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禾泉
发表于: 2018-8-27 17: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禾泉 于 2018-8-27 17:47 编辑

mmexport1534389491769.jpg
(笔者与李南在里大河村)

        我早些时候,在朋友那里知道了李南,从那时起接触了她的一些诗歌。对于她的诗歌,我是喜欢的,她的诗歌有着那种透过生存的境况,或困顿,或尴尬,或无奈,或疑惑的事相中,传达着人世间不可湮没的美和爱,给我们找到一个支撑精神力量的支点。她的文字朴素无华,但时时能体现出一种高贵、大气而傲骨的品质。我喜欢在她营造的诗歌语境中漫步,那清雅、迷人的气息,仿佛使人置身于一座不为喧嚣掠夺的森林,而又能聆听到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圣徒般的为生者,为自己自语式的低吟浅唱;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她是敢于面对真实的尘世,敢于用一颗小小的凡心,说出这个广阔的世界上,她所能体悟到的种种感受。我注意到她诗歌中的一些词语,诸如“卑微”、“悲戚”、“轻”、“孤独”、“痛楚”、“疾病”、“贫寒”等等。正是透过这些以自然之心说出的词语,让我看到一个心怀悲悯的诗人,她那一尘不染的高贵灵魂!

一群人向这边走来。
他们睁大希望的眼睛,在议论着什么。
南风吹过,飞鸟的翅膀倾斜
在黑暗的国度中我认出了他们。
弱小的。挣扎的。贫穷与疾病如影相随。
这群人和我在山脚下相遇——
他们全都是我的同类:
这些信主的、信佛的,和什么也不信的。
    ——《一群人》

        在行走的人群里,我们每天与那么多人擦肩而过,由陌生转瞬而又成为陌生,有谁会用心地注意一些不被轻易注视的人群呢。在群体观念淡薄、个人色彩越来越浓重的当下社会,谁愿意用一颗悲悯的心去关照“弱小的。挣扎的。贫穷与疾病如影相随”的这群人?这是个令人不适与尴尬的现实问题,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面对弱小与贫穷者开始竭力回避,漠而视之。作为诗人的李南却“在黑暗的国度中认出了他们”。她和这群人是在一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信主信佛与否。有这样的心,人心就是温暖的;有这样的文字,每个字就会燃烧着冷漠之外的光亮和温暖。
        她有一颗悲悯之心,所以她尽力用自己的心声发出对这个世界角落里的呼号。比如那片羞怯卑微的小草;比如怀抱断秤、啜泣的乡下女孩;比如患病的昌耀,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事物,都在波澜不惊的岁月里挣扎,孤独地行走,他们的生命也是有庄严的,但他们显得又是多么弱小、卑微而 无助。她想助他们一臂之力,可她又不是救世主,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她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心疼、难过。她不隐瞒,不虚假,不做作,她坦然地说“而我什么也做不了。”像小草那样难过地低下头来。她的这种率真和谦卑让我肃然起敬。一个有爱心,和同情心的诗人,这份情怀是难能可贵的。她说她的“思想、话语和爱怨,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炊烟之轻不堪负重,而作为一个在场的人,她所看到的一切,又是那样刀割般撕开自己的心。这里有万般无奈和抱歉的意思,仿佛有千万句话语想说给他们,却给不了他们一句,仿佛有千万只手想伸过去,却给不了他们一只。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小小炊烟》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我读这两句,感觉有千斤重量,压得我眼含热泪,鼻子发酸。在我们所处的环境里,在我们急切地想呼唤温暖的阳光和雨露时,我们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哲理,不需要故弄玄虚的卖关子,就这简单、朴实的语言,让需要爱和安抚的弱小群体听到温暖的力量,听到这个世界暖热的一面。
        一个悲悯的诗人揭示给我们的是一个需要更多人去温暖和关注的社会。这个社会不是太大了,太广阔了,而是它恰恰忽略了小的存在。
        一个心怀悲悯的歌者,她唯一不会遗弃的就是平凡的生命,她关注他们,她也在平凡的生命中诠释着生命的内涵。在《活着》,她惊诧于那些硬朗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岁月中,她注定在他们中间,“和田野里的蒿草一样,普遍而不值钱。”这里既有对生命的蹉叹,又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她理解活着的含义,她理解疾病和贫寒对生存和活着压挤有多大。
        她对生命的感悟,在现实世界里得以体现——她是一个心有大爱的诗人,但她从不张扬,不显摆,不浮躁,把自己沉潜起来,低调地生活,仿佛像遍地的蒿草一样隐身在其中。她不是就此消失,她在一直思索,当她在《惊诧》中“发现每个人头上戴着血罪。”,她突然紧紧捂住脸。这是对生命的反思,不承认也没有办法,无可回避。漫漫路途上,这种无奈的发现可能随处可见。
        一个心怀悲悯的诗人注定与权力及高层疏远。她的温暖离田野、村落很近,离民间很近。这也正是一群热爱和敬仰她的诗人们始终不离不弃她的原因。她把那“尖酸而刻薄”的话语,直截了当地呈献给和她不同路的人,显示出她的爱憎分明,不屈服于权杖的真诚、真实、正直,而又独立的人格。她的诗,虽然大多散发着温情、或悲凉的意蕴,但面对强势,她会毫不含糊,以笔为枪。

