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吉林十位诗人的抗疫诗情与美学论点
彭林家
“春天到了。我和我的城市一起/站在北方的雪地上,面向苍天/为祖国和人民祈福”。虚拟的诗歌,实地的战士。吉林省新诗学会抗疫诗人,将满腔的诗情直入心灵,熔化着虚实情操的人间诗话。当目光转向一行行激情的诗说,当笔底出发一痕痕秉性的诗肠;静静地,奉读钱万成《为祖国和人民祈福》的诗谛:“我们心酸,面对抢救无效的逝者/医护人员那无奈、哀伤的眼神”。诗人以虔诚的诗礼,礼先壹饭,感同身受,化“心酸”的悲痛,为沉甸甸的力量,由衷地停留在“眼神”的一瞬间,感叹那些奋不顾身的勇士,顶拜所有疫情中逝去的生命;然后,面对的东方仁德天空,以带口罩的方式,悄悄捂住眼泪的流淌,默哀着这个春天,徐徐地,从心理说一声:“让我们再一次以春天的名义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是啊,抗击疫情,“再一次”的吟诗作赋;仿佛骨子的善良,每一朵春天的雪花,都含着冬天的泪水,心碎心疼,为人间的一幕幕战役的离别;吉林省新诗学会在春节期间,积极响应省文联的号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奔向街头、田野和山坡,但是,我们要采摘内心最美的诗花,一朵朵,直笔笔,情意意,献给那些最可爱的人。
你读,会长李铁龙《七律.战疫情》:“十四亿人齐上阵,八千里路共登攀。”语言直接表白,情感悲悯苍生,一程程,驱赶思维的蛇伸,如《七律.抗疫随想》:“新季当春偏有事,汉江凭爱化无形。”一有一无,从艺术的对偶,到情感的对仗,寄托着所有的生命共同体,互相支撑,构成中国人民强大的免疫力。继而诗人激动地说出《七律.国魂》:“人有脊梁国有魂,埋头苦干是精神。”艺术上,诗情是语言的取值,语言表达依靠诗性支撑。语言作为一种客观性的工具和手段,语言和诗的关系,不只是主体和载体,而是高度的黏合关系。在高级诗歌语言的应用里,语言结构体可以直接赋值。比如,赋值语句“脊梁”,就是把数值赋于“精神”变量的语句。其中,定义符是“魂”为表达式计算出的结果,美学等量“=”的向度,便是律诗对联的赋值号。表现维度上,如《七律.社区防疫贊》:“粮菜直接送住户,网格管理保安平。”文里的“直接”与“管理”的美学等量,那“送”与“保”则是赋值号。那赋予的人心,阳光击穿乌云;以泉涌的情爱,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洪流,就是一股爱的大海。表现诗人的五律《大爱不隔离》:“口罩戴出户,密封在社区。”,明显,诗意是对当前基层管理的描写,借用也。文字含义的源头上,“口罩”是阻碍颗粒尘埃的纱布或纸等制成卫生用品,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一是供气式口罩,为工业防护用品。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压空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二是空气过滤式口罩,为日常防护用品。架子为面罩的主体结构,滤材部分是防尘的过滤棉、防毒用的化学过滤盒等。其中,N(无时限)、R(八小时)、P(无时限)系列,均为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等。那么,防含油气溶胶的滤料要经过特殊的静电处理,划分出了3个水平:95%,99%,99.97%(即简称为95,99,100),共有(N、R、P)×3=9小类滤料。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如是内界隔在外界灰尘的侵蚀,生活的名字,在拥有大把时间的当下;仿佛是隔空着尘情,反噬着病毒的呐喊,唤醒着人性贪婪的劣根。那么,这种生存状态,在于耀江的《隔着玻璃的生活》笔底:“积雪一点点化了,洇湿的风声吹过返绿的树皮/很久没有这样关上门过日子了”。时序上,北方子水积淀的“雪”,通过“风”的天干易象乙,还有“绿”、“树”的甲;甲乙的大树与花木,构成阳大阴小的乾坤诗意,宛如唐朝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神妙之处,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染起自然界的春风;从皇恩大树的象征,片片绿意,进士及第,栖息在如意心情之上;将思想艺术容量之大,明朗畅达着别有情韵的回眸。