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发表于: 2020-1-7 1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诗库》向您约稿了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为精选百年新诗优秀作品,展示新诗百年成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五四新文化运100周年之后,我们拟聘请百位诗坛名家,陆续编辑出版“中国新诗库”系列丛书。现向您约稿:
    一、丛书名称:《中国新诗库(1917-2019)》,来稿将首先在“当代新诗库”公众号上推出。
    二、丛书编辑
    1、拟聘请百位诗坛名家、官民刊主编或诗歌编辑、当代优秀诗人、评论家、高端诗群群主担任编委,陆续编辑出版中国新诗系列作品集,包括《中国新诗库(现代卷)》《中国新诗库(当代卷)》《中国新诗库(年选卷)》等。
    3、诗库完成后,利用诗库编委会队伍,不断吸收名家入列,拟从2020年起,每年编辑一部《中国新诗库(年选卷》。
   三、征稿时间:从即日起到2020年6月底。
   四、征稿原则: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只看作品。
   五、投稿要求
1、投稿必须使用word文档。授权书下载填好,盖章或按手印后,拍照随稿件一同发送。
2、文档首行请注明“XXX的诗”,诗歌全部用小四号宋体。
3、诗歌标题用四号黑体,不得加书名号或其它符号。
4、诗歌标题与正文之间必须空2行、诗歌节与节之间必须空1行。
5、每位诗人可自选优秀代表作10首至30首。单首长度一般不得超过100行。30首的总行数不限。成就特别突出者可以放宽。凡正式发表的作品,请注明发表时间及期刊名称。
5、稿后请附录以下内容:
(1)500字左右个人简介:含出生年月、姓名、性别,出生地,哪一级作协会员。个人工作简历、诗歌创作情况及主要成就。所获奖项必须注明授奖单位名称,非官方或半官方设立的奖项不介绍。
(2)1000字以内的新诗观点或创作心得。
(3)名家点评(此项可空缺):可综合摘要,总字数不超过1000字。
6、附本人清晰照片1-3张。照片请注明本人姓名。
7、将以上内容打包压缩,送发送至邮箱QQ:597192917.
     六、已故诗人作品:欢迎各新诗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或诗人生前亲友推荐他们的作品,并尽量征得其家人签字同意。推荐稿件时,请附推荐人姓名、简介,收录作品时将一并收录。
    七、相关回报:不收费,亦暂无稿酬。如有收益,将向作者赠送部分或全套样书。
    八、加盟合作
1、欢迎全国优秀诗人、平台加盟合作。
2、欢迎有识之士关注支持。

                               2020年1月

                   作品授权书


   本人同意将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                    等(   )首及修订本、选编本、摘编本的出版权以及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等的使用或专有使用权授予刘西英主编的“中国新诗库”系列丛书及其联系确定的相关出版社(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使用。

                               授权人:       (签名盖章)
                                            2020年1月

附:投稿参考样式

刘西英的诗(说明:以10-30首为宜,最多不超过50首,尽量注明创作或发表日期)
D9F3E767-77CF-477D-845D-1F5115C4FEF5.jpeg
作者简介:(说明:一般不要超过500字)
    刘西英(1966.9-):男,山东省昌乐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76年随全家迁至陕西省黄龙县。1986年毕业于洛川师范,1991年毕业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当过10年教师,做过20年记者。曾任延安日报记者部、文旅部、副刊部主任。
   新闻作品曾刊播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十多次获陕西省、延安市好新闻奖。
  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新诗。作品散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延河》《芒种》等。曾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奖”,《诗选刊》年度优秀诗人奖,《延河》最受读者欢迎奖诗歌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十佳当代潜力诗人”奖。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诗刊》纪念建军90周年诗歌大奖赛优秀作品奖,《星星》诗刊“记住乡愁”全国诗歌大赛优秀作品奖。著有诗集《爱的馈赠》《无名花草》《无爱的诗歌》。编有中英文版的《中国百位诗人写延安》。
   设有“西北风(刘西英)诗歌奖”,专门奖励有韵律的中国新诗。创办有中国唯一一份有韵律的新诗期刊《西北风诗刊》。

