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碎片拼接成生活对照物的镜子
本帖最后由 袁伟 于 2018-8-28 23:12 编辑把碎片拼接成生活对照物的镜子
——浅议夏花诗歌中复杂的叙述符号
芦建伦\文
给夏花这样善于用叙述符号,把诸多场景碎片经过拼接,还原成一面镜子里的生活对照物的女诗人写评,需要认真细读她的的诗作,否则,是很难写到位的。既然已写下了这个诗评的题目,我就尽力吧。
言归正传,现在就让我带着陌生的,发现的,探索的眼睛步入夏花的诗歌世界吧,这些诗,对夏花来说,也许只是她所创作的所有诗歌中的冰山一角,也在不断印证她提出的视觉诗歌概念,在诗歌中以相对陌生的语言的去叙述熟悉的生活场景,片断,碎片,让人感觉到插花艺术式的预先零碎感,每写一句诗,或用一个词,都具有多维指向性,并且将这种多维指向性浓缩于诗里,派生出无色彩的文字色彩.其中大幅的跳跃,语感的快速转换,让我目不睱接,似乎一下跌入了插花之中,分不清哪一朵是最美最漂亮的,也分不清这束插花如此制作,要传递怎样的美学符号。但是,且慢,任何诗歌都有作者自身拥有的情感密码和美学倾向,以及语言特点,我自认没有完全了解和破译的本事,就粗浅地“班门弄斧”一回。
走进《传说》,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成长过程,一种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淡然,淡然之中又有些有如季节转换般的悸动,在诗中,诗人首先“淡入”,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我不再爱,但还能活,这样的话颇向个传说”,作者这样说,其实是埋下伏笔,为了推翻她所说的传说作简要的铺垫,果然,下一行,诗人笔锋一转,便从貌似清高的高处回到了地面“我练习分发那些糖果”、“他们都是孩子,喜欢甜食,亲吻,过山车”,语境的快速转换,使诗歌在画面感较强的前提下,产生巨大跃宕,也使画面产生如同电影一样的蒙太奇效果,这样的处理,在夏花的诗中比比皆是,如“我们交换眼色看夜衣角欲飞/它天生具有毁灭感。/就闪身在生活的裙后,其实一动也没有动。”(《传说》);“生活总适时发出柔软的禁令/比如此时,一个灵魂孤独地上路/两个各自孤单的人,要用守候为它送行”(《给灵魂让路的人》);“玉兰巧妙躲开熟睡者的梦境/包括新人,旧人,腐烂、再生”(《春天的伪证明》);“是,是的,没有真正意义的独舞者/不过是偶一回首 那持笔的人/已置身狂奔的大河之床 身边是流水般向前/向前 向前 向不知何方的人群”(《狂奔》),由于夏花的诗,主体构架就是在语言与语义之间进行突围,这样的名子太多太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个人以为,这样的架构,较大限度体现了语言的张力和语义的反转力,是作者以视觉为导向,最大限度忽略了语言本身的功能,最大限度将语言画面化,由一个画面向另一个画面转换的创作思维特性的彰显。
夏花的诗,做到了把一切打碎再拼接,极大地延伸语言的陌生化。这种创作手段,在她的诗中也普遍体现,她往往在一首诗中,用很多碎片(这种碎片同样是具有画面感的),一个个零星的绘画元素,通过拼接,最后做成一首看似冷静,实则隐藏着很多哲理意味,诗与画相结合的诗,这样的诗,在她的这十首诗中,表现最为明显的还是前7首,到了第8首,我个人感觉她的风格有所改变,更侧重于用抒情画面去表达个人的思想维度,这里先忽略不谈。我想说的是,这种打碎了再拼接的思维特性,营造了碎片式的弹性空间,同时又没有碎到彻底,让我们无法理解的程度。这样的句子我真的没法去例举,因为,我所能列举的都是碎片,只有读完整首诗后,才能找到这首诗的魂魄,这个魂魄,是由无数的碎片拼接而成的,强行撕裂任何一片,都将失去完整性。所以,我尊重诗人的整体思想,不作手术刀似的切割,因为,一旦切割,我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她的诗句比较冷,她的抒情也应属于一种自控力极强的冷抒情。读她的诗,很难让我激动起来,她就是让人不能激动,冷静地读她的这些诗,然后,通过拼接,寓碎片于生命,形成一个有血有肉,又有思想高度,面对镜子无法走形的对照物。这个对照物,可能是诗人,也可能是我们,我们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也许没有达到纤毫清晰可辨的程度,但是,这面镜子却有这样的奇特的功效,它能照见我们各自的灵魂,或高贵,或卑微,或纯洁,或猥琐,不一而同。
不过,夏花的诗也有一些弱点,比如,她的诗歌架构,始终在画面与画面之间流动,这些画面过于理性,缺乏情感感染力,初读,可能会在心理产生隔离感,有一个慢热的融入过程。她的叙述符号也很冷,比较复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调动太多的知识信息资源,才能走进她的诗中,慢慢地看清楚,她的诗是一束插花,有层次,有先后,还有事先不知道的核心花朵隐藏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不显眼的,是没有色彩的,她的花,也没有色彩,只有冷静的语言,不露声色的叙述。
曾经在九眼桥适合群里认识了一个叫“夏花海滴滴”不知道是不是她! 写错字了:诗歌群 梦乔 发表于 2018-8-28 21:45
写错字了:诗歌群
应该不是,正确的网名是夏花滴滴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