虽无内理,却有外情。心理迁移上,这样“关上门”的心静,久久归一,归一返真。道家曰:至简之道,人是宇宙大自然给予先天的神奇生理。如彭祖后天的养生长寿法门——吐纳行气。行气,呼吸也。吐纳、闭气、存气,乃胎息的称谓,免疫力也;如河图的龙马,伏羲八卦的妙道;洛书的乌龟,大禹治水的辩道。闪现河图洛书,大衍之数五十,用其四九,其中被减去的“一”就是太一,道也。梦是现实(四九)显意识与理想(太一)潜意识的连接,“在梦里,窗外的自己正在看着屋里的自己/看着看着,变成一只后现代口罩/天空的一块黑云,魔幻中长出会飞的翅膀。”庄周“梦”蝶,现实成真的二元论,“自己”是自我(外)、本我(内)的叠影。语境上,“看”是一种觉悟,“变成”是超我的超然,曰其为“口罩”的说话浮情,需要沉淀而返回真情。超越自我,在波粒二象性里,大道归一,返朴归真,可见对于其境界可描述为物我同一。由此,用心营造的精神时代,“黑云”的脸色阴沉瘢bān痕,皮肤上的一点黑,美玉可以减瘢称为“魔幻”的裂变,“长”与“飞”的无形与有形的动词,虚虚实实,则升华作意象的玄外之象“翅膀”。在魂修体系中,先是铸灵精血,后是神游意念;徐徐地,元罡归一而返璞涅磐的本我,无一不彰显人文与自然的返璞。你想,诗家的结尾:“我的影子也会生活,在有阳光的日子”。美学上,“我”是人魂,“影子”是地魂,“阳光”是天魂。三才合一,在诗境中,前后两句互文互义,“生活”对影成三人,便是性情成真的原型之美矣。
美学是一种艺术哲学,在历时性里,以其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如经济运动的过程,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的物相,表现为
马永辉的《村口的红袖标》:“让我想起了/地道战/小兵张嘎/还有鸡毛信”。诗里的
“地道战”、“张嘎”、“鸡毛信”的昔日意象,均是时空中的产物,在过去—今天—未来的时间轴上,空间的移位,形成今天的进行时,便是物理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孕育的永恒的运动。那么,共时性,则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其社会结构,则是万物的共相。如“
十里八村/清一色/路口都有红袖标/染红了春天的杜鹃泪”。文里的“
清一色”的共性,静也,回归卦,过年(回归年),回到本性——不易,在易学里,谓其本体之色(本我元神)。“
路口”为变易(无常),动也,游魂卦,四时(春夏秋冬),循环尘情——变易(自我欲神)。
“红袖的标”、“杜鹃”的性情,定数因果,洛书(象数理)平衡结构,中和万象——简易(超我识神)。如“
杜鹃”又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布谷声声,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商朝蜀国开国国王,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唐时,李白遇赦归来,辗转来到宣城敬亭山,看见宣城杜鹃花开,想起蜀国子规鸟,不觉乡思入骨。显然,诗意就是忧国忧民的隐显之爱。如
纪洪平的《有一种爱,三米之遥》:“三米真爱,也用爱心测量/分分厘厘/每个缝隙都被父爱填满/七岁小女孩儿多想踩着父亲的目光。”主题里的“
三”字,有3M是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企业,创建于1902年,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于世。易象上,洛书(后天)曰:左三右七,先天离三东、坎七西,皆得奇数,是为净阳,如太阳,君火,心灵大爱也。在河图(先天)歌里曰: 天三生木。木者,仁德也。道生三,“
三米之遥”寓语处处是爱。在十字绣的真爱永恒中,运用到装修上,曰:图蛮多。其中位控制线是等电位线,等电位是在一个带电线路中,选定两个测试点,相互之间没有电压即没有电位差,也就是没有电阻值。电力系统中,用向下的空心三角形符号表示(接地)等电位。其作用是防止因电位差超过安全电压产生的电击伤害。那么,两点或者多点的电压相等,然后,才有建筑中的总等、局部和辅助等电位联结。所以,“
