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家 发表于 2020-2-7 22:57:44

彭林家: 武汉,诗词文明的江城(中)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3-4 22:06 编辑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水天一色,烟波浩淼。黄鹤楼边的李白,久久伫立,将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目送孟浩然的背影,流向天际的江水;那依依惜别的深情,宛如船挂起风的帆啊,渐去渐远,模糊的影子,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丰盈着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将情与景的交融,混合在诗情的画意之中。肺是倾诉的语言文字,谓其诗情;肾是脾土之意的创作力,谓其画意。五行上,肾属水,肺属金,金是生水,就是肺气滋养肾的作用。肾虚引起肺虚的燥热,也就需要肺加大滋养肾;肾从肺那里吸收的能量,时间长了就导致肺气虚,好像啃老族,父母被子女掏空而变穷了,心里乃是痛楚、苦楚,楚也。荆现名牡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古代又名“楚”。如《诗·商颂》毛传说:“荆楚,荆州之楚国也。”又如《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荆楚部族兴起于楚,也称荆楚。楚人由长江流域三苗(左洞庭而右彭蠡lí。今之江州、鄂州、岳州之地是也)部落发展而来,荆和楚,绝不能截然分割开来,便溶合为一体了。   荆楚,指古域,包括现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围,现指湖北省。那么,作为楚人族所创造的文化,并在荆楚大地得以长期沿袭下来,也就称之为独立形态的楚文化或荆楚文化了。文化是传承性的,源流嬗变,涓涓不息,楚国虽亡,文化不灭。远自商代,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地区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荆楚部族在与北方商王朝的对峙中,也吸收了先进的商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师的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春秋开始,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尤其到了楚庄王时,楚吞并了周边众多小国,成为一方大国。楚者,受鞭打叫痛苦的受楚。所以, 认识自己的受楚是一种自觉,敬畏天地是一种他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乃是宅心仁厚的土德也。中医上,一是命门穴位于两肾之间,属督脉,乃先天根本的生命之门。在五脏学说中,肾脏(左肾右命门)。在经脉学说中,是督脉命门穴。 在《黄帝内经》中指眼睛,即为内肝外目,魂也。二是**为糟粕下泻之门,属任脉,魄与粕通,魄门乃为肺魄出身之门户。如清代叶霖在《难经正义》所说:“下极为魄门者,魄门即肛(尻(kāo))门也。”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章。文是纹理的秩序,是事物错综所造成的形象,内理之像也;章是花纹与文采:黑质而白章,是佩带的身上的标志,外像之理也。一内一外,一阴一阳,表现为人体曰:命门是肝魂,如春天,阳也;**是肺魄,如秋天,阴也。春秋的岁月,对生命的魂魄而言,接纳的温柔是最美的心静。静者,魂魄合一,气魄归元为静一,太一,能量守恒,道也。所以,生命的缘分,无论是出现,还是从此不见,均是魂性与魄情的聚合与分开。空白而建构的情感表达,对接着大武汉,那故人西辞黄鹤楼,在笔下流露的亲情;那烟花三月下扬州,在墨上流淌的前线;一水一滴,就是白衣战士的文字灵性,组合起来就成了诗,肝魂初心也;唱出来就是歌,大爱肺魄也。            ——题记(彭林家)
         张铁钊: 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                         《寰球诗词》主编
      七律:感江城疫情扩散依松元兄韵                      春花雾里带愁开,汉水凝咽楚地哀。   沴疫繁兴逵路断,浮心沮丧命符催。   万夫所指悲人祸,百痒嘈声陷雀台。   苟把窝居当药咒,清安更待动庭雷。
