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6-26 21:48 编辑
自春秋战国时代算起,端午节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端者,初始也。午者,炎热的午时三刻阳极,忤逆也。节日的由来,向来说法不一。一说是春秋伍子胥化为涛神,有人视为一个祛病防疫、消毒避难的日子,更多的纪念投汨罗江的屈原。南宋·许文通《屈原赋》:“结齐合纵系正途,赤心拳拳却遭逐。沧浪水浊兰芷志,安能苟且濯吾足!”在双关意义上,其《端阳采撷》曰:“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如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龙、麒麟、凤凰、龟。根据文献记载,农历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初五是九毒之首。仲夏之月,天地化生,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时间是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即为九毒日; 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若以极热大汗,曝露自我的元神星宿。如生子、交媾是谓纵欲大忌,就能成恶疾之患。如:四邪兽:共工、 驩兜[huān dōu欢兜]、三苗 、鲧[gǔn] 。四凶兽:穷奇、浑沌(混沌) 、饕餮[tāo tiè]、梼杌[táo wù]。由于,这一天是祭主管人间疫病之神——五瘟使(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类似于四季四象,需要合一为中土,心静0道者也。如咸蛋咸服,人心返道心也。因而,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吃五毒饼、喝雄黄酒和时令鲜果等习俗。静静一想,无论是辟邪驱毒的仪式,还是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天文的轨道,天地人三才;人文的爱国,忠孝悌忍善五伦;参三参五,变化不定,都是人们对流逝时光,寄寓粽子的祭奠回望。其原始思维的诗性本体,诗情分体,必然要顺着日月运行的秩序,种植生命的厚德;悠然地,反刍小宇宙的人体,尔后,握固本心的元神;那红泪雪痕的哲理审美,站着无极0的视野,才能梳理宇宙大道的人生。
一、人道诗情 1、 端午节,别名称和叫法之多,如端阳节、端五节、五月节、五蛋节、重五节、重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诗人节、龙舟节、龙日、午日、午日节、灯节、夏节、菖节、蒲节等等。农历五月初五,五五重叠,五人为伍,以五为行列,犹如古代军队编制。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悼丧吊念,屈原日的祭祀,诸说不二。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的记载,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以随之。饮黄酒、佩香囊、吃棕子,民间龙舟竞渡,传说有多种;其中,以《屈么姑游江招魂》流传最为广泛。 屈原在汨罗投江后,给老家的姐姐女媭(xū楚人称姐姐为媭)托梦说,要从长江回来。姐姐在长江边,一直等到五月初五这天,才看见一条大鲟xún鱼驮着屈原的遗体游来,轻轻地放在她的脚边,然后,一步三回头地向江水深处游去。《楚辞.离骚》:“女嬃 之婵媛兮,申申其詈(lì骂)予。”王逸 注:女嬃 , 屈原姊也。郭沫若 《女神.湘累》:“〔 屈原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其姐女须扶持之。”姐姐对着鲟鱼呼唤,我哥回哟。这,回归的地方先叫姊归, 后来也就成了“屈原乘鱼而归”的神话故事。《离骚》曰:“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那萎萎兰草的岸边,雄黄已经发散发浑厚的酒香;一滴滴,从汨罗江的“汨”字,左水右日,倾诉天地有灵的渊源。不光是汨罗江上、中、下游,分别衍生出黄庭坚、杜甫、屈原三位大诗人;而更深层次理喻当年屈公怀石自沉汩罗后,天震神悲,忠臣情孝,同唱一首民族的诗歌。试想,神话中,长江水神三次托梦给屈原的妹妹屈么姑儿,说她的哥哥遇了水难,妹妹三次被恶梦惊醒,感到梦境不祥,后来消息传来,证实哥哥确实在汩罗怀石沉江了。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悲痛不已的妹妹,寻了只小船,急切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然后,在船头立上竹竿,挂了哥哥的衣、冠,装上米粮,请人推了船,把米粮撒进江里,祈求水族不要伤害哥哥的身体。如是我闻,妹妹沿江上下,一边哭喊着来回渡江,一边按着古老的招魂程序,举行招魂仪式:“我哥哥哟--回哟哦。”眼泪嘤嘤着鸟鸣的遐想,若是哥哥真的只是掉了魂,就藏在衣服里,让他穿了招回来,使魂魄复归原体。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熊是芈姓的氏,后代姓屈,出自黄帝的后裔颛顼的子孙。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然而,逆臣当道,蝇营狗苟之辈用尽手段位列仙班。前278年,秦国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2、 “我哥回呦!我哥回呦”。