我的新诗观(或创作感悟):(说明:以1000字左右为宜)
    世间万物皆有规则,诗歌也不应该例外。当下诗坛之乱,正是无规则之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规则,就无法评判,必然生乱。
文学,尤其是当代新诗,也只有在确立了相应的规则、形成共识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和评价。规则既是创作进入的门槛,也是评价参照的依据。否则,创作就是无源之水,评价就是无本之木。它导致的结果,必然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人可写诗,个个皆诗人。
    诗歌是一种押韵的语言文学艺术。我认为,一首好诗,应该是好的形式与好的内容的完美结合。好的形式,除了规范的(而不是随意的)分行之外,还要有基本的韵律和节奏。分行是形式中的形式,韵律和节奏是形式中的内容。新诗应押现代汉语韵。好的内容,除了是对真实或理想生活的写照、表达真善美之外,还要有哲思与哲理,表达思想、自由与真理,有形而上的意义。
    如果可以把新诗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几种类型的话,则哲理诗应为最高境界,因为它更接近哲学。而不论哪一种诗,都必须建立在诗意之上,离开诗意的写景、叙事、抒情、哲理皆不是诗,至少不是最好的诗。
    新诗既要认真继承中国古诗的一些优良传统,又要全力吸收现代诗的诸多特点,真正做到守正创新。任何刻意排斥传统或排斥现代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游戏必须有规则!那些自以为新诗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以为有规则会约束表达的人,其要么是不知,要么是无知。不知尚可教化,无知则不可救药。

答谢词

过高的荣誉,我不配
过低的荣誉,它不配

在诗里,在词里
我只是一个认真的匠人
我在用心地打磨它们的同时
也在它们身下刻下我的名字
好让它们永远属于我自己

我知道,在这里
我也是帝王
我不下令,不颁旨
但所有从我文字里走过的人
都会向我表达由衷的敬意
  
太和庙抽签


没有钱
我有心

先生说——
不行

于是我懂了——
没有钱的心
一律不诚

——原载2016年《诗选刊》第2期
  
清明雨

这是一年四季
最伤心的一场雨
也是古往今来
最公平的一场雨

它既淋帝王
也淋布衣
将高贵和低贱
同时打湿

——原载《大河诗刊》2017年春季卷

题挂甲柏

  
  陕西黄陵县黄帝庙内有一古柏,名曰挂甲柏,相传曾为汉武帝挂甲所用。其上多钉痕,斑斑驳驳,俨然鳞片。
    
一个钉子钉下去
又一个钉子钉下去
    
有一个帝王
便有一页历史
    
有一个帝王
便有一个钉子

中国的每一个帝王
都是一个钉子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因此被钉得伤痕累累

——原载《延安文学》

望黄河

天地有愁
愁成天下黄河
九十九道弯
   
人间有怨
怨做一河黄水
一流流过五千年
   
若有鬼神
请把九曲黄河
一把拉成一条线
   
若有圣人
请让一河黄水
一朝变得碧浪翻

——原载《大河诗刊》2017年春季卷

于家石头村随想


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

如果这世上
还有一块石头是忠心耿耿的
那么,我想这块石头
一定就在这个村子

它应该出自深山
经过千凿万击
哪怕烈火焚烧
仍能等闲视之

它的清白
应该写在脸上
它的正气
应该刻在骨里

遗憾的是
在于家石头村
我既怕找不到这块石头
找到了
也不知该把它带到哪里

——原载《诗选刊》2016年第7期

无名花草

没有竹的挺拔
没有兰的俊俏

漫山遍野开放
却是无名花草

虽是无名花草
却有自己的信条——

我可以不伟大
但不可以不崇高

无爱的诗歌

爱过一千年
再爱过一万年

爷爷在爱中死了
父亲在爱中老了

奶奶和母亲的爱
加在一起留给我

我却
不会爱
    
不会爱
不是不爱爷爷的广大
不是不爱父亲的辽阔
不是不爱奶奶的勤劳
不是不爱母亲的温和
    
不会爱
是不爱扎根在悠久历史中的愚昧和贫穷
是不爱生长在文明古国里的卑下和粗野
是不爱凝结在黄皮肤上的虚伪和腐败
是不爱闪烁在黑眼睛里的脆弱和单薄

希望
    
据说远处有希望
找到,采来
可吃,可用,可分享
许是禁不住这梦的诱惑
他,最先走了,一走
便是许多年如锯的时光
在这锯声中
你也去了,去找他
连同他所寻找的希望
只是你的去
也如他,如秋叶落地
没有声响
后来,我也要去时
从远处来了两个人
说来这里寻找希望
于是,在去与留之间
我犹豫了
走,怕失望
留,太忧伤