测量”的情感,工业焊接上,电弧停留时间长等,如同工作强度大,(情爱)“
缝隙”的焊接,表面质量差,里面烧穿的常有气孔、夹渣、凹坑等缺欠。 焊瘤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局部未熔合。 根据思维迁移的理论,在情爱焊接上,那“
填满”的熔合,一个“
踩”的意动词,活跃着语境,让“
目光”扩大了视力之外的诗意。在细节描写上,
“此刻,他改变了大山的形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那一腔爱,正被深深埋进胸中。”你看,那
“形象”超越着大山的伟岸,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以动态的“
穿着”反刍静态的
“爱”、“胸”,构成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辩证统一着只有非常,没有日常的主题意境。结尾的语境,“
有一种爱,突然相距了三米之遥”。一个
“突然”的变易,借助
“三米”的数理简易,回归到本性的不易之象,即为中国心。
美学上,结构主义把共时性与历时性,作为一个二元对立提出。显然,更注重于语言、文本或文化的共时性维度,而对其历史的历时性的发展则逊于共时性。如落雪桐的《立冬》:“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北风那个吹啊,冬瑟缩成幽魂/从体外挤进体内,进而/又一步步挤兑骨髓。”在二十四节气上,《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为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后九】十、十一、十二月。冬月为子(地支第一位)月(甲子月、冬至之月)。子月即当时第一个月的岁首,乃今天的十一月。立,建始也。如《黄帝历》以黄帝统一天下之年为元年,即甲子年。冬,终了也,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门里”为阴,“门外”为阳,意味着阴阳交替的时刻而虚弱。一个“吹”活性化的动词,撬动着诗句之间的张力。在冬天“瑟缩”的畏缩貌之中,比喻着“幽魂”,乃人死后的阴魂,炼魂火则是世间阴魂鬼物的克星。“体外”之阳为情,“体内”之阴为性;从阳入阴,以情融性,就是人心返道心的表现,相当于炼魂火髓**需要机缘、巧合和时间才能形成“骨髓”,曰: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乃是后脊背的阳性之力,人的旺盛状态活力。诗人从中医的内部结构。美学上,后结构 主义无意去重新进行历时性的历史叙事,它的关注点是指出共时性与历时性区分的人为性和不充分性。显然,一个时间片段是从一个动态的时间过程抽离而来,正如同任何动态过程,都可定格于某一个点,从而产生一个时间剖面进行分析。过程与剖面始终是同一现象的正反面。所以,诗人定位曰:“立冬了,无论霜雪/无论雾凇多么晶莹剔透/都日出月落一样习以为常了。”物理上,一组“霜雪”“雾凇”“晶莹”的意象变化,都是壬葵水的变相,“常”者,好比人的本性,恒常也。诗人借着《立冬》的自然意象,投射着人的性情变化,不管是丑与美,恶与善、假与真,都是时空阴阳的易象,而《立冬》则是建始立志。爱,则是熔化万物的精神粘连剂。
譬如,韩山寺的《爱的驰援》:“你的声音有颜色更有力量/再弱的鸟儿都想挥动翅膀”。易学上,“声音”的肺气连接大自然的元气,“颜色”是五脏信息的五行,谓其木青、火红、金白、水黑、土黄。马王堆出土《五星占》曰:五行是配色。修辞上,即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辞,是辩论的一切言词。如“弱”是力气、势力小,柔心弱骨,衬也;“翅膀”是飞翔的工具,跌也。衬跌者,也就是在不断有规律地列举之后,突然转向的一种语句结构方式,也叫衬垫者。情感上,相当于衬托(反衬、陪衬);性质上,类似于比拟(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心理迁移上,视为避复(避免重复)等多种理解。