        赵玉华: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辽宁诗词》主编
          七律·致敬全国抗疫英雄(新韵)
   灾祸飞来举世惊,横流毒雨降阴风。   除魔忘却生和死,鏖战无关利与名。   防控三军担道义。驰援八面救苍生。   临危铸就英雄谱,尽是人民来写成。
         王海霞:全球汉诗总会副秘书长                     《江西诗词》编辑           七绝:感庚子年初疫情      江夏蔓延疫疠狂,空城入眼透心凉。      悲情故事频频演,祈盼黎明泛曙光。

——观照古典的诗人美学与肺炎考卷的精神反思
                                                            彭林家
      笔答小雏,蔚为大雅兮。伏读“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春望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是谓文人首创的第一首哉。谛辨之,完整的七言诗,而是三国曹丕的两首《燕歌行》乐府产生;接着是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谓其七言隔句押韵,言情的名作。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为你,追踪一幕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的七古,是乃二十四人君臣联句的七言组合。介介然,古诗是一种文学作品,就是用来叙述世间沧桑、描写人物百态、记录世态的兴衰,孕育着“起承转合”的底层规则的集体潜意识,来呈现现实的显意识;好比浪漫的爱情,从相识相知、相恋相守;每一个驿站都是缘分契约的韵角,无一逃不出“起、承、转、合”的规则。觑觑然,诗是天时律动的韵文,合辙押韵,反射大地的投影,如干支孕育的纳音,其内在的对理审美,在情感足够的发挥空间,考验创作者的整体构思能力;如颈联的转换是为了避免整首律诗,进入流水账似的描写;也是为了真正突出诗的意图,推动诗的境界做出合理升华,悠然地,在肺肝如见的恍惚中,一只只夜莺,飘逸着生命灵性的歌唱,《列子.周穆王》:“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           灵鸟听书,时或玄辞冷语,时或莺啼燕语,千呼万唤始出来。你读,《寰球诗词》主编, 张铁钊的《七律·感江城疫情扩散依松元兄韵》:“春花雾里带愁开,汉水凝咽楚地哀。沴疫繁兴逵路断,浮心沮丧命符催。万夫所指悲人祸,百痒嘈声陷雀台。苟把窝居当药咒,清安更待动庭雷。”手法上,首联,叙写时间、地点、景色、人物而起,从中任选一二承之,谓其起承之法。上联为时令景色的起,亲眼所见;下联承以人事,则是心里想象,起承间一气贯注,由实返虚。次句承接首句,须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飘逸于有意无意的歧义空间。   诗意上,“春花雾里”的虚实诗情,如中医里的心肺上焦如雾,影像着一个人站立天地间的六维。也即是从太空的灵感中,一个假设,在物理学弦论的基础下,人类的世界除了三维空间和时间之外,还存在另外六个空间维度。这些隐藏的空间维度,以极其微小的几何形状,卷曲在宇宙的每一个点中。六维空间可以接纳任何可能的状态,而且都与其自身的世界相一致,具有其自身的物理学规律。如:六合者,就是三维空间中的三个维度方向——上下、左右、前后。那么,诗性的“愁开”却蕴涵着心里的秋天之肺,如 “凝咽”,“哀”其提前泛滥;易学上,春天之性为仁木,肝也;秋天之情为义金,肺也。其性情中和叫婴儿的本体,天象之道,初心也,如河图。唐代的上官婉儿曰:“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语言凝重精炼,诗风浑厚深沉。    诗法上,颔联承接,戒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说破题目要义),以自然为佳、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两转、三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厅(聚集凝神),才是上乘。诗里的“沴”lì是灾害,“沴疫”犹瘟疫。“逵”kuí是通各方的道路。上句铺景,下句抒情,为正起反接。“浮心”是浮动不安的情绪,即为浮躁。而宁静的源头,《道德经》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尹喜曰:“泛指浮行,什么样的‘道’可浮行左右呢?”