——原载《延安文学》2014年第6期

刷鞋记

黑鞋被白色弄脏了
白鞋被黑色弄脏了

对于黑鞋,我刷去白色
是还它本黑

对于白鞋,我刷去黑色
是还他清白

其实,黑白难分的世界
受伤的往往不是黑白本身

而是像我一样
试图用刷子去还原黑白的人

——原载《诗潮》2019年第10期

在北京十渡

一看到那些
离奇古怪的石头
我就想哭
不由地想起我所在的革命老区

我们那里的石头老实呀
它们既长不像人头
也长不像龙头
更长不像佛头

就像那里的人
既想不出九龙石
也想不出笔架山
更想不出野人谷

不然,今天
靠旅游挣钱的人该是他们了

多年来
我一直心疼他们
靠忠厚传家,靠勤劳种地
不知道什么时候
才能过上好日子

远去的村庄


坍塌的土窑
曾是祖辈耕耘的天堂
山高皇帝远的年代
任凭外界怎样兵荒马乱
他在这里守着老婆与热炕
完成了一生平安的梦想

荒凉的石窑
曾是父辈创业的地方
他凿山为石,垒石为洞
用一生的苦力
延续祖辈一生的希望
为子女留下了富足的梦想

可是,在窑洞里长大的孩子
却陆续离开了他们的村庄
父辈为他们创下的家业
被毫不可惜地遗弃在远方
至于在外边活得好或不好都没有关系
仿佛活在城市就是他们最大的荣光

他们不知道城市的荒凉
不知道在城市里播下的种子
未必能像庄稼一样生长
他们也不知道村庄的忧伤
不知道村庄给他们留下的印记
会像标签一样永远贴在他们身上

——原载《星星》2015年第6期上半月

被盖上楼房了

种庄稼的地方,被盖上楼房了
建菜园的地方,被盖上楼房了
留绿地的地方,被盖上楼房了
修花园的地方,被盖上楼房了

还有
本来该建广场的地方
本来该留通道的地方
本来该建学校的地方
本来该修厕所的地方
都被盖上楼房了

这疯狂的世界
疯狂的欲望
疯狂的利益
疯狂的楼房

如果我们挡不住这世界的疯狂
就让我们挡住那疯狂的欲望
如果我们挡不住这利益的疯狂
就让我们挡住那疯狂的楼房

可是,假如我们什么也挡不住
那就等楼房倒掉
把我们砸伤

——原载《诗选刊》2016年第2期

榆树母亲


有人说
陕北旮旮旯旯里
那些开着朴实花朵的
洋槐树
就是陕北的女人
可我觉得
我的母亲,并不比
槐花美丽
倒是小时候
母亲在榆树上采榆钱
给我们吃的情景
常常让我觉得
她更像一棵榆树
不仅给子女奉献了所有的
榆钱
最困难的时候
她甚至扳倒自己
剥下树皮让我们充饥
就如同最寒冷的日子
她在我们身上
披上她的棉衣
温暖了我们
却冻坏了自己

——原载《诗选刊》2016年第2期

家乡的山桃花


那一大片一大片盛开的山桃花
曾是母亲最关注的
别看她不识字,每年春天
她却能凭着自己的感觉
在一片纸上准确地标出它们的位置

这是母亲独创的地图
也是夏天采摘时
我们参照的图纸
母亲不知道什么是导航
但靠它引路,我们从未闪失

那是一些困难的日子
家里一年的零用
差不多全靠大山的恩赐
体弱的母亲因为上不了山
所以总是显得特别着急

一年一度烂漫的山桃花
曾带给我们无限的欢喜
母亲通过山桃花预知年景
在年复一年的期盼中
用指头掰完了所有贫穷的日子

母亲去世后
我们把她埋在了山下
希望她仍能看到年年的花事
但是因为没有了母亲的指引
我们却再也找不到丰收的位置

——原载《延河诗歌特刊》201第5期

卑微的家族没有家谱


听父亲说,他的父亲是从
山西迁到山东的
至于细节如何
我不曾细问
他也不曾细讲

于是,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
一个家族的演变史
慢慢地被无休无止的贫穷所代替
最终随着一位老人的离去
变成了一个无解的谜

作为一个在异乡长大的人
我一直把山东当作故乡
祖籍这个原本神圣的东西
对我来说
只是一个模糊的记忆

以至于,若干年后
当我试图去解开这个谜时
我才发现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
平民根本没有出处
卑微的家族没有家谱

