调整,如同诗歌中的结构;灵活笔锋的提按使转,使之达到中锋用笔,即为意境的完成。至于笔锋在行进中的力量感,以表现线条质量为目的进行笔锋调整。要表现迟涩、徐疾、燥润等不同的感觉,那么,笔锋的使转进行不同的把握,就是选材取象的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④偏锋用笔,写一笔一字便在砚边调整一下,将一擒一纵的快速反应,借助调锋,去除纸上僵卧之病,从而获得节制、生杀和骨节灵醒的擒纵,如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是谓动静的前后呼应。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

微信2.jpg
   鉴赏交叉点上:诗歌,要求形象生动传神,创造优美意境,思想内容深刻,语句语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抒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也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点画势尽而力收之,则富于想象。美学等量中,所呈现的力量感,意象的阴阳如同点画,要深藏圭角,如大篆、小篆均的藏锋,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美。比如,书法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中间行笔是否浮滑轻薄,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好比诗歌的含蓄之静,袒露之动;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承接与呼应,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如行草书中,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则根据需要藏露结合,诗歌语言也一样,平整均衡,欹正相生。比如,书法的点画线条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①单字的结体: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抵达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和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如短诗。②整行的行气: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上下承接,呼应连贯,形成连缀,如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字字独立,笔断而意连。如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字字连贯,起伏跌宕,游丝牵引。其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风节奏感,使之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如散记。③整体的布局: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如诗歌、散记。 无论任何艺术,首先统观全局,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的大概印象;然后,欣赏过程应充分展开联想,将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如修辞的明喻、暗喻和借喻,比较审美特征,了解创作背景,正把握情调,从宏观到微观,从精采与不足,手法与风格是否协调一致,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优劣辨识,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将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雄伟风格。创作是相对静止而不动,所以,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语言、时间顺序,摹拟作者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物象通过艺术家心灵情感的审美,反射到心中之意,然后选材、迁移和塑造,成一个新的象;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于意象。表现方式上,诗歌的文字组合为意象,书法的单字结构为意象,散记的人物事物为意象。而所有静止的物象,重新拆散、嫁接和组合,构成一个个意象群,均是意境运动的再现。

微信4.jpg
    境界觉知上:诗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文化建设,创作是一种痛苦后的欢愉,五指运笔,思维秋波,也就是紧张的神经在疼痛的求索中,克服欲神的七情,金不克木,去浮华而返质朴回归到本性而显象元神,方法上如成语:“破觚为圆斫雕为朴”:gū:zhuó:华丽朴实去掉棱角如个性严刑变成圆形如共性简政去掉雕饰变为质朴即为神气光采。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一个人觉知的内神外灵,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基础而生灵,如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外观,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透出的格调、气质和情趣,即为神采的实质,而常用以形容诗文书画笔力风格的质朴厚重称之曰质直浑厚而这种神性的归来是一种内心是**,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足心中,给心灵觅一方净土,沉淀生命的本真,形成自我独有的信任,而收获良心的提升;然后,磁化着元气的渗透。当艺术家沉浸在战斗时,**内分泌激素速度很快,导致其在不管受多大伤的情况下,都没有一点感觉。一旦作品完成之后,恢复到自然的状态,才有心神的醒悟和恍然。由此,觉知创作是战争的另一种延续。其游刃有余的艺术境界,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心态恬淡自如,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如散记中的形散神不散一样,融进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试想,当年三国诸葛亮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中,“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象征安全的生存空间,后者象征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人民安身立命之必。因此,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儒释道上,德(阴)才(阳)配位,性命双休,每个钱袋空间都有色,与空和谐,如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为人品难得的高雅,心法上乃高于色之谓也。才华运用上,量力而行,乃是一种视野审美的度量。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后与3个边境国家有过战争:1962年的印度边界自卫反击战、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3次与外国开战的信号:每次决定打仗前,,从《官场现行记》第十九回里,挑选一句相同的话:“勿谓言之不预也”,意思是出事后你别后悔,别怪我当初没有给你说。无疑,是一种瞭望全局之后的结论。了别自我,估计对方,其心法的战术也就是艺术之法。故而,无论是诗法还是散记,思维的迁移在任何领域,都是一种知己知彼的战略,表现字法:即字的结构安排,也就是"集点画成字"。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如散记也是展开合理的联想,逐渐体悟出阴阳概念——阴阳同体,相对与相交的交互作用,伸展阴阳相互转化等等理念,这种思想决定的对待与统一,将《诗》与礼、乐结合,借助书法、散记等艺术形式的诠释,就成了礼仪教化的理想载体,转化成真美善合一的理想人格。然后,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露白地牛中,皈依我心,便是人心返回道心,久久归一,谓其之诗道也
2019年10月6吉林      
彭林家0.JPG

  作者简介:彭林家,哲学家,聋龙天生,党员。静居雾凇的一方灵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赣东北仙人洞,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净土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文化总监。做过教师、警察和工程师等职业,从曲折的经历上升为理论作家、《诗歌周刊》提名批评家,易学、神学、美学天士。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中华诗词》《人民日报》《中国诗词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散文诗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猫眯小D
发表于: 2019-10-6 0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古越
发表于: 2019-10-7 18: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万物同理,触类旁通!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诗歌评论

诗歌评论

主题:104 | 回复:280

每日好诗
|
每日诗讯
精彩直播
文化下乡 送“福”到村 ——山东诗人书画研

文化下乡 送“福”到村——山东诗人书画研究院书画艺术家走进大涧西村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164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