每年农历五月,此鸟的叫声,后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节,祭祀屈原。是啊,为哥哥招魂吟魄的子规鸟,又名姊归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你看,当时,楚国丹阳秭归的乡亲们知道了,应着她的歌哭;也都像屈么姑儿一样,纷纷下河操舟,追随她的小船,沿江招魂,游江横渡;还有人跳进么姑船里,帮她划桨桡,撒米粮,摇衣衫、哭一声:“我哥哟--回哟”,大家便共同应一声;那空间招魂的号子,幽幽的诗情,仿佛是《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坚”。歌哭声韵,声兮韵兮,响彻茫茫的峡江。天地有灵,那水和山应的灵魂摆渡,一波波磁化感应。果然,不一会儿,用竹竿指着高呼:在那!在那!有人看见对岸石上立有人影,高跳瘦弱、峨冠博带,在岸边摇晃。众人一看,立即合了划桨节奏高呼:"回,哟!"拼尽全力划向对岸,去迎接屈公。回哟,回哟!一时船板,砰砰砰的号子,此起彼伏,响成一片。经过几天的艰苦寻找,大家终于把屈公的魂魄,招到了他生前穿戴过的衣冠上。尔后,将衣冠装进棺材,为屈公砌成了一座衣冠冢,成了人们所说的屈原墓。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情在外头,诗人在里头。另一传说,屈原于初五自投汨罗江,世人哀之。期初,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都想自己领先,接他上船;有桨的用力划桨,无桨的用力擂船。行至洞庭湖;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许多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附近的邻村,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仍然大失所望。无奈,一起等候多天的乡亲们,担心鱼多会伤了遗体,就赶紧划着龙舟,向江里投掷准备好的粽子、肉包子和熟鸡蛋;然而,水流湍急,食物一股脑的滚到了江的下游,喂了鱼虾。早已隐居民间的西施一眼看到水底,布满乱七八糟的石块。便急中生智;扯了一把脚下的水草叶片,把江米团捆了个四棱八角的形状,抛到江心。当尸体捞到之后,接着和百姓们一起,用事先准备好的艾篙和蒲叶放在屈大夫的身上,以驱蚊防腐,清洁遗体,将他安葬在家乡的山冈,修建了一座巍峨的祠庙。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不管是祠庙,还是屈原墓,均是一种楚国故土的凤凰谛鸣。明代《蕲州志》说屈原有一子,俗名黑神,黑风孽海。同治年间的《益阳县志》又说,俗呼凤凰神。景星凤凰,为我们沿江寻找《楚辞》的源头,“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是啊,风水七情上,位于湖南东北部——汨罗江,全长253公里,分为南北两支,主源南支称“汨水”,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然后,转向西北流至磊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成为滨湖区最大河流,也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3、 那么,地理位置上,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这里有一座幕阜山,古称天岳山,主峰叫黄龙山,往西遥看,有洞庭湖的白帆点点;向东展望,有鄱阳湖的波光粼粼。历史上,西戎北三苗,有羌人华胥(伏羲氏的母亲)氏,在《诗经》中叫“皇华”,后来称大汉,于是就有了“皇汉”汉族一词。西域称我们为桃花石,等于帝尧陶唐氏和华胥氏两个名称之和。陶唐氏、华胥氏、苗氏就属于黄种老三支系苗蛮系,所以探花在科举里是第三名。屈原是楚地三苗九黎的后裔。《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显然,屈原是高阳颛顼之裔,加上苗字,强调是三苗(支系分为华夏族、陶唐氏和苗族)的那一支。汉刘向说:“屈原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说文》:楚人名门曰阊阖chāng hé,而苗语阊阖曰天门。三苗的苗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又叫苗民、有苗;为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不是人名;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那么,在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夏朝部落记载,上古神话时代,共工为西北的洪水之神。驩兜又作欢兜或驩头,是三苗族之一的首领。三苗:是三个部落联盟,首领为蚩尤。鲧:姓姬,字熙;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姬颛顼之子,姒sì文命(大禹)之父。共工、驩兜、三苗、鲧合称为四罪,天下社稷之罪,其罪不可恕。《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以变北狄),放驩兜(以变南蛮,或云丹朱)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青藏高原),殛(jí杀死)鲧(gǔn)于羽山(帝派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上,化用一眼山泉,名为殛鲧泉),四罪而天下咸服。 ”然而,其死后的怨气化着四凶:共工—穷奇,驩兜—混沌,三苗(蚩尤)—饕餮(贪吃),鲧——梼杌。无疑,现实生活中,洗涤一念的伤痕,必然要回归本性的0度,才能融会贯通山水之间,感应天地的灵气。 你看,黄龙山下,湘、鄂、赣三省紧靠,修水、汨水、隽水三水同源;乃是一山观两湖,一脚踏三省,一水发三江。汨罗江畔,系平江县四大乡镇之一。黄庭坚《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禅机禅锋,一江的灵性,延续几代人的诗情。像北宋黄庭坚、书法宋四家之一,号山谷道人,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于1045年出生在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每年九江修水古市镇东皋村举行“一圣仙娘”花灯游灯表演,距今已有920年的历史。清代《长沙府志》说,屈原有一长女名叫绣英,也称“纬英”,与父屈原一起投河后,被封为一圣仙娘。纬英常常为百姓遣除灾凶,治疗疾病,解救痛苦,为纪念纬英,年年端午该镇都要举行造龙船、闹花灯、玩龙灯的活动。因此,修水,称菖节。一娘住在三江口,即今黄龙山脚下,乃修水、汨罗江之发源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的《渔父》,江山变迁,历史如何改写?那时的屈原放逐,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哦,昨天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蒙俗世之尘埃;今天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吃粽子,是否也以皓皓之白,清晰自我的国家与生命一体呢?不息的江流啊,一道道划痕,菖蒲把人间的美德;从中国诗河汨罗江奔流的《楚辞》,回味淇河的《诗经》;一曲曲,为你幽幽红尘梦;一句句,为我汩汩绿色风,颂扬《赤凤皇来》的歌调。调子盈盈,为什么我们的眼里都是泪水,凡是对人民感情真挚的诗人,那泪撒长江的诗情,都是千百年来受到怀念的人道圣情。多像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忆李白》所曰:“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二、天道得性
1、 午节,最早起源当系夏至,为一年中最热的阶段,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形成了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为了预防发病,就要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如有意识地多喝水,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觉之前的两杯温开水;其次,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不然,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致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在中国汉族民俗中,毒日恶五,先秦时代认为是个毒月,也叫午月。 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大毒物开始孽生;房前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燃药烟,驱秽气;午时三刻,喷雄黄酒,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因此,五毒尽出,为重午犯禁忌的日子,古代图腾曰:祭祀节。星分翼轸的天道,老阳灵显的朱雀;当五月的离卦,形为二阳显于外,外实中虚,一阴含内而涅槃重生,为南峙七宿的视野。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和饮用菖蒲酒等,所以,也叫菖蒲节。药材上,如五瑞之首的菖蒲,其外“不假日色,不资寸土”,其内“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外观內修,神草之谓也。《本草 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菖蒲以九节为宝,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斩千邪兮。艾叶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如药草浴,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植物之草仅仅是外力的牵引,而内力的迁移;便是止住哀怨悲观的转心,捍卫先天一炁的元精,磁化元气,灵敏元神,抵达明心见性的婴儿本我0度。中医上,比如,手厥阴经所注为“输”,为心包经原穴。心主穴,鬼心穴也。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中央脾土,后天之本;对应着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运化脏器——脾胃。不吃凉食,那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的消化,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同理,不节房事欲望,纵欲无度耗伤精元。解毒之道,便是守卫0度的元气,禅心静念是谓本性,道0也。