——原载《诗歌月刊》2019年第3期,转载于《诗选刊》2019年第5期

对草原的另一种解读


什么都长的地方,一定长草
什么都不长的地方,可能长草

长草的地方
小了叫荒地,大了叫草原

荒地遭人嫌弃
草原被人赞美

它给人的启示是
地,要么不荒,要么大荒

小荒是小风景
大荒是大气象

就像人
小坏可能是流氓
大坏可能成帝王

看草原
不是看草,而是看气象

就像读历史
不是读篇章,而是看兴亡

没有平坦,不显突兀
没有狡黠,不显坦荡

一望无际不是无边
而是你看得还不够远

——原载《延河》2017年第12期,转载于《诗选刊》2018年第6期

在没有草的季节看草原

我不知道
北方的夏天发育得迟
它的美
整整比南方迟了一季
所以,五月时节
在康巴诺尔看草原时
我没有看到绿绿的草
也没有看到与草原有关的
一些想象

一望无际的草原
这时还是一望无际的荒凉
纵使策马扬鞭
也只能放牧自己的思想

但是
在没有草的季节看草原
我从一群羊的眼里
看到了牧羊人的忧伤
于是巴不得将自己对草原的
所有向往
都顷刻变成一地草场
让所有的牛羊把我吃光
然后变得膘肥体壮

——原载《延河》2017年第12期,转载于《诗选刊》2018年第6期

望江


看看滚滚而下的江水
也许才会知道
什么是世风日下

想想逆流而上的勇士
也许才会明白
什么是九死未悔

自从一个醒着的大夫
投江而去
人间少了清白的诗人

自从一个醉着的后主
以江咏愁
中国多了无能的帝王

——原载《大河诗刊》2017年春季卷

悟禅

也许是草木把世界理解成了草木
所以才成为草木
也许是江河把世界理解成了江河
所以才成为江河

也许是星星把世界理解成了星星
所以才成为星星
也许是云朵把世界理解成了云朵
所以才成为云朵

还有山川,还有日月
还有高尚,还有卑劣

我没有强者理解的那么强
也没有弱者理解的那么弱
我是把世界理解成了不止我一个
所以才有了我
并且有了这世上的一切

——原载《芒种》2018年第10期,转载《诗选刊》2018年第11、12期合刊

世界很强大,我们很弱小


一片林,足以淹没一棵树
一片绿,足以淹没一棵草

一些繁华,足以淹没一点萧条
一些欢乐,足以淹没一点烦恼

一堆乱象,足以淹没一些真相
一地是非,足以淹没一些公道

世界很精彩,我们很单调
世界很强大,我们很弱小

那年春暖花开之后,你去了哪里
     ——写在海子去世30年之际

自从那年你写下
“春暖花开”的诗句
这世界真的温暖了许多
可是,那年春天之后
不知道你去了什么地方
也不知道何时才是你的归期

在喂马、劈柴的地方
我们找不到你的影子
在有粮食和蔬菜的地方
我们闻不到你的气息

你给亲人写下的书信
他们都还保留着
你为河山所起的名字
都还温暖着河山的记忆

被你祝福过的都有了幸福
被你祝愿过的都喜结连理
可是,那年春暖花开之后
你究竟去了哪里

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的人
没有留在大海边
为什么如此眷恋春天的人
没有留在春天里

有人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海子呀,你是不是带着自己的诗歌和理想
去了你梦中的天堂
只把疼痛、黑夜和死亡
永远地留给了尘世

——原载《延安日报》2019年3月

爱情是个圆

转过身
我用脊背与你告别
你也就背对着我
勇敢地走吧
不要为一时的违背遗憾

只要你的路走的直
当你走过海,走过山
走过地球这个艰难的圆
你就会发现
今天的背对背
正是明天的
脸对脸

——原载《当代诗人》2018年第5期

请让我用一生的时间来把你遗忘

如果云不在天上
你说,是云把天遗忘
还是天把云遗忘

如果帆不在海上
你说,是帆把海遗忘
还是海把帆遗忘

如果花不在风里
你说,是花把风遗忘
还是风把花遗忘

如果我不在你心上
你说,是我把你遗忘
还是你把我遗忘

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人
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忘掉另一个人
其实是这个人已经一生
在另一个人心上
那么,请让我用一生的时间
来把你遗忘

——原载《当代诗人》2018年第5期

致十五的月亮

缺是缺得太久了
圆却圆得这般丰满
多像一个潇洒的句号呀
摘下来
加残缺的昨天的后边
想必人生又告一个段落
生活又面临一个新的起点
    
漫漫长夜
没有对缺的畏惧
未来日子
总记得还有这个一个
完美的夜晚
只要有这样一个夜晚
一切便都够了
三十缺比一圆
不苛求,不计较
试问谁能如你这般
    
无怨无悔,无悔无怨
你,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长路上
经冬历夏
苦苦追求
又默默承担
很少有人能读懂你呀
而读懂你的人
将升上蓝天

——原载《当代诗人》2018年第5期

关于荔枝

若想柔情似水
是不是要生在南方
生在这种多雨多水的地方
土地为柔情所化
是红色的
比如茂名
水果为柔情所化
也是红色的
比如荔枝

但是,对于荔枝这种
软软甜甜的东西
我总在想
它是不是更适合女人
而非壮士

——原载《诗选刊》2017年第10期

故乡

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故乡
离开时
总以为已经把最好的东西
都装进了行囊

可是长大后才发现
最贵重的东西
都没有带走

那撒落了一地的
不只是跳跳棋的棋子
还有再也聚不拢的爹娘

——原载《芒种》2018年第10期,转载于《诗选刊》2018年第11、12期合刊

我们的命名源远流长


用“长征”来为一种火箭命名
是否会让人想起二十世纪的那次伟大长征
同时也会想到这是新世纪的又一次征程
不同的是,两次长征
一次在大地,一次在天空
相同的是,这次长征
从1号到11号,历时50多年,发射252次
同样让世人为之震惊