后来通过老子的指点,明白了‘泛’是江水流向庄稼,覆盖稻田。‘左右’指江水向河道左右的农田流出,尽其所能让万物受益又没有偏向,即为中庸。原理上,本章对应《周易》第二十九卦:卦符由上下两个水卦组成。下坎上坎,重坎,为人所信服,行动表现了上进,将江水母亲河引入渠道,灌溉农田,也有顺利通过之意。道理是讲江水的灌溉之能,养育之功。显然,因果的关联,表现为“命符”分为绿,蓝,紫,橙4种品质,可通过占卜获得5种卦象。地卦、水卦——绿色;风卦——绿色、蓝色;雷卦——绿色、蓝色、紫色;天卦——蓝色、紫色、橙色;不同的卦象,可以获得不同品质的命符。历史上,龙兽咆哮,符箓卦象浮空,如灵性上官婉儿,升到九嫔之首的昭容之位,于后宫,相当于宰相之于前朝;而留的保命符,结果竟成李隆基非杀她不可的催命符。那么,“命符催”即为催命符,催人早死的符箓(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女巫为巫,男巫为觋)。背景上,江西龙虎山的正一派,在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包括太平道、五斗米道等。而符水道教是道教用符水治病,亦称符箓(符咒)派,形成于东晋南北朝,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由此,良知突出的文笔,正接反起,颈联便加深诗意,斐然着“人祸”的因果。如生物链的破坏,则生命毁坏,导致语言的失控;一个“悲”字,复现那些吃蝙蝠的罪人,“陷”入那些牙齿嗜血的妖女……“雀台”是铜雀台,原名榭台,在邺城(河北临漳县)。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造,台上有铜铸大雀。曹操的歌舞伎,变为乐府平调曲名,称为“铜雀妓”。凭吊怀古,唐代高适曾作一首《铜雀妓》五言诗。铜雀台,亦作铜爵台。民族原型上,商代青铜爵用于温酒、饮酒,祭天地、交鬼神、宴宾客,以及冠、昏、丧、祭、朝聘、乡社等,相当于后世的礼仪酒杯。商礼以酒器觚、爵的数目,区分贵族身份等级的标志,在夏代已成为象征。西、东两周曰: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爵禄制,西周以后礼器组合的核心为铜鼎。明显,诗文里的潜意识歧义,呼应着前文的“浮心”,是一种对大自然敬畏的人我见的讽刺,对旧我道德的远古怀念。尾联合即结尾:“窝居”与“药咒”的美学含量等同,以“待”字有力取胜,明揭题旨,倾听美好的声音,启人遐想而耐人寻味。      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从起承到转合,就是事件的正常的时间路线;宛如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从纵横天下再叶落归根,直至死亡;类似于一个事件的起因到发展到顶峰,再到圆满结束;告白着世间万物,月缺月满,蕴涵着一个“道”的旅程。所以,大部分文章的写作内敛,不把“起承转合”写圆了,便是一篇失败的文章。圆,则是一种圆形思维的中庸之道,而律诗只是履行白纸黑字的法则,内理表明其外在的变相。运用上,律诗美学折射的语言艺术,蕴涵着内理之韵,外气之美的文字舞蹈。如诗家赵玉华的《七律·致敬全国抗疫英雄》:“灾祸飞来举世惊,横流毒雨降阴风。”起句语言雄浑,气慨恢宏,一个“举”的动感,如飞流瀑布,气宇轩昂;接着“横流”于四周山中盆地,怀风如直白无华(东汉蔡邕所做的焦尾式之琴),情感却非同寻常;而那“毒雨”浅浮雕的视觉效果,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让起笔一联的诗意轮廓,衔悲作品的概括,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颔联议论筹笔,写他人他觉:“除魔忘却生和死,鏖战无关利与名”。自觉、觉他和觉行的圆满,一个“忘却”的无我大爱,与“鏖战”的激烈苦战;其辅助上下文相互映衬的流水对,构成一正一反的逻辑思维,前后秩序的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语法结构上下相承,既不脱离,也不见颠倒;语意浑然一气,却须深厚功底方能炼就,也是写诗无不在此的功夫。颈联提笔呼应,承笔应点明题,比写景、写自己而重要,生出无限的浪花涟漪。白居易说,上承颈联而谓之警联,像疾雷破山,观者惊骇,则整首诗焕发生机。你看,“防控三军担道义。驰援八面救苍生。”颔联只是简单的交代抗疫之所见所想,颈联却因“担”与“救”这俩字的责任意识,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暗示了之抗疫之所急所钦;明显,是精心锤炼的警句。所谓文字每转必奇,愈转则愈奇,则是深化了题旨。