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表现“理”是内象,神似理,形似气,内理外气。身体小宇宙,与大宇宙节气互相渗透磁化。你看,地球的物理,大宇宙是地球开始吸收太阳的放射能进来,就像人类的呼吸要吸气。农历从正月到五月,人体阳气的能量释放到了极点;这一天起,阴气慢慢从地心往上走,夏至一阴生,开始回收了。这个时候,人身体一阴初动,阳元虚弱,阴中那一点元阳,犹如金蝉脱壳,鸡仔出壳,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如坐月子,宜守静,斋戒、沐浴、清净,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理;这个时候阳气一来,只宜温养之,叫做子午温养;就好像婴儿刚刚生下来,像培养幼苗一样,放在温室里保养。所以,温养潜龙,培养保护而勿可轻用欲望,阳气一动,念头思虑(脾土)去干扰而跟着气动;欲念一用,阳气发动就渐渐地耗泄而殆尽。动欲者,使得那一点阳元受损,就好比小菜的嫩芽一样,弱不禁风,经不起胡乱的折腾。 2、 你看,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运行在体表,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易经》中,属于五行的火(午属火),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外界气温越来越热,再加上雨季渐渐到来,与高温相合,热蒸水散;空气非常湿热,导致人体也容易感受湿热之邪。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气血运行淤滞,身体会出现津液代谢受阻、气血不畅、浊邪停滞。肠道内无力运化而淤热,阴津不足,便秘就会出现;容易起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所以从五月开始,人会觉得身体困重,睡眠差,大便粘腻不爽;四肢沉重无力,面肿眼肿手肿,胃口差,脾胃虚弱。解毒之道,脾胃虚弱导致腹泻,吃温热,不碰凉;肠中积热导致便秘,多吃菜 少吃肉。水分散失导致梗塞,常静心,多饮水,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伤寒论》中说 :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毒五月,人体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阳气外散时,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的活动。所以,面对一个要经历芒种、夏至、小暑三个节气的五月份,在北半球,5月是春季的第三个月,这个月有立夏、小满两个节气。各种毒虫、蚊蝇幼卵等进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跃期,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试想,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生活环境简陋,难以改变居住环境及医疗条件;像虫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生病、死亡的人徒然增加。长此以往,引起古人的恐惧,故将这个月称之为毒月或恶月。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薰苍术、白芷避疫,插菖蒲、艾叶草以驱鬼,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岁时风物华纪丽》里,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又可称为天中节。 在权威性的《荆楚岁时记》里,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夏者,五月赤日流火之“毒”,表现为湿热之毒和寒湿之毒等。心主火,如心脏病,此月湿热加重,易湿热内积,心脾即热,心火盛。小肠积热还可引起口舌生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脾虚湿困、湿热下注,女性易得妇科疾病,男性易出现精气活动受阻等。《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juān除去)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中医将农历五月,视为多事之秋,所以期间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究其根源,五运六气的运动活跃,而人体却处于虚弱的状态。五月的夏至节气,和冬至一样,是阴阳气机转化的时候,前后行房,既耗损元气,又精血质量不均衡,如果怀孕的话,孩子有可能乖戾怪异。《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 。王充着《论衡》记述:“讳(huì避忌)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譬如,《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东晋大将王镇在端阳生,其祖父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端午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古时,因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使人常常遭受疾病的伤害;一些恶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时疫或瘟疫,束手无策的中华先民,往往只能向神灵祈求帮助;于是逐渐形成了瘟疫神话,神秘着对瘟疫祖神西王母的猜想。