用“东风”来为一种导弹命名
是否会让人想起三国时的魏吴之争
同时也会想到什么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是,此东风非彼东风
从东风1号到东风51号
从600公里到15000公里
当那些喜欢作梗的人受到威慑
他才知道东风正在压倒西风

用“嫦娥”来为一种卫星命名
是否会让人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
同时也会想到还有什么寓意其中
从一号到三号,从绕月到登月
当我们能够在太空中自由穿行
它是否就可以证明
这个受过百年屈辱的民族
从来就不曾放弃飞天之梦

还有“神舟”,还有“天宫”,还有“蛟龙”
还有崭新的航母正等待命名
厉害了,我的祖国
当它一次次为世界瞩目
那蕴含其中的民族智慧与东方文明
谁个能懂

——原载《诗刊》2017年10月“新时代特刊”

延安断想

握一支秃笔,抽一支旱烟
在开满裂缝的土窑洞里
点一盏油灯,写论持久战

一边作战,一边垦田
围一堆篝火翩翩起舞
吃小米饭、喝南瓜汤以苦为甜

不比飞机,不比炮弹
比正义与邪恶孰长孰短
用雄才大略与敌人周旋

同甘苦,共患难
挽着裤腿和袖子
与人民群众手手相牵

不怕牺牲,不怕流汗
忍饥受寒矢志不渝
抽筋断骨信念不变

这样的人不得天下谁得天下
这样的人不坐江山谁坐江山

——原载《解放军文艺》2016年第5期

在下河滩看毛主席旧居

多年来的大拆大迁
的确建起了一些大楼大馆
但那些高高在上的东西
到底有没有赢得民心
却真的应该打个疑问

在下河滩看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时
我忽然发现,包括
瓦窑堡会议旧址在内
这些伟人曾住过的窑洞
还依然散落在低矮的民居之间

就像他们,走过岁月
还依然活在百姓心里
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2019年10月

刀枪说


这是一些生硬的家伙
无心无肺
任你用什么样的语言
也无法写得十分出色

如果用于狩猎
那可能是麋死鹿绝
如果用于决斗
那可能是你死我活
如果用于谋杀
那可能是人头落地
如果用于战争
那可能是血流成河

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却真有正义与邪恶
刀和枪的故事只能用刀枪来讲
刀和枪的道理只能用刀枪来说

——原载《解放军文艺》2016年第5期

哑巴陶工

将土制成坯的过程
就是让陶出于土而
高于土的过程

形态各异的坯
一定比千差万别的词语
更难掌握
栩栩如生的陶
一定比一张脸
更善于表情

对于泥土,我坚信
他一定比一个农夫
更懂

对于江山,我坚信
他一定比一个帝王
更英明

——原载《芒种》2018年第10期,转载于《诗选刊》2018年第11、12期合刊

粮画随想

如果说五谷杂粮
也有七情六欲
那么,它一定不是在泥土里
而是在一块画布上

我们的祖先
只擅长刀耕火种
不擅长表达感情

当那些零散的谷粒
被一双双巧手
在画布上定型

五谷的喜怒哀乐
才油然而生

——原载《芒种》2018年第10期,转载于《诗选刊》2018年第11、12期合刊

证据

越来越浓的雾霾
是人类毁灭蓝天的证据

越来越少的绿地
是人类掠夺自然的证据

越来越脏有河水
是人类戕害生命的证据

越来越多的楼房
是人类侵占耕地的证据

空气污染了
我们该怎样呼吸

绿地没有了
我们该怎样栖息

河水弄脏了
我们该怎样活命

耕地侵占了
我们哪来的粮食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在人类没有毁灭之前

留下这些简短的文字
作为控诉人类的证据

——原载《芒种》2018年第10期,转载于《诗选刊》2018年第11、12期合刊

西北风宣言

还需要再来一场
东西风之争吗

如果不能做春风吹开花朵
就不妨做秋风吹走落叶
如果不能做南风送来温暖
就不妨做北风送来冰雪

这世界,干净的总干净着
纯洁的总纯洁着
就像,这世界
肮脏的总肮脏着
邪恶的总邪恶着

如果不能化干戈为玉帛
就不妨化玉帛为干戈
如果不能让该死的去死
就永远无法让该活的好活

——原载《大河诗刊》2017年春季卷

仰望李白

一首静夜思
把乡愁写尽
一篇蜀道难
把前途写远
一句黄河之水
把悲凉写透
一曲将进酒
让你成为诗仙酒仙

没有刻骨铭心的相思
谁能把月亮写得如此凄寒
没有行路难的体验
谁能把无望写得如此高远
没有空前绝后的失落
谁能把镜子写得如此心碎
没有超凡脱俗的襟怀
谁能把烧酒喝得如此灿烂