如陆机《文赋》所说的写作奥秘:“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如苏询《六国论》的警策语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心理美学的思维迁移上,驱动一种艺术哲学的呼唤,谓其气势的时空契合,形成事物本体的纹理;也就是万物秩序的理与气,朱熹的理学叫做理气。在人伦的纲常上,通融着性与情的合理性,正也;道与德的永恒性,常也。联动着“道可道,非常道”的老子初衷。   如果说,二联都写人事;那么,颔联侧重写整体,写骋目四顾的胸怀;颈联着重勾勒细节。你想,从“生和死”与“利与名”的正起反接、“道义”与“苍生”的反起正接,双双并举,就是前文颔联远景的视野,叫向度;为后文颈联细节的视点,叫维度。 诗法上,尾联转合之法,以抒情、议论归纳题旨转合曰: “临危铸就英雄谱,尽是人民来写成。”审美上,为了使尾联要能将前面三联的意思推开,推进一步的移就修辞;要么在思想上深刻,如“来”字,隐形是人民英雄;要么能含有余不尽之味,显象是白衣天使;一隐一显,一阴一阳,就像一首歌的收尾音乐,在乐器合奏的声音最高处停住,忽远忽近;忍不住让声音渐远渐近,引起读者在语言之外的联想中,五行五音释放的弦外之音,绕梁三日;久了,那高昂激荡的音色和音调,如同英雄的音景,仍在耳边回响出当初的你和我;依依地,牵挂着主题的肝肺性情,惜疼着不忍舍弃的敬意留恋。
       毋须赘言,七律都是八句的近体诗而必须对仗;七绝为四句古体诗,不需要对仗,若是近体诗也可以对仗,乃是古绝之形成先于律绝也。历史回眸中,七言古绝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南北朝的虞世南;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有最早的完整的七言四句体的出现,如汉魏时已有曹丕《燕歌行》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是,定型、成熟还是唐代,如初唐四杰的七言律绝。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如是我闻,时空远矣。你读,现代诗家王海霞的《 七绝·感庚子年初疫情》:“江夏蔓延疫疠狂,空城入眼透心凉。悲情故事频频演,祈盼黎明泛曙光。”绝句,由于字数甚少,只能使用留白写法,灵显短小精悍的魅力。方法上,在起承转合中,以意味悠长脑补飞白的潜意识,以骨力挺健,气度豁达的向度,掺入小家碧玉的维度,完成语境的复杂浮想。   试想,文里的“江夏”是从西周实的鄂东范围,到隋朝的江夏县,隶属江夏郡;再到民國的江夏县为武昌县;而当下的“江夏”区则是武汉市的南大门。运笔上,首句“蔓延”的起兴,笔墨甩动,凤头点点,如寓意深长的蕴涵,在文字的缝隙里;不时飞出一只蝙蝠,时而面向天空,湛蓝而明净而碧澄澄,福从天降;时而俯视江面,飘羽“疫疠”的羽毛,反思人类界限的跨越天道;倒逼生物链的地道,延续不断的人道而意绵绵。比如说,生物链: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一物降一物,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即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像寄生性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如哺乳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 换言之,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其中,蛇占有两条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绿色植物→蝉→黄雀→蛇。试想,灵性的动物吃了就会犯忌,如民间有等级辈分的四大仙:刺猬为白仙(白家)为财富,狐狸为狐仙(胡家)为感情,蛇为常仙或柳仙(常家)代表平安,黄鼠狼为黄仙(黄家)代表事业;四小地仙是:狼、獾、猞猁、老鼠(黄鼠),合起来叫八大地仙。如是而已,一个“狂”的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反噬着人类漏洞百出的目光。第二句是上文脉络的承续,“空城”是荒凉的城市,如空城雀,为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雀乳四鷇,空城之阿。朝食野粟,夕饮冰河。高飞畏鸱鸢,下飞畏网罗。”寓语着一个时代的灾民。“入眼”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冷酷“肺炎”,这个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用它“透心凉”的手指头,到处乱碰。