颛孙三子《搜神记》记载:上古大神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全部变成了害人的疫鬼;而事物的本根性,便是呵护0度的原点,道不离器的方法,器不离道的方向。 3、 道生一,两仪阴阳因一开根;道生二,四象龙虎凤龟不离二体。根体者,喻事物的主要部分,如人的灵性,即为时间、空间和意间合一,道也。《尚书· 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四象生八卦;道生三,八卦互为子孙;然后,八卦化生五行,五行生万物。反过来,五行回到太极一,必须要像道家的五行攒簇,借用佛家的禅念静一,则如苦寒淡泊的菖蒲,德行于五常的“信”土,如:中五,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如:遁五,隐遁也。《易.遯》:“九五,嘉遁,贞吉。”《遯dùn遁》卦第五爻爻辞为赞美隐遁。兵家说:左(东)青龙,右(西)白虎,上(南)朱雀,下(北)玄武,中央无极土(黄),黄帝守一,以后土代言,则曰皇天后土。由此,人道的仁德五伦,是谓器,就是对天道0度秩序的效仿。 比如,在风俗延续的觉真里,农历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其中,十四日为天地交泰日,即为“○”与1的虚实交接点,中庸之道,不能曝露自我的元神星宿。天体反射的人体,若是有交媾等行为,就有可能成恶疾之患。地支为“亥与子”的庚子年,很容易病毒侵袭,意味着纵欲大忌,人体五运六气的感知调和,破坏了阴极阳生的干支的内理。譬如,诗的言说,从《楚辞》兮《离骚》兮的启示里,获得了三大特点:简洁、含蓄、随象运思,手段上,蕴涵着简易的模糊,而波动着诗人内心的正弦曲线。天道的循环回归,人道的良知觉醒,屈原的遗风定为端午节,反思着天人合一的回望。像《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招百福兮,挂于门庭的艾叶霓裳,一个思美人灵魂,站立楚国图腾的凤凰;头颅谓天,不停的鸣叫着阴阳合一的民族心肠;即为人体腹部坤的脾土。天地对话,远古天文,实指星象。天文是人类以点点繁星为背景,如天之四灵四圣将,所幻想的天空图案。比如,在《三国演义》里,杜撰出卧龙孔明、凤雏庞统、幼麒姜维,冢虎司马懿;周瑜玄武、曹操勾陈、贾诩毒士、郭嘉鬼才云云,反映着古代人的心象所思。比如,四神也叫作四象:青龙(蛇的前身、如水南蛇、过山风)、白虎(野猫、狸猫、叉鸡虎,如抓鸡虎为黄鼠狼)、朱雀(凤是鸡、如孔雀)、玄武(龟状玄武是蛇和龟的合体,演变为龙头龟状屃赑xì bì),或曰四灵:龙,介虫之长;麟,毛虫之长;凤,羽虫之长;龟,介虫之长。星宿四象与《易传》四象,相互融合,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朱雀老阳主夏。夏五,喻文字有残缺。若是五毒的日子失去了品德的坚守,脱胎的妄想反射之情,掀开的自我杂念,没有超我平衡的约束;那本我的自性观照,忍耐着终身不笑者的故事,一千零一夜的童话,也只是天方夜谭了。
三、粽子悟道 1、 五月也称“皋月”,鹤鸣于九皋的沼泽湖泊,早于屈原200年的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苏州吴国故有端午节的情话。后来,在同一天的日子,邂逅着重五。如 东汉《曹娥碑》的曹娥,古越国上虞人,巫师父亲曹盱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还有古越国绍兴的秋瑾,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回顾历史,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风俗中的内容,与屈原无关。而诗人节,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由于其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的影响扩大,归之于爱国诗人的仁义礼智信,洋溢着大宇宙的情怀。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里,认为是龙的节日。其源头是古代吴越地区“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至今,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如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便是像龙子的纹身的遗迹。因此,端午节的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以示祭祀;划龙舟的竞渡,是纪念远古的民族图腾,龙下凤上,即为阴上阳下的泰卦而安稳。黄帝统一中原之后,变卦着阳上阴下的不稳否卦,需要守住0度的本分,才能否及泰来。龙,是炎黄子孙的集合图腾,为了延伸龙的威力,照见人心的浮躁与善良,秦镜高悬。于是,唐代扬州也铸造进贡的铜镜,每年五月五日铸于江心,即为江心镜。《异闻集》载:唐朝天宝时,扬州进江心镜,又称水心镜。铸镜时,有白发白衣老人龙护,将黑发黑衣童子玄冥跳入炉中,在江心三日炼成盘龙镜。老人留一素书曰:“开元皇帝通神灵,吾遂降祉,斯镜可辟众邪,鉴万物,秦皇之镜无以加焉。歌曰: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求献圣聪。”