千古一人
千古一愁
千古一诗
千古一仙

今夜举杯
在月光下找你
因为看不到你痛饮的影子
所以只能发出这
千古一叹

——原载《大河诗刊》2017年春季卷

我想发明一台读诗的机器

由一行一行地读
到一本一本地翻
因为我想穷尽天下诗歌
并且分出高下优劣
所以就我像一位探险家
天天在诗的王国里穿行
不仅面临文字画皮的诱惑
还有随时掉进意象深渊的危险
由此
我想发明一台读诗的机器
就像榨汁机
并且可以浆渣分离
这样
我就可以把所有的诗歌
一捆一捆地扔进去
然后看能榨出多少果汁
同时挤出多少渣子
不仅省下阅读那些劣诗的时间
也不再浪费我对诗的
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

——原载《诗选刊》2016年第2期

诗的思想


所有司空见惯的花鸟
或者虫鱼
它们已没有什么希望
日月江河或者湖泊
也都是老掉牙的形象
在这个看上去东西很多
人也很多
但却只有一个我的世界上
我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作为意象
才能在某个时刻
像晴天霹雷
午夜阳光
让你心底一惊
或眼前一亮
不仅感叹这世界
物与物灵性不同
人与人差别也太大
无法模仿

哭泣的诗歌

过去,我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女子
有韵律,有对仗,有平仄
所有爱我的人都必须接受我的挑战
所有为我钟情的
也都征服了我的苛刻

而今,我是一个面目全非的女人
无外在,无内在,无规则
所有人都在挑战我的底线
许多登堂入室的
都是假冒伪劣的货色

我是一首哭泣的诗歌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懂我
假如有一天我绝世而去
记着,那不是我乐于自寻短见
而是因为他们对我已恩断情绝

过客

鸟用翅膀,在天空
飞完自己的一生

兽用四蹄,在大地
跑完自己的一生

我不如鸟,飞不到天上
体会不到鸟之乐

兽不如我,可以思考
用双脚就可以奔跑

但是,在天地之间
我们都是同样的过客

鸟终于飞,兽终于跑
我终于思考

——原载《诗潮》2019年第10期

今夜思乡


屋舍、院落或篱笆
这些静态的事物
我不想写了
鸣蝉、流水或炊烟
这些动态的事物
我也想把它们省略

至于父母、兄弟、姐妹
这些亲人
他们走着走着也都散了
这里,我也不想
再一次肝肠寸断

今夜思乡
我只想换一种形式
比如——
说说它的深,如海
说说它的长,如江
假如这样说水分太多
那就不妨把它拧干
让人们直接看到它的形状
掂出它的份量

如果它还有味
比如苦,或者涩
那就可以直接去品尝
免得让人怀疑
我的真实而非佯装
如果我的相思还长着双腿
常常在夜里潜回
那就赶快把它留住吧
别再让它四处流浪

——2019年9月

茅台传奇

据说,一百年前
在巴拿马
一瓶被摔碎的茅台酒
因为迸发出一种特殊的中国香
就像现在的中国梦
一下就震惊了世界
陶醉了全场

而当那些黄头发,蓝眼睛
就此记住那种特有的中国香时
其实,他们不知道
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的败将

当然
那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打赢战争的也不是刀枪
它是酿造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只需轻轻一咂
中华民族的血脉就会在他身上
汩汩流淌

