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坛快递 于 2020-9-1 09:55 编辑
探寻“21世纪中国新诗的话语与秩序” ——第二期拾壹月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 合影
8月28日至30日,探寻“21世纪中国新诗的话语与秩序”——第二期“拾壹月论坛”在郑州黄河之滨泊心美宿成功举办。论坛由河南拾壹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拾壹月诗社主办,河南师范大学华语诗歌研究中心学术支持,旨在探讨现代诗的理论及其写作实践,为新诗的经典化作出努力,同时通过对话加深对新诗的认知,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论坛由河南师范大学华语诗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诗歌批评家夏汉与诗人、论坛创始者子非花主持,批评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诗人、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瓒,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冯强,诗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东东,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春光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元诗歌公益基金秘书长牛冲、以及诗人董非、李品、见鱼、陈平、薄荷、金启明等参与此次活动。
夏汉 子非花
子非花
论坛29日上午九点正式开始,夏汉回顾了第一期论坛的基本情况,子非花致辞并介绍了论坛的宗旨。“拾壹月论坛”起意于残缺的圆满,表达一种未尽之意,接近尾声而又未到,且有一种荒芜与残缺之美。相对于诗这种未至圆满的艺术亦是一个隐喻的期许,乃至于是对诗歌理论及其写作实践的渐趋圆满的探讨。
敬文东
敬文东从个人近年的写作出发,展开了对于感叹诗学以及味觉诗学的宏伟建构,在世界主义的多元感知中试图重新界定中国诗学的独特认识论和美学“本质”,将一种传统眼光挪移到现代并想象它在21世纪的可能未来。作为一个从诗学深入到思想领域的学者他表示自己会不断返回,他的主题发言也表现出这一特征。 周瓒
周瓒谈到了当代诗歌的四种话语:代际话语;思潮话语(包括女性、打工、先锋等);流派、论争话语;新诗理想话语。她在细致观察中对21世纪中国新诗的总体性想象做了反思与重塑,表现出一种训练有素的文学史眼光对当代诗歌状况的最新回应与见识。
冯强
冯强尝试以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界主流话语之一的现代性为前提,借阿多诺否定辩证法指出存在两种文明历史,一种是连续性的理想历史,另一种则是充满断裂性和非连续性的现实历史,后者与前者相比会有很多出入甚至倒退,而当代性可以理解为立足于两种历史张力下的当下辨认,一种基于个体自由的共在。 王东东
王东东提出“从启蒙到教化:21世纪中国新诗的视野转换”,表示20世纪对于中国是一个启蒙的世纪,而20世纪八十年代的启蒙和浪漫美学思潮可以为21世纪中国新诗带来一种视野转换,他在转折之际的诗人骆一禾身上观察到一种和德国浪漫派有关的审美教育和教化(Bildung)观念,并认为教化的观念与启蒙构成了辩证而可以带来新诗主体的进一步觉醒。
马春光
马春光认为,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与时间意识的现代转型有密切关系,现代时间观念铸造了新的诗歌主题和语言肉身,这鲜明地体现在以“世纪”为标识的历史时间维度和以“钟表”为依据的日常时间维度。在自媒体化的21世纪,新诗对时间的处理与书写,正在形成新的美学向度。
张备
张备以欧阳江河、徐冰、邱志杰的作品为例,进行了诗歌与当代艺术的互文性解读,认为这些以历史为主题"大制作"是艺术GDP时代考验艺术家品格的一个试金石,也是把握材料与感知能力的检验,于是,在这些历史主题的大作中,历史可以成为概念的幻术、真实的虚构;或者是概念的想象、感性的强辩,在真真假假之间来回地挑战可见与不可见的界限。 夏汉
夏汉以新世纪汉语诗歌的中年写作为题,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诗歌的及物与在场的写作进行了反思,指出当下诗歌现实批判的惯性与无难度的日常化描摹、口语写作中的口水化、身体写作色情化的不良倾向、语言的内卷与词语的自我繁殖等四个问题,强调人的灵魂自主与创造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诗人要以生命感知进入肯定性写作,重新审视生存经验中诗性发生的精神维度甚至超验存在。
黄河岸边合影留念
论坛不时有新的话题产生,与会的各位嘉宾针对于诗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时有小高潮出现。主办方还安排了星光诗会、黄河采风等活动,针对黄河诗学进行探讨和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