江心镜,也名百炼镜,没有高超技术,就会易破坏,而难以成功。其外形纵横九寸,轻盈曜日,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以辟邪鉴万物。具体方法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五月是火月,五日为火日,五月五日为火月火日,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午时又被称为火时,古人相信五月五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阴阳八卦的阳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造的时候又必须要在江心,因为扬子江水属阴,扬子江心就至阴之地。所以,至阳时辰在至阴地段铸镜,是一个天地阴阳平衡的大气场。兼之铜镜为金,江为水,船为木,日月时为火,范(铸造的模子)为土,符合阴阳五行和天时地利之道,这样铸成的铜镜才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亦载:“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所铸也。”后以江心镜作端午辟邪、祝颂吉祥用典。宋·代翰苑进撰端午帖子,多用江心镜典故。元·马祖常《端午效六朝体》:“江心铸龙镜,好用照湘累。” 2、 “云想衣裳花想容,猫想耗子鸡想虫,牛想牧场鹅想草,兔想萝卜猴想桃,鹰想蓝天鸟想巢,狗想骨头猪想槽,你想粽子我送你”。于是,有人这样微信的编辑,哀艳的诗文凄测。早早的住进了民族心中的精神,万代歌颂动人华丽的篇章;宛如不同旋律的音乐抒发,表达出人的不同情绪,由此感者,哀心之声噍以杀,如哀乐、丧乐、悼乐;敬心其声直以廉,如民歌、山歌、情歌;爱心其声和以柔,如圆舞曲、迎宾曲、间奏曲;像今天的国歌、军歌、少先队歌,满怀对国家、对军队、对组织的敬意。乐心之声啴以缓,喜心之声发以散,怒心其声粗以厉。《礼记· 乐 记》就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此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由此而言,人心美德的天籁之音,来自于龙子龙孙对诗歌的国度热爱,如秦军作战时团结抗敌的情怀。《诗经· 秦风· 无衣》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然而,包容万物是一种圆融思维的菩萨心肠。 譬如,蛟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毕竟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包括鱼蛇等水族),为朝龙进化时的其中一个物种,只要再渡过难劫就可以化为真龙。因此,善待的人心,如粽子的寓意:驱赶蛟龙,拯救其德行,宛如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是谓合其情性。所以,祈盼蛟龙的人道,找到文明的0度天性,便是遵循天道的法则 。《初学记》中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白日显灵,对他说:“你们祭祀食物,一是被蛟龙窃走,可用艾叶包住,须裹上蓼liǎo叶,用楝叶塞住竹筒口,缠上五色丝线捆好缚住后,再投入水中,蛟龙怕楝叶和五彩丝。二是被鱼虾鳖蟹吃了,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它们属龙管辖,不敢吃龙王的东西。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于是,世人作粽,便以菰叶裹黍,或楝叶、苇叶、艾叶、荷叶做成角黍,并带五色丝;世代相传汨罗之遗风,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粽子,裹蒸者也。早先没有固定的形状,包裹着吉祥的蕴涵,以外形之角为贵。最早是用作祭祖神灵的一种祭祀食品。1988年9月,江西德安县城郊出土一座南宋砖石古墓,葬于公元1274年。墓主是新太平洲(安徽当涂)通判吴畴的妻子,江西武宁人周氏,右手拿1根长40公分的桃枝,上面吊有2个菱形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苎麻捆扎,外皮为粽叶,大约就是世界最早实物的粽子了。桃枝是用桃枝竹制的杖,驱鬼魅,叫桃杖。粽子放入棺木中以示亲属的哀悼祭奠,两个粽子成双成对,象征吉祥如意。如情侣互送粽子,就代表着永远想粘在一起,永不分离;大而言之,好比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分割,是谓二合一的混沌太极之道。 3、 端午节的粽子,祭祀先祖,古人崇拜的灵物,模仿家畜牛的角,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最早可以追溯至周代。陕西扶风1972年12月出土的西周史墙盘铭文中,有:“(木齐)角(音戈)光,义其祀。”意思是说,牲首两角平齐而有光泽,用来祭祀正相宜;供奉牺牲的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后人为赋予诗性的内容,包裹鲜肉粽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 春秋时代,粽子是角黍,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煮熟的粽子;还有一种是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粽子,被称为筒粽。