不要亮出你的权柄
不要向我通报你的官职
令人厌倦的谈话
不如小桥流水有趣。
把车开到半山腰吧!
和我一起望一望田野,村落
第一道曙光如何升起……
你也不必打问我的身世
这悲凉的记忆不应该留在你心底。
看美妙的晨雾在飘浮、在变形
将那不朽的一切重新命名
——《和我在一起》

        诗人想给我们的,就是这句“和我在一起”,而她余留的那部分,正是我们离她很近的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在安静的时候读她的《下槐镇的一天》,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天,这一天中匆匆的一名过客,但我感觉出这首诗是她瞬间迸发出来的东西,里面触发的意绪很多,从“回旋的土路”、“一位农妇”、“垂暮的老人”那里一点点地掘向时光的深处,给我们带来时间的深远,现实的冷凝,岁月的沧桑。“对于它 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这是一个过客看到现场之后,发出的最接近于内心的真实感叹!

平山县下槐镇,西去石家庄
二百华里。
它回旋的土路
承载过多少年代、多少车马。
今天,朝远望去:
下槐镇干渴的麦地,黄了。
我看见一位农妇弯腰提水
她破旧的蓝布衣衫
加剧了下槐镇的重量和贫寒。
这一天,我还走近一位垂暮的老人
他平静的笑意和指向天边的手
使我深信
钢铁的时间,也无法撬开他的嘴
使他吐露出下槐镇
深远、巨大的秘密。
下午6点,拱桥下安静的湖洼
下槐镇黛色的山势
相继消失在天际。
呵,过客将永远是过客
这一天,我只能带回零星的记忆
平山下槐镇,坐落在湖泊与矮山之间
对于它
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
——《下槐镇的一天》

         李南在“首届河北诗人奖”答谢词中说道:“我无法想像一个诗人能对肮脏的世界保持长久的沉默,面对受难者的泪水转过身去。诗人首先是一个公民,当他对于艺术之美和人类之爱有了透彻理解时,他的诗篇才可能会获得心灵的自由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寻求,诗歌艺术带给她的真谛。你理解了她的这句话,也就理解了她奉献给读者们的每一首诗歌。果真如此。
        “诗人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通过他真实的体验来传递给读者有效的艺术与生命信息。 ”她告诉我们这就是作诗的最基本要领。一个不忠实于自己内心的人,他笔下的东西可能没有持久的生命元素。可能就是枯竭的、无力的、无病呻吟的。最后,让我以她的《八行诗》中的两句作为结束语吧——
        “让时间成为流年
        让我们在罪中堕落得慢一些。”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1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深度阅读是很稀缺的!

点评

谢谢您! 有些诗人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究她(他)的思想内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7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禾泉
发表于: 2018-8-27 2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诗在线官方 发表于 2018-8-27 19:51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深度阅读是很稀缺的!

谢谢您!
有些诗人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究她(他)的思想内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诗歌评论

诗歌评论

主题:40 | 回复:79

每日好诗
|
每日诗讯
精彩直播
马启代:蓬安写意(两首)

在蓬安,想到另一位名人(外一首) 马启代 到了怀旧的年龄怀古显得有些矫情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4217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