——原载《国酒诗刊》

睁开夜的眼

我一直相信
白天有一双白的眸
夜晚有一双夜的眼

白天歌颂的白的功德
白眸看在眸
夜晚进行的夜的罪恶
夜眼看在眼

只是,白眸对于白天的功德
尚无语
夜眼对于黑夜的罪恶
尚未言

如果有一天
白天闭上白的眸
把一切成全
白的功德却未必圆满
你会看到白的黑

如果有一天
夜晚挣开夜的眼
把一切揭穿
黑的罪恶却竭力遮掩
你会看到夜的残

——2019.6

墓志铭

不要给我太多的美酒、美食
它们会在我腹中腐烂
我的躯体也会在黄土中腐烂

不要赐我太多的美名、美誉
它们会在时光中黯淡
我的名字也会在岁月中消残
你如果爱我
请让我说出我想说的话
它会开出善良的花
让人间温暖

你如果爱我
就让我写出我想写的诗
它会结出自由的果
让黑暗退却

可是,可是面对阴谋者
我有歌不能唱
面对专制者
我有话不敢说

——2019.6

索尔仁尼琴如是说


用所谓平等的口号
粉饰着森严的官僚体制

用所谓法治的手段
维护着残暴的专制统治

你说出了假话,就暴露了真相
你掩盖了事实,就暴露了本质

你可以封住我的嘴
你可以夺走我的笔

你不承认我是你的公民
我就不承认你是我的阶级

——为什么我敢于独自面对
因为我有一个人未泯的良知

——2019年10月
4449C35F-C0A5-4A9D-9AA2-E66EBBC2DA48.jpeg
作者在韩国济州岛

对刘西英诗歌的评论:(说明:可单篇,可综合,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宜。以下为作者收集的资料,尚未综合。)
叶延滨(诗人、评论家,中国诗歌委员会主任,原《星星》《诗刊》主编)
    有机会读到陕北高原刘西英先生的诗作,十分高兴。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几类诗作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以为也是他作品中较为成熟和呈现诗人才华的部分:人文山水,情爱草木,禅悟人生,形象诗学。
    首先说人文山水。在诗人刘西英的笔下,天高云淡,山河壮美,这些山山水水,经过诗人的笔再现出来,自有另一种姿态,不一样的风采。如《望黄河》不长,却气势宏大,撼人心魄,一节三行,总共四节,以九十九道弯的黄河,写尽了天地之愁、人间之怨,发问鬼神,思怀圣人,全诗将愁、怨、曲、直、清、浊与天、地、鬼、神、圣、人,全融于黄河这个宏大的意象中,虽还有些突兀,却让我们看到在黄河这个大意象里,蕴含丰富的民族情感,也在诗人望黄河的过程中,看到诗人胸中奔涌的激情。再如《题挂甲柏》,诗人十分巧妙地将挂甲这个动作延伸为钉子,象征君王,钉钉子象征君王们书写的历史,将漫长的中国历史以一个诗人的视角重新解构,让读者从中领悟其中的深义。这些诗作中,诗人的人文情怀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产生新的意象并得到新的意趣。诗篇精短,意涵深邃。
    再说情爱草木。人文山水是诗人将人文情怀与山水融为一体产生新的意趣。而情爱草木,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界的一草一木之上,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情感光彩的诗美。“在没有草的季节看草原/我从一群羊的眼里/看到了牧羊人的忧伤/于是巴不得将自己对草原的/所有向往/都顷刻变成一地草场/让所有的牛羊把我吃光/然后变得膘肥体壮”这首《在没有草的季节看草原》也就让读者在没有草的草原上,看到了诗人那一腔深情。这里情感找到寄托,变成了草原上的草。而在《家乡的山桃花》这首诗里,却将更为复杂的对母亲的思念寄托于山桃花,将诗人对母亲的深爱和怀念,都投射到故乡的山桃花上,移情于物,而这物又是富于山乡象征的山桃花。这是中国诗歌传统中,寓情于物的艺术手法,眼下追时髦的写手早就忘了这一传统,然而这是诗歌的基本元素,借刘西英的诗歌,我们也重温传统之美。
    三是诗人禅悟人生。从古自今,写不尽的诗歌,说不尽的人生,七情六欲,酸甜苦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欢故事,然而这些故事都引发诗人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人生的意义真的有大师一语道破,那么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大师,如果哲学家真的找到了生命的真谛,那么现在的大学统统应该关门。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索,在西方诗学门徒笔下,变成玄奥晦涩的朦胧,说不清,道不白,如在云雾中。而在东方哲人笔下,巧取佛教接近生活的禅修,启迪心智,使人生得到感悟、启示且又无法用言语道破,其中的意蕴情趣,使人更加热爱生活。如《悟禅》这首短诗,涉及到自我确认的困惑与自我确认的意义,由浅入深,由外物入内心,虽然这类诗写得尚还青涩,但禅悟之道确实是诗歌写作一条多彩并充满惊喜的道路。
    刘西英不仅写诗,也对诗歌发表了不少自己的见解,我想这与他本职做编辑工作,同时也在编一本民刊不无关系。有的诗歌论者谈诗越谈让人越糊涂,而刘西英却在谈诗中以形象感人,以形象表明自己的看法,读来让人心悦诚服。如《我想发明一台读诗的机器》就写得生动幽默,刘西英在这里是想说明去除非诗的杂质,形象生动。同时他也让我想起另一个话题,诗歌是鲜活而有汁液的,这汁液能滋润心灵。那些干巴生硬的假货,无论有什么包装都不是诗。
    人文山水,情爱草木,禅悟人生,形象诗学,从这四个方面让我对刘西英的诗歌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
简明(诗人、评论家,原《诗选刊》主编)
    海伦·加德纳认为:“悲剧诗人的灵感,来自于人类有能力理解历史经验之世界的信心,这和试图通过假设和实验来发现物质世界规律的精神是一致的。”尼采认为:“在悲剧中所感到的形而上的快乐,它使我们看到个别存在的怖畏。”