在弱者道之用的哲学上,蕴涵着对比、 白描,变用,层递等信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中国的大地谁敢猖狂/我爱我的国/姹紫嫣红有爱在芬芳。”诗尾刚毅有力,如同撞钟。三语境,表达了非常时期的非常感受,如“谁敢”是勇气与胆量的反向肯定。“芬芳”是周围的香气,外气也。无疑,为讴歌英雄,期冀末来,起到了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和抚慰悲伤的内理。如冯冯的《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妈妈》:“口罩没能遮住苍莽的悲伤/悲伤来自那片叫鄂的天空”。隔离是一种孤立的外象,如“口罩”防肺炎的功能,隔着冠状病毒有限存活的时间和没有载体,致使其无法生存。科技上,病毒(直径0.1um微米)不是孤立存在于在空气中,而是附着在飞沫(直径大于0.5um)上传播,不管kf94还是n95口罩(过滤0.3um的杂质),都可以过滤掉飞沫。性理上,隔情是一种性情的内象,如肝性之魂、肺情之魄本是互为一体,叫不隔情;如婴儿握固的神态;反之,尘情远离本性,叫隔情。中医上,魂魄隔开就是元气受伤的病态。由此引起的“悲伤”,与湖北“鄂”的时空连在一起,为向度,质地文彩也;维度上,上下文为流水对,从小我到大我,形成质与文的阴阳之道,融合一体也;让“苍莽”的陌生化意象,扩大语境的宽度和厚度。怆情中,那“浓白的雾霭被阳光撕成碎块/窗外流淌心事满怀的江水。”文字的“撕”裂变成“流淌”的语意,兜着滔滔的“江水”,形象的比喻着“心事”,无限延伸着最美的逆行情感。如张吉萍的《写给最美的逆行者》:“一把椅子/供养一刻奢侈的睡眠。”语言环境上,呼啸的寒风,那天使的一双凌厉的眼睛环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危险的因素。“逆行”是倒行,不按正常方向行进,指逆流而行,做事违反常理,如同生活里的口罩、修辞里的衬跌者也。但是,为了那突发其变的病疫灾情,诗人细节的维度叙述,那有靠背的坐具,即为“椅子”,在一个“供养”的逻辑连接词里,只是“一刻”的温馨;语意上,将“奢侈”构成反逻辑的常理,倒施也;倒文倒装的情感,融合着逆行者的神仙思维,也微妙着诗情拉长了诗性的延伸率,弦外之音也。由此,“一场疫情/以武汉为原点/画出了无数条射线。”
西方美学上,后结构主义关键之处,“原点”的期初,圆心本我也;如同结构主义的共时性分析,“画出”的中庸,半径超我也;其所寻求的系统结构,由于压制的潜意识,而产生的一种线条自我“射线”的幻觉,不仅语言及其文本自身是开放的多义性,而且它们产生、接受以及相互影响的历史,不能按照某种连续的或没有断裂的弧形来勾勒。其历时性分析,所产生的明显的时间延续性,同样是有效假定的人为效果。文里上,射线者,有宇宙的天然射线,有医学的x射线投射肺部胸腔,工业CT检测,还有x、r射线检测等无损检测手段。这里的诗境则是以一个个大中国心。如苏巧兰的《谱写大爱之歌》:“暂且把时间堆在家里/暂且禁锢出行的脚步。”美学里,后结构 主义者意在指出,各种不同的语言产物和文本,是随着时间以相当任意的和不可预测的方式相 互影响、相互借用、相互评注;如“堆”字的累积在一起的堆栈堆房,其意动用法的主观意念,相互削弱对方的显意识的表面意义。为此,后结构主义有 时使用“文本间性”一词,以唤起对于随着时间而进行的文本潜意识的注意。这样,后结构主义,拒斥了任何关于某种无所不包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观念,允许各具特色 的文本,如“禁锢”去相互影响、相互对抗,购置着正反空间的诗意扩展。“一城疼痛百城心忧/华夏同根血脉相通。”纹理上的的表象反射心理上的内象,即为“疼痛”与“心忧”正向思维;正念正知宛如迭音叠声、叠字复叠、意象联珠(顶真、顶针)的想象情词;其和谐的节奏之美,迁移着诗歌的意象之美,在“同根”之道的本体上,并联“血脉”的诗韵,染起笔下“相通”之德的时空数理变化,在吉林百余位诗人在行动中,忠良向善承天道,取义为民求本真,悠然地,为致敬的军人、医生和护士们,衔起远古的性本善,一束束,为你为我,凸影着人之初的生命灵光……
2020年2月22-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