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7-11 22:26 编辑
江西文化发展巡礼见闻|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龚艳平)故宫、天坛、颐和园,世人皆知,但对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建造者——永修的雷氏家族,则知道的人未必多。今年的文化发展巡礼,多处展馆突出“样式雷”元素,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样式雷”,一些参观者甚至发出“原来‘样式雷’是江西人”的感叹。 ▲“太和殿”模型. 7月1日,一进天工开物园展厅,记者就看到一座精美的“太和殿”。“这座太和殿木结构模型,参照**时期测绘图样制作,长2.2米,宽1.3米,高1.2米,共有木柱72根,大梁200余根,斗拱3万余个,全部釆用传统榫卯结构,历时一年才基本完成。”说起这件作品,江西丰和营造集团负责人揭保如如数家珍,听得在场参观者啧啧称奇。
江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但“样式雷”的知名度似乎并不高。不过,业内谈起“样式雷”,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永修七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样式雷”是对清代260余年间主持皇家建筑的雷姓世家的誉称。他们是从永修走出来的建筑家族。从1987年到2008年,全国有25处建筑物或遗址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五分之一为“样式雷”建筑世家的作品,包括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建筑。听完介绍,不少参观者表示“今日才知‘样式雷’是江西人”。 ▲“样式雷”金像。摄影|江西日报记者龚艳平 在高校文创展区,“样式雷”金像和“样式雷”烫样复制品也吸引了很多参观者。“样式雷”金像采用具象写实风格人物造型,外貌以“样式雷”第十代后人雷章宝为参照,左手托持天坛祈年殿烫样,右手握持设计图卷。“样式雷” 烫样,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的立体模型,可以一层层拆开,建筑内装饰纤毫毕现。“几百年前就能做出这么精巧的建筑模型,太神奇了。”听完讲解,来自南昌的参观者刘美华对“样式雷”的认识又加深了。 编审:查婧雨 监制:邵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