冰冷着这一代人的眼里,诗意的悬差加深意象的歧义力度,相像着天外来客的侵犯。诗法上,从时间、地点、环境、事由写起;首句大概交代,次句进行深化或者拓宽描写,语言老成凝重,古朴典雅,气呑幽然的情感,驱赶着关键的第三句转换。 怎么转?急转还是慢转?跨度多大?这个就需要在整首诗的构思上进行把控,一旦转开,或豁然开朗,或柳暗花明,但又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            你看,作者一个“频频演”,语言质朴而凝练,含义深邃而丰富,其通俗晓畅的移情通感,借时空转换而转结;从对“悲情”的现实描写,将镜头移向“故事”的特写;由此,空间的转换,联想那些白衣天使们,除夕出征的辛苦疲惫老弱,而至今仍在战争中,不可以退役卸甲;笔下富于生活气息和现代感,使词臻于豪迈怜悯之境,辐射着雄浑的火药味、不二味和味外味。美学上,尾句不但要合回首联,同时要延续颈联的思绪发展。如“泛”是漂浮、透出和泄露的“曙光”,便可以从窗口闪亮登场,以展现肺炎保卫战的舍生取义,战士的仁德,在战略的前线上,国家执行力,一纸命令,封城!一声喊,几百医生除夕奔赴灾区!那主题的感慨,诗发为飞鸟所衔,则于梦中飞翔。诗性诗情,融合在黄鹤楼的土地上,一声动员,数百台挖机几天建一所医院,与远处的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隐约着意境的浑厚,一一形成历史天空的见证。随着长江波涛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那“祈盼”的初心不改。这,不也正是每一个前行之路的我和我们,坐在家里的反思写照吗?所以,诗性的弦外之音,弹奏在美学禅念上:七言绝句,不拘对偶,构写自由;篇幅短小,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声。由于讲究声律,接纳鸟语花香的春天,也同样接纳寒冬的万木凄凉的呼唤。冬去春来,抑扬顿挫的肺气,朗朗上口的笔气,在低吟高诵的拨气;一颗伟大的中国心,跳动的脉络,活跃着一个号召的春天,全民春节不出门,静静地,默念着有树的地方就有金鸟,有花草的地方就有昆虫;共相着互相依赖的植物、动物,共和着一根根神秘的项链,娴静地挂在宇宙的窗帘;一刹那间,觉悟的寒鸟,联袂觉知的暖帘,新簇簇,那就是月亮盛开的花朵;一日日,在天地中站立,慢慢地,靠近心灵捧出的一缕新风阳光!   2020年2月5-7吉林江城
   作者简介: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党员。静居雾凇的一方灵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赣东北仙人洞,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原创文学作品集锦》副主编,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2017、2018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说家写序、写评论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散文诗》《人民日报》《印尼日报》《中华诗词》《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词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yujuan 发表于 2020-2-7 22:57:45

不错!

赵玉华 发表于 2020-2-9 15:46:44

看到著名评论家彭林家先生点评我的习作,《七律·致敬全国抗疫英雄》我感动由衷,在一首诗中能把创作水平、理论水平、欣赏水平高度统一的评论艺术贯穿诗作始终,通篇赏析透彻,我还是很少遇到,我们不缺乏杰出的诗人,只是缺乏既有眼力又怀有公正之心的评论家。他站在精神高地,认为好诗都是文字与音、画的结合体,在作者心灵上共鸣演奏出来。赏析中充分展示了评论家本人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层层递进,挖掘主题意旨,使原作意境进而升华。彭先生在在诗评中体现着他本人的评德,用平常心展开评论,字里行间渗透着极高的诗词造诣。因而增强了原作的艺术感染力。
在此留言,深表谢意。此篇诗评我收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彭林家: 武汉,诗词文明的江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