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作此投江,以饲蛟龙,投向水中祭祀。追根溯源,粽子来历的另一种说法是纪念台骀,治水足迹和功绩要小于大禹治黄河,时间早于大禹。有关古时三晋先民治汾水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记载着他是远古太原最早的开拓者。台骀,是少昊后裔,颛顼帝时代治水官员,被列为中华治水第一人,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被封为治水神,竖指当属。为现在山西侯马台神村一带汾河大拐弯处,疏导汾水,挖山不止,开凿出了新的汾河道,使洪水流入黄河的创新做法。为了保证粮食的按时运送到工地,想出了以水送食的办法,用竹桶和芦叶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顺流而下,把食物送给下游的治水的人们。现在山西民间,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骀,祭品中就有粽子。语境上,粽子的“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中和万象之气,便是人性内敛之气的阳德。 战国时期,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筒粽者,虚实结合的阴阳之道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即角形的粽子。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在《神异经·西荒经》中有纪录:“贪吃,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贪吃,是三苗或蚩尤死后的怨气所化;反过来,以德化怨,以气化性,乃是人性阴德的0度道性。黍,是一种黄黏米;那样,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三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 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黏黍。《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dàn吃)之。一名糉(zòng粽),一名角黍。”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椶(zōng粽)櫚(lǘ粽)叶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试想。在三维红尘里,三角是一个面,正三角形代表:圣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和圣灵;那么,倒三角代表万物之源-宇宙之母。这种伦理学的实质,以局部象征的表情符号,反刍天地的渊源;在人性的约束上,如粽子的形状,表现为模仿孟姜女缠足的三寸金莲,在每个粽子里还放了三颗枣,寓意着一别三年,则强调意志自律和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佛教创造世界所用的蓝图,也是三角形构成的四面体,而四面体是所有生物分子最佳导热体石英的结构。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蜜饯粽。如载于唐韦巨源《食谱》里,历史最悠久西安的蜂蜜凉粽子。北宋词家之冠周邦彦 《齐天乐·端午》词:“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如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着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如是裹蒸的情感,隆起尖五角形的性质,闻出大不同的味道;捧起的扭角粽,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多角度;视为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呈金字塔型。司马迁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乃五行攒簇的0度五心。幽幽清香,在无声胜有声的德行中,物不转心,黄帝守一,是谓皇天后土的最高谦卦,天人合一也。 2010年-06月13 日万年青云 2020年21-24日吉林松花江
作者简介: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微型诗\《0度诗刊》顾问,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2018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入《2019年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说家写序、写评论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人民日报》《印尼日报》《中华诗词》《中国诗词年选》《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文史》《中国文学》《中国之声》《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新锐华语诗歌经典》《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