    刘西英诗歌具有悲剧品质。刘西英捕捉形象的身手极其敏捷,以深刻洞察时弊、透视人生苦难见刃,诗中常有让人心颤的点穴神来之笔。如直击城乡现代化改革与建设的《被盖上楼房了》:本来该建广场的地方/本来该留通道的地方/本来该建学校的地方/本来该修厕所的地方/都被盖上楼房了//如果我们挡不住这世界的疯狂/就让我们挡住那疯狂的欲望/如果我们挡不住这利益的疯狂/就让我们挡住那疯狂的楼房//。
   《被盖上楼房了》贴近社会生活现状,极端真实又极端象征;刘西英的真实,不仅仅是现实真相,揭露真相不是诗人的工作;刘西英的真实,是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幽微洞察,是剥离真实与真相之后的深刻觉悟。“可是,假如我们什么也挡不住/那就等楼房倒掉/把我们砸伤//。”活生生的现实写照,入木三分的思考和告诫,使这首诗充满思想的力量。
   《榆树母亲》是另一种情绪的深入,通过母亲与槐花的对比,通过一个一个特定境头,上演了一场凄楚的人间悲剧,揭示了命运的不公、无情,还有温暖与善良,表达了诗人无奈的同情和感怀: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砍倒了自己/剥下树皮让我们充饥/就如同最寒冷的日子/她在我们身上/披上她的棉衣/温暖了我们/却冻坏了自己//。
   《榆树母亲》与《家乡的山桃花》同为现实主义作品,同为母亲,同样表达热爱,同样直抒胸臆,但风采迥异,《榆树母亲》可称作新写实,而《家乡的山桃花》则是传统样式的抒情。刘西英诗歌,具有像生活一样朴素的品质,根基扎实,脱俗而无匠气。刘西英还有大量的写陕北乡村的作品,带着浓郁的黄土味。我注意到刘西英创作上的勤奋和自觉。勤奋对诗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归根到底,诗歌只生长在诗人的心智上,思勤才是王道。
杨志学(诗人、评论家、中国诗歌网负责人):
   我有这样几点看法:其一,刘西英的诗歌有自己的题材关注点。他的作品中关于乡情、友情、爱情等几个方面的主题比较突出,在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有一些作品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好评。这和他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他借这些题材写出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二,他善于从诗歌传统中汲取营养,而又注意创新。他的表达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也就是说,他在传统艺术形式中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这样写出的诗作就容易被较多的读者接受。其三,他的诗歌具有比较浓厚的抒情意味,品味纯正优雅。刘西英不是那种口语性诗人,他不喜欢口语的随意性和口语诗中低级趣味的传达。当然口语诗也有好的一面,口语中有很多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元素。希望刘西英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吸取各种风格的诗歌包括口语诗的长处,进一步丰富自己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让自己的诗歌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而走上更高的台阶。
梁向阳(作家,陕西省作协副席、延安市作协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 
 刘西英是我市乃至陕北地区一位有实力的诗人,从他的诗歌文本来看,感觉到其人其诗是统一的、和谐的。他的诗歌意象清晰,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情感澄清澈,内容充实,没有故作姿态的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这是一种诗风,可能也更受中学生喜欢。我们的诗歌既要高接天宇,也要深扎泥土。刘西英的诗歌也在探索一条很好的路子。 
绿岛(诗人、评论家):
    西英的诗歌,始终保持一种冷静的思考和平稳的叙述特征,这种坚韧不拔一路前行,业已形成独特的西英式的审美趋向与审美诉求。而“心静如水”与“心无旁骛”则是构成其诗歌庞大心性的两块基石,它坚实而厚重,峭拔而凌厉。
鹰之(诗人、评论家):
    泰戈尔曾说过,如果一位诗人不走进他们的生活,他诗歌的篮子里装的全是无用的假货。诗人刘西英的篮子里装的全是货真价实的真货,亲情、友情、乡情他装进去了,真理、志向、爱他装进去了,他的诗歌篮子里盛满了一个诗人踏踏实实的正能量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家乡黑土地上一块最忠心耿耿的石头。他的诗朴质、诚恳、明快、果决、简练,就像他走路的姿势那样一往无前雷厉风行。那就祝福他永远这样从容不迫地走下去,越走越远,越走越潇洒,越走越阳光灿烂。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诗讯

诗讯

主题:1281 | 回复:3173

精彩直播
孙晓娅从中国雪都《漂往远海》

  导读:《漂往远海》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近期由北京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155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