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9-16 20:42 编辑
七绝·求道大觉 汪翔觉悟同窗望,总览红尘感洞光。 明道个情天宠命,赞文共性地藏香。
地藏王菩萨的化身--金觉乔,是在七月最后一天圆寂的日子。月小为阴历29日,月大为阴历30日。据说,这一天要关地狱门。于是,就定为地藏王菩萨的生日。其实,地藏王不过生日,因其悲愿持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菩萨的略称是"菩提萨埵"-——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者,觉、智、道也;萨埵者,众生、有情也。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譬如,汉传佛教中,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即为佛教中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一曰: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代表聪明智慧,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也叫大智菩萨。 二曰: 普贤菩萨,又称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代表菩萨行愿,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萨。 三曰: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观自在等名。以大悲显现、拔除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代表大慈大悲,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萨。 四曰: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 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应化道场为安徽九华山。身相示现,其事迹为 地狱救度法门,具有不堕地狱的教示,代表发大愿的象征,也叫大愿菩萨。 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旧俗,地藏王诞辰,此夜点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遍地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比如,插地香,民间"地藏香"是祭祀专管人间万物的地藏王,见人刀耕火种.生活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便对牛魔王讲:侬介大力气在这里吃吃困困没意思.下凡帮人耕田去吧."牛魔王摇头讲:耕田我倒勿怕.怕就怕老了没力气不会耕了要给人一刀杀了当下饭."地藏王讲:[勿会.我敢担保."牛魔王推三阻四.横竖不答应.地藏王急红了脸讲:[耕田原是侬的本职.咋好怕死不去.人若是真的杀了你.算我没长眼睛.侬就来挖掉我的眼珠."说着.双手一推.牛魔王勿防.从天上跌下来.一头栽倒在地.上爿牙齿都敲光了.只好老老实实替人耕田。 过了十多年.老牛耕不动田了.果然给人杀掉.牛魔王满肚皮怨恨.赶到天上找地藏王算帐.一把挖出地藏王眼珠.顺手抛出南天门.地藏王的眼珠滴溜溜落到江南水田里.变成田螺(从前农民不吃田螺.出典也在这里).玉皇大帝见地藏王瞎了眼.勿能管帐.对牛魔王大发雷霆.把牛魔王痛责一顿.仍罚他下凡做牛耕田.永远不准再回天庭.地藏王仍旧很关心人间疾苦.看不见就用耳朵贴在地上听人们说啥话.做啥事。观世音他可怜.发了慈悲.每年七月三十日送地藏王甘露一瓶洗眼.让他开眼一天.人们为了报答地藏王.每到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要插地香。后来,每至农历七月三十.高钱村家家户户便于门前插上一拄上香.以祈求神灵保佑。而这一风俗沿袭在明间,一说"烧九四香",是为元末的张士诚烧香。张原为农民起义领袖,在苏州称吴王,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烧香称"九四香",后讹为"救世香",甚至称为"狗屎香"。旧时,此日人家抱婴儿到庙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于是日都穿新鞋。此风俗久废。 另一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东钱湖一带连日干旱,烈日当空,溪水干涸,地中颗粒无收,望着早已龟裂的大地,高钱村民欲哭无泪,叫苦连天;其中,有户忻姓人家,因天灾而家徒四壁,青黄不接;然而,不幸却又接踵而至,家中的次子偏偏患上天花,眼睁睁地看着这一鲜活的生命,即将离开人世,忻家之妻钱氏身为人母却无能为力;于是,只好祈求上天保佑;但家中一贫如洗,连供天灵的神龛也早已变卖。因此钱氏只好将供品置于门前,又在地上插上香烛诚心祈福。恰巧,当日正乃地藏往菩萨开眼之日,被其感动,因而施展法力,普渡众生。次日,忻家之子竟奇迹般痊愈,而后不久,当地乌云密布,天降甘露,万物复苏,往日干涸的河道又流淌着淳淳清水,大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后人为报答地藏王菩萨悲悯之恩,便将“插地香”这一风俗保留至今。 2020年9月16日博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