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对故土的眷恋往往更加浓郁。身处异乡的人,拿什么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在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有这样一些民间诗人,他们以诗会友,以诗歌抒怀,在诗意中寻找心中的远方。 顾村镇有些特殊,顾村镇上32.8万人口中,户籍人口不足三分之一,超过三分之二来自于全国各地,被称为“移民镇”。他们有的已经安家,有的还在上海漂泊。而诗歌,让这些异乡人更好地融入上海。 老家在安徽巢湖的郭佩文16岁辍学,曾在青海、北京等地打工,最后落脚在上海,现在是一名保安。生活虽不宽裕,但从郭佩文脸上看不到愁苦,而是挂着踏实的笑容。 郭佩文当过建筑工人、炸过油条、包过馄饨……但无论做什么,诗歌一直伴随着他,最近,他的诗集《风吹我的村庄》就要出版了,其中收录了他100多首诗。 “我怀中仍倔强地存着一朵/她不分昼夜地在我怀里行走/在大风飞扬的旷野/她完好如初/把花开成了诗的形状”。读着自己的作品《我的诗》,郭佩文的眼里泛着泪花。 “我只是喜欢诗,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不算诗,直到加入了顾村诗友会,才真正打开了诗歌的大门。”郭佩文说。 和郭佩文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山东莱芜的赵平军。今年50岁的他一直喜爱诗歌,却没有得到过专业指导。直到2014年,赵平军参加了顾村镇举办的诗歌大赛得了奖,加入了诗友会。从此,生活被点亮,他乡成了故乡。“有了创作诗歌的伙伴,还有老师来做指导,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赵平军说。 像郭佩文、赵平军这样的民间诗人,顾村有1000多名,他们有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有的是退休干部,有的是本地农民,他们以诗会友、以诗抒怀,顾村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更是精神家园。 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诗歌带来的乐趣,顾村镇政府有30万元的诗歌专项扶持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诗歌文化活动。至今,诗乡顾村年会已经举办了九届,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民间诗人,还为他们的诗歌作品展示搭建了平台。 顾村人爱写诗、爱吟诗,而其中透露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更加可贵。正如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评价的那样:“顾村的诗歌是真正的诗歌,因为这些诗人从来没想过名扬天下,甚至没想过成为真正的诗人,他们的心灵很干净,因此他们写出的诗很纯净。” 注:原作者为贾远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