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8-9-30 09:47 编辑
覆 水 ——谨以此诗纪念我的弟弟冯春发 冯明德 题记:自1985年农历五月初五开始,他从湖南益阳市月塘堪力出发,沿资水、乌江自费徒步寻根索源,考察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经广西、至贵州,深入穷乡僻壤,和少数民族共甘苦;溶入牛祭血海,和古老习俗同悲欢;穿过原始林,与野兽对歌;探进古墓洞,与骷髅对话;风餐露宿,吸取自然灵气;饱尝磨难,感悟人生真谛。1986年6月29日,在乌江上游鸭池河化屋基游水时失踪。 你是我的弟弟,我无能为你的哥哥,读你的路,有很多人着了魔,然而,很少有人成魔鬼,因为,你是朝磷光走去的, 路上不会没有影子。于是,我听到了你的故事——
(上) 暮色黯红陡峭的山峰,林立一支秃笔,书写凝重的黄昏。 归鸦的黑翼,用渐浓的投影,覆盖着一片游移的时辰。 当掠过水面的翔姿,涌动鳞甲似的波浪,你和苗民们从牛场回来…… 联想的蹄印,还张开着一只只血眼,回荡着烈性地嚎叫。 早到的黄昏露是泪么? 草尖上,挂着滴滴透明的哀伤。你露不湿的心,拍打着翅膀,击响了孤独的巢。 鸭池河切断路,几千年的进程,就这么断于一线流水。 船在。船夫不在。 飘浮于对岸的船,只是一个路的诱惑,而绊住脚印的绳索,挣不脱。 缆桩,生长于沃土里,顽强的绿苔, 一岁一枯荣。 鲁迅先生说,路本来就没有,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你迈开步子,到处是路,倒是走的人多了,也便不成其为路。 有苗女给你一根花带,那花带上绣着你的脚印。你的双眼,便是一对绝妙的脚印。 你透过五百度镜片拉近的眸光,从苗女的秋波里,看到—— 一个悠远的世界。 世界是幽深的井、清纯之泉,在长长情丝的牵引下,润入炎夏的渴盼。 你轻轻地说,我走了。 那声音如鱼贯入水中,赤条条地溶入了五月的汛期。 谁还敢说,没有路? 一串漩涡,是一路无法重复的印痕。 一线水花,是一阕击响山谷的乐音。 你——走——了…… 走在你自己的节拍上,生命的进行曲没有休止符。 还在那个春夜,无星无月,你就开始咏唱这一路的和弦。 那山林的厚被,裹眠着野兽和宿鸟。 那夜莺的歌声,栖息在冷寂的寒潮。 只有山风,张合万物的鼾声,啸过叶丛。你是离枝的落叶,空空拨响着梦的弦。 一团火亮了你的茫然,亮了你生锈的旋律。于是,你奔向火。 背伏沉重的夜,奔向轻快地跳跃地召唤。 火,像跳房子,还是捉迷藏? 冷言冷语的河,扰乱了你的走向。 三次往返。三个希望。孪生着,三个失望。 然而,河道,不辜负水流。港湾,不辜负归航。 是火,就要燃烧一方温暖。 是水,就会清凉一片焦渴。 你赴向火,火赴向你。 生命力与生命力自有磁场。当火终于灼热你的心境,你的幻觉成为一着火的树,燃烧着。 那不是篝火,那是燃烧的血光,闪烁着少男少女的青春和爱。 你在燃烧中,成为了少女的新郎, 成为了少男的新娘。 (下) 而这个初夏的黄昏哟!没有夜深黑的茫然,没有沉重的疲惫。 即使伴随羞涩而生的服饰,也抛于岸,伪装再也不束缚你的手脚和思维。 你却没有游过这窄窄的鸭肠子河。 有人说,攀上去便是坚固的堤岸。 岸,可是僵死的门槛? 有人说,停下来亦是松软的河床。 河床,可是昏沉的摇篮? 你不是鸟寻找巢。 你不是船寻找岸。 你不是游子寻找家。 你不仅仅是从牛场,回来。 你是游鱼,寻找激流,寻找飞浪,寻找鳞甲的闪光。 笑仰于波涛之上—— 天不迷离,凸境迷离。山不走动,天走动。 浮沉的黄昏星,混淆了夜与昼。不知是昼眺望夜的眼,还是夜悲昼的泪? 一任思绪漂流于九曲回肠的河道。 你知道河有回流湾,你也知道岸有古老的井。 浑浊和清纯是一种过程,动与静是一种过程,生和死也是一种过程么? 没有回答。无须回答。 反剪的双臂。激越的飞浪。只是一种动作和一种音响。 记得第一次启程,跨过三寸高的门槛,走出摇摇晃晃的吊脚楼,穿过窄窄的麻石小巷,是不是仅仅因为月塘堪力下,没有水,月塘堪力 里有条船。 是不是无水的船,搁浅了你儿时的远航? 船头是艳阳。船尾是月华。船舱里,盛着你无头无尾的梦幻。 是不是仅仅因为那匹挣不脱缰绳的大白马,从将军庙到大水坪,仅仅隔着公交车的一个站。时间,缩短了你跑野的想象。 是不是仅仅因为流动的河水,静止于水缸里,淹湿过你的叫喊,溢浅的水缸,被你的愤怒灌满。 屈子无从知道。彭咸无从知道。 那一个游不过月塘堪力 的诗人,也游不出你深思的眸波。 这个神秘的话题,便被祖父的泪,情人的思恋,友朋的感叹,淹湿成落水的鸥羽。 永远,永远也飞不起来。 自你和传说从月塘堪力 的麻石小巷走出来后,你走出来,再也回不去。传说回去了,又出不来。 那个敲碎了羊皮鼓,也敲不醒的端午啊! 所有的鼓点,都在你的日子里。 晶亮亮的泪聚成脚印,将古老的习俗摔碎,撒下一路没有规则的破镜片, 映照未卜的时光。 祖母的喊冤声,在乱鸦的溃逃中飞走了。 飞走了的声音,再也找不到巢。 于是,勇士和醒世者的赞誉,只是飞散在空中的鸦噪。 你用自己的影子,在大地上烙上一个倾斜的人字。一撇一捺,迈着双腿,再也不是古老的篆体,呆立于僵死的华夏土地。 你走了! 你从水中来,又走入水。 当苗民们给你送来遮羞的服饰,你披着夜的大氅走了。 当油松把将你追寻,繁星般的亮点 仅仅是千孔百疮了夜。 当呼唤起伏于连绵的山峦,你的玉屏竹笛,在蒙尘的封存里等待世纪风的奏响…… 你不是为索源而生而死么? 你不是为蹈火而死而生么? (火在寻你。水在唤你。) 你在哪里? (时空,没有回音壁。你,便是回音壁。)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作者简介:冯明德,1958年出生于湖南益阳资水河畔一木匠世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获得者。现任散文诗杂志社总编辑。1979年迄今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诗2000余首,入选60余种选本。出版有散文诗集《四重奏》《散文诗日记》《一种过程》、长篇散文诗集《七只笛孔洞穿的一支歌》《国歌》《国歌颂》DVD版、诗集《双臂交叉》《三维空间》、专题片《我是中国人》DVD版。《一种过程》获中国散文诗90年“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国歌颂》DVD版获首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一等奖、首届湖南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国歌》获湖南首届优秀社科普及读物,《我是中国人》获第二届湖南出版政府奖。
|